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引领教师优化了语文作业的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为此,作者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设计出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语文作业。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
关键词: 语文作业 新课程 作业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可是传统的作业模式却没有太多的改变。长期以来,人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了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更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能动的作业活动中,激发无穷的创造灵感,获得生动、活泼、圆满的发展。好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平台。
1.设计个性化作业——张扬学生的个性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语文作业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1)开放性作业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园地。
在教学了“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后,我发现学生对宋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这样设计作业:请你根据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宋词的美。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所学诗词的意境创作出了绘画作品,擅长音乐的同学找来了以宋词为歌谱的歌曲并现场演唱,有朗诵才能的同学则选择了一篇宋词进行配乐朗诵,爱好文学的同学有的模仿宋词进行诗词创作,有的在对大量宋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了一篇鉴赏文章。
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娇艳的花儿的话,那么在开放性作业这片园地里,就定能百花齐放。
(2)层次性作业
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因人而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不同的作业,变以往教学中的统一作业为差异性作业,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和数量。
①作业量分层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基础训练为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增大他们的作业量,让他们能够“吃得饱”。总之,作业是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与能力的手段,适合学生的作业才是有用的作业。
②作业难度分层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难易程度应有区别。比如布置文言文预习作业时,我是这样分层的:第一层次——熟读全文;第二层次——翻译全文;第三层次——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学生可依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③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为了有效解决后进生、学困生能“吃得了”的问题,语文作业的设计在完成时间上要分层要求。在教学《登高》、《声声慢》等诗词后,对优等生则要求在课堂上就能背诵全文,而对于课堂上背诵有难度的学生,则允许他们课后继续努力,直到熟练背诵。
分层作业避免了“一刀切”的片面做法,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内完成作业,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设计创新型作业——挖掘学生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1)自主性作业
自主性作业是让学生变换角度,自行选择作业内容、自主设计作业形式,真正掌握作业的主动权,从被动作业转变为主动作业。
在高三复习拼音这一板块时,我会布置学生出一份试卷,然后彼此交换做,再由学生自改、自订正。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业的主动性,他们俨然一位小老师,为了出好这份试卷,他们会认真研究知识点,使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入透彻。而学生在互批互改的同时,也能查漏补缺,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
比如每周一定量的积累,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所看的格言警句,可以是所听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是所读的名家作品,在积累的同时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隔一段时间,让他们从自己最得意的积累作业中选出几篇来交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2)合作性作业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合作性作业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学习的最高效率。
在《鸿门宴》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看法褒贬不一。于是我就引导他们展开一场辩论赛,论题是:项羽和刘邦,谁是你心中的真英雄?班级同学分成两组,每組成员积极搜集资料、准备论据,有的翻阅书籍,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向父母、长辈请教。在与同学合作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的同时,他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辩论双方的唇枪舌剑中,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分析、学会表达。 在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智慧,另一方面,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
(3)探究性作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性作业值得提倡。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感知、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以合作、交流、创造的自由天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学完《屈原列传》,我们探究“屈原该不该选择自投汨罗江这条路”,深入对屈原这一性格悲剧的认识;学完《祝福》,我们探究“祥林嫂到底是谁害死的”,揭示封建礼教杀人的本质;学完《雷雨》,我们探究“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是真的吗”,掀开资本家虚伪的面纱。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探究性作业给了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为学生“心灵自由”创造了条件。
3.设计趣味性作业——放飞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作业设计富有创意、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就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1)角色扮演
通过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既有利于学生较快较深地熟悉文本,又能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使他们在这里得到情感体验。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构成。在教学完成之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自由选择题材、自行角色分工,自主编排剧本,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
这样,学生带着改编和演出任务阅读文本,理解人物,品味语言,更能读出自己的见解,获得独特的体验。而且,亲自参加演出,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研究表演台词、道具、服装的积极性,最终得到多方面锻炼。
(2)心灵共鸣
布置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作业,容易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情感,使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
如在学习了《十八岁和其他》这篇课文,带领学生体会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并请家长写回信。在书信中,孩子们与家长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而且让家长从中受到了启示,逐步改变了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3)学科融合
本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重要理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如,《雨霖铃》的作业设计,我是这样安排的:根据本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情感,为它配画。这项作业,既给学生展示绘画技能的空间,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拓展了古诗词意境,品味出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理解记忆了全词,这比死记硬背效果更佳。
又如,学了《江南的冬景》,让学生回家自己选择音乐进行配乐朗读,第二天到学校来交流。学生在感悟字里行间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体味文字背后所表达的含蓄情感的基础上,选择了他们认为贴切的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他们不由自主地融入文本情境之中,在朗诵中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分享着欢乐。
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真正地從“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
关键词: 语文作业 新课程 作业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可是传统的作业模式却没有太多的改变。长期以来,人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了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更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能动的作业活动中,激发无穷的创造灵感,获得生动、活泼、圆满的发展。好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平台。
1.设计个性化作业——张扬学生的个性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语文作业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1)开放性作业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园地。
在教学了“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后,我发现学生对宋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这样设计作业:请你根据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宋词的美。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所学诗词的意境创作出了绘画作品,擅长音乐的同学找来了以宋词为歌谱的歌曲并现场演唱,有朗诵才能的同学则选择了一篇宋词进行配乐朗诵,爱好文学的同学有的模仿宋词进行诗词创作,有的在对大量宋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了一篇鉴赏文章。
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娇艳的花儿的话,那么在开放性作业这片园地里,就定能百花齐放。
(2)层次性作业
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因人而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不同的作业,变以往教学中的统一作业为差异性作业,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和数量。
①作业量分层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基础训练为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增大他们的作业量,让他们能够“吃得饱”。总之,作业是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与能力的手段,适合学生的作业才是有用的作业。
②作业难度分层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难易程度应有区别。比如布置文言文预习作业时,我是这样分层的:第一层次——熟读全文;第二层次——翻译全文;第三层次——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学生可依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③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为了有效解决后进生、学困生能“吃得了”的问题,语文作业的设计在完成时间上要分层要求。在教学《登高》、《声声慢》等诗词后,对优等生则要求在课堂上就能背诵全文,而对于课堂上背诵有难度的学生,则允许他们课后继续努力,直到熟练背诵。
分层作业避免了“一刀切”的片面做法,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内完成作业,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设计创新型作业——挖掘学生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1)自主性作业
自主性作业是让学生变换角度,自行选择作业内容、自主设计作业形式,真正掌握作业的主动权,从被动作业转变为主动作业。
在高三复习拼音这一板块时,我会布置学生出一份试卷,然后彼此交换做,再由学生自改、自订正。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业的主动性,他们俨然一位小老师,为了出好这份试卷,他们会认真研究知识点,使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入透彻。而学生在互批互改的同时,也能查漏补缺,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
比如每周一定量的积累,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所看的格言警句,可以是所听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是所读的名家作品,在积累的同时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隔一段时间,让他们从自己最得意的积累作业中选出几篇来交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2)合作性作业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合作性作业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学习的最高效率。
在《鸿门宴》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看法褒贬不一。于是我就引导他们展开一场辩论赛,论题是:项羽和刘邦,谁是你心中的真英雄?班级同学分成两组,每組成员积极搜集资料、准备论据,有的翻阅书籍,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向父母、长辈请教。在与同学合作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的同时,他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辩论双方的唇枪舌剑中,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分析、学会表达。 在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智慧,另一方面,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
(3)探究性作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性作业值得提倡。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感知、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以合作、交流、创造的自由天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学完《屈原列传》,我们探究“屈原该不该选择自投汨罗江这条路”,深入对屈原这一性格悲剧的认识;学完《祝福》,我们探究“祥林嫂到底是谁害死的”,揭示封建礼教杀人的本质;学完《雷雨》,我们探究“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是真的吗”,掀开资本家虚伪的面纱。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探究性作业给了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为学生“心灵自由”创造了条件。
3.设计趣味性作业——放飞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作业设计富有创意、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就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1)角色扮演
通过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既有利于学生较快较深地熟悉文本,又能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使他们在这里得到情感体验。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构成。在教学完成之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自由选择题材、自行角色分工,自主编排剧本,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
这样,学生带着改编和演出任务阅读文本,理解人物,品味语言,更能读出自己的见解,获得独特的体验。而且,亲自参加演出,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研究表演台词、道具、服装的积极性,最终得到多方面锻炼。
(2)心灵共鸣
布置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作业,容易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情感,使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
如在学习了《十八岁和其他》这篇课文,带领学生体会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并请家长写回信。在书信中,孩子们与家长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而且让家长从中受到了启示,逐步改变了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3)学科融合
本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重要理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如,《雨霖铃》的作业设计,我是这样安排的:根据本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情感,为它配画。这项作业,既给学生展示绘画技能的空间,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拓展了古诗词意境,品味出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理解记忆了全词,这比死记硬背效果更佳。
又如,学了《江南的冬景》,让学生回家自己选择音乐进行配乐朗读,第二天到学校来交流。学生在感悟字里行间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体味文字背后所表达的含蓄情感的基础上,选择了他们认为贴切的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他们不由自主地融入文本情境之中,在朗诵中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分享着欢乐。
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真正地從“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