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圈子开始郭德纲走红历程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上掉下个郭德纲
  个子不高,胖圆脑袋,有一些敦实,憨憨的脸上一笑,就是一个酒窝的深坑。这就是郭德纲,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在从2005年底到2006年初的短短几个月内,突然间成为全国各大小媒体蜂拥报道的对象,成为当今热得不能再热的文化现象,风头一时完全可比当初的“超女”。
  有统计说,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千家国内媒体报道过郭德纲及他的相声。google搜索郭德纲,得到537,000项的相关消息,而在2005年11月之前的消息近于零。仿佛一夜之间,郭德纲就红得发紫了, “天上掉下个郭德纲”,看似调侃中却异常的形象而准确。
  值得注意的是,在郭德纲一夜走红的过程中,媒体对他的评价与定义也在不停变化。最初的报道还称他是相声的“坚守者”、“草根英雄”,后来再到“相声新偶像”,再进一步上升到相声的拯救者,郭德纲的形象被不断地“拔高”,被赋予的期望也在不断扩大,以至于有“郭德纲在,相声晚死五十年”的说法。
  最近,郭德纲在经历近三个月的媒体“疯狂”式之后宣布闭关,两个月内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一段时间来关于他的井喷式的报道潮可能会暂缓下来。这个时候,我们推出一期关于郭德纲的专题,希望对郭德纲成名、火爆的全过程作一个回顾,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寻郭德纲“红”起来的原因。
  郭德纲从天津到北京经营相声团体表演,至今已有十年时间。从1996年开始,他与相声同行张文顺和李菁三人,辗转于北京的各大茶馆剧场,搭台说相声,开始形成一个相声团体。1999年后,郭德纲陆续收了几名徒弟。再后来,这个相声团体起名“德云社”,发展至今有约三个人。十年来德云社一直惨淡经营,甚至不断亏本,郭德纲也并无名气可言。直到去年11月,媒体开始注意到郭德纲,而最初引爆郭德纲的,还要从一位“落魄的戏剧人”袁鸿说起。
  袁鸿,原北京北兵马司剧场经理,他成功策划过话剧《切·格瓦拉》、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斯特林堡的独白》、英国现代舞、大学生戏剧节等多次演出,在京城文化界以及白领、大学生阶层掀起多层热潮。
  2001年,袁鸿开始留意北京和天津的相声,并成为郭德纲的剧场相声的观众之一。两年后,袁鸿推荐郭德纲参加了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郭德纲创作了《你好,北京》参赛,获得了特别奖。这是郭德纲的相声第一次跟电视走得这么近。
  在2005年的第三届相声小品大奖赛上,袁鸿将不少同道的合作者都带去看郭德纲的相声:黄纪苏、史航、水晶……这群人是京城颇有影响力的“戏剧人”,他们很快也成了“纲丝”。他们运用成熟的运作套路、丰厚的人脉关系、熟练的话题制造能力以及一腔热情,开始以各种方式为郭德纲的相声做推广。
  2005年11月5日,对郭德纲和德云社来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郭德纲带着德云社全体人马去天津举行相声专场演出,第一次在大剧场里说相声。袁鸿、史航带着北京10多家媒体的记者浩浩荡荡跟去了天津,这些记者大多是第一次知道郭德纲。至此,袁鸿、史航帮助媒体实现了“发现郭德纲”的愿望。
  根据“相声公社”网站上“纲丝”收集的资料,去年11月5日之前关于郭德纲的报道,目前网上能搜索到的,只有天津《今晚报》一篇连标题在内不到100字的新闻,报道“天津籍相声演员郭德纲”将回家乡举办相声专场的消息。
  11月5日之后,媒体上逐渐出现“郭德纲”的名字。在2005年11月,《新京报》先后刊登了三篇关于相声的评论和报道,探讨相声的生存状态,虽然不是关于郭德纲个人的报道,但关于他的文字占了不小的篇幅,给京城的媒体报道起了个头。
  《新京报》前文化部主编王小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却开玩笑说是受了蛊惑:“最早是郭德纲忽悠东东枪,接着东东枪忽悠史航和老六,再后来史航和老六就接着忽悠各大媒体。 东东枪是一位热爱相声的天津青年,现为某网站编辑,连续几年坚持听郭德纲的相声,并花了三个月时间写成了《谁是郭德纲》等三篇长文,收录在北京著名文化传媒人老六(张立宪)最新出版的(读库)里。王小山提到的这几个人,包括《三联文化周刊》的主笔王小峰,都处在北京的同一个文化传媒圈中,彼此是相熟的朋友,关系紧密。“玩笑归玩笑,”王小山接着说,“我虽然只听过一回郭德纲的现场相声,但感觉确实很好,真的喜欢。我们这群朋友都非常喜欢他。”
  12月5日,《三联生活周刊》刊发《相声界的草根英雄郭德纲访谈》,这是主流媒体首次专文报道郭德纲,报道开篇第一句就是“郭德纲是中国相声界的奇人”。文中提道,他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名气很小,却赢得了相当多资深相声迷的狂热追捧。“草根英雄”、“相声奇人”便是对郭德纲最早的定义。这篇文章的作者袁越,后来在她的博客里说: 目前北京的这股郭德纲热,一个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它的自发性。
  有了《三联生活周刊》这篇专访之后,京城各家媒体开始迅速加入到报道郭德纲和传统相声的行列中。一个月之内,《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等众多媒体都刊发了关于郭德纲的专访、报道。此时郭德纲在媒体上依然承继着草根英雄的形象,人们记住他的,也大都是那些有棱有角、敢说敢当的话,还有他在《论中国相声界五十年之现状》中酣畅淋漓地揭自家同行的丑。
  在媒体的蜂拥报道下,原来已经场场满座的德云社,开始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甚至连站票也买不到。由于没有提前售票,不少“纲丝”半夜两三点钟开始就在德云社门口排队,就为买一张当天的票。
  这仿佛是一个悖论:郭德纲一直称电视让相声失去了小剧场里的传统味道,但真正让他红遍全国的,还是电视。在郭德纲的“热”还局限于北京城的时候,凤凰卫视出现了。
  春节期间,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专访了郭德纲,似乎还不过瘾,随后一连四天播出郭德纲的相声专场,每天一个半钟头。以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在春节黄金周期间用这么长的时间播放一个相声艺人的专场表演,这在以往是极为罕见的。凤凰卫视编导向芳回忆当时的状况时说:“我最初是今年1月2日去看的郭德纲专场,一下子就觉得郭德纲的相声特别可乐,听他三句话我就能笑起来。一开始《文化大观园》只是打算专访郭德纲, 仅在节目中配搭一些郭德纲的相声片断。后来台长王纪言意犹未尽,当即决定让《文化大观园》在春节期间制作一档郭德纲个人专场,并亲自部署了此次转播的录制工作,还特意交代一定要用摇臂”。
  通过这次节目,很多听说或未听说过郭德纲的人,第一次听到了他的相声,虽然只是在电视上而不是在茶馆里。节目播出之后,观众有赞有弹,特别是南方方言区的观众,很多人对传统相声了解甚少,反响并不非常热烈。但无可否认,郭德纲的知名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扩大到全国范围。不少主要的地方媒体也开始报道、讨论郭德纲现象。
  2月中旬,《南方人物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在春节过后的新一期杂志中,几乎同时推出了郭德纲的专题报道,并且不约而同地用郭德纲的照片做杂志封面。而与《南方人物周刊》同处一个集团、影响力巨大的《南方周末》也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文化现象,在文化版对其做了大篇幅报道。记者袁蕾虽身居南方,却与《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晓峰等所处的文化媒体圈子关系亲密。
  这几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的介入,让郭德纲热潮达到了一个沸点。那一个星期,全国各地的报摊上都可看到郭德纲的大脑袋头像。3月初,老六(张立宪)的《读库》出版,东东枪总共70多页的关于郭德纲的文章刊载其中。那是他观察郭德纲三年、花三个月写成的文章。“与其说是我写了他,还不如说我只是把我看到的东西堆在了里边。我有意在里边减少了我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减到基本上没有的程度。”东东枪说:“因为来自各个媒体的关注,有可能已经把他推到一个本来不应该的位置。”
  东东枪没有说错,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就用了《保住郭德纲,相声晚死五十年?》的题目。此时媒体上的郭德纲,已经俨然是一副“相声救世主”的形象,虽然他一再强调’我对相声界谈不上振兴,最多只是震动”,但媒体仍然愿意将他与传统相声的危亡与复兴拉在一起。很多人在读了关于郭德纲的报道之后,对郭德纲的相声充满期待。
  春节前后,在持续的郭德纲报道狂潮中,开始出现质疑、批评的声音,还爆出他有经济问题、诚信问题甚至同行要告他的新闻。疲于招架的郭德纲于是选择了闭关两个月,闭门反思。
  当初帮助郭德纲走上“星光大道”的史航,在接到记者电话时,表示对郭德纲的事情不愿多讲: 我们几个朋友都和德纲有约定,这段时间不接受采访。我们想帮他熬过这段时期。德纲三十年的苦练,这两个月时间的媒体报道就几乎将其全磨损掉了。 史航表示,郭德纲希望通过这次闭关,让媒体冷却下来。
其他文献
“进城打工——创业——致富”,仅从履历看,刘英的财富轨迹并无特别之处。不过,如果用一张“财富递增表”来表示她的赚钱速度,却会令人震撼和惊讶:20岁进城打工,总资产500元;23岁至24岁,辞职自办公司,总资产约2万元;不到29岁,任重庆香池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总资产1000万元以上。     开始:想“造温泉”遭人奚落     1976年,刘英出生在重庆荣昌一个农民家庭。1996年,她考上了
期刊
当科学与宗教交织的一个又一个悬念紧紧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时,《达·芬奇密码》在全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当世界走入创意经济时代后,这部著作的巨大成功,无疑又引领着创意经济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聪明的商人们,凭着他们的奇思妙想,让《达·芬奇密码》的能量辐射到电影、手表、汽车,甚至食用油上,给世界展现了一个无限延展的创意经济新解码时代。    “密码”掀起文化创意“风暴”     《达·芬奇密码》是一本“
期刊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连续5年将李晓华评为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   199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编号3556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晓华星”。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授予李晓华名誉会长称号。1997年,李晓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美国美中友好协会全国委员会授予李晓华名誉主席。   2003年,中华慈善总会鉴于李晓华为慈善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授予李晓华为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      财富
期刊
“不要急于东寻西找发财机会,其实真正能让你发财的就在你的身边,在那些不怎么起眼,平时你又不大注意的事物上。”经历了10多年创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年轻的牛肉干大亨林东道出了他创业以来的人生感悟。  林东,温州瑞安人,杭州绿盛集团董事长,第七届“杭州十大青年英才”和“杭州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他创办的企业销售业绩连续五年来以超凡的速度递增,今年销售额已超过3.2亿元人民币,被业内称为“中国的牛肉
期刊
千百年来,竹子只能用作编箩筐、竹篓、竹椅之类“土得掉渣”的物具。但有一位“土”篾匠,就把竹子进行了特别处理,玩起了“高雅”,最终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些“贱”竹子摆在了联合国大楼的会客大厅里。  陈云华初中毕业后,学爷爷当起了小篾匠。1984年后,人们都争先恐后要致富,陈云华也想发财。开始他办了个竹编厂,但很快名存实亡。失望中,陈云华苦思着让“贱”竹子“贵”起来的法子。  一天,女友张保珍找到陈云华,
期刊
2007年12月27日,CCTV的新闻联播播出一段抨击不良网络视听节目的报道,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学校一个13岁的女孩,这个女孩语出惊人:“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只因这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这个女孩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一夜泛滥成灾;百度贴吧突然出现了“很黄很暴力吧”;猫扑网更是把其视频截图放在显著位置,发帖号召“人肉搜索”……于是,这个女孩不经意地在
期刊
这是一个辉煌的家族,白手起家建起韩国最大企业集团;这是一个颇有政治建树的家族,为韩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帮政府开创南北朝鲜和解合作新篇章;这是一个令人叹惜的家族,多个子女死于非命,至今难逃亲人相争的怪圈。  现代集团郑氏家族的兴与衰、荣与辱,无不深深牵动韩国人的心。    富可敌国    上世纪末的整整10年中,现代集团一直雄踞韩国大企业集团排行榜榜首,鼎盛时期拥有80多个子公司,18万名员工,业务横
期刊
【人物档案·吴敬琏】  1930年1月24 日,生于南京。  195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  曾先后任中科院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改革》杂志主编等职;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市场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国际顾问理事会理事、国际管理学会会员。    一个瘦弱的老人,一个推动
期刊
走出长春火车站,可以看到正对面很气派的“吴太大厦”,其掌门人“老吴太太”是长春市知名民营企业家。  10年前,在长春市医药批发界资产过千万的,除了位居榜首的“吴太药业”之外,第二位就是长春恒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林君言了。   然而人们没有想到,从6年前开始,穷困潦倒的林君言就已沦为一个脏兮兮的乞丐。后来,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他有幸得以在一家安养院安身。    班主任的印象  他成绩一般,为人
期刊
情人节当天,可口可乐公布了一个足以让资本市场震动的消息: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将在4月份离开可口可乐董事会。这位投资奇才担任可口可乐董事已达17年之久。    “华尔街之神”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被誉为“华尔街之神”,无论经济繁荣还是低迷,无论股市行情牛气冲天还是一熊到底,他都能在股票市场取得惊人的业绩。凭着独特的投资策略,他为自己也为投资人创造了巨额财富,并一度成为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