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孙绍振教授非常厌恶“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在《名作细读》中他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认为作为语文老
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而又说不出来,或者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现在习惯于人云亦云,跟着教参和网络走,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我们如果能够运用孙教授的还原法、对比法等方式才能跳出原本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到一个极其普通词句,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下面以《沁园春·雪》中领字“望”为例,看看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望到些什么。
【关键词】《沁园春·雪》;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望”,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值得探究,一望而知,但我们运用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们知道尽管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站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海拔千米的塬上,但目之所及是有限的,而他却望到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这种虚与实的矛盾正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這种精神世界是宏伟壮阔的,是积极有为的,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我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从中看出毛泽东的忧虑,但是他相信自己能够担当起“主宰沉浮”的历史重任,带领红军指战员勇往直前,推动历史的发展,所以在他的眼中山岭是飞舞的银蛇,原野是奔驰的大象,并且它们都要与天公比一比高低。这些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
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景如果在一般人眼中,一定是另外一种模样:寒冷、萧索、迷茫;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也是另一种状态:孤寂、担忧、伤感……柳宗元面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表现的是人生逆境中的孤独之感,而岑参面对边塞“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表现的只是离别的伤感。同样是面对冰天雪地,不同的人由于境界的不同,笔下的雪景也就不一样。大部分诗人表现的是纯属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毛泽东表现的是与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抱负、期盼和信念。在“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中,学生自然会感受《沁园春·雪》高远的意境和豪迈的气概,这就是“比较分析法”的神奇魔力。
作者在描写雪景之后,把这个“望”换成了“看”:“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虽然这是一种想象,但是却那样的触手可及,仿佛就在眼前,好像还比“望”来得真真切切,联系创作的背景,我们知道这描绘的是胜利后的图景,表现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对自己能力的坚定自信。眼前是一片冰天雪地,行军异常艰难,但是作者毫不畏惧,乐观面对,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旷达!远望一片迷茫,可图景历历在目;遥想变成了身临其境,可以看得逼真生动,这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地方却艺术地表现了一个伟人的抱负、胸襟、气度,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裹挟着读者走进作者博大壮美的精神世界里。
不还原不知道,不比不知道,我们还原了,比较了,就不会从文本的表面滑过,不会停留在字义的表层,就会从文本中撕开罅隙把探究的手术刀插进去,从而有新的视野、新的发现。本文有两个领字——“望”和“惜”,而“望”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从它着手,一望而知的东西就会是原来一无所知的东西,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就能提高和发展。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结果的呈现,不关注探究的过程,我们所能望到的东西就很少了。探究那些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我们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虽说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甚至很艰难,看起来很笨拙,但是如果我们想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文学作品由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往往在作品中呈现的是虚与实、简与繁、褒与贬、理性与情感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我们如果能从这些地方入手,找到文本解读的突破口,就能真正进入探究的领域,从而“望”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不仅是主题,还有形象、意境、手法、风格等。
要学生望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过程 中,不是教师生拉硬扯、强势引导,而是要让学生进入作品情景,自主质疑,互相讨论,有所发现。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你是毛泽东,站在山峰之上,会望到些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这样学生自己就会进入作品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带着好奇探究作品的内涵。就诗词而言,不能够断章取义,要在整体中品味,在联系中探究,学生才会收获更多,望到更多。
参考文献
[1]萧永义.“索句渝州叶正黄”探源──略谈《沁园春·雪》的最初流传[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3).
[2]陈迎春.千古风流数今朝——谈《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涂华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谈《沁园春·雪》课堂拓展延伸[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18).
(编辑:郭恒)
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而又说不出来,或者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现在习惯于人云亦云,跟着教参和网络走,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我们如果能够运用孙教授的还原法、对比法等方式才能跳出原本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到一个极其普通词句,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下面以《沁园春·雪》中领字“望”为例,看看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望到些什么。
【关键词】《沁园春·雪》;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望”,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值得探究,一望而知,但我们运用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们知道尽管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站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海拔千米的塬上,但目之所及是有限的,而他却望到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这种虚与实的矛盾正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這种精神世界是宏伟壮阔的,是积极有为的,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我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从中看出毛泽东的忧虑,但是他相信自己能够担当起“主宰沉浮”的历史重任,带领红军指战员勇往直前,推动历史的发展,所以在他的眼中山岭是飞舞的银蛇,原野是奔驰的大象,并且它们都要与天公比一比高低。这些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
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景如果在一般人眼中,一定是另外一种模样:寒冷、萧索、迷茫;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也是另一种状态:孤寂、担忧、伤感……柳宗元面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表现的是人生逆境中的孤独之感,而岑参面对边塞“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表现的只是离别的伤感。同样是面对冰天雪地,不同的人由于境界的不同,笔下的雪景也就不一样。大部分诗人表现的是纯属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毛泽东表现的是与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抱负、期盼和信念。在“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中,学生自然会感受《沁园春·雪》高远的意境和豪迈的气概,这就是“比较分析法”的神奇魔力。
作者在描写雪景之后,把这个“望”换成了“看”:“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虽然这是一种想象,但是却那样的触手可及,仿佛就在眼前,好像还比“望”来得真真切切,联系创作的背景,我们知道这描绘的是胜利后的图景,表现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对自己能力的坚定自信。眼前是一片冰天雪地,行军异常艰难,但是作者毫不畏惧,乐观面对,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旷达!远望一片迷茫,可图景历历在目;遥想变成了身临其境,可以看得逼真生动,这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地方却艺术地表现了一个伟人的抱负、胸襟、气度,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裹挟着读者走进作者博大壮美的精神世界里。
不还原不知道,不比不知道,我们还原了,比较了,就不会从文本的表面滑过,不会停留在字义的表层,就会从文本中撕开罅隙把探究的手术刀插进去,从而有新的视野、新的发现。本文有两个领字——“望”和“惜”,而“望”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从它着手,一望而知的东西就会是原来一无所知的东西,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就能提高和发展。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结果的呈现,不关注探究的过程,我们所能望到的东西就很少了。探究那些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我们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虽说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甚至很艰难,看起来很笨拙,但是如果我们想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文学作品由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往往在作品中呈现的是虚与实、简与繁、褒与贬、理性与情感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我们如果能从这些地方入手,找到文本解读的突破口,就能真正进入探究的领域,从而“望”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不仅是主题,还有形象、意境、手法、风格等。
要学生望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过程 中,不是教师生拉硬扯、强势引导,而是要让学生进入作品情景,自主质疑,互相讨论,有所发现。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你是毛泽东,站在山峰之上,会望到些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这样学生自己就会进入作品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带着好奇探究作品的内涵。就诗词而言,不能够断章取义,要在整体中品味,在联系中探究,学生才会收获更多,望到更多。
参考文献
[1]萧永义.“索句渝州叶正黄”探源──略谈《沁园春·雪》的最初流传[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3).
[2]陈迎春.千古风流数今朝——谈《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涂华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谈《沁园春·雪》课堂拓展延伸[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18).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