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界眼光审视与拓展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路径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不仅要把国内的传统优秀文化及长期积淀下来的品德涵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要为开拓创新思维、及时跟踪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提供支撑。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不能忽视那些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比如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均较好。这就需要用世界眼光审视、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路径,依据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现状,提出要创设培养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学习环境;要善于把外国的人文教育的经验中国化,真正使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卓有成效;要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植渗透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以及重视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世界眼光 审视与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244-02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培养社会主义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瞄准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牢牢把握素质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导向,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在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如何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如何培养更多既有创新思维,又有深厚人文功底的学生上还有差距。也就是说个别高校在开展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还停留于短期的平面化和功利化阶段,没有立足于长远目标和综合目标的平衡上。致使出现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平淡化和满足于完成任务阶段,有的高职院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在人文素养上有“瘪腿”现象,即人文素养相对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一点是没有用世界眼光来审视、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
  
  1 用世界眼光审视与拓展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世界眼光就是要瞄准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方向,瞄准全球人类的终极大同目标去思考、去把握某个高校对学生培植人文素养的路径,并从全球更宽广的视域中比较鉴别现在实施的人文教育途径,从教育质量和教育效能比较突出甚至是全球领先的国家中学习好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依靠这些理念和思想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筛选和确定主要着力点。
  1.1 是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需要
  高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相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各行业时能够对社会进步有较大贡献,最好个个能够成为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就更好了,或成为基础科学、前沿科学的研究者和推广者。尽管现实难于保证所有学生都成为科学的领头人,但至少应该保证毕业生能成为某一行业的能手、专家。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既是实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要求,同时又是学生本身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在这一点上,多数院校还有较大的作为空间,也就是说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存在人文素养比较薄弱,这些院校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或动手能力可谓在时间上和投入上都是浓墨重彩的大手笔,这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完全信任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对世界产业转移及承接的要求,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的要求。但是这些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大受欢迎的同时,却往往出现人文素养比较缺乏的现象,有的连写一个基本公文也写不好,更不用说写妙笔生花的其他文章了。人文素养的高低对于理科知识水平的增进或对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相得益彰的事情。回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是没有把文科分出去的,那时从清大毕业的学生都有较好的人文功底,如当时的华罗庚、钱三强、赵九章等。如果不处理好动手能力和人文支撑的关系的话,那么毕业生就会出现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不足的问题。
  1.2 是破解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在改革开发放后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国家和民众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和关注是前所未有的,通过三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不仅在在校生数量(在校大学生已超过1700万人),还是办学的规模和层次上都有了显著飞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民众对培养后一代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不成功便成仁的高度认识,高校发展更加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百舸争流的景象。高职院校的发展在国家发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号召下,在社会各行业对职业人才表现出旺盛需求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这些发展成果令我们欣喜的同时,让我们细细思量,又会发现我们的教育虽然发展了,但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那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不可以说不牢,比如要让美国学生接受我们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就会跟不上,美国的名牌大学也欢迎中国学生赴美深造。如果我们心安理得就承认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素质上就比美国学生或其它国家学生更强的话,那为什么我国高校毕业生又一生不能取得诺贝尔奖的科技成果呢。而美国从1993年到2000年7年中,全世界共有69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47人是来自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人文教育还值得反思,也就是我们的人文教育究竟要从那些方面为学生毕业以后的人生阶段提供科技创新所需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
  1.3 是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技能,有立身之本,而且要教人思考,教人为善。我国的高校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去就要贯彻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方针,要熟悉运用国际规则,通过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和火花,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审视与梳理人文教育的路径。作为一所高职院校虽然不直接参加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但教育是从培养具有什么潜质的人方面提供竞争的力量。为什么日本的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很多,即使是引进过来的技术也很快就得到改进,使原有的技术更进一层。不少有识之士倾向于这样的认识,即他们受到儒家的君君、臣臣的尽忠的思想,并把这种忠转化为对企业的忠,同样日本企业还接受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其他思想。这就告诉我们要提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教育对于民众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培植和良好行为风范的确立等工作要做好。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呢,就是在人们的思想及价值观的确立的环节上出了问题,正是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抗蒙拐骗就不奇怪了,更让我们痛心的是当前连一些曾经有质量免检证的企业也经受不住私利的考验,掺杂使假使众多民众的生命权利受到严重威胁甚至被剥夺。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再不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文盲了,而相反是受高等教育多年的称得上是比较有文化的人了,这些人受学校教育多年(当然包括人文教育),仍然没有具备一生不变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基本责任和基本良知,这就是我们要用世界眼光去审视的问题。什么时候我国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尽了自己的良知、尽了当时的科技的力量,那么我们国家的产品不仅会福泽国人而且能在国际上能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的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就上升到了一个理想高度。
  1.4 是借鉴国外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得益彰的做法的需要
  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从事人文科學研究的人忽略了自然科学,实际上是个缺陷,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忽略了人文科学,那么他所从事的自然科学研究就缺乏悟性和灵感的火花,尽管当下的高校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问题是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怎样结合以及结合的方式怎样就值得推敲,而能为这个推敲提供有益启示的就是用世界眼光看看其他国家是怎样做的。目前外国一个总的情况就是认为大学教育的宗旨就是在于创造很好的学习环境与人文修养背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国的高校的人文课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左右。比如哈佛大学的人文教育占总学分的38%,斯坦福大学为33%,普林斯顿大学为22%。美国学生学习一门人文课程更注重在实践中思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理论的辨证关系的原理,具体做法往往是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材料,每周都要写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要向全体同学发表演说,让自己的学习体会成果在交流中得到充实丰富。普林斯顿大学在重视人文教育中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的学习环境,那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老师只告诉所要达到的目标,至于过程就通过学生的相互合作及切磋琢磨来实现。
  2 对用世界眼光拓展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路径的探析
  我们在讲求用世界眼光来审视人文教育,就是要求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以至走向亚洲和世界等三個区域层次上研究学校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以这样的梯次定位引领学校梯度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不是要否定现在各所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正确做法,也不是要标新立异或故弄玄虚,真正的含义就是要坚持和发扬现在的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就象对待其他理论一样要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2.1 要创设培养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学习环境
  一些人批评我国民众缺乏协作精神,所谓单个人是条龙,一群人是条虫,如果说这种说法有夸大其词的话,那么反映出的这种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问题。我们不能说儒家的强调的和为贵、强调泛爱众等教育的空洞无效,也不能说我国现在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团结力量大”、“八荣八耻”等主流宣传的苍白无力,因为这些宣传和理论熏陶与灌输的确在用正确的情操塑造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即使有极少数人冥顽不化也不能否定传统优秀思想和当前倡导的主流思想合理性、重要性。问题是不少人知道要与人协作的重要性,只是缺乏那种与人协作的能力。在这个层面上不能因为某人做不到与人协作或协作的不好是个人品德有问题。我们在行政领域批评某些人作风不正或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琢磨人而不是琢磨工作的事情上。这种情况从理论上讲是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及刚正不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违背的,但我们在实践中也感觉到这一点,即作为领导的确需要属下思想敏锐、要有预见性,要知道领导在想什么、需要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琢磨出领导关心什么、当下最需要完成什么这样的“琢磨人”是有必要的,试想如果属下在比较明朗条件下还不能为领导救急,还不能为领导分忧解难,那势必使领导陷入事务主义的困境,所以我们可以提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要了解领导以便及时为领导出谋划策。但这一点也不是任何人想学就学得到的,然而学不到这个本领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导致缺乏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那对此该怎么办,这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情景环境来揣摩学习这种能力,也可让具备这种协作能力比较强的人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比如在顶岗实习时候,在共同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时,在这些工作环境中引导更多学生训练提高这种能力。
  2.2 要善于把外国的人文教育的经验中国化,真正使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卓有成效
  外国的做法是要学习的,但关键是要把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子,否则就可能出现食洋不化、效果不理想甚至误了新一代。因此不能因为看到外国的大学在人文教育上开设了学习宗教及其传说、古希腊文化、埃及与印度等课程,就不学习我国的名著名篇了,也不能因为学习外国的通过集体协作完成某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操作能力训练而取消第二课堂的讲座、导读、社团等活动,怎样才能达到中国化,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这个主体树立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要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使人类获得真正的幸福,人文科学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发展越快就越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撑。现在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强调学生获得这个证那个证以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这个热潮方兴未艾。有的学生还刚进入大学二年级就准备报关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四六级等证的考试,这对于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来说是有影响的,因为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慢工夫,而为了考那么多证势必造成对人文素养积累的忽视。中国人在先秦时代已经知道了直角三角形两直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但直到西方的几何原理传人中国后,中国人才知道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原因是后者对营造等实际工作“无用”。这是功利主义的表现。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观要想通过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来达到陶冶心灵,熏染气质、培育情操,从而达到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事倍功半的。我们提倡用世界眼光来审视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就是要转变过分讲究功利的、狭隘的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从而走上动手与创新能力平衡协调发展的轨道。
  2.3 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是大学的个性和灵魂,大学不仅要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文化、传承文化,更要面向未来创新文化、引领文化,即培植面向世界的校园文化。我们要从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彰显办学特色、实施文化育人的层面,深刻认识文化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推进文化建设工程,要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确定建设校园文化的着重点。有的可以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上努力,有的可以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培育现代大学精神为目的的文化体系建设为重点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的可以凸显以校史研究为重点的校本文化研究,修订并正式出版本学校的校史,加强师生的校情校史教育,通过学校办学特色的文化精髓给学生一定的思想熏陶。有的学校可以加强校园人文景观规划设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构建动静结合、厚重优雅、富有时代精神气息的校园文化长廊来烘托校园文化。有的可以培育富有校本特色的现代大学精神,以办学理念、校训为文化精神的主导价值,以形成一个学校全体师生共同拥有的价值信念和生生不息的宝贵的文化精神家园,以滋养一代代莘莘学子和教职工,以此熏陶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
  2.4 要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植渗透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
  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路人——教师。高职院校往往是理科学科为主的院校,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渗透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去。学科群建设就是通过交叉实现学科的高度综合。高职院校应以“教师教育创新”为纽带,选择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方向,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学科为核心,集约具有一定內涵联系的相关学科,共同组建“教师教育创新特色学科群体”,以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为目标,进行学术间相互渗透,技术上互补增强,集约现有的软、硬件的效能,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调整,提高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贯穿于这个过程始终的就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就要精通本专业,就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要以良好的言行风范做学生的表率。
其他文献
一、目前已进入春季护林防火季节,据了解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由于一九五二年护林防火有些成绩,目前普遍产生麻痹松劲思想,这种不正确思想将会影响或破坏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人
目的:观察压疮小组在压疮预防和疮面治疗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上半年压疮高危和院外带入压疮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前),2015年上半年压疮高危和院外带入压疮患者作为
本文是有关薪酬设计实际操作的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内容来源于笔者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顾问的工作实践。全文由两大部分构成: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 案例正文部分介绍了公司状况和一次性输液器的行业环境,公司领导层面临的困惑和管理顾问为达新公司设计的薪酬体系。 案例分析部分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了企业原薪酬体系的弊端,并且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帮助企业重新设计薪酬体系。如何确定不同职位之间的相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来看虽有一定的波折,但持续性的投资过热的情况仍然存在。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一直以新建商品房为主。随着交易市场的开放,二手房交
目的:探讨基层妇幼保健院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每月公正客观的对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论述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从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搭建育人工作平台等多个方面说明了农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体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服务 素质培养 自我教育 学生管理工作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243-02
本文为综合性的跨学科的非结构型案例。通过对广州彩云机场迁建工程中的管理情景的描述,探讨了适用于现代化大型基建工程的高效管理模式的多种途径。全文由案例和案例分析两部
【摘要】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花卉与景观方向)花卉系列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抓好校内基地建设、积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参加广州各项花事活动和赛事等方面着手,优化花卉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花卉 课程 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247-01      我
自1980年以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至今日,它们成为了解决就业、促进民生的主力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壮大发展有一个过程,不少知名企业由中小型企业逐步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康复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6年4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