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基于国家课程政策学校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实施管理,以保障达成预期课程目标。本文从阐释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与问题入手,围绕深化管理主体意识、健全组织审议机制、细化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主体角色定位四个层面,探讨了提升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规划;校本课程
新课改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与个性化原则,致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小学学校课程管理工作对于课程实施成果、教师专业化水平、课程资源利用价值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小学课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督促学校提升课程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与问题分析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
首先,学校课程管理水平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要素,通过预先考察课程实施的各项条件,协调处理师生、教学资源与课程问的关系,能够为课程具体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保障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达到预定目标。其次,学校实行课程管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管理质量的重要路径,相关课程的调整与内容创新对于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此督促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进程中,跟随课程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激活自身创造潜力,推动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最后,学校课程管理在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增强课程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深化教师对课程创设意图的了解、提升教学创造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管理意识薄弱。部分小学对于课程管理缺乏内在驱动力,课程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未能积极贯彻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创新、缺乏特色化课程的开发,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片面依赖行政权力。虽然当前在学校课程管理上普遍强调坚持人本主义、民主性原则,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呈现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特征,学校沿用“科层化”模式、内部充斥“官本位”课程管理文化,推崇行为主义课程观,片面追求达成目标、忽视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有效改善。
3.管理实施范围有限。当前小学课程管理主要面向教学过程执行常规管理,缺乏对课程计划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的跟踪管理,难以实现对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导致课程管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4.主体角色定位不清。学校课程管理人员在职能性质上带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与教师间呈现出公务性、独立性工作关系,导致学校课程管理的功效遭到消解,无法真正建立民主化管理机制,进而致使课程设置与实际教学情况脱节,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二、提升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探讨
(一)树立课程管理主体意识,系统编制课程规划
基于“生成性”原则指导学校进行课程管理,是提高学生与教师对课程的适应性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应指导学校调整传统以科层制为主的价值取向,要求学校管理者真正树立课程管理的主体性意识、明确学校自身定位,结合国家课程计划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管理方案,由学生、教师、家长与管理人员共同建立课程管理主体结构,给予主体充分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借助课程管理的重构,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完成课程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思想品德、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元学科内容纳入课程编制规划中,在现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程、校园环境文化隐性课程等校本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二)健全课程组织审议机制,创设科学课程模式
在革新理念、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应推进课程管理组织与实施机制的建设。例如某小学在当地教育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校内的课程审议委员会,将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与家长代表纳入委员会成员范畴中,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建立学校课程管理目标、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审议评价课程选题质量等,为课程管理工作的实施创设了完备的组织保障。
(三)细化课程管理实施细则,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为推进学校课程管理的有效实施,相关教育职能部门需围绕具体实施环节给予学校正确的引导,完善课程管理实施细则的编制工作。例如创新备课管理制度,提供多种备课方式、备课内容与评价依据供教师自主选择,结合教师反馈调整常规管理方法;增加课堂管理的灵活性,督促检查领导在听课前详细了解各学科特色,收集教师建议,拟定不适用于常规检查的教学项目与学科目标,避免课程评价结果“失真”;创设弹性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依据班主任对学生需求与情况的掌握水平进行校本课程的差异化选取,利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课外实践活动等课程模式的建设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入分层作业管理制度,结合不同学科属性进行课后作业的分层次、分年级布置,实现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目标。
(四)构建利益主体博弈链条,丰富考核评价形式
教育职能部门需改变以往对学校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主动参与到学校课程体系建构、课程设计、听课、评课等过程中,与教研部门、高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联合构建全新的利益主体博弈链条,借助多方合作发挥对学校课程管理的监督与支持作用,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进一步丰富考核评价模式,例如将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教研成果、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借此激活教师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参与度,更好地依托评价激励提升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
三、结语
教育职能部门应严格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针对各小学课程体系建构情况实行详细调查与跟踪管理,引导学校真正在实践维度上承担起课程管理者职能与责任,完善课程建设与审议机制、编制科学的课程规划,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确保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責编:张欣)
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规划;校本课程
新课改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与个性化原则,致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小学学校课程管理工作对于课程实施成果、教师专业化水平、课程资源利用价值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小学课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督促学校提升课程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与问题分析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
首先,学校课程管理水平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要素,通过预先考察课程实施的各项条件,协调处理师生、教学资源与课程问的关系,能够为课程具体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保障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达到预定目标。其次,学校实行课程管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管理质量的重要路径,相关课程的调整与内容创新对于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此督促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进程中,跟随课程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激活自身创造潜力,推动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最后,学校课程管理在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增强课程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深化教师对课程创设意图的了解、提升教学创造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管理意识薄弱。部分小学对于课程管理缺乏内在驱动力,课程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未能积极贯彻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创新、缺乏特色化课程的开发,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片面依赖行政权力。虽然当前在学校课程管理上普遍强调坚持人本主义、民主性原则,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呈现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特征,学校沿用“科层化”模式、内部充斥“官本位”课程管理文化,推崇行为主义课程观,片面追求达成目标、忽视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有效改善。
3.管理实施范围有限。当前小学课程管理主要面向教学过程执行常规管理,缺乏对课程计划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的跟踪管理,难以实现对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导致课程管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4.主体角色定位不清。学校课程管理人员在职能性质上带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与教师间呈现出公务性、独立性工作关系,导致学校课程管理的功效遭到消解,无法真正建立民主化管理机制,进而致使课程设置与实际教学情况脱节,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二、提升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探讨
(一)树立课程管理主体意识,系统编制课程规划
基于“生成性”原则指导学校进行课程管理,是提高学生与教师对课程的适应性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应指导学校调整传统以科层制为主的价值取向,要求学校管理者真正树立课程管理的主体性意识、明确学校自身定位,结合国家课程计划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管理方案,由学生、教师、家长与管理人员共同建立课程管理主体结构,给予主体充分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借助课程管理的重构,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完成课程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思想品德、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元学科内容纳入课程编制规划中,在现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程、校园环境文化隐性课程等校本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二)健全课程组织审议机制,创设科学课程模式
在革新理念、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应推进课程管理组织与实施机制的建设。例如某小学在当地教育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校内的课程审议委员会,将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与家长代表纳入委员会成员范畴中,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建立学校课程管理目标、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审议评价课程选题质量等,为课程管理工作的实施创设了完备的组织保障。
(三)细化课程管理实施细则,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为推进学校课程管理的有效实施,相关教育职能部门需围绕具体实施环节给予学校正确的引导,完善课程管理实施细则的编制工作。例如创新备课管理制度,提供多种备课方式、备课内容与评价依据供教师自主选择,结合教师反馈调整常规管理方法;增加课堂管理的灵活性,督促检查领导在听课前详细了解各学科特色,收集教师建议,拟定不适用于常规检查的教学项目与学科目标,避免课程评价结果“失真”;创设弹性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依据班主任对学生需求与情况的掌握水平进行校本课程的差异化选取,利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课外实践活动等课程模式的建设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入分层作业管理制度,结合不同学科属性进行课后作业的分层次、分年级布置,实现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目标。
(四)构建利益主体博弈链条,丰富考核评价形式
教育职能部门需改变以往对学校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主动参与到学校课程体系建构、课程设计、听课、评课等过程中,与教研部门、高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联合构建全新的利益主体博弈链条,借助多方合作发挥对学校课程管理的监督与支持作用,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进一步丰富考核评价模式,例如将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教研成果、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借此激活教师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参与度,更好地依托评价激励提升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
三、结语
教育职能部门应严格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针对各小学课程体系建构情况实行详细调查与跟踪管理,引导学校真正在实践维度上承担起课程管理者职能与责任,完善课程建设与审议机制、编制科学的课程规划,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确保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責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