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校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给模式给启示”
  没有学校的变革,就没有教育的变革。
  地方教育行政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唤醒学校,让每一所学校的内生力量爆发出来。
  南岗区多年来实践着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种本土化的唤醒机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每所初中和小学,都流传着一句话:
  “不给模式给启示。”
  这是他们区教育局局长孙波的名言。
  这句名言,直接影响、塑造了南岗区生动的教育实践。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当时,全哈尔滨都在积极探讨什么是素质教育,但是最后如何去实践仍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哈尔滨市教育局决定摸着石头过河,组织了一批素质教育联系点校。南岗区作为教育强区,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领头羊”的角色,他们一下子就号召了6所初中参加试点,并成立了一个初中整体改革协作体,把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以往,参加实验的学校按照上级、专家的指示一一去落实就行了。可是,这一次协作体没有得到具体的指示。怎么办?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当家人,学校要发展,素质教育要在学校扎根,这个当家人先得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孙波说。于是,他们把协作体的校长组织起来,过一段时间就在一起“唠一唠”。
  这一唠就唠出了名堂。
  “开始,因为没有要明确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谈什么。我们就让校长谈自己困惑的问题,可他们仍然觉得没有抓手,不好谈。后来,就让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一个主题,叫‘主题切入’。如果有几所学校关心的问题相同,就让他们在一起研究,叫‘校际联动’。”孙波局长回忆道。因为谈的都是自己关心的实际问题,校长们的热情逐渐高涨起来,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指手画脚,而是适时提供学习资料和教育前沿信息,促使校长们的学习、交流走向深化。
  一段时间后,校长们不再满足于坐而论道了。“活动的形式便由对话、讨论发展到听课、承办学校主题发言、与教师对话,等等。”协作体的活动模式逐渐清晰:每所学校确立一个研究主题,每个月在一所学校开一次现场会,每次现场会都针对一个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简称“三个一”)。几年坚持下来,南岗区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协作体的成员也滚雪球般增大:初中协作体由6所增加到15所(占公办初中的98%);2001年9月,小学协作体也宣告成立。
  2002年,南岗区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是一次学校文化的重建,不是按照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南岗区有小学、初中100余所,教师近8000人,如此庞大的队伍,能够顺利地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鲜活的教育实践吗?
  近3年的协作体实践,让孙波深深地认识到:“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学校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来实现。”
  在孙波看来,没有新的学校管理方式,就没有新的学校文化,就不可能完成课改的重任。他说:“就像计算机,如果没有Windows这个平台,其他各种应用软件再好也运转不了,学校管理就是课改的‘Windows’。”
  这时候,他们特别意识到了中小学整体改革协作体的价值,尤其是它有如下两个突出特征。
  第一,是“团队学习,共同提高”。“整体改革协作体活动,本质上就是组织学习。”孙波说。通过每个月一次的现场会等活动,协作体内的校长之间、每个学校的教师之间自然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团队学习形式,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是“不给模式给启示”,这是协作体的本质特征。“过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时,总是把做一件事情的标准、模式直接告诉学校,学校按照既定的框框去做就完了,别主动去想。”孙波说,“比如一个学校遇到难题了,你就直接告诉他问题在这,就这么解决吧。他就想,你这么说,我就只能这么做,以为就这么一种办法了。”但协作体完全不同,“不是用一个什么样的路数、确定的模式把人和学校限制死。而是用更多的事例、先进的思想去启发他。我们在执行管理职能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发挥学校的主动性,让他去想问题,去主动解决问题。”1999年10月22日,协作体开的第一个现场会——17中学的成功教育交流活动,就是学校主动提出来的。后来的每次活动,虽然由区教育局中教科牵头,但行政从没“要求学校要干什么,要研究什么课题,都是学校自己去确定研究什么,自己采取什么方式展示出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孙波突然发现,协作体不正是集团式推进新课程所需要的学校管理方式吗?受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他把协作体更名为“学习共同体”。
  课改的瓶颈一下子被突破。于是,课改的思路明朗了:“主题切入、区域推进、整体联动、主动发展”;课改的策略成形了:“构建校长学习共同体,培养学习实践型校长,横向沟通全区学校,纵向辐射到全体教师”;课改的工作载体找到了:以协作体的“三个一”活动为主线,带动学校的校本研修,保证课改健康深入发展。从1999年至今,南岗区已经坚持开了几十次的学校现场会。“每一次会议,都是给大家一个启示。大家都抱着能得到启示的心态来,而每次活动也都能促使大家回去后不断琢磨,并引发新的创意。所以大家都觉得不腻味,有意思。”
  显然,这里最核心的是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而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关键在于校长。“校长的学习工作体验是会传递给教师的。要使教师成为学习实践型的教师,校长首先要成为学习实践型校长。”因此,孙波提出校长要进行“五项修炼”:让学习成为习惯,把反思当作追求,让互助成为团队文化,用引领成就自我超越,把“常规”变为研究的“问题”。
  特别是第五项修炼,使每个学校的研究意识空前高涨。“基于问题的校本行动研究始终贯穿我们区校长培训的全过程。”孙波说。从2004年开始,南岗区更是在所有中小学开展了“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行动研究。这年年初,区教育局作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想参加2004年深化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评估的,必须自己提出申请,并以一年的时间集中研究、分析、解决一个阻碍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关键问题。
  这就是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给学校最充分的自主创造空间。
  “整个都变了。”有的校长说。尽管有些不习惯,但还是有30所小学、27所中学申报参加这项活动。区教育局又组织了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参加的评审组,对申请学校逐一论证。“有的把课题定得高了,有的定得深了,评审组就提出建议,学校回去后再修改,直到合适为止。”
  更重要的是实施环节。他们先将申报学校按照中小学及研究课题的类型分成若干协作组,每组4~5所学校,每个协作组1个月在1所学校举行1次研究活动,承办学校自己确定研究的方式、主题,其他学校的校长、主任必须参加;评审组每月集体到1所学校了解研究进展情况;评审组成员分片包校,每人4~5所学校,每月须到所负责的学校了解研究情况和收集研究材料;建立学校研究工作记录袋。
  这个每所学校1年重点研究1个问题的尝试,最后成了南岗区的“常规”。
  让学校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及其他各种人员之间,进行对话、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提升——这不也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吗?
  在实践中,学习共同体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了许多方面,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唤醒了南岗区每所中小学的生命活力。
  
  “民间组织”的唤醒能量
  学习共同体的蓬勃生命力,在于它比较纯粹的“民间”身份。
  它能在学校安营扎寨,是因为它催生了大量与自己具有同构性质的“民间组织”,而这些“民间组织”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气。
  
  要说哪所小学的“民间组织”多而且活跃,继红小学和复华小学大概要当仁不让。
  “我们是一所大学校,5000名学生,79个班,180多名教职工。”继红小学校长尚庆莲说。但真正的“大”是体现在这一组数据:3名特级教师,19名中学高级教师,73名区以上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比例达62%。
  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在区里学习共同体的辐射下,很快就“冒出”了不同层面、关系或疏或密的“民间组织”。
  “继红最大的特色,是讲团队精神。”有的老师说。
  首先是学校存在一个核心学习共同体。尚庆莲常说:“你的管理在哪里,你学校的发展就会在哪里获得成功。”她特别重视把学校领导班子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每次外出,她都要给校级领导干部捎回几本最新的教育书籍。“读好书,交高人”逐渐成为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这个核心团队的文化品位对教师是最好的熏染。
  而学校100多名教师之间,更是纵横交错出各种模式、各具特色的团队。
  比如“骨干团队”。
  有学年组内的骨干团队,有学科内的骨干团队,有跨学科的骨干团队,有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结合而成的骨干团队,但名头最大的还是校级层面的骨干团队——“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学校,就要有一群学习的领跑人,骨干教师就是领跑人。”尚庆莲说,“于是我们提出‘打造名师团队’,进行名师风格论证,由校领导、科研室成员、16位省级骨干教师组成教学风格研究共同体。”
  骨干与其他教师之间,每个教师之间,又自发或非自发地组成了不同的团队。
  “五个年级是一个大共同体,一个年级是一个小共同体。在一个学年组内,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问题,可以向骨干教师请教,由此结成松散的共同体,可能是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也可能是一人对一人。这种共同体既有学校的引领,也有老师自发的配合。”
  为什么继红的“民间组织”如此红火?
  因为他们有个“红杉奖”。
  这个奖每学期评选一次,评团队不评个人。
  2006年,它授给了“新苗四年组”的三位年轻教师:他们从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在同一学年组,职称最高的刘艳娟是区级骨干教师,年龄最小的张嫘老师进入这个年级组时刚毕业,尹荻老师则刚从科任教师岗位回到班主任的岗位。4年来,他们一直互相帮助、共同努力。“他们一直坚持一种特殊的研修模式:两个人先听另一个的课,由领导点评,找出优缺点后第二个人立刻再上,听完再评,第三个人又上。三人还轮流听其他骨干教师的课,听到什么好的经验就一起分享。”
  “这就是根根相连、共同成长的继红‘红杉精神’。”
  “红杉精神”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组织”,而“民间组织”的活跃,让继红生长出富有活力的教育文化。
  “各种团队互相交叉,每个人都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大家都形成了一起研讨的习惯。每天早上,几个人就凑在一块,把昨天的问题、今天的想法说一说。”
  “我是市级骨干,和同年级的一个省级骨干结队,我们之间交流很多,很有实效。”三年级的张虹说,“我们年级还让跨学科形成共同体。我是教语文的,和教数学的老师交流,弥补了学科之间的局限性。”
  阻碍思想、智慧流通的墙通通被拆除。教师个体之间的墙消失了,学科之间的墙推倒了,学年组之间的墙也轰然倒塌。
  “我们一二年级这个小团队,也很有特色。”一年级数学老师张惠丽说,“二年级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的是人教版。北师大版注重联系生活经验,人教版注重基础知识。在学校团队建设中,每个学年组每学期都要研究一个课题,基于各自教材的特点,一年级研究情境教学,二年级研究活动教学。开始是独立作战,后来发现这么做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就把一二年级的骨干团队合在一起,把课题转变为低段教学的研究,一年级有什么问题,带到二年级;二年级有什么问题,带到一年级,彼此互补。这样一来,教师成长得很快,学生也成长得非常好。”
  就这样,每个人、每个小群体之间,都产生了互相开放、互相提升的内在需要。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渐成气候。
  相对于继红,复华的“民间组织”不那么纷繁复杂,但对学校教育刻骨般的文化浸润是同样的。
  在学习共同体思想的影响下,复华为学校“民间组织”的诞生、发展作了精心准备。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校长刘金芝说,“在上世纪90年代,复华就是教师基本功训练的示范校。”
  近年来,复华更为注重的是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欲望,学校只是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给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比如每学期我们进行优质课认证: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上‘入门课’,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研究课’、‘创新课’、‘优质课’。但需要自己在开学初向教导处申报,至于上什么课、什么时候上,都由教师自己定。如果通过认证,学校还给发证书。”刘金芝说。
  “这就使教师心中总有一种激情在涌动,总是愿意不断成长。”
  但是,要充分唤醒教师内在力量并使教师长久保持上下求索的激情,学校的“民间组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2003年,一群对语文、数学学科很喜欢的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我们就觉得这些人在一起,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因为这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兴趣。”于是有人提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成立一个组织,让聚会制度化、经常化呢?
  复华最重要的一个“民间组织”——教学专业委员会,就这么产生了。
  “最开始是语文学科成立了,然后是数学,然后是其他学科。”
  这不是学校策划的结果,但确实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精心创建的“自主管理、自我实现”的学习共同体文化。
  “我们的宗旨,是引导教师互相学习,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让大家努力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发起人之一的郭广成老师说。
  “学会成员只分理事和会员。发起人一般都是各学科、各年段的教学骨干或教学带头人,自然过渡为学会理事。”同是发起人的王传贤老师说,“因为学术引领需要,理事还可由学会推荐产生。理事和会员享有同样的权利,但理事负有为所有会员服务的义务。”
  全校设虚拟的“教学专业委员会总会”。根据学科及年段,总会下设若干分会,比如“复华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年段数学分会”。各分会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内容。
  专业委员会与学校的各学年组、学科组形成了互补的“双轨”制。“专业委员会重点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攻克带有共性的难题;而各学年组、学科组则在分享专业委员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日常教学质量,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始终向带着“泥土气息”的教育问题开放。
  “专业委员会组织活动是基于教师当下最苦恼的问题。如略读课文如何教,最先是一个教师提出来,贴在学校的BBS上,很多老师跟帖,专业委员会的理事觉得应该让大家在一起认认真真研究一下。于是就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最后还真研究出了一些成果。”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把民主、平等、开放的学术讨论视为自己的生命。
  “我们毕竟是一个学校的,所以最担心时间长了之后,就趋同了,导致同水平的重复,妨碍我们进一步发展。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在讨论中设质疑员,实际上就是抬杠员,破一破大家的思想。”
  因为是民间,专业委员会始终重视自我成长能力的培养。
  成立比较晚的社科专业委员会,队伍庞大,有思想品德与生活的老师,也有科学的老师,等等。他们研究的主阵地是学校的BBS,“哪个老师遇到什么困惑,就发在网上,大家跟帖”。不久他们就发现一个现象,“如果科学老师遇到了困惑,给他帮助的往往还是科学老师,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这是个问题。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让老师在这个组织中真正受益?“我们就和学校领导一起研究,但领导只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给启示不给模式。”
  最后他们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具有共性。“我们就把理事和会员聚在一起,开展了一个活动: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再分类、归纳、提炼,最后找到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就把个人的困惑变成大家都关心的主题,再把这个主题变成大家都能在自己课堂实践的课题。”从此,社科专业委员会真正成了一个整体。
  因为有了专业委员会,老师们的专业生活变得五彩斑斓、有滋有味。
  “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专业委员会的帮助。”年轻的教师说。
  郝金凤讲了一个故事:
  “2005年我接到要上一节市级引领课的任务。以往这时候我会很迷茫、很无助。但自从有了数学专业委员会,就不是我一个人在做,周围的人都在帮你。我把二年级这节课的教材和我设计的初案传到学校的BBS上。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很快在网上与我进行了交流,提出修改建议。我把教案修改了一遍,然后试讲,许多老师都来听,课后热烈讨论。我又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再传到网上,老师们再提意见。如是往复,每一次交流,大家都知无不言。后来这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数学专业委员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是一种共同成长。
  “不仅仅是年轻老师受益了,我们也在成长、进步。能共同经历,是非常幸福的事。”年纪大一点的理事说。
  分享这一幸福的已不仅仅是复华的教师。“听说我们开展专业委员会活动,其他兄弟学校都派人来。”
  一个“民间组织”,哪里来这样大的影响、力量?
  还是老师们说得好:
  “我们这个组织区别于行政组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是发自内心渴望学习。”
  专业委员会作为草根组织,远没有行政那铁一般强大的有形力量。但它懂得以无形的学术和文化的柔软魅力去唤醒教师,催醒教师内心向上生长的渴望,这是比有形力量更强大的东西。
  民间组织的强大活力就在于此。
  学习共同体强大的生命力也在于此。
  从王岗到逸夫,从闽江到花园到63中,从继红到复华,还有许多学校。比如37中、延兴小学、马家沟小学,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都有独到的做法,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发展模式。我们一路走来,一路都在感受唤醒的力量:唤醒校长,唤醒教师,唤醒学校,唤醒教育的活力。
  南岗区的学习共同体建没,正借助这一股唤醒力量,书写着区域整体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和谐发展的灿烂篇章。
  (田禾雨摘自《人民教育》2007年第2期)
  □本栏责任编辑 雷杰能
  E-mail:jxjyljn@126.com
其他文献
据《山西晚报》报道,甘甜是汶川漩口中学初一的学生,地震发生当天,她和同学们正在一楼的教室里上地理课,突然感到一阵晃动。就在大家六神无主时,甘甜大叫:“不要慌,躲到桌子底下!”等摇晃稍微平静后,她又一次发出指令:“大家赶紧离开!”在她的组织下,班上同学迅速从教室的两道门离开。刚刚冲到操场上,4 层楼的教学楼便整体垮塌了,她带领43 名同学成功逃生,甚至无一人受伤。漩口中学在震中,全班同学集体安全逃生
期刊
谁都渴望戴上特级教师这顶美丽的花环,但特级教师该是什么样?特级教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呢?  笔者最近读了《素质教育在北京:特级教师成长之路》一书,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特级教师成长之路,就是奋斗之路、拼搏之路、艰难之路、胜利之路。《素质教育在北京:特级教师成长之路》中案例是他们用智慧写就的文章。书中每一句话语、每一篇文字、每一个教案、每一次发言,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和智
期刊
当职业倦怠的阴影悄悄侵蚀老师们的心灵时,许多校长也感受到了职业压力带来的疲惫和倦意。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校长的职业倦怠无疑会使整个学校各方面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其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产生。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希望、给人带来幸福的地方,校长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管理好学校。这是我读完《摆脱校长职业倦怠》一书后最大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在这本校长解压自助手册中,我找到了照顾好自己的方法。
期刊
6月12日,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要深刻认识对口支援对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意义,带着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对口支援工作放在当前整个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学校进行灾后恢复重建。  周济强调,教育部已先后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印发通知,全面部署了对口支援工作,当前,要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特别突出抓好重建规划的制
期刊
每个人都是带着渴求知识的愿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当孩子还不会说话时,总是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面对他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望;当孩子会说话时,总爱问这问那,表现出强烈的探求知识的兴趣。然而,等孩子入学以后,有许多孩子却变得怕学、厌学,这一强大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众所周知,学生的主要时间在课堂,老师的主阵地也在课堂,其根本原因就出在课堂!叶澜教授极其精辟地指出:“这是忽视课堂教学
期刊
读郭道胜老师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深感追求“教育,应让阳光洒满大地,让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跳跃,让美好永驻人间”的境界,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而追求这种境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正如郭老师所说:“儿童的名字叫什么,儿童的名字叫未来,儿童的名字叫发展……”让学生获得发展成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
期刊
本刊讯(记者李雪姣曾维平)2008 年7 月28日上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赣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合作签约仪式在赣州市举行。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与赣州市市长王平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并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综合实验区揭牌。《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宋雷鸣出席了签约仪式。虞国庆厅长还亲自点击开通中央教科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网站赣州频道
期刊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作业成了负担的代名词,作业让师生苦不堪言。更有甚者,少数教师由于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把作业当成了他们惩罚学生、滥施淫威的手段。此时此刻,作业已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违背了初衷,走向了反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有颇多的感叹:感叹作业布置之无奈,感叹作业批改之徒劳,感叹作业训练之低效……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刘春生老师的《作业的革命》一书进入了我的视线,不仅是其书名中的“
期刊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喜迎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三个教师节,值此节日喜庆之际,谨向辛勤工作在全省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
期刊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2007年以来,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三项创建”活动,即在高校开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办学治校能力”的好班子创建活动,在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情系师生、服务基层、奉献教育”的好班子创建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班子创建活动。同时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争创基层组织建设“十面红旗”活动,大力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