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66例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观察和分析,为术前制订护理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确立观察项目,通过对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几个特殊时段的血压、脉博变化比值的观察及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表现采用1~4分计分,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越接近手术日,患者应激反应越强烈(女性反应尤为突出),患者自评量表分值越高。结论:术前应对内外混合痔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术前应激反应,取得患者的手术配合。
【关键词】内外混合痔 应激反应
手术方法是治疗内外混合痔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内外混合痔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前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手术即将实施之前,仍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恢复。因此,对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观察和分析,为术前制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有助于防治身心疾病,取得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对66例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
我院自2004年—2007年收治需手术治疗的内外混合痔患者66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6.5岁。住院天数8~31天,其中3例术后合并感染,治愈率100%。
2方法
为观察内外混合痔术前应激反应,特设制了如下观察项目:
2.1血压和脉搏:①入院时血压和脉搏;②接到手术通知书时(术前一天)的血压脉搏;③手术前日晚睡前的血压和脉搏;④手术前30min(未注射术前用药)时的血压和脉搏;⑤术后7日和10日的血压和脉搏。
2.2制订自评量表:制订自评量表对66例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1]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表中每个症状加以时间限制,采用1~4分计分法:①接到手术通知后始终无相应感觉者为1分;②接到手术通知后即刻出现相应感觉而很快消失者为2分;③接到手术通知后,一天内症状不能消失者为3分;④接到手术通知时均有相应感觉者为4分。
3结果
对66例的观察项目分别记录、制表,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
3.1不同性别的术前应激反应的比较:女性的术前应激反应比男性强烈,主要表现在女性术前30min与入院时的血压和脉搏的变化比值大于男性的比值(收缩压t检验P<0.01,舒张压P<0.05;脉搏变化比值t检验P<0.01)。
3.2自评量表得分不同的患者的比较:得分高的(得分>30)比得分低的(得分20~29)的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强烈。高分组术前30min血压、脉搏与入院时血压脉搏变化比值明显大于低分组(t检验时P值均<0.01)。
4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的安全性和无痛性都大大提高,但由于患者认知水平的局限,手术的可怕仍然是患者心里不可抹去的阴影,尤其在手术即将实施前的一个短时间内,这种恐惧可以达到极限,机体由此可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2、3],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从而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的变化[4],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患者的恐惧、焦虑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的环境、诊疗因素有显著相关[5]。现代应激理论认为,人在危急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会释放儿茶酚胺,从而引起血压和心率改变,这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因此,本研究应用血压和脉搏两项生命指标来观察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上述观察可知,内外混合痔患者在手术前(术前24小时)血压和脉搏波动大,出现“双峰”现象,即接到手术通知时和手术即将实施前30min,尤其后者变化更显著。同样的应激因素对不同的个体引起的反应不相同,这与个体的遗传因素、人格特征和社会环境等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内外混合痔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不同,女性较男性更为强烈。本研究通过对自评量表的观察,结果表明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与精神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过分多紧张和焦虑,可使应激源强度大大增强,从而导致机体更强烈的应激反应。因此通过对66例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观察和分析,提示我们要对患者术前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要加强术前访视,通过有效的交谈和沟通,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有效控制和降低手术应激源的强度,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使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能够积极配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伤口早日愈合[6]。
参考文献
[1]刘喜梅,魏新,梁涛,等.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影响的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11-12.
[2]王筱君,刘建芬.术前干预对择期脊柱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18-19.
[3]崔车辰.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6,31(9):692.
[4]梁宝勇,刘畅,杜桂芳,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研究.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80.
[5]葛辉文,邓光辉,钱小红.外科患者焦虑、忧郁的原因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24-26.
[6]郭道心,宋国英.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四川医学.2002,23(2):128-129.
【关键词】内外混合痔 应激反应
手术方法是治疗内外混合痔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内外混合痔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前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手术即将实施之前,仍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恢复。因此,对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观察和分析,为术前制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有助于防治身心疾病,取得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对66例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
我院自2004年—2007年收治需手术治疗的内外混合痔患者66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6.5岁。住院天数8~31天,其中3例术后合并感染,治愈率100%。
2方法
为观察内外混合痔术前应激反应,特设制了如下观察项目:
2.1血压和脉搏:①入院时血压和脉搏;②接到手术通知书时(术前一天)的血压脉搏;③手术前日晚睡前的血压和脉搏;④手术前30min(未注射术前用药)时的血压和脉搏;⑤术后7日和10日的血压和脉搏。
2.2制订自评量表:制订自评量表对66例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1]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表中每个症状加以时间限制,采用1~4分计分法:①接到手术通知后始终无相应感觉者为1分;②接到手术通知后即刻出现相应感觉而很快消失者为2分;③接到手术通知后,一天内症状不能消失者为3分;④接到手术通知时均有相应感觉者为4分。
3结果
对66例的观察项目分别记录、制表,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
3.1不同性别的术前应激反应的比较:女性的术前应激反应比男性强烈,主要表现在女性术前30min与入院时的血压和脉搏的变化比值大于男性的比值(收缩压t检验P<0.01,舒张压P<0.05;脉搏变化比值t检验P<0.01)。
3.2自评量表得分不同的患者的比较:得分高的(得分>30)比得分低的(得分20~29)的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强烈。高分组术前30min血压、脉搏与入院时血压脉搏变化比值明显大于低分组(t检验时P值均<0.01)。
4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的安全性和无痛性都大大提高,但由于患者认知水平的局限,手术的可怕仍然是患者心里不可抹去的阴影,尤其在手术即将实施前的一个短时间内,这种恐惧可以达到极限,机体由此可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2、3],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从而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的变化[4],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患者的恐惧、焦虑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的环境、诊疗因素有显著相关[5]。现代应激理论认为,人在危急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会释放儿茶酚胺,从而引起血压和心率改变,这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因此,本研究应用血压和脉搏两项生命指标来观察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上述观察可知,内外混合痔患者在手术前(术前24小时)血压和脉搏波动大,出现“双峰”现象,即接到手术通知时和手术即将实施前30min,尤其后者变化更显著。同样的应激因素对不同的个体引起的反应不相同,这与个体的遗传因素、人格特征和社会环境等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内外混合痔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不同,女性较男性更为强烈。本研究通过对自评量表的观察,结果表明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与精神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过分多紧张和焦虑,可使应激源强度大大增强,从而导致机体更强烈的应激反应。因此通过对66例内外混合痔患者术前应激反应观察和分析,提示我们要对患者术前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要加强术前访视,通过有效的交谈和沟通,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有效控制和降低手术应激源的强度,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使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能够积极配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伤口早日愈合[6]。
参考文献
[1]刘喜梅,魏新,梁涛,等.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影响的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11-12.
[2]王筱君,刘建芬.术前干预对择期脊柱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18-19.
[3]崔车辰.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6,31(9):692.
[4]梁宝勇,刘畅,杜桂芳,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研究.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80.
[5]葛辉文,邓光辉,钱小红.外科患者焦虑、忧郁的原因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24-26.
[6]郭道心,宋国英.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四川医学.2002,23(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