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对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幼儿语言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特征;表达能力;培养;必要性;策略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具备充分的可塑性,也具有纯净、独特的语言表达视角。对这一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虽要顺其自然,但也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的进行培养。
  一、幼儿语言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记忆能力有限。幼儿能够将新接触到的事物与以前接触过的进行联系,进而形成一个具体的印象,周围人们说话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给幼儿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影响。但是,幼儿的身体器官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记忆一些信息和事物的时候很难完全记忆和理解其中的意思。
  2.幼儿的表现欲望比较强,但是表达能力较差。当今社会中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希望通过一些事或一些话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很爱表达一些所知道的信息。但是,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语言错误,交际能力较差,对于比较长的句子还不太能够运用。
  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1.是学好书面语言的重要基础。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幼儿阶段为儿童打下语言的基础。教师经常教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习惯。只有在幼儿阶段学习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为以后的书面表达做好准备。
  2.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语言就是用来交流与沟通的,儿童通过语言教育,不仅积累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儿童在幼儿园时,免不了要和其他孩子一块儿玩耍,当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1.激发幼儿“爱讲”。兴趣是学习实践的基本前提,要想引导学幼儿培养起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就要在日常教学引导中尽可能地增添趣味,丰富体验,让幼儿因快乐感知而聚集意识,因积累经验而强化能力。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突出幼儿体验感知,不能只是机械地交代“应该怎么说,不能怎么说”,而是要让幼儿了解、经历现实的语言表达场景,并且以活动形式展开。不同于單一练习,活动形式融入了更多元素,经过了更符合幼儿心理的引导设计,幼儿的表达感受将更丰富,表达兴趣将更显著。例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语言表达活动,并配合服装、道具、设定的背景事件等,让幼儿充分体验趣味性,激发自主性,同时在表演中尽情发挥自己独特的语言感知,从而获得最大化发展。
  2.鼓励幼儿“多讲”。主要体现在:①外部环境感染,激发表达欲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往往依靠感官带动,因为,眼、耳等所触及的事物感受就是幼儿的直观意识,这样的意识在新鲜事物的带动下最能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外在环境易于创造,富有变化,对于好奇心旺盛、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的幼儿来说是最自然的促进方式。创设的重点是要以幼儿的语言表达需求为核心,可以多样化、趣味化。在创造环境时,可以区分工具性和自然性两个方向。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室、盥洗室等室内场所设置特定装饰、图画等,吸引幼儿的关注力与了解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自主表达意愿。另一方面,室外环境也可以增加自然景观,如花草树木等,以启发幼儿从观察、欣赏中增强语言沟通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室里设置了“亲子照片墙”,贴满了幼儿的全家福相片。在这样的环境感染下,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被调动起来,课里课外都会主动与其他幼儿互动介绍各自的家庭情况。由此可见,将温馨的生活感受植入语言环境中,为幼儿带来了从感官到情绪的促进。②心理环境引导,积累表达自信。相对外部环境的浸润感染,内在环境如同激发能量的“强心剂”一般。要想主动、自由地表达自我,自信心不可缺少,而这也是幼儿相对欠缺的。处在语言表达逐步走向系统化、丰富化的语言规范成长初期,幼儿想表达的欲望和展现的表达效果却不成正比,这对幼儿来说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也因此而可能不愿多讲。此外,性格原因,内向、胆小的幼儿会体现出不敢表达的普遍心理。教师要对此引起重视,做好幼儿的心理环境建设,为他们创造一个真正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对幼儿的表达行为给予最大包容和支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与鼓励,从而能够在表达时卸下负担。实施中,首先教师对教学语言要有所调整,不用命令语气,多询问意见感受,还要在教学语言中多融入幽默、趣味元素,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加强语言表达的参与欲望。此外,教师要对幼儿的语言表达保持欣赏和肯定,对幼儿错误的表达不要过于生硬地指责判定,让幼儿在自信的表达尝试中收获丰富。
  3.锻炼幼儿“会讲”。幼儿是思维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为此,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思维开发,引导幼儿随着思维的展开凝练语言,修饰表达,让语言交流更顺畅。幼儿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总是集中于对话、诵读、模仿等,太过于平淡、常规的内容对语言表达促进的效用是有限的,因而要融入思维牵引,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内容富有变化,具有多向性和独特性,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自己的语言表达特点。对此,实施手段也非常丰富,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分组讨论等。例如,教师提出“出太阳好,还是下雨好?”这样幼儿感兴趣又颇有争议的问题,让幼儿顺着“天晴或下雨的好处”思考表达,而幼儿也确实给出了很有创意的答案:“出太阳整个世界都是亮亮的,多美呀!”等语言表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不仅要求说出来,还要有序准确地说出来。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幼儿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必须做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段冬梅.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读写算,2018(09).
  [2]王雪.试论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
  [3]刘海英.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06):182.
  作者简介
  刘冬寒,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基础教育系,学号2018130053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课改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突破原有的思维壁垒,充分利用先进科学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为小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好铺垫,以此来提高小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效率。本文将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探究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这一概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小学生而言,由于思维模式单一,一般难以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要求老师强化对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数学知识、规律,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公
街道是占目前城市总面积近1/3的公共空间系统.由此,以解决城市街道景观问题为主的绿色街道的建设将成为实现未来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绿色街道不仅将街道的功能从有限
竹园教学园区是青川县教育基地,总面积21公顷,是浙江省援建青川灾区的重点项目之一.地震给当地的学生、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心灵创伤.规划设计在剖析灾区学生的心理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认识的不断加深,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高。并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不仅对学生在基本语文基础的教学提出了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了解语文”“认识语文”“运用语文”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改革当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结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创设情景教学法进行分析,来为
我国现行关于旅游吸引物的分类分级的国家标准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然而在"十二五"上海都市旅游重大项目与产业布局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运用
鼓干劲、挖潜力,穷办学,大办学,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我省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原则。本刊连续发表了有关这方面的几篇文章,希望引起各地重视,创造性的学习别人先进经验,坚决地更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与建设,不能盲目化、西化,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适应中国本土的园林规划理论和方法.这就需要运用"五维"园林设计理念——掌握环境内在规律,而后将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广大市民渴望亲近自然,在寸土寸金的都市拥有一小块自己绿地,能够教育下一代亲近日渐遥远自然.同时发展私人绿地又可以加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