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共存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41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女勇士》及《骨》的分析,阐释了作品中华裔移民在经历了文化隔阂与冲突的痛苦困惑之后,对民族文化调和与共存的渴望,探析了作者既努力和美国主流文化融合又保留故国文化传统的愿望。
  关键词:华裔 冲突 共存 《女勇士》 《骨》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60年代起,华裔美国文学蓬勃发展并逐渐步入美国文学的主流殿堂。作为中美文化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华裔文学着力刻画两种文化在华人社会里的撞击与冲突,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华裔在美国的历史及情感心态。其中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凭借《女勇士》使她处于当代华裔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随后涌现的许多有影响的华裔作家,如谭恩美、伍慧明、任璧莲、李健孙、雷祖威等等,他们的创作体现了华人在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作品从哪个角度,采取什么观点,华裔作家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在中美两个文化世界中难以融合的民族身份及文化沟通的核心问题,冲突、妥协、调和、共存成为他们创作的主旋律。汤亭亭在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中,从一个中国女孩的眼里深刻展示了美国华裔在两种文化的背景下的苦苦挣扎、寻求出路的世界。伍慧明的处女作《骨》,同其它许多华裔美国小说或移民作品一样,关注在美国殖民霸权的阴影下,中国两代移民所作的不懈挣扎与斗争。不过,伍慧明回避了传统的中西方必居其一的选择,而是采取对二者的包容,最终获得身份的建构与自我的重生。伍慧明在她的小说《骨》中塑造了一位新的华美文学典型—莱拉,一个善于进行跨文化对话,富有同情心和办事能干的正面华裔典型。伍慧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呼唤了种族关系的缓和与和解。从《女勇士》到《骨》,我们目睹了这些挣扎在边缘文化中的华人移民所经历的从冲突到和谐的痛苦历程。
  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华人所面临的更多的是隔阂及难以认同。强烈的冲突使华裔美国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置于痛苦与迷茫之中,一方面他们固守着与新大陆文化难以同化的母文化,无法消除对美国文化的排斥态度;另一方面他们也无法被“新”世界所接受而成为美国白人社会的“他者”。正如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刻画的一个现实花木兰形象—勇兰所表现的那样,这位勇敢、坚强、独立的当代女勇士,在美国这片异地,失去了归属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身份,被隔离在异质文化之外,却又异化于本族文化。在勇兰的思维里,自己只是身处异乡的暂住者,无论在美国多少年仍坚持保留着中国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而语言所表现的疏远暗示了她与美国生活的隔绝。她始终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归故里,直到失去在中国的土地这个现实才使她的希望破灭,事实上此时她已失去了一切:中国,以及她曾拥有的权力、力量。在《骨》中,梁爷爷、利昂和妈这三位第一代华人移民形象对于美国读者或华裔来讲,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他者”的形象,他们既无法放弃对故国的情感,又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与文化,他们只能在自己有限的生存范围内—唐人街,固守着祖国文化,以工作作为一种无奈的也是必然的宣泄途径,他们不可能采取更激进的方式。
  然而这一代人面临着更为痛苦的事:文化的冲突同时反映在了他们与子女的隔阂上,即华人移民家庭里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中。华裔家庭的第二代及以后几代人生于美国长于美国,从幼时起接受的便已是美国本土教育。尽管异于主流社会,却把自己视为美国人,从来没有看到过中国,也不希望回到那里,祖先的文化在他们心里只是一个遥远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故事,与拒绝融入美国社会的父母相反,他们渴望同化,竭力归依、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女勇士》中“白虎山学道”一章叙述的虽然是花木兰的传奇故事,实际上却是在表达一种寻获自我的心声。作者希望自己身为华裔子女也能在美国社会杀出重围,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而在《骨》的故事中,华人家庭中的三个女儿面对文化冲突,二女儿安娜采取了极端的态度—自杀;小女儿尼娜选择了远离唐人街,本以为会逃离矛盾但心灵却未感到平静;即使是有同情心善于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大女儿莱拉,最初也是很困惑甚至迷茫。经历了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和自我反省之后莱拉逐渐能理解、同情和关怀饱受白人强势文化歧视的父母乃至祖父,理解接受美国文化的小妹尼娜,更对夹在中美文化冲突中不可自拔而自杀的大妹安娜给予无限的理解和同情。
  无论第二代华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他们始终无法摆脱与拒绝它的影响与熏陶。这一代的华裔对于母族文化的了解是从他们的父辈的描述中获得的。《女勇士》中的“我”从母亲讲述的种种故事中对中国文化有了自己的认识,尽管这种“说故事”式的文化灌输因为其间接性不可避免地会使听者产生片面了解而与纯粹的中国文化拉开了距离。但很显然,年轻的华裔美国人深深地被这些神奇动人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所吸引着迷。文化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震颤与痛苦使汤亭亭意识到,只有在中美文化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才有和谐的声音。而在《骨》中第一代移民形象的塑造过程就是莱拉所代表的第二代华裔对中国文化再认识的过程。通过父亲利昂保存的一系列文件,莱拉还原了父辈们在美国的受歧视、受压迫的凄凉生活。同时对唐人街,这一华人的飞地的描写更使莱拉认识到牢记华人的历史、让历史给与自己力量的重要性。作为家中的长女的莱拉一方面继承了父母言传身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比如孝顺、宽容、长女意识等。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她崇尚自由主义和个性主义,努力探索走出那个封闭的世界的途径,她选择了融入美国现实社会,但又不完全被同化,她走出唐人街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选择有爱的婚姻。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对于外来移民,对他们所要求的是进入新家园的政治文化,而不是因此要放弃祖先的文化生活形式,所要求的是政治文化的适应,而不包括他们社会化的全部。”事实证明,一味的臣服与认同并不能填补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或消除自身的种族特征,为了做美国人而放弃华人身份也是不可能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不可调和性以及在双文化氛围成长起来的美国华人的困惑激起了华裔作家的探索与思考。如何在这种困境中寻找出路,达到和谐,从而确立自己的位置成为他们共同的主题。因此,如何既保留自己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适应新世界是大多数美国华裔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个如何合理融合两种文化的挑战。在《女勇士》的结尾,汤亭亭以汉代蔡琰的故事总结了全文。其中蔡琰所作的《胡笳十八拍》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流的一个意象,它使这位女诗人在文化差异中得以表达自我发现的愿望。沙丘上蔡琰的歌声与胡笳的声音配合得丝丝入扣,象征着超越了文化界限的汉匈文化的成功对话。只有这两种声音的融合才会产生流传千古的《胡笳十八拍》,因此,《胡笳十八拍》是两种文化和谐的喻体。中美文化第一次最终达到了平衡,这两种原本对立冲突的文化不再使华裔彷徨、痛苦,在完美的和谐中,它们融合成一种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汤亭亭是两个世界之间的歌者并在两种文化之间吟咏。如果说汤亭亭只是在中国古代故事中找到她对于“和解”的渴望,那么伍慧明《骨》的女主人公莱拉在经历了妹妹尼娜的出走和安娜的自杀的悲剧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她意识到了两代人之间不同语言、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所造成的文化差异与鸿沟,开始有意识地去减小差异,填补鸿沟。莱拉深知,把一个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与经历传达给另一个根本不存在这些思想与经历的文化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运用自己双语、双文化背景所赋予的优势,学会倾听父母的诉说。“我了解到妈只是太寂寞了。她想要的不过是有个可以听她说话的人。我学着去听,直到我知道她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对她说她愿意听到的东西。”莱拉从家庭的变故中体会到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在她混杂的传统对她提出抵触的要求方面,她对之协调的程度超过她接受的程度。她选择了在华人学校做社区关系专家的工作,负责协调华人家长、孩子和美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我的责任是让家长参与进来,打开沟通渠道。我的中文不错,和家长相处的也不错。”这份工作,使莱拉在家长、孩子和美国社会间承担了翻译和调停者的角色,并且她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来引领移民孩子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所有这一切与该小说的中心意识是一致的:努力兼收并蓄外界的不同方面而获得力量,学会同世界各种矛盾相处,而不是像安娜那样地感到被迫选择美国生活方式而不是唐人街的生活方式。莱拉实际上正经历着一场最终促使她脱胎换骨的神话之旅。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文化的价值与力量,这种认识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内心深处,以往她竭力否认竭力回避,如今这种意识终于释放出来。她坦言:
  “我是一个‘契纸儿子’的养女。我继承了所有的谎言。这一切都属于我。我所拥有的是记忆,我要把这一切全都记住。”
  很显然,作为少数族裔女性,莱拉较《女勇士》中的汤亭亭已有了质的变化:虽然她也有抱怨,也有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苦恼,但她再也不是那个对中国文化一味反抗、不顾一切地要与西方文化认同的女孩。莱拉有自己对两个世界的更成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在充满诸多矛盾的文化环境、生存环境中,历经生活的磨练和长时间的痛苦思考之后,她最终认识到除了作别人的传声筒之外,她还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决定;在尊重别人选择的同时,也同样尊重自己的选择,那样才能建立完整的自我。在《骨》这部小说的结尾,我们有一种感觉,这个家庭走出了安娜自杀造成的创伤境地:利昂和妈又开始思想交流;尼娜尽管坚持住在纽约独自生活,至少保持了与家庭的某种交流;甚至已经去世的安娜将继续活在家庭成员的记忆之中。最重要的是,莱拉已经懂得在她面前的选择不是当华人还是当美国人,而是她可以带着变化不定的混合传统生活,它容纳她的经历和传统的所有方面。结尾处她离开了唐人街,一方面记住那里的一切,另一方面又向着更广大的世界走去。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跨越了两个民族,也跨越了两种文化。中美两国文化相遇时,我们应该关注移民的参与和改造,而不应该强调对立与差异。作为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大胆实践者,汤亭亭和伍慧明在各自的作品中深切表达了各民族文化应该通过平等交流与对话、互补互通、和谐相处的跨文化交际观。从《女勇士》到《骨》,我们读出了华人移民在经历了文化冲击的痛苦之后渴望和谐的心理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华裔美国人自己的文化,才能在美国社会中赢得自己的声音。同时也宣告了华裔文学与文化由边缘向多元社会进军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Kingston,Maxine Hong.The Woman Warrior.New York:Vintage Books,1975.
  [2] Ng,Fae Myenne,Bone,New York:Hyperion,1993.
  [3] 胡亚敏:《谈〈女勇士〉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4] 林敏奋:《从伍慧明的小说〈骨〉看美国新一代华裔形象》,《东南传播》,2007年第2期。
  [5] 林瑛敏、董文胜译:《评介三位美籍华裔女作家》,《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2期。
  [6] [美]汤亭亭,李剑波、陆承忆译:《女勇士》,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7] 王光林:《认同、错位与超越——兼论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 [美]伍慧明,陆薇译:《骨》,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9] 张子清:《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杨敬伟,女,1970—,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大学英语语教学,工作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全唐诗》中收录的草书歌,向我们展示了唐人安定殷实的物质生活和宽松开放的政治思想环境,追求人生成功的多元选择,以及诗书会友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研究唐代草书歌,可以让我们了解唐人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良好生命状态,对于今天人们追求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唐代 草书歌 生命状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诗歌创作的人数、数量,诗歌的种类、
期刊
摘要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所处的古典时期,父权制已完全确立并深刻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他们剧作中所展现的反抗的女性形象,在古希腊悲剧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成为了典型。从古希腊悲剧对神性—人性关注重点转化中,透视女性形象的被压抑与反抗,可见悲剧精神在“人”身上更为复杂和深层的内涵。  关键词:父权制话语 古希腊悲剧 女性 反抗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古希腊悲剧源于酒神颂歌,它
期刊
摘要《淮南子》中的战争观吸收了先秦兵家学说中的精髓,引证了从远古时代一直到秦汉间的许多战争经验并加以总结,其军事理论思想及战略战术观点比之《孙子兵法》和《吕氏春秋》中的军事理论更显系统,更具有实用价值。它的战争观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淮南子》 战争观 义战 仁战 义兵
期刊
摘要《利己主义或胸中的蛇》是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图结合象征手法来探讨霍桑的主张——“利己主义是万恶之源”,并传达他的“从恶至善的超越”思想,这对现今和后世的人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引作用。  关键词:善与恶 利己主义 超越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对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早已耳闻能详,却对他的
期刊
摘要阮大铖为明末戏曲家诗人政客,其传奇的创作和家班演出有其独到之处,不仅注意案头场上曲词音律等较为专业的问题,并且溢出了一般文人的风教的固有思路,具有了较为特殊的功利性的特点,这可以从其传奇的创作和家班演出两个方面分析。  关键词:阮大铖 传奇 创作 家班演出 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传奇的功利性,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风化”,要求文艺作品有益于“风化”是我国传统的文艺
期刊
摘要本文透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莳萝泡菜》中意识流及象征主义等现代派小说的写作手法,结合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及其爱情观,对他们失败的爱情的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指出真正的爱情不应像泡菜一样酸涩而没有激情,彼此坦诚相待及有效沟通才能永葆其活力。  关键词:意识流 象征主义写作手法 人物性格 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莳萝泡菜》(A Dill
期刊
摘要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弃了原本稳固的工作,离开了美满的家庭,放弃了优越的生活,辗转流徙,甚至食不果腹,执着追求绘画的理想。思特里克兰德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历程并不平坦,生存的现实环境必将使其历经世俗的冷遇嘲讽、情感的诱惑、生存的艰辛熬煎,这一切也正成就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个性与执着,实现其终极的自我。  关键词:现实环境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诗评《史记》的角度,就唐诗中评论西施之作加以分析:其一,嗤之者曰“红颜祸水”,吴国的灭亡就在于吴王因之而荒怠国政,西施因而背负千古骂名;其二,为西施鸣冤伸雪,推翻陈腐观念。总之,千秋自有公论,西施因其貌美并能在国难当头之际忍辱负重、以身许国,而被后人赞颂为美的化身。  关键词:史记 诗评 唐诗 西施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期刊
摘要作为美国20年代知识生活的中心人物,门肯以夸大其谈的风格和讽刺刻薄的笔触著称。本文对门肯的《媚丑之欲》的印象主义描写手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门肯如何在作品中融入“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通过运用色彩、形状等表现性的要素和奇异意象的并置,夸张、讽刺、嘲弄和反讽等修辞手法以及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措辞,来突出“丑陋”这一主导性印象。  关键词:色彩 形状和意象 修辞手法 丑陋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
期刊
摘要莫里森前期作品中具体而实在的黑人女性形象展示了她对黑人妇女身份认同的探求。这一身份认同包括本真的黑人认同和差异的女人身份,前者为基础,后者为核心。然而,在后期作品中,黑人妇女的身份认同在暴力的介入下断裂和破碎,呈现出多样化和变动性。尽管莫里森质疑建构黑人妇女身份认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徘徊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她仍然继续尝试着黑人妇女建构身份认同的生存策略。  关键词:身份 认同 本真 差异 探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