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口养眼冷水鱼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在徽州深山的一些村落,常能看到一方方养鱼的水池,或在村口,或在屋子旁,还有的在高墙院落内,皆巧借地势,利用落差。水池大小不一,大的有二三十平方米,小的仅比一张床大不了多少,四周青石砌岸,有的还用树枝和草帘遮盖,旁植葡萄藤架,水清见底。群鱼往来游动,似与游者相乐,映着天光云影,更显宁静、从容、悠闲与淡定。
  这些池中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冷水鱼。
  池中的水,下连泉眼,或外通山溪。因为山高岭峻,水温特别低,尤显清冽。徽州人最是善于利用环境,借用景观,连养鱼也是如此,既可饱口福,又可饱眼福。你看那些池子里,通常是一二十条草鱼配上三五条红鲤,犹如锦上添花,更有一大群幽灵一样的小鱼如影随形。
  其实这样搭配是有道理的。草鱼进食量大,每天要吞下一大堆割来的青草,然后拉下好多像鹅屎一样的暗绿色粪便;这些粪便漂浮在水面上,滋养了水蚤,水蚤正好又成了红鲤和小鱼的食物。那些鱼甚是有趣,高度团结,巴掌大的地方,游动时一律结队,忽东忽西,同来同去,没有一个思想异端唱反调的。
  冷泉养鱼,几乎是这皖赣边界一带所有村子的主打产业。随着这些年旅游业的繁盛,冷水鱼价格也是不断攀高。尽管如此,专门赶来吃冷水鱼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我们吃饭的那家店,老板告诉我们说,该村冷泉养鱼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村里原来有很多几十斤重的大鱼,一条鱼就是一千多元,现在少了,都被外地人买去了。山那边一个村子,有人养了两条四五十斤的草鱼,都是活了一大把年纪的长老级鱼。冷水鱼冷水里养,水温高过20℃就不能存活。
  往婺源那邊去,冷水鱼通常指的就是荷包红鲤鱼;而在浙岭这一边,冷水鱼就是养在池子里的草鱼,绝无一点含糊。我们捞的那条鱼算是大号的,二斤四两重,一百三十多元,感觉那鱼的脊背特别黑。看着这乌黑的鱼背,我们就放心了。因为来之前休宁的朋友特意关照过我们,说现在正宗冷水鱼已不多了,大都是“洗澡鱼”。什么是“洗澡鱼”呢?就是从山外买来草鱼放到自己家池子里,养上一年半载,就可以顶替冷水鱼卖出。但这种“洗澡鱼”短期内无法使脊背变黑,如果被你看破挑明了,店主通常在价码上会让你一大截。
  一两个时辰后,我们的冷水鱼端上了桌。吃起来,有胶状黏嘴的感觉,不但无普通鱼塘养殖鱼的那种泥腥味,且隐约有袅袅清香。鱼肉细腻腴嫩,恍惚如在西湖边吃的糖醋鱼。据说山区泉水多含矿物质,是造成鱼脊变成乌黑的原因。正宗的冷水鱼烹饪出来,鱼肉也应是黑色,为大补之品。用筷子拨拨面前的鱼肉,果然颜色黝黑光润。当地人红烧鱼还是拿手的,显然吸收了外地手法,醋放得重。关键吃的是个新鲜,从鱼池里现捞现烧,第一时间吃进嘴,特别爽嫩滑口。
  徽州深山里的冷水鱼,南宋时就有人在养了。看过电视介绍,知道冷水鱼因终年少见阳光,生活在冷幽的水中,生长极慢,五六年才能长到二三斤重。你想想,一条四五十斤重的鱼,那不是比人还活得久远?而且一直是活在方寸水域里,一路走过来该留下多少故事啊。过去习俗,吃冷水鱼只有到秋天,每年中秋节起塘,或送亲朋好友,或孝敬父母长辈。
  一种美味就像一朵花,开在那里,虽然美丽娇艳,但唯有遇见和品尝到,花色方能生动起来。
其他文献
往时,广州老资格的食家,在雇用一名厨师前,要进行一番考试,待试过他的手艺后,认为满意才正式聘用。所谓考试,只是烧一顿饭,做几样菜,试试他做的味道,再看看每种菜的斤两和付出的菜钱对不对行情。那菜单是:炒牛肉、蒸肉饼、蛋花汤。为什么要用这三样做试题呢?原来这三样是最普通而又最难做得好的。  炒牛肉  炒牛肉第一个问题:用什么牛肉?一头牛的肉很多部分是可炒的,但炒起来最滑的是腰枚肉(枚肉,指猪、牛的腰、
前几天去北京开会,书法家王燕平对我说,我给你介绍一道拿手菜,甘蔗清炖羊肉,你可以回家试试。  他说,把甘蔗的皮削掉,从甘蔗的节部切开,放在锅里煮,然后把羊肉切成小块,放进去一起炖,炖到羊肉烂了为止。炖熟后把羊肉捞出来,蘸着作料吃,味道非常好,完全是西餐的感觉。炖熟的甘蔗也变成了牛奶味。  從北京回来后,有一天,我忽然想起王燕平在北京说的甘蔗炖羊肉。我真的动起了尝试一下的念头。  到市场卖羊肉的摊位
福尔格姆是一个老实、懦弱的男人,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则专横霸道,而且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福尔格姆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每个周五的下午领取薪水。福尔格姆在公司的工龄已经超过了20年,所领取的薪水很高,按理说周五应该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但事实恰恰相反,一到周五,他就显得愁眉苦脸。同事对此都心知肚明。因为每周五晚回到家后,他的妻子就会让他交出所有的钱,只留给他每天吃午饭的钱,连一杯咖啡的钱也不会多给。为防止丈夫欺
如何熬出一锅味道鲜美的鸡汤呢?  选用母鸡。熬鸡汤最好选用母鸡,因为母鸡脂肪含量较高,肉中的鲜味物质容易溶于汤中,炖出来的鸡汤味道鲜美。  去掉附件。去掉鸡身上的一些“附件”,可令鸡汤更美味,否则易让鸡汤有股异味。影响汤味道的“附件”包括鸡的内脏(如鸡肝、鸡肺等),鸡爪上的趾甲,鸡鼻(位于鸡嘴的上半部分和眼睛之间)。  冷冻一下。新鲜的鸡肉买回家之后,应该先将其放进冰箱冷冻室冻二到四个小时,目的是
土气才是真味  一位定居美国的湘籍原国民党高官,回到阔别了几十年的家乡。当时,我正在湖南某统战部门负责外联工作,由我接待。我把这位老先生接到宾馆,进房间放下行李,老先生就迫不及待地問我,现在还找不找得到蒿子粑粑?还告诉我说,蒿子粑粑是他以前在家乡最爱吃的食品。离开家乡几十年,蒿子粑粑那种淡淡的清香,微微的苦涩味,一直念念不忘。这次回来,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吃到几个蒿子粑粑。  时值初春,正是蒿苗
我在一家酒厂工作了近二十年,对年份酒走红市场是又喜又忧。喜的是酿酒业兴旺了,酿酒工人的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忧的是,市场上一下子冒出这么多陈酿,有几多真实,几多虚假。  消费者只要细心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部分陈酿有些可疑。曾记否,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酒类行业有一次大规模发“酒疯”,由于盲目扩大生产,恶性竞争,导致全国酿酒业市场出现疲软,70%左右的酒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当时的新
先母年幼时,曾听她的外公讲,腌制金华火腿时,一缸火腿中要有一只狗腿。如此,这一缸火腿才能分外香鮮。狗在地支中属戌,故又称作戌腿。母亲未曾见过,更未吃过戌腿,对其滋味不甚了了。我生也晚,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偶与同道谈及,还被嘲为“以讹传讹”。久而久之,我连“戌腿”二字轻易也不敢说出口。  那时,我还在报社工作。一天,朋友请我去天潼路“飞黄”吃饭。一下班我就沿着四川北路走过去,老远就看见招牌旁有一行小字
在口感上,我感觉茼蒿的滋味是有层次的。入口,先是一种淡淡的菜蔬清香,淡到在舌尖上转瞬即逝;马上就转到另一种清苦,像药味,又像菊香;而最后一种味道才是茼蒿的真正美妙之处,伴着新鲜蔬菜的天然爽脆,一种若有若无的甘甜,将茼蒿的滋味来一个完美收官。索性往拟人里比,茼蒿的清香就好比一个人隐忍的忧伤,收着,敛着,竟然独辟蹊径,酿成一种独特的芬芳来。  据说,茼蒿里有一种辛香的挥发油,所以,无论是它的菊香,还是
猪肚包鸡,又名猪肚煲鸡、凤凰投胎,是广东客家地区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此汤浓中带清,有浓郁的药材味和胡椒香气,流行于惠州、河源、梅州等粤东一带。  相传在清朝,乾隆皇帝的妃子———宜妃刚生完太子,有胃病,身体虚弱。乾隆吩咐御膳房炖补品给宜妃吃。可是她吃什么都没有胃口,身体日渐消瘦。宫里的太医想尽办法做种种名贵补品给宜妃吃,还是无济于事。乾隆召集太医和御膳房,传下旨意:无论用何种办法,都要医好宜妃的病
小葱是美味的点缀,是佳肴的配角。在纷繁的菜谱里,在鲜美的汤汁中,小葱画龙点睛的作用真的不能小觑。  作为作料,小葱并不像它的兄弟姐妹那样喜欢抢头功,最先下油锅,博得“嗞嗞”响的好彩头,它总是等菜肴盛到碗里、碟里时,才最后一投,轻轻撒在菜肴上。不把自己不当料,也不把自己太当料。小葱的清白在于它彰显这样一个朴实的道理:天命一半,自取一半。小葱的“最后一投”,我们从来没有忽视。作料需要显示的是实力,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