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什么是有效地数学教学呢?其实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同时,学生主动的、科学的、有效的接受科学的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1、创设生活情境,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开展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活动。
2、创设实物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创设情境时,我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紧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一只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5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求这个圆的面积呢?”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问题的决心。
二、平等和谐,在愉快中接受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心知肚明方可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自觉做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应该蹲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喜欢怎样学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乐学;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爱学;预设学生引起学生善于思考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其个性经验,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预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四十五分钟。
三、有效沟通,在表扬中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孩子是需要不断鼓励的,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且成功体验少的孩子,他们应该得到与成绩较好的孩子相同的待遇,甚至应该得到比成绩较好的孩子更高的待遇。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表扬,更是一种公正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他们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当学习和行为上取得小小的进步时,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关注、认可和欣赏。积极的鼓励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肯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学《秒的认识》时,让孩子们感受10秒的长短时,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动,老师在小结时,对用舞蹈表现的孩子们说:“你真能干,你一定认真地学过舞蹈!”对用拍手的孩子们说:“你很有节奏感,你的音乐学得真棒!”对全班孩子说:“你们真是天才,在10秒中,能想到这么多的方式体会到10秒的长短!”课堂中这样的赞扬伴随着活动中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而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夸张,真实地表达老师对孩子们由衷的希望和祝福。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不懈的追求,也是每一位学生希望的,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前思,在教中悟,在悟中得,才能使课堂效果更好。让课堂教学象一颗明珠,照耀着每一位老师,引导着孩子们奔向理想的天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朱秀萍
(甘肅省瓜州县双塔乡金河第二小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什么是有效地数学教学呢?其实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同时,学生主动的、科学的、有效的接受科学的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1、创设生活情境,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开展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活动。
2、创设实物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创设情境时,我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紧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考,并對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一只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5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求这个圆的面积呢?”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问题的决心。
二、平等和谐,在愉快中接受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心知肚明方可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自觉做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应该蹲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喜欢怎样学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乐学;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爱学;预设学生引起学生善于思考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其个性经验,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预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四十五分钟。
三、有效沟通,在表扬中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孩子是需要不断鼓励的,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且成功体验少的孩子,他们应该得到与成绩较好的孩子相同的待遇,甚至应该得到比成绩较好的孩子更高的待遇。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表扬,更是一种公正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他们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当学习和行为上取得小小的进步时,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关注、认可和欣赏。积极的鼓励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肯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学《秒的认识》时,让孩子们感受10秒的长短时,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动,老师在小结时,对用舞蹈表现的孩子们说:“你真能干,你一定认真地学过舞蹈!”对用拍手的孩子们说:“你很有节奏感,你的音乐学得真棒!”对全班孩子说:“你们真是天才,在10秒中,能想到这么多的方式体会到10秒的长短!”课堂中这样的赞扬伴随着活动中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而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夸张,真实地表达老师对孩子们由衷的希望和祝福。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不懈的追求,也是每一位学生希望的,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前思,在教中悟,在悟中得,才能使课堂效果更好。让课堂教学象一颗明珠,照耀着每一位老师,引导着孩子们奔向理想的天堂!
一、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1、创设生活情境,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开展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活动。
2、创设实物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创设情境时,我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紧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一只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5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求这个圆的面积呢?”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问题的决心。
二、平等和谐,在愉快中接受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心知肚明方可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自觉做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应该蹲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喜欢怎样学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乐学;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爱学;预设学生引起学生善于思考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其个性经验,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预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四十五分钟。
三、有效沟通,在表扬中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孩子是需要不断鼓励的,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且成功体验少的孩子,他们应该得到与成绩较好的孩子相同的待遇,甚至应该得到比成绩较好的孩子更高的待遇。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表扬,更是一种公正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他们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当学习和行为上取得小小的进步时,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关注、认可和欣赏。积极的鼓励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肯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学《秒的认识》时,让孩子们感受10秒的长短时,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动,老师在小结时,对用舞蹈表现的孩子们说:“你真能干,你一定认真地学过舞蹈!”对用拍手的孩子们说:“你很有节奏感,你的音乐学得真棒!”对全班孩子说:“你们真是天才,在10秒中,能想到这么多的方式体会到10秒的长短!”课堂中这样的赞扬伴随着活动中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而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夸张,真实地表达老师对孩子们由衷的希望和祝福。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不懈的追求,也是每一位学生希望的,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前思,在教中悟,在悟中得,才能使课堂效果更好。让课堂教学象一颗明珠,照耀着每一位老师,引导着孩子们奔向理想的天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朱秀萍
(甘肅省瓜州县双塔乡金河第二小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什么是有效地数学教学呢?其实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同时,学生主动的、科学的、有效的接受科学的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1、创设生活情境,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开展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活动。
2、创设实物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创设情境时,我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紧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考,并對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一只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5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求这个圆的面积呢?”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问题的决心。
二、平等和谐,在愉快中接受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心知肚明方可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自觉做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应该蹲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喜欢怎样学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乐学;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爱学;预设学生引起学生善于思考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其个性经验,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预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四十五分钟。
三、有效沟通,在表扬中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孩子是需要不断鼓励的,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且成功体验少的孩子,他们应该得到与成绩较好的孩子相同的待遇,甚至应该得到比成绩较好的孩子更高的待遇。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表扬,更是一种公正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他们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当学习和行为上取得小小的进步时,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关注、认可和欣赏。积极的鼓励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肯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学《秒的认识》时,让孩子们感受10秒的长短时,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动,老师在小结时,对用舞蹈表现的孩子们说:“你真能干,你一定认真地学过舞蹈!”对用拍手的孩子们说:“你很有节奏感,你的音乐学得真棒!”对全班孩子说:“你们真是天才,在10秒中,能想到这么多的方式体会到10秒的长短!”课堂中这样的赞扬伴随着活动中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而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夸张,真实地表达老师对孩子们由衷的希望和祝福。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不懈的追求,也是每一位学生希望的,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前思,在教中悟,在悟中得,才能使课堂效果更好。让课堂教学象一颗明珠,照耀着每一位老师,引导着孩子们奔向理想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