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在教育信息技术中尽显人文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语文教学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大变革将对语文教学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将促进语文教学形式的重大变化。语文教学由粗放到集约,由封闭式到开放,由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教师显然不能停留在粉笔、黑板、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上。将网络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教学与网络的“联姻”,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源头活水,为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性化提供了条件。
  我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后,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空前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同时接受视觉与听觉全方位、交互式的感官信息的要求得到满足,使他们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获得较充实、具体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人们听取世界高水平教授课程的要求已经或正在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
  就语文课程而言,人文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新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而将人文情感与网络技术进行整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一、网络教学的自主性,实现了教师教学过程的人文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选择多是由教师完成的,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就可以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生发展的“生命课堂”,因此就要求教师把本属于学生的那一部分选择权还给他们。语文教室应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阅览室,学生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自由阅读,互相切磋,与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多边多向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主体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品读,也实现了教师教学过程的人文性。
  二、网络教学的超时空性,实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人文性。
  《你好,广告》这节课,我安排了一段课前“序幕”,用三分钟时间播放了一段视频。那是电视中常见的一些广告。生动的画面,熟悉的广告词,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他们都惊讶地议论:怎么是广告呢,这节是语文课啊?在广告播完后,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你好,广告”四个大字,他们还是不解:语文课和广告有什么关系呢?我注意到学生们眼里流露的不仅仅是喜悦,更多的是好奇和兴奋,知道学生们学习的兴奋因子已经被激活,他们已经处于最佳学习状态。网络使师生之间增加了一些新的联系渠道和方式,把学生们还未认识到的或者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与比较熟悉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三、网络教学的丰富性,展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美。
  “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文学是人类灵魂面对自然、面对家园、面对人生的真情流露,美凝练、含蓄的表现。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的美。
  如教学《醉花阴》,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身世及其早期作品、中期作品和晚期作品。李清照从小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早年,婚姻生活典雅美满,故有“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词句,既有休闲愉悦,又有闺情的幽怨,是一种小我之愁,可以说是无愁之愁;中年,丈夫早逝,家道衰落,国家山河破碎,“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等国家破亡的痛苦流露,使她的词在艺术上有了更高的造诣;晚年,生活的磨炼使她的个人感情得到升华,表现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爱国精神。这不仅仅展现了文字的美,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作者的人格美。
  四、网络教学的潜移性,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可塑性。
  教育本质一是塑造人格,二是启迪智慧。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还要着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
  如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就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一个长满野草的没有任何标志的小土丘被誉为“世间最美的坟墓”,那是因为土丘下躺着的是一位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精神财富而自己却一生追求平凡的人,人们敬重的是伟人的英名。“摹索拉斯”本是皇帝的名字,其妻为他修建这座艺术宫殿般的坟墓,是想让他的英名永存于世,可令人悲哀的是,“摩索拉斯”的砖瓦成了别人房屋的基石,而“摩索拉斯”也成了巨大陵墓的代名词。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什么是美”的讨论上,可以让学生进入“网上纪念馆”,让学生看到,只有那些一心为人民、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网络教学的潜移性对于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网络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使得语文学习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大语文观的学习环境日益成熟,师生双方利用网络搭建的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评点,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同体验阅读鉴赏和自我实现的乐趣。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对生命应有的尊重,更加展示出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克东主编.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优秀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年全球华人资讯科技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1997.6.
  [3]何楚红.中学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6,(9).
  [4]朱克宝.信息技术与文学阅读教学整合的对话观.学语文,2006,(5).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探索蒙药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从实验设计和探讨方式等方面对蒙药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增强教学效果。   蒙药化学是蒙药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蒙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青睐,绿色药品和生态药品成为众多制药企业新药开发和研制的方向。在新蒙药的开发和研制过程中,蒙药化学实验
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集中体现了他“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和人生追求,向我们袒露了至情至性的纯关人格和人性。
期刊
研究一种稳定性强、成本较低的移动护理信息体系,降低每日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护理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完成数据录入、统
摘要: 《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太平广记》中的《杜子春传》,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通过童话式的再创造,使其焕发了新的生机。此作品改写前后,人物、主题等均有显著的变化。本文从自然景观——北斗的意象这个崭新的角度简要分析作品主题。分析认为,北斗星在此短篇中频繁出现是暗指仙师铁冠子作为杜子春人生导师的隐喻。  一、芥川龙之介的生平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幼年经历悲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营养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划分为
儒家思想文化及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的图书馆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儒家思想文化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意义,图书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图
摘要: 时装绘画与传统人物画之间有着相似性,两者都是把“人”作为描绘的主体。目前国内的时装绘画艺术大部分受到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影响,特别是人物画中所展现出的美学思想对现代时装绘画艺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时装绘画以绘画为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它和人物绘画艺术有着共同语言。我国传统的造型艺术,基本上是重写实、重表现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对造型艺术表现特征总结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主张,也就是造型不受自然
摘要: 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探究是指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是一种积极学习的过程。  一、如何发现问题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问题意识是主体在认知活动和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鼓励和表扬学生,信任和理解学生 ,关爱学困生。赏识教育应该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的推广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学生,是让教师和学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