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与语文课程结合的利与弊并存。多媒体需要立足语文课堂,在整合中求融合、讲实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三利” “四弊”
随着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兴利除弊,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三利”
1.多媒体使课堂教学直观化。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出示字词、图片、讨论题等,就可以鼠标一点,轻松完成,既方便教学,加快课堂节奏,又使教学更加直观,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利用PowerPoint能分能和的功能,在分析《孔乙己》、《老王》等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时展示孔乙己、老王不同时期的画像,要求学生从放大的人物画面中,对比观察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情态度、衣着穿戴,激发学生寻找造成人物惊人变化的深刻原因,从而顺利地揭示主题,突破教学难点。
2.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情境化。利用多媒体能创设情境的特点,展现精彩场面和诗情画意,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如讲授《安塞腰鼓》、《黄河颂》等文时,可先展现安塞腰鼓火爆壮观和黄河波澜壮阔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看、听、想融入教学情境,这样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使课堂教学信息化。在复习训练中,如语言运用题、语病例析题、客观分析题等,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题组成题库,分设各个等级,有利于存储和筛选试题,避免复习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单调性。
二、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四弊”
1.为用而用。一些教师以为不用多媒体就落伍了,于是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强拉硬扯地拖进课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类的语言》时,将鹦鹉学舌设计成动画,在大屏幕上展示。而鹦鹉学舌的现象人人皆知,动画设计实在是画蛇添足。
2.以辅代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都由电脑代劳,从而形成多媒体独霸课堂的局面。
3.忽视文本。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不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情态,而是动画设计了蜜蜂分来分去的情景。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的。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4.新瓶旧酒。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课堂出现了将教师的讲解改为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也没能摆脱“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的窠臼。在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来,学生则随着屏幕内容,步步紧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在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如何兴利除弊
1.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虽然应用得较为广泛,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如果过于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则势必会导致人为物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充分考虑语文学科性质,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多媒体课件不能变成讲稿,把要讲的所有话都在屏幕上展现是最大的失败,这样教师在上课时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正确的做法是文字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只需展示提示性和归纳性的文字,教师应自己驾驭多媒体手段,将自己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进多媒体手段之中,从而极大发挥先进手段的教学优势。
3.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应用提供保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现形式尽管生动活泼,但是不能全部取代黑板的功能。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需要经常在黑板上书写提示语、强调语或新想法等,黑板是最便捷的媒介。尽管有时在电脑中也可以输入文字,但是一方面不够灵活,另一方面没那么生动和亲切,在黑板上书写的同时也是一种示范,毕竟书写文字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方面。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语文教师要立足语文课堂,追求本真的教学境界,在整合中求融合,在整合中讲实效,在发展中创新,兴利除弊,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三利” “四弊”
随着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兴利除弊,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三利”
1.多媒体使课堂教学直观化。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出示字词、图片、讨论题等,就可以鼠标一点,轻松完成,既方便教学,加快课堂节奏,又使教学更加直观,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利用PowerPoint能分能和的功能,在分析《孔乙己》、《老王》等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时展示孔乙己、老王不同时期的画像,要求学生从放大的人物画面中,对比观察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情态度、衣着穿戴,激发学生寻找造成人物惊人变化的深刻原因,从而顺利地揭示主题,突破教学难点。
2.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情境化。利用多媒体能创设情境的特点,展现精彩场面和诗情画意,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如讲授《安塞腰鼓》、《黄河颂》等文时,可先展现安塞腰鼓火爆壮观和黄河波澜壮阔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看、听、想融入教学情境,这样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使课堂教学信息化。在复习训练中,如语言运用题、语病例析题、客观分析题等,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题组成题库,分设各个等级,有利于存储和筛选试题,避免复习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单调性。
二、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四弊”
1.为用而用。一些教师以为不用多媒体就落伍了,于是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强拉硬扯地拖进课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类的语言》时,将鹦鹉学舌设计成动画,在大屏幕上展示。而鹦鹉学舌的现象人人皆知,动画设计实在是画蛇添足。
2.以辅代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都由电脑代劳,从而形成多媒体独霸课堂的局面。
3.忽视文本。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不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情态,而是动画设计了蜜蜂分来分去的情景。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的。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4.新瓶旧酒。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课堂出现了将教师的讲解改为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也没能摆脱“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的窠臼。在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来,学生则随着屏幕内容,步步紧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在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如何兴利除弊
1.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虽然应用得较为广泛,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如果过于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则势必会导致人为物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充分考虑语文学科性质,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多媒体课件不能变成讲稿,把要讲的所有话都在屏幕上展现是最大的失败,这样教师在上课时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正确的做法是文字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只需展示提示性和归纳性的文字,教师应自己驾驭多媒体手段,将自己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进多媒体手段之中,从而极大发挥先进手段的教学优势。
3.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应用提供保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现形式尽管生动活泼,但是不能全部取代黑板的功能。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需要经常在黑板上书写提示语、强调语或新想法等,黑板是最便捷的媒介。尽管有时在电脑中也可以输入文字,但是一方面不够灵活,另一方面没那么生动和亲切,在黑板上书写的同时也是一种示范,毕竟书写文字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方面。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语文教师要立足语文课堂,追求本真的教学境界,在整合中求融合,在整合中讲实效,在发展中创新,兴利除弊,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