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化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教学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而且也优化了教学过程,还能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因此,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到乐趣,学得真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
  
  一、紧扣文本体察生活
  
  许多的文本内容是学生比较常见和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学生对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挖掘这些学生熟知却又被遗漏的教学元素,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唤起曾经的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教学《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细心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前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去观察,再让学生留心观察小露珠,通过观察感受到小露珠透明、闪亮的特点,体会到小露珠为植物带来的变化。这样,活生生的小露珠就会透过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激活了学生的生活文本,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联系课文,观察课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帮助学生体会文意,更应该向课外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间接认识社会的机会。积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生活阅历。
  如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对蒲公英实物的仔细观察,知道了蒲公英的花色金黄,成熟后花托上长出洁白的绒球,是那么的可爱,也明白了蒲公英种子是靠风传播的。课后,我又让学生或观察或查阅资料,了解其他一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学生听了兴趣盎然。经过观察或查阅资料,学生知道了豆类、葡萄、苍耳、椰果等植物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在交流的时候,他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收获。可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把认识生活与学习课文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留心观察生活,带给学生的收获还真不小了。
  
  二、演示画面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文本内容却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老师在教学时如果借助于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地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唤起学生的生活回忆,激起学习兴趣,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文本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学生在生活中虽然也常常看见空中飘浮的云雾,但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庐山云雾的那种壮观的景象,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学生的理解体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组庐山云雾各种姿态的画面,再配上轻柔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庐山的云海之中。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庐山的云雾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再来阅读课文,对庐山云雾的特点的感受也就更深了。课文学完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美丽的姿态呢?因为有前面画演示的帮助,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那些漂浮在空中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条五彩斑斓的绸带。有的说:那些层层突起的云雾,就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学得轻松,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教学《葡萄沟》时,为了让学生在研读课文时能进一步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老师带几位学生扮演“客人”,请其余学生当老乡。客人说:“我是来自浙江的客人,听说你们这儿的葡萄很有名。”几位“老乡”说:“你好呀,欢迎,欢迎,快坐会儿,来尝尝我们这儿的葡萄吧!”(师做吃状)师说:“哦!吃饱了,谢谢!”老乡说:“再坐会儿吧!这儿还有葡萄带些回去吃吧……”全班学生都赶着上来尝葡萄,场面相当热闹。毫无疑问,学生结合了实际生活中“招呼客人”与一些课文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才有了这样的表演。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些地方能看出老乡热情?”在目睹了实践操练后学生纷纷举手,畅所欲言。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表演,其效果无疑会远胜于教师抽象的讲解,而使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应用。
  
  三、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再现、语言的描述等手段的结合使用,巧妙形象地展现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如入其境,加深内心的体验。
  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课文描写了荷花的美和“我”看荷花展开的美妙的想象。文章写得很美,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怎么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而且还和满池的荷花一起随风舞蹈,这种感受是很缺乏的,而且仅靠字面的解释也很难获得。教学时,我们可以积极地创设作者描绘的情境,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幅“一池荷花”随风舞蹈的画面,音乐的渲染,这时老师娓娓道来:此时此刻,我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在眼前、耳边相似的情景的交相作用下,视觉感受“形”的美,听觉感受“声”的美。此情此景,促使学生脑中原有生活积累的相关情境沟通迭加,对文中描写的那种想象中的原来似乎不可捉摸的情境,变得可见可闻了。这种真切的感受必然产生相似的体验,学生融入了创设的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感悟,体会到荷花随风飘动的动态的柔美及荷花亭亭玉立的静态的端庄之美。这样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就会息息相通。
  
  四、感悟生命创造生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体验成长,享受生命的快乐。”一是利用听觉联想,借助变化多端的声音,激发学生情趣,引导想像,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重构生活画面,产生表达的欲望。把生活中“风声”、“雨声”、“欢呼声”等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仔细、放松地倾听,自由自在地展开想像的翅膀,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勾画生活场所。二是利用视觉联想,给学生以视觉感官的直观刺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写作。出示的物品应尽可能地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这样做易于唤醒他们大脑中的储存,写出的习作才能行文流畅、情感真挚。三是情境联想,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与情感、客体与主体相熔铸的产物,写作思路离不开情境的诱发。学校组织学生踏春活动,迎风摇曳的绿叶,随风起舞的野花,还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都会使学生心旷神怡。在情境的催生下,学生浮想联翩,思路极为活跃,佳作亦应运而生。让学生在作文中创造生活,让生活因为创造而美丽。
  总而言之,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教学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便成为创新教育的“火车头”,语文教师则是知识经济时代高举创新旗帜的“排头兵”。我们应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视角,重新审视在创新教学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作用。    一、新育人观念,实现创新教育的认识转轨与到位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创新是科研人员的专利品。21世纪人类的知识每三年或五年便会增加一倍,创新已成为现在和将来的主旋律。教育也是,特
期刊
摘要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 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关键词毛泽东 诗词 艺术特色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虽然没有受过旧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同样也没有八、九十年代人的特立独行、张扬个性。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的现实,培养了
期刊
摘要本文在明确了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后,重点分析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实习教学;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建筑施工技术》是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也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科中最具综合性的一门课程。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如何扎实地学好这一门课程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完善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
期刊
摘要文章的主题是从题材中提炼出来的,而题材的来源的就是素材,只有充分占有了第一手资料——素材。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构思的安排、语言的风格进行恰当的加工处理,才能“制造”出合格的精神产品。  关键词培养 积累 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便正确地掌握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写作能力 则综合反映学生听、说、读的实际水平。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教学,去努力提高
期刊
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点,农村改革开放的发展得依靠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农村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为农村的双文明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农民。  农村中学教学现状:一是重传授轻能力培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不能适应农村实际的需要。二是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三是理论和实践应用相脱节。学生感到书本知识枯燥无味,没
期刊
摘要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在语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很少,这自然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质量的提升。本文论述了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反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中去引导孩子各项能力素养的养成呢?怎样让孩子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积极情感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个人魅力的修炼,用品格魅力引导孩子的成长。     一、情感充盈课堂,智慧开启心灵     语文学科有着它自身的魅力。走进语文,我们可以领略名山大川、见证历史足迹、体会儿女情长、感受英雄气
期刊
摘要英语学习兴趣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愉快的投入学习,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发挥潜能,使之产生无穷动力。作为英语教师,我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经过教学的实践探索,我觉得从激励学生情感;选取教学阅读材料;注重教学技巧;丰富课外活动入手效果甚好。  关键词英语 学习兴趣 情感 教学技巧 课外活动    随着时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
期刊
中考说明文阅读目前主要是对科技说明文的考察,根据新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察的目的是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过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总之,就是明确《教学大纲》对阅读说明文的要求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说明文阅读要明确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