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特权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女性主义立场论主张,认知具有特权性。认知特权论的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主奴辩证关系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论。认知特权表现在:压迫地位、中心性、认知类型和集体自我意识四个方面。弱势群体的立场和经验具有认知特权的原因主要在于能提供新的研究问题,更少偏见和歪曲,更具客观性。特权立场具有后天获得性、多样性和拥有的非完全排他性等特点。认知特权论在知识论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都受到了质疑。
  关键词 女性主义立场论;认知特权;立场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1-0177-06
  
  弱势者拥有“认知特权”(epistemic privilege)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中的主奴辩证关系的见解,以及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和卢卡奇将这种见解发展为“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女性主义立场论认为,主奴辩证关系不仅适用于资本家与工人,而且也可用来解释性别分工。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理论为女性主义立场论的“认知特权”理论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女性主义立场论主张,在社会上和政治上边缘化群体的立场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具有认知特权;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越具有认知上的优越性。
  
  一、认知特权的表现
  
  “‘被压制的’立场是较佳的,因为它们似乎承诺更充分的、更被支持的、更客观的、更革命的对世界的说明。”女性主义立场论宣称,在社会性别关系以及蕴涵社会性别的社会和心理现象的问题上,女性立场具有特权。与无产阶级立场的认知特权类似,女性立场的认知特权也表现在:压迫地位、中心性、认知类型和集体自我意识四个方面。
  压迫地位。妇女受压迫的社会地位,使她们更愿意揭露社会真相,而不会扭曲或掩盖社会压迫的事实。女性由于有着直接受压迫的经验,因此不像男性那样注意不到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作为一个群体的妇女。压迫使妇女在认识女性受压迫地位上具有认知特权,能建构出较少偏见和歪曲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论述。被压迫者在认知上拥有特权的知识论逻辑,导致黑人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发展。柯林斯(Patricia Hill Collins)基于黑人妇女对种族主义和男性至上主义的亲身经历,以及黑人妇女自身的认知模式特点构建了黑人女性主义知识论。使得她们在更大范围内去抵制种族主义和男性至上主义对黑人妇女形象的贬损,并让她们以自身认同为自豪。
  中心性。在女性主义立场论者看来,与工人阶级处于商品生产体系的中心一样,妇女处于日常再生的家务劳动,以及生育、抚养、照顾孩子等再生工作的中心。女性的再生工作为她们深入、完整地理解人类生活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认知优势。罗斯(HilaryRose)把女性工作的特征描述为“手工劳动”,与大多数科学研究的“工业劳动”不同,“来自女性特定的压迫经验的劳动,把个人的、社会的和生物的劳动都合并在一起”,并导致了“手、脑和心的统一”。哈德萨克(Nancy Hansock)认为,女性生育和抚养小孩的工作“帮助他人的发展,可以逐渐消除对他人的控制以及人类有限的个人行动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会产生一种意义深远的智力劳动、情感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正因为有女性劳动为后盾,男性的工作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哈丁解释说,女性为了让统治集体在公共领域作出“更大的成就”,在维护物质条件上做了大部分的工作,“她们在做饭、洗衣、清洗、护理和其它种类的对精英男性身体的照料以及对有这些身体存在的地方的料理,这类相关的、具体的劳动使精英男性可能‘全身心地’把他们的时间花在对抽象的、分离的物体的完美运动的沉思上。”因此,哈丁问:“如果发现自然规律的人与跟在他们后面清理的人是同一些人,那么,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理解还会不同吗?”
  女性主义立场论者认为,正是由于她们在性别分工的劳动角色上的不同,女性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比基于理性与情感、主观与客观、心灵与肉体二分的传统科学的理解更完整。女性的这种整体知识与传统的科学知识不同。哈丁解释说:“科学意味着不动感情的、无私利性的、无偏见的,对抽象的原理和原则的关心;女人则意味着对福利或者家庭和朋友是有情感的、有利害关系的并且是偏爱的,对具体的实践和语境的关系表示关心。”从这个角度上说,女性的认知特权是基于:在父权制下,妇女作为一个群体能更好地知道谁的需要应该得到优先满足,具有更好地了解社会关系的现实能力。
  认知类型。女性主义立场论的许多版本都接受女性主义的对象一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theory)。对象一关系理论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后天的教育中获得了不同的社会性别身份。社会性别的发展导致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认知类型,男性气质的认知类型是抽象的、理论的、形上的、客观的、分析的、定量的、原子的、与统治的价值有关;女性气质的认知类型则是具体的、实践的、形下的、情绪化的、综合的、直觉的、定性的、关系的、与关怀的价值有关。这是因为女性生活在一个“自然物质相互作用的世界里,而不是生活在脱离自然关系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思想与肉体相统一,并且内化为具体行为活动的世界”。这些认知类型通过分配给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劳动而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男性几乎垄断了理论科学、发动战争以及要求控制政治与经济的职位;而女性则被分配了关怀他人情感的任务。传统知识论力图将女性和女性气质置于边缘的、被忽视的、附属的、无形的、受压迫的地位。但女性主义认为,由于女性气质的认知模式克服了认识的主客二分,并且关怀伦理也优于统治伦理,因此女性气质的认知模式在认知上具有优越性。出于关怀他人之所需的动机而形成的认知模式,比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而形成的认知模式会产生更有价值的认识,女性将根据普遍的利益而非按照被意识形态误认为是普遍利益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来认识世界。为了使女性气质这种认知方式制度化,必须克服脑力、体力以及关怀劳动这些表征资本主义男性家长制的划分。
  集体自我意识。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性统治建立在性别对象化的基础上,在对象化中,统治群体把他们的欲望置于从属群体之上,使从属群体按照统治群体给他们规定的行为规范行动。这种由统治群体的欲望所产生的群体的不同,被描述为是给定的、自然的和必然的。男人把妇女看作在本质上是男人性欲的附属品,并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她们,从而把妇女塑造成妇女。妇女凭借她们对“妇女是由不公正的性别对象化构成的社会群体”的共识,以及在共识基础之上的行动,能揭示这些意识形态的错误描述。妇女可以在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对性骚扰、色情文化、控制生育等等,集体反抗男性至上主义强加于她们之上的偏见。女性主义者通过拒绝作为性对象的行动,证明把妇女作为性对象的认识既非自然又非必然。妇女 集体自我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她们摆脱传统观念仅把她们看作是性对象的错误。她们的特权知识是当事人的自我知识,是通过行动而成真的知识。
  
  二、认知特权的根源
  
  女性主义立场论认为,弱势群体的立场和经验具有认知特权的原因主要在于能提供新的研究问题,更少偏见和歪曲,更具客观性。
  首先,边缘人可以从许多不同的立场出发进行思考,提出许多优势群体的成员由于其傲慢态度所忽视的有价值的新问题,为知识的增长提供新的资源。哈丁说:“边缘人的经验和生活由于常常遭到贬抑或忽视,因而形成不了处理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重要问题的源泉,尤其是最大客观性问题的源泉。然而,从这种生活出发的思考,却能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从妇女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从这些学科和较大社会秩序的男性中心论的主流概念框架提出问题,这样的研究项目才能找到知识生产所需要的重要资源。”。这是因为,其他反映了不同社会立场的声音,由于能提出新的问题和追求新的研究途径从而极大地扩大知识的范围,由于它们“不断地产生文化上不同的、新的理解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方法,用以反对我们当前喜爱的能被检验的假设”,因此,它们会导致“认知的发展”。例如,在男女所分配的不同工作上,如果我们从妇女的生活开始思考,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把这样的活计指派给女性干?把体力劳动和情感劳动指派给一个性别群体,而把脑力劳动指派给另一个性别群体,这对经济、国家、家庭、教育体系和其他社会制度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这些问题能使我们以更少偏见和更少歪曲的正确态度,去了解女性世界、男性世界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哈丁认为:“在生产和验证科学假设上,女性的生活比起优势群体中的男性生活,提供了科学上较佳的立足点,而以往的知识主张大多数都以优势群体中的男性生活为验证的根据。”女性的较佳立足点,源于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经验和处境。哈丁所提出的男女经验和处境的以下八点差异,既可以看作女性认知特权产生的原因,又可以作为女性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的资源。男女经验和处境的八点差异是:
  (1)在社会性别分层的社会里,人类的生活不是同质的而是异质的。(2)对社会秩序来说,妇女是有价值的“陌生人”;对统治体制来说,妇女是有价值的“局外人”,她们被社会秩序和知识生产的设计和导向排除在外。(3)妇女所受的压迫使她们更愿意从受压迫人民生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揭示出那些离开这一角度就难以看到的社会秩序的各个方面。(4)妇女的视角出自“性别之战”的另一方。妇女所进行的反对压迫的斗争,促进了为被压迫者服务的知识的形成。(5)妇女的视角来自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研究的最好原点,从妇女的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传统的假设限制我们对妇女的生活和历史的理解能力。(6)妇女的视角来自对意识形态的二元论如自然对文化的居间调停。(7)妇女,尤其是妇女研究者,是“局中的局外人”(outsiders within)。(8)在历史上,这是合适的时间。仅仅是在男女的处境有了各种新近的变化时,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制度才可能作为知识的对象出现。
  其次,处在等级制顶端的男性群体由于忽略了来自其他立场的知识来源而以普遍真理的持有者自居,往往失去了自我批判的能力和精神,而处于边缘地位和被统治地位的作为“他者”的女性群体,却能以其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立场为背景和来源,明察科学中权力关系的机理,建立更加客观、更加可靠的知识体系,获得更全面、更完整、更少偏见和歪曲的知识图景。哈丁认为:“与享有特权的男性从事的社会建构相比,从女性立场建立的社会结构产生的错误、偏见和歪曲都较少”,并说,“用于科研的现有概念框架、方法、规则和程序,本身仅仅是站在优势群体的利益的立场上建立的。某个特定的边缘群体的立场,可以指出获得更少片面性和更少歪曲的概念框架、方法、规则和程序的途径。”例如,女性无薪的家务劳动使男性免于照顾自身之需求,并使其得以从事抽象思考。如果单从男性立场看,则女性工作越是成功,男性就越看不见她们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而男性通常片面地贬抑女性的工作,把她们的工作看作是非生产性的,非真正的人类行动,对历史与文化没有贡献。
  再次,女性主义立场论认为,从女性立场所获得的知识比从男性立场所获得的知识更具客观性。这是因为:1、女性视角更合理。哈德萨克认为,无论男性的意图如何好,由于其男性至上主义的立场,使他们“看不见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真实关系”。相反,被压迫的女性群体,由于在坚持或辩护现状上没有类似的利益,她们不会为了什么“利益去忽略社会的秩序”,因此,能产生“更完整的而且不是荒谬的理解”,能提供一种揭示社会实在真理的优越立场。哈丁举例说,美国奴隶主对黑奴生活的观点,当然不可能比黑奴自己的观点中立、客观,由被压迫的弱势黑奴的生活出发的观点虽然也不一定完全中立、客观,但是起码会比奴隶主较客观。在像国际贩奴经济之类的问题上,从典型的黑奴生活出发的观点是一种知识的资源。因此,从弱势群体生活出发的观点会比从强势群体生活出发的观点更客观。2、双重洞察。妇女处于权力体系之外,其观点和男人不同,在认识上有有利的条件,既了解传统知识,又了解压迫知识,具有双重的洞察能力,“她们的世界要比‘男人的’世界更加完整。”3、双重角色。朗基诺指出,“女性的优势不是来自与自然的特殊的关系,而是来自在统治的语境下作为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处境。”妇女同时作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工作者,既熟悉家庭的、个人的环境,又熟悉公共的、男人统治的环境。这种双重的熟悉赋予了她们更优越的适应性和更宽阔的理解力。她们相对于男人在经济、社会上的低劣地位迫使她们学会说男人世界的公共语言,并在这个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之间进行调停,这种沟通与调停源自女性的一种基本的能力,即在与他人的关联中,平衡自己的需要并满足共同的利益的谈判能力。女性的立场更客观,这并不是因为它有从阿基米德式的、冷静的、超然的“第三种”人们对社会关系所持的对立观点中得出来的属性,而是因为它有从历史上能够被确定为受压迫经验得来的更为完整的、更真实的属性。
  弱势群体比起来具有这些特征,首先,弱势群体的立场能提供一种深层而非表面的社会知识,弱势群体的立场揭示所谈论的现象之后的深层规律,而特权阶层的立场则仅仅抓住表层规律;其次,弱势群体的立场能提供一种更正确的社会知识,当特权阶层倾向于把现存社会的不平等描述为自然的和必要的时候,弱势群体则把它们更正为仅是社会的偶然,并指明克服不平等的途径;再次,弱势群体的立场能提供一种更全面的社会知识,因此,弱势群体的立场具有特权性。
  
  三、特权立场的特征
  
  女性主义立场论的特权立场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特权立场的后天获得性;特权立场的多样性;特权立场拥有的非完全排他性。
  首先,特权立场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而不是先天继承的,是通过政治斗争在社会中产生的。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女人却并没有女性主义的立场;男人不仅是一个男人,而且可能通过批判自己的经验并通过与较大社会和政治的结构的联系而拥有女性主义的立场。哈丁认为:“女性主义的立场不是某种任何人都能宣称拥有的,它是努力的结果。(从这个方面看,一种立场不同于一种视角。)哈德萨克也说,立场是“获得的而不是显现的,是一种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理解”,在统治集团控制“观念和商品生产”的社会语境中,女性主义的立场是“科学分析和政治斗争的一种成就”。
  其次,特权立场千差万别。对女性主义立场论者来说,立场总是依赖于社会性别、种族、国家、阶级、性倾向、宗教、年龄、贫富和其他的社会差异。没有单一的女性主义立场,只有多元的立场,正因如此,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女性立场”,如黑人女性立场、西班牙裔女性立场、工人阶级女性立场、同性恋女性立场、穆斯林女性立场、中年女性立场、第三世界女性立场等等。早在1986年,哈丁就考虑过女性主义立场的差异性问题,她问道:“如果女性的(或女性主义的)社会经验被阶级、种族和文化分开,那么能否有一种女性主义的立场?有的必定是黑人的和白人的、工人阶级的和职业阶级的、美国人的和尼日利亚的女性主义立场吗?”哈德萨克认为,女性主义立场的不同“产生于西方文化中男性与女性生活行动结构的系统性差异之间的矛盾”。
  最后,特权立场拥有的非完全排他性。哈丁认为,“有些女性主义知识论似乎主张只有女人才能产生女性主义的洞见;只有黑人、女同性恋、工人、第三世界的人能开启反种族歧视、反同性恋歧视、反资产阶级、反帝国主义的洞见。”按照特权立场完全排他性的观点,即女人在性别认知方面比男人更有优势,那么当女人之间的“差异”被认识到时,其彻底的逻辑推论则是:同性恋女人比异性恋女人、黑人妇女比白种女人、女工比女资本家、“坏女人”比“好女人”等有认知特权。对这种观点,哈丁提出了质疑,她问道:“可是,是否只有被压迫者可以产生知识?是否一个人对知识的批评与成长的贡献,只能从自己的压迫而生?”哈丁认为,只要知识的生产者能够从他者的生活出发,就可以成为特权立场的拥有者。举例来说,只要白人异性恋女学者能从黑人同性恋女人的生活出发,她就可以成为特权立场的拥有者,就可以生产出较客观的知识。
  哈丁主张,获得边缘人的立场,不必要成为边缘人中的一员,特权立场不是女性特有的立场,男人也能参与到女性主义的运动中来,也可以生产出女性主义的知识,男人也可以是女性主义者。她举例说,黑格尔不是一个奴隶,马克思也不是一个无产阶级者,然而,他们却能以奴隶的立场和无产阶级的立场来看问题,能从非常不同于他们自己生活的立场开始他们自己的思想。在历史上,就像所有的弱势群体的社会运动,都是压迫集团的“叛逆者”首先扮演反压迫的角色。她说:“尽管黑格尔把握了主奴关系的关键理解,而这种理解只有从奴隶的行动中才能获得,但黑格尔不是一位奴隶,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和卢卡奇也不是无产阶级。”因此,“正如许多人经历的那样,男性也能学会从女性的生活开始他们的思考活动,北方人也能学会从南方人的生活开始他们的思考活动。”她还因此反问道,为什么在最伟大的女性主义思想家中,有好几位是男性,如穆勒,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那些从未做过母亲、从未有性骚扰、性暴力经验的女性主义者,可以来写相关的题材?
  有人认为男女有不同的经验,特别是诸如怀孕和生育这样的经验,是纯属女人的,因而否认男人可以学习或生产女性主义的知识。对此,格林肖(Jen Grimshaw)进行了反驳。她指出,即使是像怀孕或生育的例子,也不能说明女人经验的独特性或不可学习性。因为像生育这样的经验,总是要借助一些概念来表达并以此来理解的,由于这些语言概念具有社会性,因此可以应用到别的事物上。例如,当女人批评生育的医疗化并描述自己的经验时,她说她失去主体性,被当作了无助的婴儿等。这些语言概念是有力量的,因为像“不能主动参与(生育过程)”、“无助”等概念有其一般的意义,可应用到生育以外的境遇,所以男性虽然不能生小孩,但是男性可以借助其它境遇下的自身经验,理解“失去主体性”、“被当作无助的婴儿”、“不能主动参与”是什么感觉。总之,经验不是无声的感觉,电不是无概念涉及的内容,若没有语言这个中介,经验根本无法比较、也无法表征,正因为语言概念的公共性,所以经验可以被分享、被诠释、被协商。
  
  四、认知特权论的困境
  
  认知特权论是女性主义立场论的核心理论,是女性主义立场论的基石,然而认知特权理论面临着知识论和政治实践两方面的困境。
  在知识论上,反对者指出,女性主义立场论所主张的“边缘人群的立场”具有认知的特权,所有知识都打上了社会历史的烙印,这种断言与传统知识论所追求的超越人群、阶级、种族和历史的客观性理想是相悖的。反对者认为,所有的看法、所有的立场都是“片面的和悖理的”,因为“所有的知识必定来自某一视角”而且“被压迫者的看法本身也是另一种话语,而不是对‘真实的’实在的理解”。尽管它是一种反霸权的话语,但它仍然是一种并不更接近“实在”的话语。男性和女性任何一方都无法充分地证明自身优越于另一方,任何一方都存在不足的方面,只有把女性和男性的认知方式适当地结合起来,才会比单方面的女性认知方式或男性认知方式更具有优势。女性主义立场论主张女性立场的特权,会面临这样的重大挑战:如何把认知特权观与主张本氏族的人群与文化具有某种先天优越性的种族中心主义区分开来?如何把认知特权观与主张观点对立的理论各自适用于自己的社会历史境遇,没有理由反驳对方的相对主义区分开来?
  认识立场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活动类型而各不相同,它们不仅构成而且限制了人类不同群体的知识和理解力。如果不同的社会立场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模式,那么作为“边缘人”和受压迫群体的女性也会有自身的偏见、意识形态和权力欲望,她们又如何能比男性的立场更有优势和更少偏见呢?如果将女性经验和男性经验绝对地对立和隔离开来,则会再一次陷入了女性主义所批判的两分法圈套,最终导致以对一种性别的虔诚替代了对另一种性别的虔诚。哈拉威指出,“被征服者的立场并没有排除批判的重新检查、解码、解构和解释的可能性”,她认为,被征服者的立场不是“无辜的”立场。如果受压迫的不利地位是女性成为“优越的认知者”的原因,这岂不是说,受压迫的地位对女性是有利的吗?果真这样,为何还要去改变女性受压迫的处境呢?如果说两性差异可作为不同认知方式的来源,那么女性不同阶层、群体、种族之间的差异是否亦可作为知识构成 的基础呢?
  在认识论上,特权立场论与多元立场论之间也存在有冲突。女性主义立场论主张立场的多元性,然而,由于不同的社会运动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如阶级的立场、性别的立场、种族的立场、性的立场等,而且这些不同类的立场又有各自不同种的立场,如同为女性立场又有白人女性立场/黑人女性立场、劳动阶级女性立场/中产阶级职业女性立场、第三世界女性立场/发达国家女性立场、同性恋女性立场/异性恋女性立场,这些立场不可避免地在认识问题上会有冲突,哪种立场生产的知识更有特权、更真呢?
  在政治实践上,有反对者认为,认知特权在政治实践中可能自相矛盾,因为,“处于边缘地位的社会群体并没有力量去排除、沉默、命令统治集团臣服。边缘群体既然没有因‘认知特权’而产生社会力量,就无法像统治集团自命权威的主张一样有效,因此,边缘群体的‘认知特权’的主张只对相信这些主张的人才有规范性和强制性,边缘群体的成员通常认为这些人可以在这些主张中成长起来。虽然边缘群体让自己的成员成长起来是个重要的目标,然而当边缘群体以‘认知特权’为由建立新权威时,边缘群体其实又再度把统治集团对付边缘群体的那些价值和实践,如排除、沉默边缘的声音,命令边缘群体的臣服,重新引进来了。”另有反对者认为,“知识论特权的政治运用”具有双面作用。一方面,女性主义立场论指出受压迫群体的成员更有可能对她们的处境产生批判性的视角,而这样的观点可以改变知识的实践。但其潜在的含义就是认为,没有相同处境的人很难去获得这种知识,接受这种知识。这样的理念对于改变现实的社会体制是有负面作用的。如果西方女性主义者把自己的经验普遍适用到所有的妇女群体,那么她们也复制了西方对非西方妇女的统治。同时,如果排斥非压迫群体对压迫现实和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社会变革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对差异的强调使女性主义立场论减少了潜在的听众,因为它只是写给“被知识论的鸿沟分裂的多种女性‘共同体’中的某个”。另一方面,那些显示出同情心的局外人通常既难以完全理解每个受压迫者对生活情感的复杂性,亦不能把对一种情况的正确领会和理解运用到对另一种形势的观察中去。虽然这种理解会有很好的效果和巨大的利益,却很可能是不完全的、有局限的,所以,认为主流群体的成员是能够平等的、以他们的才干来完全理解被压迫者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这也为女性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支持。
  
  责任编辑:曹 英
其他文献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听从全家人的意愿,而是选择填报了物理专业。最终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时候,爸爸妈妈不住地叹气,他们担心的无非是一个女孩子去读这种专业,毕业之后怕是不大好养活自己。  出发去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晚饭之后,爸爸叫我陪他去散散步。我内心诧异了一下,但也了然。夏夜的微风,驱逐了白日里的燥热,几盏寥寥的路灯点亮静谧的夜空。爸爸像是思考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与我说,他其实并不希望我去学物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跨学科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充分符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1. 理论基础   跨学科学习是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Humphreys)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跨学科学习是指学生广泛地探索与他們生活环境中某些问题相联系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涉及多个领域,如文学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音乐、美术甚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录;综合与实践;联系生活;积累经验;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78-03  活动背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解决生活或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
大雪天   早上起床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似乎天气并不如昨天寒冷。洗刷完毕吃过早饭推车出门时,天空还是黑黑的,偶尔飘下几片雪花拂在脸上,感觉挺惬意。   骑自行车驶出村庄时,天空已经是灰蒙蒙的了,依稀看见路上匆忙的小商贩们骑着三轮车,驮着蔬菜大米来来去去。是啊,“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带给人们的是希望、信心和力量。   不知从哪一个时刻,感觉雪花变大变密了,伴随着耳旁呼呼的
刚刚消逝的2008年,有太多“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定格其中,必是国人长久铭记的年份。年初,正值繁忙“春运”期间,罕见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袭我国南方,在交通运输受阻、电力设施毁损、社会生产人民生活陷入危难之时,全国军民戮力同心,顽强抗击冰冻灾害,共度难关。“5.12”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数万同胞罹难,数十万同胞伤残,数百万同胞无家可归;灾情就是命令,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发出号令
内容提要:郭店楚简中有大量儒家简,其中的“仁内义外”之说引起了理解分歧。本文结合《中庸》及郭店《五行》篇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子思学派仁义内外说的独特内涵与哲学意义,认为仁义从根源上说是天命于人的内在本性,为人性之内涵与本质;但从人伦的角度讲,仁义则是“教”之内容,是表现于外的道德行为与规范。  关键词 子思学派 仁 义 《中庸》 《五行》  〔中图分类号〕B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走近科学——让科技活动成为科学课的延伸,是开展科技活动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科学课的教学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将科学课的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锻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科学、理解科学,走近科学,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走近科学  中
I will readily admit; it took me a long time to grow up. I graduated from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in 1980 at the age of 23, with a freshly printed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no idea what I
关键词:晨诵;乐趣;感受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60-02    语文,是一门美丽的语言艺术。它把各种美妙的词句展现给孩子,让每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母语带给他们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语文课堂不再是美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填鸭”,学生们无法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针对这一现象,由朱永新教授发起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学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备课中研究学生是很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研究学生;捕捉信息;教学措施;有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39-03在备课中要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把学生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预案的编制及课堂教学实施之中;用科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