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人性之歌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少女小渔》起,严歌苓的艺术敏感就牢牢地盯住了一类女性形象的创造:包容各种凌辱,承受万般苦难,命运就像不间断的噩梦笼罩,人在梦中沉默着,发不出丝毫的喊叫与哭泣,但又无比坚韧,顽强地挣扎。她就像黑土地那样藏污纳垢,吞噬了无穷尽的垃圾、尸体、落叶以及动物的排泄物,消化了无穷尽的肮脏,却能够地脉畅通,孕育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量。有的评论家对严歌苓创造的女性形象,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地母。严歌苓笔底下创造出来一系列女性:小渔、扶桑、王葡萄、万红……在当代文学的人物艺术长廊里,留下了独特而鲜明的地母形象。
  如果我们追溯文学史的渊源,严歌苓创造的形象有着鲜明的传承性,五四新文学史上的许地山和萧红作品里,都可以看到这类女性形象的先驱,但是严歌苓把这类形象的创造推到了艺术典型的高度,同时,这类形象在严歌苓的笔下又不断地变化着和发展着,慢慢地形成了不同形态的女性系列。从王葡萄到护士万红,与以前的地母形象拉开了一点距离:不再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形象,而且展示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因素:甘于奉献。她们仍然是一个弱者,但是在她们虽然微不足道却为之奉献了一辈子的行为中,体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德。新作《芳华》里的刘峰,也可以说,是男版的万红,但要比万红更加深刻地展现人性的本质力量。万红是从严歌苓创造的地母系列中派生出来的形象,看上去仅仅走出了一小步,有了一点距离,而刘峰的形象则是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形象,颠覆了原来藏污纳垢的地母形象,刘峰的两只脚仍然是站在地母所依托的土地上,但是他的精神是向上生长的,贯通了天地之间的呼吸与交流,所以刘峰是自觉的,是精神的,是从人性的本真出发的。严歌苓通过这个形象谱写了一曲人性之歌,但她又是通过误读的叙事形式来表现这个形象隐含的人性高贵内核。这也是严歌苓小说的一个惯用的叙事手段。所以我们要真正理解刘峰所含有的人性的正能量,必须通过穿透那些误读的叙事外衣,还原人性的初原形态。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要看刘峰的典型性格里包含了哪些内容?小说叙事人萧穗子是刘峰的战友,同一个文工团的成员,她开门见山介绍说:刘峰有个外号叫“雷又锋”——又是一个雷锋。他出身贫苦,从梆子戏里翻筋斗的角色成长为部队文工团演员,但他不是业务上的尖子,而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包揽各种杂务,心灵手巧,乐于助人,成为集体团队里不可缺少的粘合剂,因为他的存在,消解了日常生活中各种人为的、由人性小缺点而产生的矛盾。因此,在某种政治观念下,他就是一个学雷锋的先进典型。但是紧接着两个事件发生了:一件是当文工团其他男演员不愿意托举体味较重的女演员何小曼时,刘峰挺身而出,挽回了小曼当众受辱的面子;另一件是他疯狂爱着漂亮的女演员林丁丁,有一次失态触摸了女子身体,前功尽弃,被撵出文工团,从此改变了人生的命运。这两件事在叙事人穗子的讲叙语气里,没有丝毫嘲讽的意思。前一件事表明了他对于人性尊严的维护。而后一个所谓的“触摸事件”,其实是一种单向示爱的表达。反过来也说明了刘峰的先进性不是外贴上去的政治符号,恰恰是从本真的生命生发出来的,只有真正懂得爱、会爱的人,才能够高贵地为他人奉献出自己。
  我在读刘峰故事时,不止一次联想到当年我研究巴金早期思想时,巴金最打动我的一个伦理概念:生命的开花。这是法国哲学家居友所说的。人的生命的意义就像花一样,花的芬芳出于生命本能会自然地散发。巴金早期服膺于俄罗斯理论家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克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起源,指出了人性的形成,来自于生物种族长期的进化。他从大量的生物种族变迁中获得了人性构成的基因:首先就是群居生活带来了种族的集体型和互助型的本能,人类只有互助才能生存,“爱”是互助的最高境界;其次是互助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化,逐渐形成了同情、帮助、牺牲等伦理概念,关鍵是原始正义的原则;其三,自我牺牲精神是人性诸类基因中最重要的元素,具体地说,生命意义需要分享,“开花”就是一次分享,人的思想、感觉、爱等等都是分享的元素,自我牺牲是分享的极端形式。这样,从互助产生了爱的本能,从同情等产生出原始正义行为,再从生命的分享产生自我牺牲精神,构成克鲁泡特金人性论的三部曲,充分展示了人性的正能量。在克氏的伦理学体系里,人性的正能量构成了人类进步的能动性,也就是精神的力量。克氏人性论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所谓性善性恶的原始辩论,也远远超越了宗教所宣扬的神喻和戒律,它力图在科学的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正能量,让人自觉到人性正能量是自己与生俱在的生命本能,因而也是自己完全可以自觉掌握与实践的,不需要外界的灌输和提升。克氏的伦理学打破了私有制度建构起来的利己主义伦理学,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由此建构起人类英雄的想象模式。生命的开花,成为了一面英雄主义的旗帜。但是当严歌苓把这样一种伦理模式设置于1970年代以及往后30年的中国环境下加以表现的时候,就出现了刘峰这样一个反英雄主义的小人物的悲剧形象。
  正因为这种人性正能量体现了人类向善的普遍特征,所以它才可能被世世代代传承的哲学、宗教、伦理、文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演绎与传播。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形式,演绎和传播都是第二性的,与生命本能状态并非是一回事。更何况文字语言构成的演绎和传播总是会受到各个时代话语的影响,对于人性特征的表述注入不同的现实内涵。《芳华》的故事是从1970年代开始讲起的。那个年代,主流意识形态出于提升全国老百姓思想觉悟的政治需要,在道德修养上创造了一个极端的高度:白求恩、张思德、老愚公、雷锋,古今中外四大道德楷模,成为共产主义理想人格放之四海皆而准的样板。毫无问题,这些楷模(除了虚构的愚公外)都是最具有人性力量的人,在他们的生命本能里向善的伦理元素非常强大,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原始正义、自我牺牲等人性力量都发挥良好。但是任何人性正能量都是与人所具有的完整人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脱离人性的感性力量而单独抽象出来,成为一些政治符号。一旦把人性的向善力量演绎成政治道德样板,那就会产生误读,使人性的本质向人性的演绎异化。刘峰不幸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异化的环境,这才会导致林丁丁对刘峰的示爱行为感到惊吓:“他怎么敢爱我?”请注意:这句话不能改为:“他怎么敢摸我?”因为“摸”可能含有动机不良的行为,“学雷锋标兵”自然有“敢不敢”的问题,而“爱”没有负面的意思,但即使这样一个美好的人性表达,在林丁丁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在那个环境下也是被普遍认为不可思议的。这就成了人性异化的标志。因为“触摸事件”,刘峰从此脱离了“学雷锋标兵”的特殊年代的诠释,还原为普通人。从人性状态来看,刘峰作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本质没有改变,他可以结婚离婚,可以下海经商,可以盗版书籍,也可以与妓女苟合,但是向善的人性没有改变,在每一步看似堕落的人生下降阶梯上,他仍然在向上、向善地努力,时时奉献着自己的残余生命。——小说里有大量的细节描述了这一点。   当代作家评论 2017年第5期
  严歌苓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每一个故事在她的作品里都有一个被讲述的特殊形式。她在《芳华》中照例安排了一个故事叙述人:萧穗子,其身份是作家;萧穗子的身边还有两个不太靠谱的人物:郝淑雯与林丁丁,她们充当了副叙述人的角色。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虽然性格很不一样,但人生命运差不多,共同承担了另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芳华》的叙事结束时间是2015年底,标志事件是刘峰的死及其追悼会。这样,小说叙事时间跨度长达40多年。作家从2016年开始书写这个故事,她为叙述人设定的叙述语言,是当下社会的流行语言,一般地反映了当下的社会风气和世俗观念。这是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话语系统,三个女人都经历了结婚离婚的风霜人生,以枯枝败叶的心态来回忆和议论芳华青春的当年,她们早已经看倦了当年的理想主义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当叙述者描绘1970年代的主流话语时,已经悄悄地拉开了距离,连带着由当年意识形态树立起来的样板。当资本进入市场,像八爪鱼一样无孔不入地在各个领域发挥影响的时候,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权力与资本的结盟构成社会的主要推动力,人性向善的正能量就会被有意无意地误读,甚至遮蔽。这三个女人都从一般市俗观念来回忆刘峰,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刘峰的高贵人格,她们叙述里对刘峰充满廉价同情,也充满了誤读。严歌苓的叙事策略是,她采用了今天的一般人们所能够接受并理解的叙事状态,善意、轻松、不无调侃地扯出刘峰这个人,她有意为之的误读,也是当下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误读,她通过被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误读技巧,写出了一种非常高贵、但又不是神化的人性正能量。
  但是作家本人是能够理解刘峰的,赞赏刘峰的,所以她终究不能彻底遮蔽了躲在叙事人背后的真实态度。于是,小说最后出现了一个真正爱着刘峰的女人沈老师(何小曼),这一易名行为暗示了,现在的沈老师已经不是当年何小曼,当年何小曼也与其他女兵一样,并不能真正用生命来感受并融入刘峰的生命,但现在经历了生死劫难,她是能够真正理解刘峰的人性之美了。小说结尾部分几乎用重复的段落来描述他们两人的相知相爱,这绝不能够理解为同是天涯沦落人似的关系,而是用小合唱似的形式来一起来赞美人性之歌。当然这个小合唱里,也留下来了作家严歌苓自己真正的声音。
  2017年4月20日于鱼焦了斋
  【作者简介】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周 荣)
其他文献
从《秋夜》和《秋夜独语》说起  在古典汉语诗歌中,悲秋意识既源远流长,又根深蒂固,其间的原因何在,至今众说纷纭。《礼记》只知其然地说:“秋之为言愁也。”见杨天宇:《礼记译注》,第82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这部伟大的汉语经典究竟是不知其所以然呢,还是不愿意道出其所以然?作为一个外族人,松浦友久反倒提供了一个素朴并且看似得体的解释:较之于“安定”“固定”又漫长难耐的酷夏与严冬,春秋两季
期刊
中国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相伴而生,它继承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批评传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诗学形态的多维浸染,呈现出不断变动与开放的特质。近年来,围绕百年新诗理论建设形成的成果颇丰,已有谢冕先生做总主编、吴思敬先生担任分卷主编完成的《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吴思敬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等著作涌现。这些著作的一个显要特质在于突破了既往诗学理论史断代式呈现的模态,立足于百年新诗发展的宏大史观,以全
期刊
明明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历史长篇小说,作家张庆国却为什么一定要把这部可谓煞费苦心的作品命名为《老鹰之歌》呢?如此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与猛禽老鹰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关联呢?这是我在阅读长篇小说《老鹰之歌》张庆国:《老鹰之歌》,《十月·长篇小说》2019年第4期。以下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的过程中曾经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在先后两次认真地读过作品之后,我方才恍然大悟,作家之所以要把自己
期刊
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亲证者和参与者之一,贺绍俊始终在寻找中国当代文学之“道”。他以敏锐的学术触觉捕捉文学现场的动向,对重要的文学现象与问题、作家与文本及时发声,用理性的态度考辨文学思潮的流变,探索当代文学批评建设,将这些思考归纳总结并系统化、理论化,显现出坚韧理性的学术追求,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坚持真诚的批评伦理与文化品格,坚守独立的批评人格与文学精神,以真诚之心体悟并体恤作家的创
期刊
在沪上的学院文人中,大家除了自己专攻的术业外,在文学创作上也各有专长,而研究莎士比亚和唯美主义的谈瀛洲虽然写话剧、写小说,却以散文著名。我想,这大概与他之前曾出版过《诗意的微醺》(1999)、《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2005)、《语言本源的守卫者》(2011)等随笔集有关。与其同在复旦任教的老友郜元宝曾以“不一样的上海文风”为题评价其《语言本源的守卫者》所收散文“文风”的卓尔不群,“谈氏之风,稳健
期刊
从一定意义上说,作品是产生于写作之前的。本文意图从周瑄璞的两篇短文——《交付你的真诚》和《在怀疑中前行》切入她创作的动态过程中,并以她的长篇小说《日近长安远》来进行相映互证,从而发掘在她创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核心意识,考察它们是如何影响创作主体,进而影响其作品形态的。     一、作家正常的写作轨迹是起伏顿挫的  2016年末,笔者为周瑄璞《多湾》写过一篇评论名曰《平原上盛开的女人花》。文章结尾写道:
期刊
一  己卯年,指1939年,那一年秋天,震惊中外的长沙会战在湖南营田一带打响。9月2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营田惨案,杀戮800多名中国老百姓,打死1200多名国军战士,烧毁1000多间房屋,一时,血流成河,尸骨成堆,惨状空前。以后,日军又多次血洗营田等地。然而,营田发生的惨案,日后竟数十年再无人提起,就像经过了一场雾霾,悄然退去,以至于,作家熊育群直到40岁时,才从网上偶然得知这一事件。当他看到营田
期刊
性别政治的人文超越  当代中国的女性文学界,一直存在着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女性作家和女性诗人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女性/女权主义者”,甚至常常抱怨自己“女作家”或“女诗人”的称谓被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性别身份,这一点,恰如贺桂梅教授所说:“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虽然性别问题一直是文学界讨论的问题,但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落差’,就是批评界或理论界更愿意谈性别问题,而创作界和作家不大愿意谈
期刊
如果说翟永明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重在对个体精神的深层挖掘,这种经验是身体化的、巫魅化的、充满死亡气息的,那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翟永明的女性经验表达在题材跨度和艺术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线索即女性经验由“自我”向外部的拓展,这种拓展在空间上体现为对女性生存的普遍性关注,在时间上则体现为对中国古代女性的观察、思考与书写。翟永明90年代中期以来书写古典女性的重要作品有:《时间美人之
期刊
美国大众书评杂志众多,很多报纸也自带书评栏目,较有影响力的书评报刊包括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Kirkus Reviews(《柯克斯书评》)、The New Yorker(《纽约客》)、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时报书评》)、Library Journal(《图书馆杂志》)、Booklist(《书单》)等。上述书评报刊在美国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