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创业终不悔,敢把荒山变绿洲

来源 :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创业强化培训,选址在芷江县槐花农庄。2012年9月20日晚上,槐花农庄迎来了芷江县老年大学声乐班的老师,他们受庄主所邀,特赶来为年会助兴,特意献上了一台他们精心准备的歌舞节目,给整个年会增添了光彩。农庄的主人阳宗立,年届七十,是不折不扣的创业者,曾是当地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9月21日,记者采访了庄主阳宗立,了解到他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建起麻纺厂
  阳宗立是湖南怀化芷江县人,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给人家做针线活把他和三个姐姐养大成人。虽然家境不好,但母亲却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阳宗立喜爱读书,擅长写作。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阳宗立当上了芷江县经委秘书,负责全县的工业。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县里的工业才刚刚起步,规模不大,产品结构单一,整个县城没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与其他几个县比起来,芷江的经济落后。阳宗立是个有心人,他通过调查找出了原因:一是芷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二是缺少带头人;三是现有的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四是没有龙头企业。
  芷江有丰富的苎麻资源,可没得到有效的利用。如果在苎麻身上做好文章,把苎麻做成当地的龙头产品,借此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多方的考证,1981年,他向上级递交了《大力发展麻纺工业》的论文,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重视,并组成了12人的考察队,去外省考察。考察回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递交到县里,县委马上组成了由县长任总指挥、阳宗立任副指挥的班子,全力以赴筹备苎麻加工厂。
  筹集到的资金只有6万元,建加工厂远远不够。最终,他们找到一家废弃的造纸厂,厂房刚建了一半,没有封顶,仅用这点钱完成了后期的工程。可还没等到筹集资金购买设备,阳宗立却接到了上级的指令,麻纺厂停建。还没上马的麻纺厂下马,好比盼望已久的胎儿死于腹中,无奈的阳宗立很难接受这一事实。一直跟随他的工人不知何去何从,这时阳宗立下定决心,坚持到底,绝不放弃。
  没有资金,他想到了借鸡生蛋。阳宗立当即就带了几个人去贵州考察了几家麻纺厂,与其中的一家达成了合作意向:由自己这方生产苎麻半成品,只要产品合格达标,对方全部收购。合作是谈成了,但没有设备,没有资金怎么办?当地的苎麻到处都是,先赊原材料,用手捶、肩挑、锅煮的传统的手工加工,真正开始了“五块钱两个凳,一根棉线一颗针”的艰苦创业。
  寻求发展,创造辉煌
  样品生产出来后,送到贵州,对方检验产品各项指标都合格,满意地预付了定金,苎麻加工厂在苦苦挣扎下,有了第一次正常运转。但阳宗立的目标不是这样的小打小闹,他有更广阔的前景,建一个现代化的麻纺厂是他一直追求的终极目标。当时广州的麻纺业技术先进,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阳宗立带上样品和三个骨干,到广州找厂家争取合作。没有买到坐票,几个人站着去广州,困得实在不行,就铺张报纸在别人的座位底下睡觉。到了广州,找到黄埔区的一家麻纺厂,对方却怎么也不让他们进去。一连几次遭到拒绝,见实在不行,阳宗立留下自己带去的样品,请门卫转交。样品经过化验,纤维支数高,品质好,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原料。但这事必须得原料科长才能拍板做主,不巧的是科长请假,一周后才来上班,阳宗立却不能等这么久。他要来科长的住址,亲自跑了30公里,在白云区找到科长,听了他的讲述,科长非常感动,带着他见了厂领导。为了考验他们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广州方面给了他们一月生产20吨产品的任务。
  回到芷江,阳宗立马上组织工人生产,30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在一个月内把20吨半成品生产了出来。货发到广州,对方非常满意,由此取得了广州厂家的信任,决定双方正式合作。随即广州方面投资60万元,并派出了三个技术人员到芷江协助建厂生产。有了资金和技术强有力的支持,手工作坊的麻纺厂终于改头换面,有了质的飞跃,当年赢利20万元,芷江麻纺厂成为全县的知名企业,阳宗立成为跨省联营的企业带头人。
  有了发展,但阳宗立却不满足眼前的成绩,他超前的眼光总是盯着更广阔的市场。他提出搞企业不能只注重“小活快”,更应该夯实基础,不然很容易失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他提出了“墨迹”战略——利用当地的苎麻资源,在麻产品上作文章,不断渗透扩大,开发与麻有关的多种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经过分析研讨,确定了开发黄麻产品,还是沿用前两次的成功经验,走出去,学技术,找市场。1985年,芷江麻纺厂与杭州麻纺厂签署横向联合协议,由对方提供技术,联合生产加工黄麻袋。当年投产后,生产正常,第二年生产黄麻袋75万条,赢利70万元。黄麻袋主要出口到日本,供不应求。
  1988年了,芷江麻纺厂正式被国家纳入“八五”规化,批准成立年产棉纱390吨的苎麻纺织厂。同年,与深圳工业美术厂合作,在本地建立工艺美术厂,生产以苎麻为原材料的手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外。
  经过八年的艰辛创业,麻纺厂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成了当地乃至全省的知名企业,八年共上交了税费218万元,实现利润总产值200多万。阳宗立也由此获得了多个荣誉,成为全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企业被批准成为预算外企业,他乘势而上,成立了“振华”商贸公司。
  任何成功的付出都是巨大的,阳宗立除了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更大的打击是爱人患了乳腺癌,他却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1990年爱人离世,彻底击垮了阳宗立,他的心中有深深的愧疚。
  遇挫折不放弃,投资农业大发展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阳宗立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国内楼市风暴发生,受西方经济封锁,全国的麻纺行业百分之八十的企业濒临倒闭,特别是依赖出口的企业生存艰难。几家合作的企业倒闭,政府用行政命令宣布公司解散。得知上级要解散公司的消息,阳宗立寝食难安,他连夜写了一万字的建议书,往事历历在目,他难以自禁,泪水打湿了纸张。但他的努力没有打动领导,1991年,公司正式宣布解散。
  1992年,心灰意冷的阳宗立接受珠海一家工贸公司抛来的橄榄枝,南下珠海。经过十年的拼搏,阳宗立已经赚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其身家达500万元。2002年从珠海回芷江,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阳宗立没有安享晚年,闲不住的他又踏上了创业的征程,他在超市里做生鲜专卖。正当生意顺风顺水时,他却中了风,中风病人需要长期的康复过程,顽强的他天天坚持锻炼,为了训练手指的灵活度,他找来一把算盘天天打。配合中草药治疗,一年后,他的身体恢复了原貌,看不出一丝中风的痕迹。   2005年,阳宗立组队研发出“绿茶酒”,并申请了专利,正当项目准备投产时,不料儿子却得了白血病。阳宗立无心再顾及项目,全力挽救儿子,幸好病情发现得早,控制及时,做了骨髓移植后,儿子才得以康复。
  2009年,阳宗立把目光转向农业。十七大的召开,确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中国农业面临新的转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好,正是切入的好时机。
  通过对当地环境的详细考察,阳宗立在离怀化十公里的槐花村租下了1000亩山地,打造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立体生态农庄。租下的荒山是不毛之地,虽离县城不远,但不通公路,不通电,没有水源。“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不通,外面的原材料进不来,里面的东西出不去,做什么都是白搭。阳宗立跑关系,筹资金。很快,政府支持的100万元的专款资金到账,村民集资10万元,加上他自筹资金6万元。请来专业的修路队,修通了一条5公里的水泥路。道路通了,才能保证所需的原材料顺利运进来,附近的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出门再不用肩挑背扛走泥泞小路。
  接着,阳宗立又拉通电源,打水井,修建了宾馆、水上乐园、鱼塘。开辟荒山,种植油茶200亩,桔子、梨子、桃子等果树300亩。当地的气候土壤适宜桃子梨子的生长,其品种优良,深受大众喜爱。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生态农庄已初具规模,总投入300万元。
  2011年中秋节后,阳宗立外出考察现代化养鸡场的建设,并着手筹备建立养鸡场。雷厉风行是阳总的行事风格,他带人仅用了短短的2个月,就把占地1000平米的养鸡场建成了,耗资100万元。农庄总投资达到400万元。
  现代化的养鸡场养殖蛋鸡12000只,每天产蛋10400多枚。引进的是饲养了四个月的蛋鸡,引进几天就产蛋,产蛋率在93%以上。蛋鸡产蛋周期为160天,每箱鸡蛋(45斤)215元,由怀化和芷江的两家商户包销。养鸡场现代化程度高,喂料、喂水、刮粪都自动完成,整个鸡场只聘请了三个工人。
  农庄建成后,当年的产值20多万,第二年产值60多万,第三年的产值翻了几倍,达到了400万元。但一向看得远走在前的阳宗立没有停止脚步,他仍然在思考如何利用土地资源大做文章,从而带动乡亲父老致富。当正大集团的老总到农庄考察后,给他提出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当地农户,整合多种资源,进行鸡蛋深加工,从而扩大市场的建议。阳宗立有了公司+农户的养殖新思路,发展当地农户养鸡,统一设备、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每家养殖600只,按只收500枚鸡蛋算,就足以保证鸡蛋的供应量,建造蛋白粉加工厂,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012年9月23日上午,阳总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创业强化培训班做了简短的演讲,赢得全体学员热烈的掌声。他总结出自己的创业经验,创业者一定要有“正气、霸气、灵气”,要有“居安思危,临危不乱”的思想和胆识,一旦有了机会,就要果断行动。
  他的创业精神永远激励着为创业而奋斗的人们。
  槐花农庄庄主阳宗立电话:
  13789262660
其他文献
甘肃王长林:养猪场怎样持续发展?  养猪二十年,成立专业合作社十五年,产值近千万元。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名人,具有知名度、影响力。但是随着饲料成本的增加,药物成本的增加,以及猪价的波动,养猪已经难于赚钱。加上前几年猪瘟,损失了近百万元,至今还未还清银行贷款。  两老口年纪大了,不可能应用新的方法或培育新的品种,而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不愿接班。怎样让养猪场走出困境?  《创业》:换观念,换方法。把普
期刊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笔者发表于网络论坛的真实创业经历,从他的创业经历中,可以折射出许多创业者的影子——创业时的冲动激情,选项目时的不知所措,创业中遇到困难时的困惑以及艰辛。有的人最终走向了成功,有的人半途夭折。成功自有成功的原因,失败自有失败的教训。笔者将自己的每一步都分析得仔细,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方法,细细品读此文,结合自身反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分四期连载。文章可读有价值,望各
期刊
"老祖宗石磨坊"主要经营"石磨豆浆/花+营养早餐+美味小吃"系列产品,追求原生态、崇尚自然、健康、时尚,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实力日益雄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发展了近200家加盟商。深圳宝安区的加盟商周英,经营"老祖宗石磨坊"三个月,每月纯利润达到9000元。2012年10月8日下午4点,记者连线周英,详细了解了她的经营情况。  今年30岁的周英来自广西,一直在深圳打工,积累到资金后开始创业,销售家
期刊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福建谢桂兰说:想创业,可是又什么都怕。  他说,他原来蹬三轮车天天在大街上跑,跑了快两年,看见别人做什么都行,可是自己却什么都怕做。  为什么不敢创业?害怕。  因此,桂兰算是明白人。  他又说:为了生活,总要做些事。  这就是我们的矛盾与困惑:创业就是风险,甚至是一个陷阱,但不创业我们却没有出头之日。  降低风险再创业  我问
期刊
金色九月,秋风送爽。在这丰收的季节里,财经类权威杂志《创业》于2012年9月20-23日在湖南怀化举行了振奋人心的“第八届创业年会暨创业强化培训班”活动,四天的时间里,有欢笑,有痛苦,有喜悦,有心酸……一个个白手起家成功案例的分享,让大家充满着欢声笑语;一个个屡败屡战失败个案的剖析,又让大家感概万千:唉!我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早知道这项目不能做,早知道问题出在这里。多少次迷茫的选择,多少次草率的决
期刊
兼职经营黄金饼  月利润5000元  宁君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就职于湖南湘潭县的某兵工集团,老公和她同在一个单位,俩人的收入相对还是稳定。可现在物价飞涨,十多岁的儿子渐渐长大,开支增加,加上企业不景气,收入缩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且人快到中年,宁君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和老公商量,决定利用空闲时间做个小生意。于是宁君租了间十多个平米的门店,经营现磨豆浆。刚开始经营时,生意不错。一段时间后,生意慢
期刊
2012年10月12日,记者三次连线曾和凡,但都因他太忙而中断采访,约好晚上他有时间打电话来。晚上九点,记者接到曾和凡打来的电话,得知他刚收了摊,还没顾得上吃饭,我深表歉意,曾和凡却说:“做我们这行,吃饭没个准,创业确实不容易,要不是师傅一再地帮助和鼓励,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  四川成都温江的曾和凡今年32岁,在当地人眼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早年双亲离世,仅有一个姐姐外嫁,留下孤苦伶仃的他艰
期刊
简介:海娆:财会专业,有企业、个体、自由职业、文化、传媒等多种经历,对创业骗局研究极深,尤其长于从实践中解剖创业问题,多年从事网上创业答疑。其“海娆答疑”解答创业现实中的疑难问题数万个。对创业中困难与问题的判断深刻而准确。直接辅导创业者,编辑创业资料千万字。长于报告文学,发表作品数百万字。  为方便广大读者更快捷的咨询创业疑难问题,本刊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咨询:  1、登陆本刊网站www.cncyg
期刊
在这金秋送爽,双节喜庆的日子,笔者踏上去济南的列车,心情很高兴。高兴的是又一次去济南,那里的山山水水,热情豪爽的山东人,总是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我又一次去采访李辉的项目,他的项目让我每次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次去他都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带给我深思和启示。  当我见到李辉的时候,原以为是双节(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在一起过了)上门谈业务的不会太多,更没想到会比以往的人更多——有些上班族想做他们的项目,只好
期刊
回馈社会,扶助小本创业,本月前20名学员免收加盟培训费。  一颗颗滚圆的金黄金黄的洋芋加入各种香料,再撒上几粒碧绿的葱花,在火上轻轻摇动,那香味一阵阵的飘出,不断刺激着你的鼻腔,忍不住咬上一口,土豆原始的清香混合着秘制调料的浓浓香气,充斥着您的整个口腔,许久许久,您的味蕾还能感觉到它的余香——这就是神农架高山洋芋。  “烤的疙蔸火,吃的洋芋果,包谷酒和着腊肉喝,神仙的日子不如我”。 神农架有一种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