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为海外媒体高度关注的大事件。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再次将中国作为封面,刊载了长文《通往繁荣之路》;法新社和德新社在临近10月1日的一周,先后播发了有关中国的系列稿件。这些文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安保等方面对中国展开大跨度、全景式的报道,其中不乏对中国沧海桑田的宏大叙事。但与这些充满“远景”和“中景”的叙述不同,英国《卫报》的“十字路口的中国”系列,以其广角镜头配合特写镜头的组合报道,从诸多外媒中脱颖而出。
《卫报》在这组报道中,安排了经济问题、环境保护、社会变迁、政治改革、中国与世界等几个栏目,通过综述、特写、人物访谈、被访者陈述(冠以“中国的声音”的总题)等形式向读者全方位展示中国的变化和现状,其中讲述中国普通人故事的特写报道以其极具感性的“小切口”和血肉丰满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常说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我们的新中国60周年报道,也常见对历史事实的长篇陈述、不厌其烦的数字列举。然而,数字的堆叠往往被视为毒害读者阅读兴趣的氰化钾,而硬邦邦、干巴巴的事实展示本身,也常常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其说服力也就无从谈起。“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一认识凸显的是“包装”的重要,精彩的故事胜过干涩的事实,用好故事包装事实是我们改进对外报道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与海外读者话语体系的对接,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进而对其产生影响力。
让我们看看《卫报》的文章是怎样讲故事的。
选择恰当的样本
在关于新中国60周年的特写报道中,《卫报》记者真正做到了放下身段,深入中国的社会基层,触探中国社会的末梢神经,象照相机镜头的推进,拉近了与报道对象的距离,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城市平民作为报道的切入点。
《寻找爱情,自由并不是答案》一文,以一对老夫妻的故事贯穿始终,讲述他们当年如何走到一起,以及他们现在如何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对老夫妻很有典型意义,他们大半生的经历,见证了新中国60年的社会变迁:从寻找爱情需要单位批准,到市场价值左右择偶标准;从全社会共同的目标感,到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一变化过程中有传统文化的势微甚至崩解,也有部分当代中国青年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和坚守。此外,其他人物样本——主要是寻找爱情的单身人士,也都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记者所要表现的主题。 采集生动、鲜活的直接引语
恰到好处的直接引语对一篇好故事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有利于表现文章主题,而且对偏重感性的普通读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例如,“寻找爱情”一文中,一位单身的幼儿园教师反复考量择偶对象:“医生不错——因为健康很重要……工程师也可以……我不是很喜欢司机,那种工作太危险。我知道公共汽车司机很努力地工作,运送乘客,但是如果作为我的丈夫我会非常担心。”这段引语很生动,真实可信,符合人物身份,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某种变化。
专家的引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文章主题的解读和升华。“寻找爱情”一文引用了社会学者这样的点评:“中国真正的问题,是在家庭赡养老人的传统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出现了断层”;“独立出去的个体,现在自发地希望重新融入集体当中”,等等。
细节:赋予文章丰满的血肉
想让故事真正活起来,离不开有血有肉、活色生香的细节。《卫报》的这篇文章并不缺少这样的段落。
比如写主人公介绍婚姻:“每个周末,……他们在树丛中将传单象晾衣服一样挂成一排:一张张纸上写着征婚者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教育水平、籍贯、工作情况和婚姻状况等……有的周末,会有一千多个形单影只的人来这里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有些装作漠不关心地从旁边走过,有些则拿着本子和铅笔,皱着眉头,态度认真。”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次60周年配合报道中,我们的对外特稿正在缩小同国外优秀报道的差距,富有感染力的细节刻画正是成就这些有说服力的好故事的重要元素。
比如,我们这样描写中国人的饥饿记忆,每天一斤粮食的定额如何分成三顿吃最耐饿,成了一个十几岁少年和同学们经常切磋的问题:“我试过二四四(早二两、午四两、晚四两),又试过四三三(早四两,中午和晚上各三两)、一五四(早一两、午半斤,晚四两),三四四(早三两,午三两,晚四两)……有人说喝稀的比吃干的管饱,……可尿几泡尿后,依旧饿。”
再如,我们这样记录主人公对天安门的“痴迷”:“那一次,闰树军特别选了一家在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旅馆住宿。第二天,他根本没出屋。他要看晨曦中的天安门、黄昏中的天安门、暮色中的天安门、星光下的天安门。‘我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不觉得饿,就觉得天安门怎么看都看不够。”’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认为,“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上面两段细节描写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其间有一种从心中流淌出的真挚与坦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令人难以忘怀。
《卫报》在这组报道中,安排了经济问题、环境保护、社会变迁、政治改革、中国与世界等几个栏目,通过综述、特写、人物访谈、被访者陈述(冠以“中国的声音”的总题)等形式向读者全方位展示中国的变化和现状,其中讲述中国普通人故事的特写报道以其极具感性的“小切口”和血肉丰满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常说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我们的新中国60周年报道,也常见对历史事实的长篇陈述、不厌其烦的数字列举。然而,数字的堆叠往往被视为毒害读者阅读兴趣的氰化钾,而硬邦邦、干巴巴的事实展示本身,也常常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其说服力也就无从谈起。“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一认识凸显的是“包装”的重要,精彩的故事胜过干涩的事实,用好故事包装事实是我们改进对外报道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与海外读者话语体系的对接,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进而对其产生影响力。
让我们看看《卫报》的文章是怎样讲故事的。
选择恰当的样本
在关于新中国60周年的特写报道中,《卫报》记者真正做到了放下身段,深入中国的社会基层,触探中国社会的末梢神经,象照相机镜头的推进,拉近了与报道对象的距离,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城市平民作为报道的切入点。
《寻找爱情,自由并不是答案》一文,以一对老夫妻的故事贯穿始终,讲述他们当年如何走到一起,以及他们现在如何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对老夫妻很有典型意义,他们大半生的经历,见证了新中国60年的社会变迁:从寻找爱情需要单位批准,到市场价值左右择偶标准;从全社会共同的目标感,到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一变化过程中有传统文化的势微甚至崩解,也有部分当代中国青年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和坚守。此外,其他人物样本——主要是寻找爱情的单身人士,也都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记者所要表现的主题。 采集生动、鲜活的直接引语
恰到好处的直接引语对一篇好故事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有利于表现文章主题,而且对偏重感性的普通读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例如,“寻找爱情”一文中,一位单身的幼儿园教师反复考量择偶对象:“医生不错——因为健康很重要……工程师也可以……我不是很喜欢司机,那种工作太危险。我知道公共汽车司机很努力地工作,运送乘客,但是如果作为我的丈夫我会非常担心。”这段引语很生动,真实可信,符合人物身份,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某种变化。
专家的引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文章主题的解读和升华。“寻找爱情”一文引用了社会学者这样的点评:“中国真正的问题,是在家庭赡养老人的传统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出现了断层”;“独立出去的个体,现在自发地希望重新融入集体当中”,等等。
细节:赋予文章丰满的血肉
想让故事真正活起来,离不开有血有肉、活色生香的细节。《卫报》的这篇文章并不缺少这样的段落。
比如写主人公介绍婚姻:“每个周末,……他们在树丛中将传单象晾衣服一样挂成一排:一张张纸上写着征婚者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教育水平、籍贯、工作情况和婚姻状况等……有的周末,会有一千多个形单影只的人来这里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有些装作漠不关心地从旁边走过,有些则拿着本子和铅笔,皱着眉头,态度认真。”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次60周年配合报道中,我们的对外特稿正在缩小同国外优秀报道的差距,富有感染力的细节刻画正是成就这些有说服力的好故事的重要元素。
比如,我们这样描写中国人的饥饿记忆,每天一斤粮食的定额如何分成三顿吃最耐饿,成了一个十几岁少年和同学们经常切磋的问题:“我试过二四四(早二两、午四两、晚四两),又试过四三三(早四两,中午和晚上各三两)、一五四(早一两、午半斤,晚四两),三四四(早三两,午三两,晚四两)……有人说喝稀的比吃干的管饱,……可尿几泡尿后,依旧饿。”
再如,我们这样记录主人公对天安门的“痴迷”:“那一次,闰树军特别选了一家在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旅馆住宿。第二天,他根本没出屋。他要看晨曦中的天安门、黄昏中的天安门、暮色中的天安门、星光下的天安门。‘我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不觉得饿,就觉得天安门怎么看都看不够。”’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认为,“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上面两段细节描写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其间有一种从心中流淌出的真挚与坦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