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间转诊网络平台的探索应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级诊疗体制的改革推动着院间转诊工作的不断开展,高质量的院间转诊工作是保障重症患者获得有效救助的关键,尤其对病情变化迅速的儿童患者意义更为重大。提高转诊各环节质量,需建立合理的转诊规范与网络,探索建设科学合理的危重患儿转诊网络,将为危重患儿院间转诊的开展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院间转诊网络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条件。本文系统分析了我院院间转诊网络平台的功能及作用。

其他文献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危重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儿生命。NEC的发生机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新生儿期的感染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早产儿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未成熟,肠道固有免疫存在缺陷以及异常的肠道细菌定植均会导致早产儿NEC的高发生率。目前明确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措施是有限的,对已经发现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儿童暴发型心肌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自2006年4月中国大陆PICU首次开展ECMO治疗以来,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支持暴发型心肌炎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共有3家医院的23例儿童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接受ECM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儿童医院PICU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合并肝损伤患儿的资料进行总结,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ICU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9.7%(120/1 242),病死率35.8%(43/120)。原发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50.0%)、腹腔感染(33.3%
脓毒症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原虫)入侵机体血液循环,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新生儿脓毒症早期症状多不典型,特别是早产儿,起病急,进展迅速,极易发生脓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积极干预新生儿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对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目的总结儿童斯-琼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救治经验,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13例斯-琼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儿中,男8例,女5例,年龄6个月~11岁。引发斯-琼综合征的原因包括8例与药物有关,其中5例为头孢类抗生素,2例为卡马西平,1例为阿司匹林;3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2例原因不明。所有患儿均有全身分布的红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诊断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符合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患儿52例。根据儿童心衰诊断标准分为无心衰组(18例)和心衰组(34例),比较两组血浆BNP、心脏缺损大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术后复发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的5例TEF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点、复发风险因素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儿于术后8年确诊,1例于术后1年确诊,2例于术后1~2个月确诊。3例表现为进食后反复呛咳、肺炎及生长发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碳酸钡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碳酸钡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11例出现腹痛、腹泻,6例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所有患儿血钡、尿钡有不同程度升高,6例出现低钾血症,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其他电解质紊乱、心肌酶升高、心电图改变;经清除毒物、快速补钾、特效药解毒、补液等综合治疗,12例全部治愈。结论对于急性碳酸钡中毒患儿,及时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协同增强卡维地洛改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大鼠心功能。方法将DCM模型Wistar大鼠分为未处理组(CON组)、卡维地洛组(CAR组)、黄芪多糖组(APS组)及卡维地洛联合黄芪多糖组(C+A组),比较4组DCM模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
新生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NICU常见的院内感染,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住院新生儿的预后。通过规范的综合管理和多种预防干预措施,新生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可望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