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引领入美境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wang_w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也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纵观古今,我们可以看到注重对文章的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在吟诵朗读这些前人的思想精髓的过程中,可以使我们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了审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
  《新课标》中要求7-9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从而领悟其中意蕴和涵义。另外还有提及到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而到达这些教学目的,引领学生进入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好意境中去,就离不开美读。
  美读是在深入、准确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情调意味之后,对课文所作的欣赏性审美式朗读,是朗读的情感化处理。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由此可见,美读关键在于通过对作品音韵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内心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
  美读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手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达到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一品咂韵律,培养语感
  
  美读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语感与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读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的语言文字时就会浮想联翩,很容易对这部分文字产生真切的感受,所以在美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息息相通的,当生活经验被启发调动时,学生就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从而真切地体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
  美读能强化语感,还在于吟、咏、唱、诵等美读形式本身就涵盖语感的一切内容。从反复诵读中,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诵读“春花图”中的句子“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要舒缓,柔美,展现似乎嗅到花的香甜,想象满树果实的情景。在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让学生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读出一个壮阔雄奇、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读出一代伟人磅礴大气,壮志凌云的胸怀和意气。另外在文言文中也有许多美文《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名篇佳作,虽然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语法习惯不同,但是结合作者的经历与思想历程,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成诵,才能从语言中感受到文章中的美,深刻地体会作者渗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那些对人生的俯仰,对世事的喟叹,进而更好地形成语感。
  
  二加深理解,感受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者心灵的表现和审美情感的外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作品、作者的心灵的沟通、理解的过程。
  文章的风格各有特点,展现的情感和意境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每一篇文章的味道:有的要读得深沉凝重,有的要生动活泼,有的周密严谨,有的要舒缓愉悦,等等。如:读《岳阳楼记》如果学生读出了激情满怀,就会体会到作者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就会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激发出胸怀天下的豪情。这样用自己的情感与伟大的情感发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告白”从而让生命的节律发生和谐的振荡。
  另外,作品内涵的展现还需要通过读出文章的不同节奏去体会。如文章中高昂与低沉、稳重与轻佻、美丽与丑陋、高尚与卑鄙、欢乐与悲哀等复杂的感情,通过声音语调的起伏停顿、轻重缓急、有爱有憎地表现出来。能使学生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地步,能使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共鸣。
  美读就是要通过对作品中或激烈或舒缓等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字调动情感感知,从文本内容而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去品味,从而到达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
  
  三享受其中,提高审美
  
  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古代诗词中的声韵和谐、色彩斑斓、语言凝练、理趣奥妙全靠美读来挖掘。
  诗歌,讲究压韵,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具有声韵和谐的音乐美。要想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就要反复朗读,这样,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激起我们的情感,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极富图画的美感,我们只有通过美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才能受到美的感染。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到作品中的诗句,就会在脑海中呈现广阔的大漠中,一缕孤烟扶摇直上;蜿蜒伸向远方的一条长河上是一轮浑圆的太阳。另外从这首诗的孤烟的“直”,落日的“圆”这两个字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诗词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凝练、含蓄的语言特色。在学习诗歌时,要进行美读,仔细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的精华,才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的语言美。
  很多古代诗歌含着哲理美。往往诗句中富有理趣,包含着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这些内容也只有通过美读,才能真正地感悟出来。如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描写了泰山的巍峨高大,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面对雄伟的泰山,诗人决心要登上颠峰,到那时,所有的山峰都会伏在你的脚下。仔细体味,就会发现这两句诗中蕴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立脚点高,才能眼界开阔;树立自己的目标,不断进取,才能获得成功,欣赏到无限风光。
  学生在学习名篇佳作的同时,其实就在与作者进行个体生命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教师作为一种审美的中介,应该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进入到作品的意境和氛围中去,真正得到美的陶冶。所以美读就是这样一条引领学生进入美境的幽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做了讨论:合作学习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合作学习内容的确定,合作学习的控制。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课堂上被广泛采用。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合作学习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兴趣能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意识,从而使学生己忆思维的力度凝聚在一起,而且达到智商活动的最佳状态。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搞好中学生的美术课教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多年来从事美术教师的教师,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加强美育,激发兴趣    美术课包含着美育和绘画技能两大教学任务。中学阶段审
期刊
摘 要: 中学英语教学如何有效创新是每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探索,建构以情景创设为契机,以问题为纽带,以互动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即“情景互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景互动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教学内容的讲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具有广阔的研究和探索天地。现就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人类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将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等信息传入神经中枢,形成直觉印象的能力。化学
期刊
设置情景,以“奇”激趣——爱因斯坦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的不断摆脱。”好奇是少年儿童的特点,好奇心激起兴趣,只有满足了好奇心才能满足求知欲。设置情景,以“奇”激趣,就是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感到好奇、有趣,在心理上激起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急切愿望,并能自觉地以此作为学习活动的目标。  启发思维,以“启”激趣——启发思维是引起兴趣的有
期刊
摘 要: 本人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跟踪新高技术的能力,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进行个别化教学,因人制宜 ,因材制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中就具体做法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    “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追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培养内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深挖教材矿藏,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加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现代化信息技术;声象效果;直接;形象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快速增长与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使人们的认知方式发生本质的变化。教育
期刊
摘 要: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所谓有效教学就是通过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生成能力和构建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今天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产生低效或者无效课堂教学。因此,通过建立有效课堂教学的新思想新设想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生成与构建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
期刊
新闻采访是记者的日常工作,但是做好这个工作并不容易,因为记者在采访中也是与不同的采访对象,即不同人物打交道,那么,就必须要有与人交流的基本功,这样,做出来的节目,写出来的稿子才会生动好看。也就是说,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    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