品味“留白”,感悟情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言外之景,解读意象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没有姹紫嫣红,就没有春意盎然;学生面对不能“尽意”的诗歌语言,会产生强烈的填补欲望。适时引导,也许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就是整个春天。
  例如,教学《泊船瓜洲》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天故乡的美丽,和诗人离家的乡愁形成对比,可设计这样的训练: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读着这句诗,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你似乎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练习:_____又_____江南岸。
  生:百鸟又鸣江南岸。
  生:桃花又红江南岸。
  生:鸿雁又回江南岸。
  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学生的眼前似乎也浮现了一幅幅江南美景图,理解诗人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丰富的联想填补了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有了学生的想象,诗句的羽翼变得更加丰满,意境也更为深远。
  二、借助对比,生发意境
  “境由心生”,诗人所处环境不同,心境不同,写出的诗作意境也各异。如果能够借助对比,也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品出更深厚的意境来。
  例如,教学《如梦令》时,教师抓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中的“醉”字,从词中想象画面:让人陶醉的景——“溪亭”、“日暮”、“惊起一滩鸥鹭”,感受李清照的幸福生活,品出她此时“醉”的是“乐酒”,又通过与《声声慢》对比,感悟出她彼时“醉”的是“苦酒”。以诗比诗,前者呈现的是酒醉、花美、景色宜人,而后者展现的是孤寂清冷、“无处话凄凉”。两相对比,意境全出。
  三、文本对话,体会意境
  读诗也是一件陶冶性情的行为,如果让孩子们主动地和诗歌对话,把自己置身于诗歌当中,成为一个背景、一个人物,甚至一朵花、一株草,带着自己的灵魂和诗歌交流,会产生令人惊叹的效果。
  例如,教学《游园不值》时,教师安排了两次对话,“花草”和“红杏”对话,“诗人”和“园主人”对话,让学生尽情想象,释放心里话过后,告诉学生:“诗中并没有出现对话,这里对话的意义在于,心有多大,满园就有多大,想象春色有多美,生命就有多灿烂,原来,满园春色就装在我们心中。”这样的对话,生发的不仅是美好积极的意境,同时还让意境与智慧的启迪和对生命的思考融为一体。
  四、亲身体验,感悟情感
  有人说:“经典不是读懂的,而是在于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产生共鸣时感悟出来的。”带着自己的体验读进古诗,产生一点共鸣,足以令学生难以忘怀了。
  例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讲到“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时,跳出诗句拓展“思亲”的倾诉对象,学生心中便涌起了对父母亲的深情,更深刻地悟出王维的思乡情。
  师:王维此时更加思念谁了?
  生:他的母亲。
  师:是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把你对母亲的思念读出来吧!
  师:他还在思念着谁?
  生:他的父亲。
  师:是的,在父亲严肃的神情下,也藏着深厚的爱,也把你对父亲的思念读出来!
  五、认识迁移,感悟情感
  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与所学诗歌相类似的情境、名言佳句,收集与诗人相关的生平、经历及创作所学诗的背景资料。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积累,能使其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例如,教学《江雪》时,教师提问:“这位老翁为什么会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呢?”教师指导学生翻阅柳宗元生平简介,学生回答:“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此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轻轻地说:“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与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相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样一来,在诗歌的“留白”处,无声的冷清、无言的孤傲便浓浓地在学生心中弥漫开来,久久不能散去。
  “留白”是诗歌的重要部分,但非主要部分。所以,教学时不能抛弃品词酌句,无边无际地想象。同时,如果“补”中有“留”,或在“补白”中生成更高境界的“留白”,将会给学生带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审美体验,留出“回首”的时间。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写。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多说    说好话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我规定学生在校一律讲普通话,提倡校外也讲普通话。同时可结合一些活动,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开辟“普通话一角”等进行
设计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风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让风走进学生的视线,进入学生的画中呢?我引领孩子从寻找风、留住风入手。展开本次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二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表现的天性,通过让彩带飘起来、留住风、表现风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展开想象。  “风”的创作过程,是学生造
一天,女儿在我办公桌上写家庭作业,忽然,她伸出右手说:“妈妈,我大拇指上有个东西,硬硬的,中指上也有,好痛!”我一看,在那只稚嫩、白皙的小手上竟然长着两个硬邦邦的茧子。毫无疑问,那是写作业留下的痕迹。那一刻,我心中有一根弦被拨动了,作业留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是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茧子,还是帮助孩子发展心智的梯子?这引起了我对作业问题的深刻反思。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一直认为,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游记文章,这些文章往往语言优美,游览顺序清楚,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针对这类课文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可采用“表格建构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利用表格建构为载体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第四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来谈谈这类课文的教学。  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祖国美丽山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在教学中广泛生根,语文作业的设计也充分地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个性,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同时也能抓住学生由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由讨厌作业到喜欢作业的心态变化。但在欣喜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误区,归纳起来有如下这些形式:  形式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作业。为了体现“个性”,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上给学生留一些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作业,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柳笛和榆钱》是语文S版第六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北方的故乡,那里春天里的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长发的柳树”和“把身子探出墙头的榆树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一改课堂原有的教学弊端,使品德教育真正“生活”起来、精彩起来。让活动和探索贯穿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真正的需要。本文拟从执教《平安回家》的教学体验,来阐述笔者的一些感触。    一、上课:师生聊天——情境探究    师:同学们好!请大家仔细听,听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汽车
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生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这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1、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教师要多创设教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作文课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外出活动的情景、生活中的画面、大自然的美景录制下来,经过编辑加工,制成图像。作文课上,教师根据需要先播放一段精彩的画面,随着动听的音乐、真实的画面,学生慢慢地感悟形象,心灵受到触动,情绪被调动起来,进入本次作文所需要描写的情境之中。现以《赏图像编故事》网络作文
一、独特而实效的内容结构框架及特点  本书在内容结构上分成四个部分:  (一)问题回放,即發现问题。这一环节是李老师利用了六年的时间在基层学校看课及评课的结晶部分,使问题明朗化,更多的是让基层教师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问题分析,即挖掘问题根源。看了问题回放这一环节,多数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但可能还发现不了问题——即与新课程背离之处。这一环节李老师做了深刻的分析,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