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探究主动建构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JL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知识建构,必须追寻知识的逻辑起点,透视知识蕴含的数学方法,并突出知识的核心要素,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体验中形成知识的双向建构。
  【关键词】追寻透视活动体验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黑格尔说:“数学的根源首先不在对外在感性物的归纳而在对主体感性活动的抽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将解释得十分清楚的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不要将卓有成效的方法直接手把手地交付给学生,也不要把教材作为定论、共识、概念、原理、公理,而要力求能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发现问题,用数学语言来阐述问题,并通过模仿与探究自己确定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具有数学化的能力,这个过程实际也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一、 追本溯源,追寻知识的逻辑起点


  知识建构主要是指学习者针对学习任务,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旧知识与新获得的信息的互动,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重组,使之产生新的有意义的关联,或创造新的意义,并以自己的方式对新信息建构其意义的过程。
  例如教学五年级的《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写时,编者依然把计算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这里的结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与问题“1+1”,而是通过解决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探索和验证方法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并把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设计到教学环节中去。
  第一环节:
  1. 铅笔每支0.2元,4支一共多少元?
  生:1:2角×4=8(角),8(角)=0.8(元)。
  生:2:0.2+0.2+0.2+0.2=0.8(元)。
  教师适时出示计数单位图,引导学生理解。
  2(个0.1)×4=8(个0.1),也就是0.8。


  2. 计算0.02×4,学生立刻想到可以运用计数单位来做。
  生:2(个0.01)×4=8(个0.01),也就是0.08。
  3. 计算0.002×4
  生:转化成计数单位做,2(个0.001)×4=8(个0.001),也就是0.008。
  观察一系列解题过程有什么发现?
  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
  第二环节:
  出示例题中第二个问题:西瓜冬天每千克2.35元,3千克西瓜多少元?(列竖式计算)
  再用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验证算法。
  整个环节的设计避免了用找规律的方法找到积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而是结合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的知识引导学生研究算理,追本溯源,从知识形成的逻辑起点开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感悟列竖式方法的合理性,主动建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 挖掘本质,透视知识蕴含的数学方法


  虽然数学常常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进行着形式化的表达,但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是照本宣科的、仅就“知识技能传递状态”的数学学习,而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建构状态”下的数学学习。教师只有针对学生需求创设良好数学学习状态,挖掘知识的本质,透视知识蕴含的数学方法,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充满活力。例如教学五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
  1. 出示梯形图和信息:
  铅笔架里有10层铅笔,最上层15支,最下层6支,每相邻的两层都相差1支,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2. 师: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6+7+8+9+10+11+12+13+14+15。
  有些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立刻想到可以用更简单的计算这个加法。
  即6+7+8+9+10+11+12+13+14+15=(6 + 15)×10÷2。
  3. 这时老师就要进一步追问:“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你能联系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来解释吗?”(铅笔架横截面的形状像梯形,图形直观能使学生联想到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第二环节: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另一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并把两个图形按照面积推导时的样子拼在一起,学生一目了然。
  生:(下层支数+上层支数)×总层数÷2,
  6+7+8+9+10+11+12+13+14+15=(6 + 15)×10÷2。
  2. 师:这里的6、15、10分别指图中的什么?为什么要÷2?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把最底层与最上层的铅笔合在一起共21支,看成一组,一共10层,所以,要求的6+7+8+9+10+11+12+13+14+15的和就可以转化成求10个21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要求其中一个梯形的铅笔支数,所以要÷2。
  3. 师:结合上面的算式想一想,下面的连加算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1+2+3+4+5+6+7+8……+100=(1+100)×100÷2。
  以此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4. 归纳:借助图形,我们发现,可以把“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转化为“(首项+尾项)×项数÷2”来计算。
  对于教学连续自然数相加的转化方法,教材出示了一个梯形图帮助学生理解转化方法。就学生解决问题来说,学生如果没有转化意识,一般不会主动考虑把问题由繁向简、由难向易地转化;学生如果有转化的愿望,但找不到转化的具体方向,拿不出实现转化的具体方法,仍然不会应用转化策略。教师应好好利用这幅图创设积极有趣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寻找方法的本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
  三、 聚焦关系,突出知识的核心要素
  教师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后,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发现的过程呢?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聚焦各种知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做出各种猜想,对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合作从不同的角度验证猜想,以突出知识的核心要素。这样不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产生灵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
  例如教学六年级的《比的基本性质》。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比与已有的分数、除法、份数之间有着重要而错综复杂的关联,成为知识纽带中重要的联结点。教学过程中,强化比与这些知识间的关联,有利于学生实现新知向旧知的转化,促进知识的迁移,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能突出知识的核心。
  第一环节:
  让学生自己回忆昨天的学习内容复习比的意义。
  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第二环节:
  师:同学们还记得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吗?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师:既然除法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你们猜一猜比有什么性质吗?
  学生已能仿照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单地说出自己的猜想。
  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只需适时小结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将学生们猜测、验证后得到的“比的基本性质”放大贴在黑板上,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四、 揭秘模型,形成知识的双向建构
  小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通过参加多样化的产生结论的活动,在主动建构中去真正理解结论,并从中提高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设计出一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数学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的活动,观察、操作、猜想、实验、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生活数学”,归纳出“数学模型”,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开展思维活动,形成知识的双向建构。例如教学六年级实践活动《涂色部分的正方体》。
  第一环节:
  1. 探究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并填表。
  2. 自主探究每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并填表。
  重点让学生观察学具并思考: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每种小正方体各有几个?
  第二环节:
  1. 探究每条棱都平均分成4份、5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并填表。
  2. 结合实物图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三次探究的过程,小组讨论后得出规律:
  不管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几份,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顶点,都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棱中间;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面中间。
  3. 结合我们前段时间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体积的计算,你又发现了什么?
  4. 如果把棱平均分成6份、7份、10份,你能知道每种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吗?还需要一个一个来研究吗?有什么好办法让人一下子看出其中的规律呢?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用a、b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你能用式子分别表示n和a、b的关系吗?
  当学生完成一段数学活动以后,及时回顾活动过程,反思活动的方式方法,有利于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添继续学习数学的后劲。探索规律的教学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体会如何仔细观察、充分想象,通过数数、算算和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找到有关数据,根据数据归纳规律,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准确、清楚、概括地表达规律……这些体会的作用与价值,将体现在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中。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本身也是主体建构的产物,因此在学习中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以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将获得的个人经验进行内化,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小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通过参加多样化的产生结论的活动,在主动建构中去真正理解结论,并从中提高数学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阐述了我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复习课中的教学思路。通过对问题设计的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 氧化还原;复习教学;认知规律  近日我有幸参加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的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荣获一等奖。通过此次磨炼,我感触颇深,收获颇丰。我参赛的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本文就准备过程中的
期刊
【摘要】在概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效建构概念,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丰富感知研究对象。“若要取之,先予之”。给予学生自我唤醒的情境,沟通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联系;给予学生广阔的数学空间,做好量变向质变的准备;给予学生思辨的快感,明晰概念的从属关系;给予学生实践的舞台,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检验提升。  【关键词】概念教学;方程;教学对策  在概念教学中,要践行“若要取之,先予之”。“取之”即为获
期刊
【摘要】班主任,一个号称学校之中“最大”的官,为何在时代的进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弃当。“难”“怕”“不想”,是当下部分地区小学老师们谈到班主任工作时惯用的三个词。班主任,原本是一个班级中的灵魂人物,如今为何这份工作却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人人谈班主任“色”变呢?  【关键词】班主任;现实矛盾;解决对策  从“班主任”一词产生开始,可以说就与“能力强”“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无私奉献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人们采取自觉活动的心理动力的源泉,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本文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信心;鼓励;发展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根据“测验结果”,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名单中的学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词句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苏教版语文课本的课文《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在传统中国文化语境下,一直被解读为青年男女勇敢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典范。这样的解读过于侧重作品里的反封建爱情因素,却忽视了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忽略了莎士比亚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特有的人文主义思潮及其内涵。本论文将结合16世纪末欧洲社会的文化语境
期刊
稍稍翻阅河滨路小学教师的文集,很多文题清新可喜。“轻掬童心,趣学古诗”,一“掬”,一“趣”,教师的呵护之态,诱导之能,展示无遗;“识字的摇篮,美丽的邂逅”,以“摇篮”为喻,言老师教学之温和良善,“邂逅”则拟写出精心设计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不断的惊喜和意外;“稳健慢行:习作起步的行走姿态”,可以发现教学者的老练;“近乎道”,足以知道教育者对教育理解精准到位;而“老师,请再多给我30秒”和“那节课,我
期刊
【摘要】当前,显性的“素质教育”力量微弱,隐性的“应试教育”独霸鳌头,许多教师在学校问责制的高压下,大搞题海战术,布置机械重复的海量作业;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良”,输在起跑线上,严防死守不说,还会“加餐添料”; 学生谈作业色变,对作业大多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更有甚者,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不做。这样一来二去,三方关系剑拔弩张,作业显然已经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头大患”,打破窘况迫在眉睫。本文旨
期刊
祝晓燕,1968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第十三批幼儿教育特级教师,宋庆龄幼儿教育奖获得者,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系统先进个人,无锡市德高尚好园丁,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得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具展评一等奖等。  著有《从指间到心灵》,主编《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新思维》《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新设计》等教育类论著,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期刊
【摘要】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电教中心的职能和资源,建成四位一体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是大势所趋。唯有明确职能,深度融合,提升内涵,才能有效发挥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电教中心的职能和资源,建成四位一体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是教育部、省政府对各县的要求。早在2005年,教育部
期刊
【课堂实录】  《平安回家》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中的第一课。要求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一是让学生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的意义,懂得放学回家时应该注意安全,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平安回家。二是让学生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通指挥,逐步培养学生的遵守交通规则的能力。  一、谜语导入 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先猜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