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险旅游作为一种可选择旅游方式已日渐为公众了解和接受,它通常被定义为“不寻常的、奇异的、在遥远的野外地区进行的户外休闲活动,往往采取不同寻常的交通方式”。作为对探险旅游者的心理分析,本文解释了探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面临的风险与其生理、安全的基本需要的矛盾并不居于主要地位,而体验和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探险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根源。
关键词 探险旅游者 需要 旅游行为
一、探险旅游与探险旅游者
探险旅游活动(AdventureTourism)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休闲方式,其开展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旅游兴趣的多样化,探险旅游已不再是专业探险者的专利,而渐渐成为公众,特别是年富力强,富有冒险和探求精神的中青年旅游者的可能性选择之一。据有关统计,在美国有近1/2的公民在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次探险旅游。尼泊尔、布丹等国的探险旅游已成为其获取外汇收入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近十年内渐渐为公众了解和接受,沙漠无人区考察、登山、攀岩等旅游项目已吸引了一批高消费层次人士的参与,以探险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行社也相继出现。
与“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概念相似,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称谓,一种与以行为方式特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准确定义或界定。加拿大的“TourismCanada”组织把探险旅游定义为“不寻常的、奇异的、在遥远的野外地区进行的户外休闲活动,往往采取不同寻常的交通方式,其艰难程度可分为从低到高的各个等级”。我们可以根据旅游者兴趣主要集中点的不同,把探险旅游分为以追求奇异环境和特殊事物为主要目的的环境中心型探险旅游(探奇旅游,如野生动物观察),和以追求一定环境背景中的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中心型探险旅游(自然极限运动,如攀岩),以及居于此二者之间,并重对活动和对环境的体验的一些过渡类型(如探洞、海底潜水等)。
二、探险旅游者的需要及动机
旅游活动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一种寻求享受和发展,以精神追求为主的高层次活动。探险旅游活动尤为如此。我们通常应用较为成熟的动机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旅游者的动机问题。
马斯洛学说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排列的,其特点有二:①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时难以产生高级需要,这类需要得到满足后便停止需要;②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
(1)探险旅游动机与基本需要。探险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似乎与旅游者对生理及安全的基本需要有矛盾之处。但这时,这种矛盾并不居于主要地位,其理论依据在于:需要层次顺序的非固定性:需要层次反应了人类需要自低到高的一般规律。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刻板、固定不变的。在探险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
(2)需要满足的后果。需要层次颠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一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时,其价值可能被低估。就如一个富足的人很容易将优越生活视为惯常而对之漠然。此时如人们为高级需要所控制,这个高级需要的重要性似乎可以压倒一切。
(3)体验和认知的需要。旅游者希望在探险旅游得到神秘感、新奇感、不确定性(冒险)和异域生活等体验;而认知的需要首先表现为较低层次的“好奇心”,即对特殊吸引物的好奇,其次表现为较高层次的求知欲,即对学习与探险旅游有关的特殊技巧和技能的兴趣和渴望。
(4)审美的需要。探险旅游活动是一种主体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旅游活动,旅游者的审美也不仅限于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审美,而包括对人与自然合一之美,以及对活动主体人的行为中蕴含的意志之美、超越之美、情谊之美的欣赏和体验。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同时它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终极目标。其中,探险旅游带给参与者的自我实现感可用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来概括。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人最美好和幸福的时刻,人有一种返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经历过高峰体验的人常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
三、探险旅游者行为过程的主要心理特征
(1)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时所寻求的新奇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旅游环境,二是以旅游环境为背景开展的活动。任何旅游活动都包含着对这两者的体验,而对其中某一方面的偏重程度决定了旅游活动参与性的强弱。观光旅游偏重于对旅游环境的关注,是典型的资源导向型旅游,而探险旅游则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且具有“需求偏好突出,兴奋点集中,参与性强”(魏小安:1987)的特点。一些研究者认为,“探险旅游中最富吸引力的因素不是环境,而是活动”(Hall:1992)。
(2)不确定性感知对旅游者体验有重要影响。不确定性(Uncertainty),或称风险(Risk),是对人类冒险心理的一种满足。Quinn(1990)认为,冒险倾向隐藏在人类精神、情感、智力和行为的深层,也是未知事物具有永恒吸引力的原因。“在脆弱的环境中,人们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人越想超越其已有的能力就会越冒险”。同时,冒险也是对人类特殊审美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Hall认为,风险在探险旅游决策中起主要作用。人们对风险的追求程度存在差别,于是旅游企业设计了众多风险性大小不同的探险旅游产品以供选择。
(3)反复消费性和追求成长性。从事过探险旅游的人往往有再次参加类似活动的愿望。这种类似活动可能是其它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可能是在其它地点开展的同类探险旅游活动,也可能是在同一地点开展的更高难度的探险旅游活动。马斯洛认为,心理需求是一种成长性的需求,越满足后,越会产生更强的需求。同时,探险旅游者往往会在系列活动中显现不同的兴趣和为自己设置逐步提高的目标,即具有追求成长性。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特点,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分析可的探险旅游者在前一个旅游活动目标实现后又产生新的、更富挑战的旅游活动期望的反复消费性和成长性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EdwardInskeep.旅游规划.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2]谷慧敏.旅游市场营销,2005.7
[3]刘纯.旅游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关键词 探险旅游者 需要 旅游行为
一、探险旅游与探险旅游者
探险旅游活动(AdventureTourism)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休闲方式,其开展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旅游兴趣的多样化,探险旅游已不再是专业探险者的专利,而渐渐成为公众,特别是年富力强,富有冒险和探求精神的中青年旅游者的可能性选择之一。据有关统计,在美国有近1/2的公民在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次探险旅游。尼泊尔、布丹等国的探险旅游已成为其获取外汇收入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近十年内渐渐为公众了解和接受,沙漠无人区考察、登山、攀岩等旅游项目已吸引了一批高消费层次人士的参与,以探险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行社也相继出现。
与“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概念相似,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称谓,一种与以行为方式特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准确定义或界定。加拿大的“TourismCanada”组织把探险旅游定义为“不寻常的、奇异的、在遥远的野外地区进行的户外休闲活动,往往采取不同寻常的交通方式,其艰难程度可分为从低到高的各个等级”。我们可以根据旅游者兴趣主要集中点的不同,把探险旅游分为以追求奇异环境和特殊事物为主要目的的环境中心型探险旅游(探奇旅游,如野生动物观察),和以追求一定环境背景中的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中心型探险旅游(自然极限运动,如攀岩),以及居于此二者之间,并重对活动和对环境的体验的一些过渡类型(如探洞、海底潜水等)。
二、探险旅游者的需要及动机
旅游活动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一种寻求享受和发展,以精神追求为主的高层次活动。探险旅游活动尤为如此。我们通常应用较为成熟的动机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旅游者的动机问题。
马斯洛学说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排列的,其特点有二:①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时难以产生高级需要,这类需要得到满足后便停止需要;②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
(1)探险旅游动机与基本需要。探险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似乎与旅游者对生理及安全的基本需要有矛盾之处。但这时,这种矛盾并不居于主要地位,其理论依据在于:需要层次顺序的非固定性:需要层次反应了人类需要自低到高的一般规律。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刻板、固定不变的。在探险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
(2)需要满足的后果。需要层次颠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一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时,其价值可能被低估。就如一个富足的人很容易将优越生活视为惯常而对之漠然。此时如人们为高级需要所控制,这个高级需要的重要性似乎可以压倒一切。
(3)体验和认知的需要。旅游者希望在探险旅游得到神秘感、新奇感、不确定性(冒险)和异域生活等体验;而认知的需要首先表现为较低层次的“好奇心”,即对特殊吸引物的好奇,其次表现为较高层次的求知欲,即对学习与探险旅游有关的特殊技巧和技能的兴趣和渴望。
(4)审美的需要。探险旅游活动是一种主体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旅游活动,旅游者的审美也不仅限于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审美,而包括对人与自然合一之美,以及对活动主体人的行为中蕴含的意志之美、超越之美、情谊之美的欣赏和体验。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同时它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终极目标。其中,探险旅游带给参与者的自我实现感可用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来概括。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人最美好和幸福的时刻,人有一种返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经历过高峰体验的人常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
三、探险旅游者行为过程的主要心理特征
(1)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时所寻求的新奇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旅游环境,二是以旅游环境为背景开展的活动。任何旅游活动都包含着对这两者的体验,而对其中某一方面的偏重程度决定了旅游活动参与性的强弱。观光旅游偏重于对旅游环境的关注,是典型的资源导向型旅游,而探险旅游则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且具有“需求偏好突出,兴奋点集中,参与性强”(魏小安:1987)的特点。一些研究者认为,“探险旅游中最富吸引力的因素不是环境,而是活动”(Hall:1992)。
(2)不确定性感知对旅游者体验有重要影响。不确定性(Uncertainty),或称风险(Risk),是对人类冒险心理的一种满足。Quinn(1990)认为,冒险倾向隐藏在人类精神、情感、智力和行为的深层,也是未知事物具有永恒吸引力的原因。“在脆弱的环境中,人们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人越想超越其已有的能力就会越冒险”。同时,冒险也是对人类特殊审美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Hall认为,风险在探险旅游决策中起主要作用。人们对风险的追求程度存在差别,于是旅游企业设计了众多风险性大小不同的探险旅游产品以供选择。
(3)反复消费性和追求成长性。从事过探险旅游的人往往有再次参加类似活动的愿望。这种类似活动可能是其它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可能是在其它地点开展的同类探险旅游活动,也可能是在同一地点开展的更高难度的探险旅游活动。马斯洛认为,心理需求是一种成长性的需求,越满足后,越会产生更强的需求。同时,探险旅游者往往会在系列活动中显现不同的兴趣和为自己设置逐步提高的目标,即具有追求成长性。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特点,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分析可的探险旅游者在前一个旅游活动目标实现后又产生新的、更富挑战的旅游活动期望的反复消费性和成长性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EdwardInskeep.旅游规划.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2]谷慧敏.旅游市场营销,2005.7
[3]刘纯.旅游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