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在校研究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来源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fe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研究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新事物最好奇、最有求知欲的新时代年轻人,对新媒介的使用频率应该是相对比较高的。在这种背景下,良好的媒介素养就对广大研究生们识别、分析和处理信息有着重要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和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媒介的信息把关不足、自身责任感缺失和舆论导向的错误,也对研究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云南财经大学近200名在校研究生展开的问卷调查,从媒介的接触情况、媒介的认知情况和媒介的使用情况三个方面,分析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提升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策略,为高等院校研究生媒介素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 媒介素养 调查 建议
  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从1990年互联网向全世界开放,到今天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把人们完全置于新媒体的环境中。研究生作为思想活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群体,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他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新媒体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各种负面效应日渐凸显出来,为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提升研究生的媒介素养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1 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一词最早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媒介指的是能让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狭义的媒介则指的是“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可以说,无论是广义的媒介还是狭义的媒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而媒介素养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媒介。何谓素养呢?“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
  媒介素养作为西方新闻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西方社会,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与此同时,大众媒介传播的各种新文化、新思想和新观念也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英国学者们看到大众媒介这个新事物给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看到了各种负面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的出现。在此背景下,为了捍卫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抵御低劣的流行文化,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在1933年出版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正式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旨在对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进行恰当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抵制外来低劣大众文化的能力。随后,这一概念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广泛认同,并相继传入其他国家。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张志安和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认为,媒介素养包括认识、发现、检索、利用、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强调解读、批判媒介信息,将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概括来说,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批判性地选择大众传播信息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研究生是我国高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因此,研究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数字图书馆和丰富的大众媒介资源为研究生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他们必须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批判性地理解、分析、接收和利用,不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我,坚决抵制低俗的流行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履行好新时代研究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自身的媒介素养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用实证方法确切地了解目前研究生媒介素养的现状,我们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做了一次简单的随机问卷调查。
  2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媒介素养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9份。其中女生114人,占63.7%,男生65人,占36.3%;文科类学生156人,占87.2%,理工类学生23人,占13.8%;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151人,占84.4%,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27人,占15.1%,研究生三年级的1人,占0.5%。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媒介素养的一些基本情况。
  2.1媒介的接触情况
  在“你通常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获取信息”的题目中(如图1),电脑和手机分别高达48.60%和45.25%,其次依次是电视、广播和报纸。我们可以看见,新媒体是研究生们接触最多的媒介,而传统的三大媒体加起来占的比例不到10%。因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在云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中,新媒体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究其原因,55.3%的研究生都认为使用方便是选择某一媒介的首要标准,其次是时效性强,而这两条标准正是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重要优势。
  在每天接触媒介时间的调查中,半小时到一小时占的比例最大,有26.8%,其次是三小时以上占22.9%,比例也相当大,一小时到两小时和两小时到三小时也都在20%左右,完全不接触的只占1.1%。可见,媒介接触已经成为研究生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   在“你接触媒介时,是否有明确的目的”问题中,60.34%的研究生都选择了“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看具体情况”,25.70%的研究生选择了“有,定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选择“有,有学习或者工作的任务才看”和“没有,随便看看,打发时间”的研究生相对较少。而在问到“你接触各类媒介的动机是什么”的多选题时(如图2),选择休闲娱乐的研究生有77.7%,其次是获悉新闻,有65.4%。可以看出,休闲娱乐和了解外界是研究生们使用媒介的主要用途。
  2.2媒介的认知情况
  媒介的认知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们对媒介收入来源的了解情况时发现(如图3),70.4%的研究生都认为广告收入是媒介的主要收入来源,27.4%的研究生认为是发行量或者收视率,只有2.2%的研究生认为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目前,我国大部分新闻媒体采取“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形式,广告收入和新闻产品有偿使用所获得的收入是媒介的主要收入来源,云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对我国媒介的商业属性和运作模式还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图3:你认为各类媒介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本来就是纷繁复杂的。最初,英国学者们正是出于对大众媒介传播的流行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如图4),70.39%的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认为是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交叉出现,18.44%的研究生认为是“以浅显的、平庸的通俗文化为主”,认为“以正面的、严肃的高雅文化为主”和“以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为主”的研究生则非常少。可见,研究生们还是用相对理性的眼光在审视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但就当前来看,他们还是认为通俗文化的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在“你认为目前各类媒介的功能是什么”的多选题中,85.5%的研究生都认为媒介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同时74.9%的研究生认为媒介也是大众娱乐的工具,其他的选项都在50%以下。这一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研究生们接触媒介的动机以获悉新闻和休闲娱乐最多。
  在问卷调查中还列举了2015年比较重要的6大新闻事件和6大新闻人物,对此云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们对6大新闻事件的知晓度普遍较高。不过对新闻人物的知晓度则有较大差别,明显领先的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和16届世界游泳锦标赛100米自由泳冠军宁泽涛。另外有约一半的人知道缅甸著名女政治家昂山素季,而对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的救援英雄官东和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牺牲的消防员杨钢的知晓度则大幅下降。
  2.3媒介的使用情况
  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是媒介素养的核心问题。在回答“有人说,媒介报道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能真实地反映现实,你赞同么?”的问题时(如图6),有49.16%的研究生表示怀疑,有45.25%的研究生表示基本赞同,完全赞同和完全反对的仅占3.91%和1.68%。这说明,近一半的云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还有一小半的研究生容易把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混为一谈,在媒介理解上仍存在重要缺陷。
  在面对媒介的报道内容时(如图7),60.89%的研究生选择偶尔会主动思考其真实性,33.52%的研究生表示自己一定会思考其真实性,也有5.59%的研究生表示从来不会思考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虽然有近一半的研究生有把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区分开的意识,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大部分的研究生还是会不假思索的直接吸收媒介提供的新闻,把媒介现实当作客观现实,只有少部分的研究生会去判断新闻的真实性,有选择地接收媒介的信息。
  媒介素养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媒介的意义是通过与受众的协商而完成的。受众通过自己的经验和需求对信息加以诠释,再反过来对媒介施加影响。调查发现,在回答“阅读新闻信息时,你的角色是什么”的问题时(如图8),48.04%的研究生表示“说不清楚,视情况而定”,38.55%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是“被动的接受者”,只有13.41%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影响者”。
  媒介素养还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认识到大众媒介的巨大影响力会对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广泛影响。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研究生认为会对自己的思维想法(60.9%)和知识结构(52.5%)产生影响,并有47.5%的研究生认为对自己的人际交流有影响,有35.8%的研究生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影响,同样数量的研究生认为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有影响,仅有相当少的研究生认为媒介传播的信息对自己完全没有影响。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研究生都看到了大众媒介对其思想、行为的影响,不过忽视了类似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深层次的影响。
  能否主动的参与媒体互动,发表意见,也是衡量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除了68.2%研究生同学表示都参与过网上留言之外,进行其他形式的媒体互动的同学都相当少。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研究生在阅读新闻时,还是被动地接受,参与媒介互动的比例很低,不过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这种廉价、方便、时效性高的互动形式使同学们参与媒介互动的门槛变低,扩大了研究生们的媒体参与空间。
  3 提升研究生媒介素养的建议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信息社会强大的传播速度、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影响了生产、生活、教育等诸多领域。研究生是新媒体时代的参与者和使用者,时刻体验着新媒体技术引发的革命。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帮助研究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媒介素养水平,让媒介信息为自己所用,本研究提供以下策略:
  3.1有关政府部门更新观念,重视研究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相比英美发达国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起步晚,而且发展缓慢,尚未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这是当前研究生媒介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更新观念,重视研究生的媒介素养培养是提高全国研究生媒介素养水平的前提条件。   3.1.1有关部门应该将提高研究生媒介素养纳入相关政策之中,并监督其在高校的落实情况
  政府在提高研究生媒介素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稍晚,普及率偏低,现实条件复杂。有关部门将其纳入相关政策之中,成为强制性要求,并监督其在高等院校中的落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高校领导、教师的压力,迫使他们督促研究生们在学习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同时也让研究生自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提高媒介素养的意识。
  3.1.2有关部门应该在全国大学的研究生部展开媒介素养宣传活动,掀起提升研究生自身媒介素养的热潮
  政策是强制性的要求,如何让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们从心底里接受这个建议?宣传活动必不可少。配合着政策方面的落实,有关部门还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提高研究生媒介素养的社会宣传活动,形成一种提高媒介素养的气候,使其成为一种意识扎根每个学生的心底,为广大研究生们媒介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2高等院校努力实践,进行研究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
  研究生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研究生教育是当前研究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等院校应该认识到媒介素养对当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影响,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
  3.2.1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或举办公共讲座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提高研究
  今天的中国研究生,除了新闻相关专业的同学之外,很少有其他专业的同学接受过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高等院校应该有意识地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通过开设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济学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邀请业界知名的记者、编辑举办公共讲座,一方面可以让研究生们对新闻传媒行业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了解更多的信息传播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他们认识到新闻产品是经过人工精心建构的,在接触信息的过程中,研究生们应该具有区分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意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找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新闻产品。
  3.2.2高等院校可以深化与媒体的合作,创办自己的实训基地
  高等院校可以加强与传媒界的联系,深化合作,建立研究生固定的实训基地,为每一个对媒体有好奇和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好的实习平台。短期的实训经历,能让他们了解所接触媒体的性质、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新闻从发掘、制作到传播的整个制作过程。培养他们主动思考信息产品真实性的意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冷静地分析信息的来源与可靠程度,争取让每一个研究生都能成为理性的信息消费者。
  3.3研究生个人积极参与,响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号召
  研究生们应当意识到媒介素养对自己当前的研究领域和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利用好政府和学校为研究生们创造的良好条件的同时,自身也要努力补充有关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
  3.3.1研究生应该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新闻传播方面的经典著作,弥补自己媒介素养知识的缺失
  政府和学校在提高研究生媒介素养方面的努力只是一些外力作用,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应该更多地从内力着手,阅读新闻学、传播学、大众文化、媒介研究、媒介经营、媒介心理学等相关书籍,形成一个新闻传播的基本架构,对新闻传播理论和经营理论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才能更客观、更公正地辨别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真正的让媒介产品为自己所用。
  3.3.2学生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成立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社团和组织
  学生干部在整个研究生部的学生工作中起的是领头羊的作用,因此,在全面提高研究生媒介素养的工作上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比如学生干部可以带头成立社团和组织,进行一些与媒介素养有关的教育、讨论和活动,同时深入各院系开展教育普及活动,直接推动本校研究生们媒介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03).
  [2] 焦红强. 新媒介时代河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J].今传媒,2011(6).
  [3]潘翠瑶.研究生学术能力与媒介素养关系调查研究[J].金田,2013(3).
  [4] 冯丹娃,起文华.网络时代提升研究生信息媒介素养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
  [5] 景海燕,衣华亮. 试论研究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考试周刊,2007(29).
  [6] 夏天静,钱正武.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以常州某高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7] 芮必峰,陈夏蕊.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J].新闻界,2013(14).
  [8] 郑保章,吴静静,王一茹.媒介素养研究:从内容到方法——以2008至2012年为例[J].编辑之友,2013(8).
  [9] 徐沁.博士生媒介素养教育隐忧及对策——基于浙江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0(4).
  [10] 蔡骐,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2013(9).
  [11] 刘津池.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龙惠慧◇
其他文献
摘 要:校园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话题。食品安全作为校园安全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在校学生的饮食健康和生命安全,值得学界关心和研究。因此,有必要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理论基础,目前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学校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否能通过食品安全监管治理体系消弭现代社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关键词:校园安全 食品安全 治理体系  在钢琴表演艺术中,人们衡量客观事物概念的“度”常被用以衡
期刊
摘 要:微积分问世以后,插值法被作为一种逼近函数的构造方法,是函数逼近、数值微积分和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基础,拉格朗日插值是利用基函数方法构造的插值多项式.本文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构造出插值多项式,通过对插值函数的基本性质,插值公式的误差估计,以及插值公式在MATLAB中的程序算法的研究,来解决复杂的函数值的近似计算问题,实现拉格朗日插值法在解决函数值的近似计算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拉格朗日 插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当前存在的师资水平下滑,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实验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教学定位和设置多层次实验模式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模拟电路 教学改革 实验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高校信息类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评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许多高校都是按院系统一招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再分专业方向和选择专业模块,强调“宽口径、重基础”,在这
期刊
摘 要: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西方的一些人对中国的抗战一直失之客观、公正,妄加抹杀、贬低中国抗战的作用和意义,甚至说,“德国可以向犹太人忏悔,但中国不配让日本忏悔。”且不谈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不谈西方“现代国家是战争的产物。战胜国强迫战败国割地赔款,解除武装,缔结不平等条约,理所当然,这就叫‘国际秩序’,
期刊
摘 要:毒品对于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具有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采用合理情绪治疗法对海洛因戒除者防复吸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强戒人员纠正其关于复吸的错误认知,调整不良情绪,改善毒品断戒行为。  关键词:合理情绪治疗 海洛因戒除者 复吸 应用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项目编号:Y13037  毒品对于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具有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吸毒者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情绪状态、行为特
期刊
摘 要:在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大背景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不足和改进的空间。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指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浅议了改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方法 改进对策  引言  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我们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而英语这门语言作为目前世界
期刊
摘 要: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重视教师的反馈并且肯定书面反馈的不可替代性, 他们认为书面反馈比在师生面对面谈话中的口头反馈和学生互评中的同学反馈都更为有效。很多英语教学法的研究者认为,提供合适的书面反馈是第二语言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是最具灵活性的书面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在表扬、批评和建议三个功能中进行多样性地选择。教师也会通过使用多种缓和策略的手段去改善评价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因趣味性、运动性等广泛吸引儿童的参与,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学习抽象的音乐知识,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本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经验,从节奏学习、情感提升、音乐欣赏等方面对于游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同时总结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意见。  关键词:游戏 音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是培养人才的素质和品质的背景与底色,它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张伯苓式的教育家,办西南联大一样的大学,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 博雅教育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课内和课外文化思想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以生态观为指导,立足于校本需求,考虑学习者主体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规划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朝多元化,分阶段、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推进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