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入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是不断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前进的保证。《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了:“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语言教育是幼儿期的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指南》后,笔者反思自己的语言教学,转变自己的思想,并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进行了调整和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指南;语言;兴趣;发展
  《指南》的颁布,就像是一个导航仪,给我们学前教育者指明了往后的教育方向。深入理解《指南》的精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是不断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前进的保证。《指南》里将原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详细分别以二到五个要点进行了阐述,每个要点再根据幼儿的三个年龄阶段设定了学习与发展目标,为幼儿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样细致的纵向深入,让一线教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了:“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语言教育是幼儿期的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指南》,笔者对自己多年来的语言教学不断反思,转变自己的思想,并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进行了调整和创新。经过改变,笔者欣喜地发现,幼儿在语言的学习中更加地积极和主动了,语言的发展也更好了。
  一、善用情,诱兴趣
  情,即教师的语言表达情感,是教师的一种积极的语言态度。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在这里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对幼儿两个方面。教师在讲述或谈话时的语言表达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幼儿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南》在语言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且要求教师在“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所以幼儿的语言能力除了外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会依存于教师的语言表达。幼儿在倾听教师讲述时在情绪、情感上常常有较明显的反应。如,在进行《钱鼠来了》这个绘本教学时,笔者首先深入地去了解故事的背景和内涵,分析故事里面角色的区别:老公公、老婆婆都是善良有同情心的好人,阿灰是一只知足、大方的老鼠,阿强则是一只聪明、知恩图报的老鼠。在给幼儿讲述故事时,笔者抑扬顿挫,运用不同的声音、语调,形象地表现了四个不同的绘本角色。这个绘本比较长,在讲述故事的十多分钟里,幼儿全神贯注,随着笔者的讲述或大笑,或叹息,或开心,深深地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产生了学习这个绘本的浓厚兴趣。可见,教师对语言态度的认识是积极的,就会注重自身语言的面貌和语言行为,让幼儿感受到教师语言的亲切、幽默、动听等,从而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爱听、爱说。
  有了积极的语言态度,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才能发挥语言的魅力。如何“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和优美……”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在实践中,笔者多阅读和朗读一些散文作品,欣赏与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丰富自身的语言养料,平时还多看一些关于语法、修辞等的书籍,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更好地呈现给幼儿。
  二、巧设问,激敏思
  设问是语言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在《指南》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了“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提问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能力和方式直接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提问对了,就能开阔幼儿思路,激发幼儿思维的独立性、新颖性和灵活性。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设置提问时,我们要注重难易互现,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渗透个别化的教学因素,尽可能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为全体幼儿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以在进行每个语言教学活动前,笔者都精心设计提问,尽量避免“好不好”“是不是”等封闭性的问题。如,在进行《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教学时,笔者采用猜测——揭示答案——幼儿验证的方法,步步设问,让幼儿跟着自己预设的提问走。“母鸡萝丝会发现狐狸吗?”“狐狸还会继续去捉萝丝吗?”“如果你是母鸡,你会怎样做?”通过设问,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每一次揭示答案,都能够引发幼儿阵阵的笑声,从而使幼儿对绘本更加感兴趣,更乐意去表现自己的想法。在引导幼儿猜测的过程中,笔者能够注意到幼儿的情绪,由于气氛的活跃,幼儿的思维得到了活跃,能够想象出许多出人意料的猜测,如母鸡走过干草堆时,狐狸会怎么样?有的幼儿说,山羊会帮助他,用角把狐狸扎死;有的说狐狸会扑过去把母鸡捉住;还有的说狐狸害怕山羊的角,逃跑了……结果是狐狸在向前扑的时候,掉进了干草堆,被埋在了里面。当揭晓答案后,幼儿又是一阵欢笑。
  三、妙借“箭”,品内涵
  幼儿还处于直观学习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事物直观、焦距直观等来提高感性的认识,正确地运用直观,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幼儿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常用的直观教具包括实物、图画、图表等。这里的借“箭”,指的就是借助各种教学用具,合理地使用,能更好地展现出作品,让幼儿易于理解,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情感。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了与课程活动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手段,它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指南》中提出了要“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对于一些文学作品,体现的是抽象的内涵,往往很难用教具展现出来。这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完美地呈现给幼儿。如,在教学散文《捉迷藏》时,由于散文讲究的是一种意境美,而这种美往往需要用心去领悟感受,不适合支离、分解的剖析。同时,散文的语言表达也较趋向于书面语言,通常还会使用到比喻、拟人、类比等的修辞手法。这给幼儿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因此,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尽量地去简化散文,采用易于讓幼儿理解的教学方式,如动画课件,活动教具等,为幼儿创设美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很好地去学习这篇散文。例如,散文的第一句“黑夜用长长地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仅这一句诗里,既有黑夜与白天交替的自然知识,又对“黑夜”“太阳”进行了拟人化形象塑造,同时,还包含了“蒙”这个动作的描述。利用传统的讲解、图片等手段是无法完整的呈现的。而多媒体的使用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中难以表现的“抽象”“动态”的事物,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这对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笔者还自行为散文进行了录音配乐,很好地表现了诗歌美的意境,给了幼儿“美”的传递。
  四、精设计,促发展
  《指南》提出了教师在实施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语言活动时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力求做到让幼儿通过活动能在语言水平和能力上有一个提升。如,小班故事《我喜欢你》,笔者选择这个故事进行教学,不仅仅因为被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所感动,更多是它用形象的图片、通俗的语言诠释了喜欢一个人就要大胆地表达出来的情感。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幼儿不但能学习到动物间不为人知的沟通方式,而且能温暖到他们的心灵。课前精心准备,制作课件,反复地讲,逐句逐字地抠,力求语言贴近幼儿。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知道动物间的沟通方式,笔者还制作了活动图片教具。同时,课前让幼儿每人制作了一个心形礼物。在制作课件时,笔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故事做了删减,保留了几种较常见的动物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笔者选用了看课件听故事、演示教具学句子,谈话迁移情感、表达情感,送礼物勇敢表达的教学方法。在看课件听故事环节中,笔者随着情节发展,适当地进行提问,如“青蛙爸爸会选择这种方式吗?”层层深入,引导幼儿边思考,边欣赏故事。当欣赏完后,笔者出示活动图片教具,让幼儿了解动物间的沟通方式,并且学说句子“我喜欢你”。在谈话环节,笔者出示了4幅图片,让幼儿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向喜欢的人表达,幼儿都能大胆地进行选择,并能说“我喜欢你”。最后,笔者还进行了一个互动环节,让幼儿在课室周围找一找,谁是你最喜欢的人,然后把手上的心形送给他(她),并勇敢地说“我喜欢你”。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巧妙地把故事中的情感体现出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OL].http://wenku.cyjzzd.com/a/1300017883.
  [2]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阶段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还要兼顾心理教育,只有二者相互促进,才能够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关键时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心理教育往往是教师忽略的一项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负责人,不仅要重视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真正发挥心理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期,因受生活环境、认知水平和心理调节能力的限制,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观念和态度,自我约束力还比较欠缺,有极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形成不良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抓紧小学阶段这一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做到读写与心理引导双管齐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以达到双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粤北山区群众到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而把子女留守在家乡读书。同时,他们会帮子女购买智能手机,方便与孩子视频聊天,加强沟通。然而,智能手机在留守学生的手中是把“双刃剑”,一旦缺乏有效监管,沉迷手机游戏、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无心向学,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深入剖析粤北山区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并提出有效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法治意识的课程,是很贴近生活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如能体现生活,调动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认知和体验,且能在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那么,学生的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就更能触及灵魂和思想,达到德法兼修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教学;情境;体验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都深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
【摘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育评价不可彼此分离,本文以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学伴”为例,对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如何借助“智慧学伴”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合理运用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与学习质量,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智慧学伴;教学评一体化  有些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总把学生设想为“学霸”,总以为
【摘要】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处理信息、摄入知识、认知世界、锻炼思维、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难点和痛点其实就是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根本上培养起学生学语文阅读的自觉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质量。语文教育要充分做到以人为基础,在“训练”中融入“领悟体验”,以阅读为基本,在“领悟体验”中体现“训练”。  【关键词】以读书为本源;
【摘要】随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教育要求的提出,如何在经济水平落后、传统观念影响深远、教学资源有限的农村中实现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农村思想教育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相关策略,以期能促进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教育;留守儿童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不均衡等问题,促使农村家庭结构以老年人、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的青年为主,直接导致留守儿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阔步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国学教育已成为幼儿教育的趋势。国学教育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可以与传统幼儿教育的各种方式进行结合。本文主要探讨在幼儿园中,国学教育与区域活动的结合,以及探讨国学区域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国学教育;区域活动;游戏化  当前,开展国学教育已成为各地幼儿园
【摘要】家校协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结构,不仅是为了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结,更重要的是让家长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让学校与家庭密切协作,不断探索家校协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推动新时代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工作,真正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班主任,更应该重视家校协作这项工作,并多措并举地将家校协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本文通过理论探索、问题剖析、案例展示等方式来研究这一课题,为家校协作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既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旺岗小学以“幸福地创造智雅”为办学理念,以构建智雅课程为发展愿景,在“乐行· 悦雅”——“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念引领下,立足课堂、家校携手、联系社区,紧贴生活、动手实践,巧用节日和寒暑二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