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职教思维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kkpu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经济,衢州人每每显得低调,低调的言语背后,却是一番不为人知的勤奋拼搏;说起职教,衢州人往往很是自豪,四省通衢之地,这里有着令人向往的职教传奇。一纸《衢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规划》,为衢州市各职业学校的专业重构、错位发展提供了参考。自此,衢州市各职业学校从块状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需要出发,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来设定专业结构,各校在现有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做强主体专业、积极开发新型专业,为打造四省边际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期特别策划走进衢州,遴选了衢州市下辖县市区发展卓有成效的四所职业学校,以展示衢州职教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琴瑟和鸣。
  
  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
  用服务为技能加冕
  一江碧水托竞舟,骄阳点点斜;一声号令擂响鼓,飞水急急退。这是午后的灵山江惯有的景象,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男女龙舟队桨落水溅,号声震天,喧腾着青春的热情,舞动出水龙的气势。在龙文化的浸润熏陶下,这所农村职校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职教反哺,助力新农村建设
  致力于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扛上肩头。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方小康校长着眼于走差异化道路,从专业结构调整入手,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挂钩、使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对接,逐步理顺了学校的发展脉络。
  “将学校原有的17个专业精减到现在的三大专业群,我们的着眼点开始从生源需求转移到市场需求上来,将学生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专业。”在综合考量龙游的块状经济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以加工制造类、商贸服务类和涉农类专业为主要架构的三大骨干专业群形成气候。“围绕特种纸生产、龙游的大旅游事业以及涉农养殖等龙游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展办学,让我们学生的就业前景空前看好”,方校长满腔自豪。
  如果说专业群重置所取得的不错反响是棋高一招,那么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则是方校长构思已久的阔斧之举。龙游历来是养殖大县,鉴于涉农专业的特殊性,为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为农民创收保驾护航,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培训相结合,将实训基地办到了农户的养殖场。而绿培生猪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翘楚。
  为了降低中小养殖户们各自为战的经营风险,在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牵头之下,该县共有38家养殖大户参与其中,实现资源共享、抱团上市、跨越发展。“学校的身份很特殊,我们提供研究与技术,但不享受利益分成,这让我们的专业老师能够专注于解决难题、提升技能,从而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也让我们的老师在其专业领域里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能够搭建更多的平台来带动周边农户致富一直是以方小康为首的龙游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团队的共同心愿。
  义工服务,燎原大德育火种
  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活跃着多支团队,除了争金夺银、获奖无数的男女龙舟队之外,义工服务队也是声名赫赫、战绩累累。“相较于‘志愿者’,‘义工’这个概念更具有传承性,我们希望服务社会这种意识能够伴随学生一生,而不是心血来潮的偶然之举。”将义工模式渗透进学校的德育管理并非是方校长的神来之笔,“我们还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义工活动手册》,记录他们服务社会的点点滴滴,学生毕业以后这本手册也会跟随着他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将这种服务意识带到企业、带向社会,形成燎原之势。”
  社区服务义工队定期助残助孤,专业服务义工队承接导游宾服,特色服务义工队营造艺术氛围……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许多大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专业知识的无穷魅力。“我们将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召集起来,参与到龙游的大旅游事业中来,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专业所长的广阔平台,也推动了龙游当地旅游事业的欣欣向荣”,这种双赢的模式就是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孜孜以求的发展方向。
  普及培训,破解新时代技工荒
  以镇为单位,在每个镇里选择一到两个自然村,从村干部开始抓具体落实,贯彻“就近教、就近学”的理念……这是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在社会培训工作上的创新尝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都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培训工作,我们将教师和设备送到了农户的家门口,以行政村教学点为支点,我们强力推进双证制培训。”
  在方校长看来,双证制培训要结合教学点区块经济发展特色,结合当地农户实际的技能需要,一村一品。解难答疑,推广农业新技术,如生猪养殖效益问题、泥鳅养殖、饲料蛋白质含量配制等。“我们要剔除‘扫盲’心理,让想学的人先参与进来,通过他们身上的改变向其他农户传达双证制培训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因为强调宁缺毋滥,学校把培训工作越做越精、越做越强,来听课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因为坚信职校自身有所作为就一定能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能够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方小康带领着他的教育团队稳扎稳打,不但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化县职业中专
  职教行进的开化速度
  一场法制安全讲座在四月的某个午后悄然开讲,凝神细听的年轻脸庞在阳光下翘首成一道盼望的弧度,台上台下热烈的互动氛围传递出同学们的那份全情投入。背倚苍山,外接通衢,发展中的开化县职业中专(原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一如这群年轻的学子,正行走在朝气蓬勃的征程。
  为产业谋动,新专业蓄势图腾
  自从开化硅产业被列入衢州市“410产业”发展规划以来,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如日中天、势不可挡。从最初的5家企业到现在拥有75家硅材料企业的庞大格局,开化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度跃居全省首位。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开化县职业中专的施卫校长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发展契机,“虽然硅材料专业在国家职教目录上尚未涉及,但是开化的硅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如此强劲,企业用工如此旺盛,我们开办硅产业,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纵然硅专业的新办看似水到渠成,但这毕竟不是腾出一间教室足矣的小事,硅专业顺利招生的背后,凝聚的是全校教师的共同心血。为了实现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施校长积极奔走于开化县各大硅材料企业,将企业里的技术骨干请到学校,将学校的专业教师派往企业,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特别明朗,学生顶岗实习三个月以后工资就能达到三千余元,这无疑给选择硅专业的学生和家长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如果说硅专业的新办为开化的工业发展点燃了全新的引擎,那么茶文化专业的增设则为开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以开化龙鼎为拳头引领,开化的绿茶文化源远流长,开化县职业中专许多学生家里就以经营绿茶为生。“学校有40亩茶山,能够提供从茶叶种植、采摘、烘炒、冲泡到营销的整个生产流程的实践教学”,施校长自豪地介绍说,“我们学校的茶文化专业,从师资力量到实训设备都有比较大的优势,甚至还吸引了山东潍坊的一家企业带队来学校接受茶艺培训。”
  现在,不仅是开化本地,就连周边县市的酒店、茶楼、旅游公司都来找学校要人,刚从专业发展的困境中跳出来,施校长又陷入了学生供不应求的新难题。施校长还是那般快人快语:“县里的一些表演活动也都会来邀请我们学校的学生,学生很吃香,我是幸福并烦恼着哟……”
  为学生谋福,重德育内涵再造
  从普教系统调任职业学校,施卫校长坦言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普校德育是锦上添花,职校德育是立命之本”,自施校长上任以来,他就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德育模式,而一切的工作就从控制流生开始。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施卫校长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拉着学校跑,大手笔的硬件投入保证了实训大楼和宿舍楼的新建,学校环境焕然一新,再加上新专业开办所集聚的人气,学校的流生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招生情况也有了明显的好转。”而这,只是施校长带领着他的教师团队进行阔斧改革的第一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开化县职业中专全力推行“德育学分制”,并将其延伸到了其他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将学生所做的每件事情都量化到学分的层次,而这些学分在评优评先、毕业分配等环节上都将起到引领作用”,施校长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他们在学习、技能、活动等各方面各有所长,而教育人的职责就在于“人尽其用”。
  希望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开化县职业中专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绩换算成学分,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仅如此,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我们的学生也许成绩不好,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爱学习,参与活动也是一种学习。”为此,月有大活动、周有小活动,在开化县职业中专的校园里,最不缺乏的就是欢声笑语。
  秉承着“先学做人、再学技能”的办学理念,开化县职业中专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将德育融入到了日常教学的全部过程,“即便学生回家期间,在实训过程中也都不间断”,学校真正做到了没有缝隙的德育。
  常山县职业中专
  勤勉于思,光而不耀
  将学校的技能节升级到整个常山县范围内的技能大赛,不仅是活动层面格调的提升,更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佐证。在常山县第一届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期间,常山县职业中专的校园里,同学们极尽东道主的热情,在展示娴熟技能的同时,还无声地传播着常山县职业中专的风采!
  “技能大赛只是学生用来展示自己的平台,学校的综合发展靠的还是整体谋动。”符水禄校长如是说。荣辱不惊,常山县职业中专更多的专注于学校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的专业设置贴近地方产业,课程设置切合企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衔接,这几年各项事业方兴未艾,学生就业前景看好,学校发展前程似锦。
  与产业接轨为发展而谋
  常山是个轴承大县,作为经济支柱的轴承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肩负起了常山县工业发展的重任。休戚与共,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职业教育必然要为轴承产业的人才培养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作为常山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常山县职业中专更是责无旁贷。
  “我们的专业设置都尽可能与地方的产业发展相衔接,我们首先将电气焊接技术、轴承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电工等我校的骨干专业建设成省、市示范性专业,我们将产业发展重任融入到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来,我们的老师们时刻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及时将市场动态反映到教学上来,引领学生接轨产业前沿。”在谈到学校的专业建设时符水禄校长说。
  为了更好地贴近企业需求,常山县职业中专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学校坚持与企业联合办学,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创造条件派专业课老师下企业锻炼和实践。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是不甘落后。除了专业建设上的合作共赢,常山县职业中专更强调校企资源共享。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练技平台,将校内实训室面向企业开放,承接企业的各级各类培训,越来越紧密的合作不但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各种便捷与可能,也为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升搭建了成长平台。
  正是因为常山县职业中专争取到了教学开展过程中企业的全程参与,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就能够全部顶岗,而且收入不菲。每到毕业的季节,前来学校抢购人才的企业络绎不绝,甚至连常山以外地区的企业也慕名而来,“当然学校更多地会引导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因为职业教育毕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
  重德育养成为终身奠基
  常山县职业中专非但专业人才济济一堂,更兼有藏龙卧虎的韬晦架势,这里的书法能手可谓低调于人间。越是有人质疑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常山县职业中专的老师们就越不信这个邪。“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常山县职业中专专门开设了书法课,每天半小时的书法练习让同学们慢慢放下了内心的浮躁,专注于笔下乾坤。这是常山县职教中心书法教育的初衷,更是大德育框架下的重要分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会邀请书法专家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开展各类活动,以推动书法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更好融合。
  书法教育之旁,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常山县职业中专常抓不懈的德育内容之一。开设心理咨询室、设立相关课程、定期开展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多措并举,目标直指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为了将常山的地方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学校设计了内涵丰富的校徽、校歌,将校园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与杭州市一家专门从事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策划的公司合作,联合策划,赋予了学校更多文化的内涵,努力营造一个更为系统、专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特色创新与国际并肩
  重视学生的过程表现,而不是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这是符水禄校长一直向全校师生灌输的理念,也最终成就了学校学科成绩评价方法的全面改革。常山县职业中专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所长和学生的专业所需,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兼顾学生兴趣和市场所需,既可以参考现有教材,也可以脱离教材,更倡导教师自己研发特色课教材教案。只要某位老师开设的某门课程学生反响非常好,学校就会将其确定下来并在全校范围内轮流施行。
  然而这些不过是常山县职业中专创新工作的冰山一角,与意大利相关职业院校合作开办“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是学校正式迈向中外合作教学的第一步。以培训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为目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按照意大利的教学模式展开,学校也派出了资深的专业教师远赴意大利学习深造。如今,随着外派教师的学成归国,该专业的师资力量大幅提高,专业建设迈向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江山职教中心
  从深度合作到高度共赢
  别致的设计、明朗的色调,走在江山职教中心行政楼的走道上,仿佛置身于温馨的家园。给师生们营造一种宜家宜学的和谐氛围,江山职教中心在提升师生幸福指数上的尝试与努力,也许与这里的美丽校长不无关系。
  从身份上来说,江山职教中心无疑是特殊的,从企业办学到职教民办,历时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学校实现了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张;从教学上来说,江山职教中心更是“另类”的,“最像职业教育的职业学校”就是专家们给予学校最贴切的褒奖。
  从体制优势到产业强势
  背靠虎山集团的雄厚实力,江山职教中心自办学伊始就吸纳了企业办学的诸多优势,以更加灵活的姿态担起了自主发展的重任。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这并非是束之高阁的一句口号而已,从专业群的建设到教学内容创新,从双师型人才培养到专家型骨干自培,江山职教中心多元稳步发展的目标正在不断地革故鼎新与自我超越中,变为现实。
  依托虎山集团的行业背景,水泥工业、商砼工业、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一直是江山职教中心着力发展的骨干专业,更成就了水泥行业的江山制霸。优异的成绩面前,江山职教中心非但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传统优势专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在赵筱红校长的带领下,开始积极谋求新形势下的新专业开发,以电子商务专业和空乘专业为两大支点,学校的整体专业布局开始浮出水面。“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强调与企业合作办学,中国平安、中国移动、电视购物频道等企事业单位里都有我们学校学生的身影,而且他们都能做得非常好!”赵校长言语中流露出的是对学生成就的欣慰。
  纵然专业是支撑学校发展的主要构架,但是如果没有高端人才的充盈储备,江山职教中心的发展当远不及如今的高度与速度。“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都是学教育出身,但是与其他学校所不同的是,我们还是在集团企业里摸爬滚打过的职场老手。因为我们从事过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更因为我们与企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我们能够充分地了解企业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按需教学”,赵筱红校长带领着她的教育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从深度合作到多维革新
  最初的企业办学为江山职教中心提供了校企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真正的前校后厂”、“异曲同工于德国的两元制”、“最像职业教育的职业学校”……丰富的标签让学校的形象逐渐立体、清晰起来。“我们经常跟企业开展方方面面的合作,将教学性实习安排在企业、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带队下企业亲身感受企业文化、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举办讲座等等,校企合作的氛围特别浓厚”,赵筱红校长力主将学校发展与企业发展完全融合在一起,一荣俱荣。
  由于江山职教中心的许多专业教师都是出身于企业的技术骨干,他们本身就肩负着企业的技术革新任务、承担着企业的节能减排重任,这就为学生参与企业技改提供了可能。“企业会阶段性地把技改等一些需要攻关的技术难点分条列出并对外公布,我们的老师会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挑选一部分学生一起参与到技改中来,这无论是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还是对他们的自信心都是一种极大的提升。”赵校长甚至还介绍说,“一旦我们师生的技改被企业采纳并正式投产,还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正是在这种企业式的实训环境中,学生的实训锻炼机会相比其他职业类学校的学生要多很多。
  做错事情需要接受处罚是江山职教中心从企业管理制度中析出的一项学生管理条例,“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氛围,帮助他们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我们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高度纪律性和严苛的责任意识。”因为江山职教中心的毕业生普遍拥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较高素养,加上他们“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娴熟技能和复合能力,“虎山牌”技工名声大震,往往还在实习期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因为我们的学生特别能吃苦,而且更能接受企业的管理,所以我们的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稳定率一直都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其他文献
这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辉煌到黯淡再到振兴的涅槃。人们说,技工教育总是与当地经济的发展走着相同的轨迹、踩着一样的节奏。那么,这片土地上的技工教育又在思考着什么?经历着什么?《职业》杂志记者奔赴辽宁,实地采访了辽宁省技工培训教研室和辽宁省内技工院校,对话了多位辽宁技工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  辽宁省技工培训教研室成立于1981年,解路新走马上任的时候,教研室已经走过了30年的岁月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通过评审复核  7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下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48号),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建设方案及任务书顺利通过评审复核,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获准建设的第一批
[摘 要]学生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热门课题。文章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层面解析了課堂上培育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等主体性意识的时代意义和操作策略,试图构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为其生命能动成长提供滋养和环境的新课堂,从而更好地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进程,培养具有生命活力和时代特色的新人。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摘 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文本是联结课内与课外的重要纽带,对其的阅读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自读文本助读系统的设置是为了加大自主阅读力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语言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从巧借“单元导读”,确立教学目标;善用“阅读提示”,设计教学活动;用好“旁批”,提升语文素养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自读文
他精耕如一,从加冠至不惑,奉献青春二十载;他阔斧改革,从文化到师资,梳理脉络谋发展;他锐意创新,为厚德与重技创出行之有效的智举;他理性定位,为当下和未来定下良性发展的基调。    采访董建根校长伊始,居然还闹了一场小小的误会。  坐落在富春江畔的浙江省富阳市技工学校透着浓郁的南方建筑风味,依山临江,清丽精致。即使“空降”于此,也能大致判断出这是江南小镇一隅。办公室的赵云山老师把记者迎进会议室:“真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简介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实训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过程中,坚持以全面提升专业内涵为目标,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建设相关要素;以全部专业覆盖、全体学生受益为目
摘 要:研究物体的平衡,就是研究物体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主动力与约束反力都是物体所受到的外力。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主动力与约束反力,二力平衡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及三力平衡汇交原理,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好物体受力图的关键。  关键词:物体的平衡 主动力与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受力图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是学生学好工程力学的基础。受力图的绘制一旦有误,不仅得出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只有多元化,才能与时俱进。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其教学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一、计
58家校企组建北方旅游职教集团  由东三省和华北地区58家职业院校和企业组成的北方旅游职教集团,日前在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  本次加盟的企业方,均为著名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和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五省(市)的58家教育机构和企业通力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群效应”, 以“共建、共享、共赢、共长”为基本原则,努力搭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平台
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明天的人才。将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职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笔者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对如何培养、教育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以下是一家之言,请大家商榷。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1.职校生存在的“四多四少”现象  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足。概括来讲,职校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四多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