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值人们感叹语文越教越难教、越教越糊涂的时候,有人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的观点,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在积极大胆的尝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说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具体的操作方式。
一、反复诵读,在读中领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的办法。”但是,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读的不多。一般是匆匆地看一遍课文,马上谈感受、收获等,接着就是热闹的合作、讨论。语文教学要多读,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师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理解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悟。
可能有的教师朗读水平不是很高,自己不愿意读,那就训练学生去读。可以随便抽一位朗读水平中等的学生来读,再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学生来读。学生可能由于理解水平的限制,读不出那么好的感情韵味,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一遍遍地改进,直到满意为止。这样,一位学生的朗读,等于给全班学生树立了一面旗帜,然后让其他学生学习,让学生点评朗读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每位学生的朗读水平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二、解除束缚,鼓励自由表达
要想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有想表达的欲望。教师不能过多地“引导”、干预,以免学生在发言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愿望,而揣摩教师的需要,使思维受到限制。即使学生讲的不是很理想,教师也不要全部否定学生,可以煽情地说,“敢于站出来发言,你就成功地迈出了一大步”,“虽然我不是很赞同你的观点,但我非常欣赏你的这种精神,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等等。其实,这是教师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发言,敢讲真话。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课堂里往往有这种情况:当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然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否定该学生的发言,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说:“我说,我说。”此时,发言的学生会显得心神不安,甚至失去自信。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使每位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加强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说,学生不知道谈体验、发现、感受,他们上课讲不出什么东西,也提不出什么好的问题。他们或不开口,或天马行空一顿乱讲,或纠结于某个问题,还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发现不了,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告诉学生不同文体需要侧重掌握的知识点,比如,小说的阅读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①理清生动的故事情节;②归纳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分析作品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的;④深入分析几个段落或关键语句;⑤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方向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顺利地整体感知全文,并了解全文的主旨,不会只停留于某个方面的分析上。
要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质疑是指能提出问题,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在阅读时,才能读得深,读得透。因此,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做好“问”的示范。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问的质量,不仅要告诉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必要时也要做好提“问题”的示范。要蹲下来看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做示范。
语文教学不需要太多的花招,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才是追求语文的真滋味。路在前方,语文教学在路上。
在积极大胆的尝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说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具体的操作方式。
一、反复诵读,在读中领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的办法。”但是,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读的不多。一般是匆匆地看一遍课文,马上谈感受、收获等,接着就是热闹的合作、讨论。语文教学要多读,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师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理解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悟。
可能有的教师朗读水平不是很高,自己不愿意读,那就训练学生去读。可以随便抽一位朗读水平中等的学生来读,再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学生来读。学生可能由于理解水平的限制,读不出那么好的感情韵味,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一遍遍地改进,直到满意为止。这样,一位学生的朗读,等于给全班学生树立了一面旗帜,然后让其他学生学习,让学生点评朗读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每位学生的朗读水平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二、解除束缚,鼓励自由表达
要想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有想表达的欲望。教师不能过多地“引导”、干预,以免学生在发言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愿望,而揣摩教师的需要,使思维受到限制。即使学生讲的不是很理想,教师也不要全部否定学生,可以煽情地说,“敢于站出来发言,你就成功地迈出了一大步”,“虽然我不是很赞同你的观点,但我非常欣赏你的这种精神,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等等。其实,这是教师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发言,敢讲真话。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课堂里往往有这种情况:当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然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否定该学生的发言,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说:“我说,我说。”此时,发言的学生会显得心神不安,甚至失去自信。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使每位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加强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说,学生不知道谈体验、发现、感受,他们上课讲不出什么东西,也提不出什么好的问题。他们或不开口,或天马行空一顿乱讲,或纠结于某个问题,还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发现不了,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告诉学生不同文体需要侧重掌握的知识点,比如,小说的阅读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①理清生动的故事情节;②归纳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分析作品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的;④深入分析几个段落或关键语句;⑤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方向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顺利地整体感知全文,并了解全文的主旨,不会只停留于某个方面的分析上。
要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质疑是指能提出问题,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在阅读时,才能读得深,读得透。因此,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做好“问”的示范。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问的质量,不仅要告诉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必要时也要做好提“问题”的示范。要蹲下来看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做示范。
语文教学不需要太多的花招,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才是追求语文的真滋味。路在前方,语文教学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