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如何培养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在历史这门学科教学中更为重视对学生们的人文情怀、三观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在接受老师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除了必须掌握历史教学中的各个知识外,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具备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素养也包含其中,而且这些素养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它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家国情怀素养; 文化自信
  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肯定,而教育是对文化的传承,是帮助学生构建文化自信的主要载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萌生民族自信心,进而构建文化自信。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现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不断崛起的今天,以及面对西方各个国家遏制、企图分裂我国的严峻形势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进行培养,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国家及民族的认同,还能够使得学生们有效传承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促使我国各个民族团结共进。
  (二)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体现出了对高中历史课程所含有的正确历史价值观的重视与期望,也是历史课程教学中进行历史价值观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而是历史这门学科教学目标中的最高等级,是核心素养中的最重要部分。通过开展诗词朗诵、书法以及竞赛等活动,能够加强对学生们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促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依托乡土史资源,激发家国情怀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历史的古迹,还有博物馆等,包括纪念馆,这些都是乡土史资源,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当中的一些内容和乡土史资源两者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所潜在的家国情怀。在历史课堂导入的环节当中,教师可以从原先就拥有的历史资源当中选择一些历史的事件,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的课堂学习内容。在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来根据学生的具体兴趣爱好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在练习巩固的环节当中,教师也可以从一些地方的文献当中选择一些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而课后的作业环节,教师就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查阅相关的资料内容,强化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民族认同感,以及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开展家国情怀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老师不可只将目光及重心放置于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中,去往实地感受、接近以及理解历史文化。基于此,老师就需要积极对学生们开展家国情怀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以及探索的过程中使得学生们构建其精神情感与价值观,进而体悟家国情怀。在开展家国情怀实践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依据历史教学内容来开展,选择相应的实践教学主题,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历史文化,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家国情怀。
  比如:老师需要首先调查学校所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古迹以及历史类的博物馆或纪念馆,然后再结合历史教学内容来制定主题,然后选择出对应能够参观的地址,带领学生去往实地,让学生们在参观与体验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历史发展历程,让他们的心中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终上升到爱国情怀。
  (三)结合乡土素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首先,依托鄉土资源开发编写历史乡土教材。中学历史教学要依托乡土素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先依托乡土素材编写历史乡土教材,将学校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遗迹、名人事迹等纳入历史乡土教材。乡土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能为学生的实践体验、知识拓展等提供有效支持,能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使学生树立为家乡富强而奋斗的理想。
  其次,引导学生亲自体验,以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文化自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或国内有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考察和参观,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历史文化的伟大和厚重,进而培养文化自信。如在讲授明朝长城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最近的长城遗址进行参观,让学生摸一摸长城的石头,想象以前在这里发生的各种生活及战争的情形,以形成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再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家乡的变迁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采取小组形式,通过长辈询问、社会风俗调查、城市变迁调研等途径,感受家乡的变化。在小组合作调查中,学生的视野被拓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知更深刻,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发展史,进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们加深对国家的认同与理解,还能够促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以及世界意识,使得他们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能够逐步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以及身上肩负的历史职责,进而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志鹏.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共生共融[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 000(016):P.96-96.
  [2] 徐祖刚.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 004(019):P.64-65.
  [3] 韩如云. 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 2020(11).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 04500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的增质提效,应该着眼于切实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和学习负担,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的各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课前积极学,课堂主动学,课后轻松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增质提效”的目的。  关键词:减负;增质提效;优化  切实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培养拥有良好数学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是所有数学教师义不容
期刊
摘要:随着各种新型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个教育阶段的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都会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利用自己的智慧完善自身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能够在精彩纷呈的教学环境中深切领悟到学习文化课知识的精髓。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利用在校学习到的知识内涵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各项知识的
期刊
摘要:运算能力是中学数学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要求中学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才能够真正的学好中学数学。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不牢、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自身运算能力难以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落后队伍中的一份子,逐渐成为数学的学困生。基于此,本文以分析中学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得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关提高学困生运算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甚至所有语言教学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各种原因,效果也总不尽人意。本文将通过分析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谈谈个人想法和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人立于世,智慧和知识缺一不可,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获取知识、获得乐趣并由读促写)和阅读教学需要培养
期刊
摘要:在政治学科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本课题组试图通过“三部曲”在《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教学实例中探究。一是教学设计从构思知识转向核心素养为目标,二是课堂教学以主导为主转向主体为主为宗旨,三是思政课堂以传授知识转向厚植情怀为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问题导向式;课堂教学  推动思政课建设须进行改革创新突出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建设向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探究教学要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国家较为重視学校管理质量,在此过程中,班级精细化管理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其中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在精细化管理理念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班级管理原则,以此对精细化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明确,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精细化管理措施全面落实,从而对班级管理模式实施有效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班级;精细化;管理  班
期刊
摘要:由于高中化学学科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与实践性,其对于培养高中学生良好实践技能和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展开中不断渗透与发展的背景下,更是对发展学生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本文将针对发展学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展开研究,为進一步推进高中化学课程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期刊
摘要:精准教学是基于行为学理论的教学方式,立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及学生成长规律,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进行精准定位,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可调空性。以精准教学为导向组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大胆尝试,现结合教学实际,针对落实分层教学的途径展开探讨,以期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精准教学  引言:  在教育高速发展的现如今,教育资源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期刊
摘要:小学中段教学语文作文是对于学生而言是接触语文写作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接触长篇幅的文本写作,而能否在这一关键节点时间培养出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能力的发展极限。因此,教师有必要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角度入手,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习作兴趣;激发  前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一种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课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着主导地位,《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着重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领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去掌握而非去发现。读书贵在思考,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含了六种心理操作,发现文章信息,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对文章信息进行转换,对文章信息改组,对文章信息扩展,对文章信息进行存储。这表明阅读不是机械的背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