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而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因此,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对话,“问”出精彩,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的境地,最终一无所获。“学”离不开“思”,“思”必须有利于“学”,学与思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因此,在课堂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这是课堂教学中很普通的现象。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循序渐进,注重提问的层次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以疑引思。而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了?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当那个人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时,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你知道葫芦都落了的原因吗?你想对那个人说些什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放手让学生去想,放手让学生去说,从理解句子再到理解段落,层层深入,语言训练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拓展延伸。由于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把握时机,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
三、难易适度,注重提问的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学生无从学到新知识,只能在“原地踏步”;太艰深,新旧知识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 如教学《四个太阳》时有人设计了问题:“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这样设计“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他们是怎么邀请的?”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给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带来了欢乐。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突破难点,注重提问的指向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养成质疑的习惯,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和主动释疑。教师的“问”应是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即侧重“引”和“导”,平时我主要示范一些思维的方法,如分析法: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教学《月亮的心愿》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课文通过故事让人们明白什么道理?通过连续追问,使学生明白学习一篇课文可以从题目、主要内容、主题入手。不断质疑、认真探究,才能读懂课文,示范多了学生就会在模仿中学会如何质疑了。
五、促进生成,注重提问的探索性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有的生成对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时候,教师应采用追问的形式,适时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在优质课比赛中有幸听了两节《浅水洼里的小鱼》,两位教师不但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而且面对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老师,我觉得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处理也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面对“意外”,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第二位教师则巧妙地运用这一珍贵资源,“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同学们还有其它好办法吗?”从而使课堂大放异彩!预设与生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精心预设能是教师更好地调控富有变化的动态课堂,而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生成又促使教师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课堂因此充满生机。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生成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及时追问,促进生成。
总之,语文是一个灵动的、充满激情的世界,对提问的有效性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以“清静”的态度去反思,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富有成效的提问风格,只有认真准备,潜心钻研,才能让孩子们敢想,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属于他们的王国!
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的境地,最终一无所获。“学”离不开“思”,“思”必须有利于“学”,学与思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因此,在课堂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这是课堂教学中很普通的现象。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循序渐进,注重提问的层次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以疑引思。而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了?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当那个人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时,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你知道葫芦都落了的原因吗?你想对那个人说些什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放手让学生去想,放手让学生去说,从理解句子再到理解段落,层层深入,语言训练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拓展延伸。由于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把握时机,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
三、难易适度,注重提问的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学生无从学到新知识,只能在“原地踏步”;太艰深,新旧知识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 如教学《四个太阳》时有人设计了问题:“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这样设计“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他们是怎么邀请的?”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给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带来了欢乐。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突破难点,注重提问的指向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养成质疑的习惯,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和主动释疑。教师的“问”应是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即侧重“引”和“导”,平时我主要示范一些思维的方法,如分析法: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教学《月亮的心愿》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课文通过故事让人们明白什么道理?通过连续追问,使学生明白学习一篇课文可以从题目、主要内容、主题入手。不断质疑、认真探究,才能读懂课文,示范多了学生就会在模仿中学会如何质疑了。
五、促进生成,注重提问的探索性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有的生成对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时候,教师应采用追问的形式,适时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在优质课比赛中有幸听了两节《浅水洼里的小鱼》,两位教师不但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而且面对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老师,我觉得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处理也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面对“意外”,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第二位教师则巧妙地运用这一珍贵资源,“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同学们还有其它好办法吗?”从而使课堂大放异彩!预设与生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精心预设能是教师更好地调控富有变化的动态课堂,而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生成又促使教师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课堂因此充满生机。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生成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及时追问,促进生成。
总之,语文是一个灵动的、充满激情的世界,对提问的有效性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以“清静”的态度去反思,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富有成效的提问风格,只有认真准备,潜心钻研,才能让孩子们敢想,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属于他们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