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育评价的方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观点正一步一步冲击着教师队伍;教师自身素质、角色定位及专业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加强和提升教师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但制约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教师专业性成长的瓶颈则是教师评价问题,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评价问题。笔者在此,对当前青年教师教育评价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反思现行教师教育评价问题
  
  当前教育评价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评价导向出现严重偏向,这主要表现如下:
  1、“先入为主”“印象第一”。一位青年教师在求职或教学初期过程中,由于心理或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给评价者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这是人之常情。实际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然而这种评价导向“偏向化”,必然会引起青年教师恐惧、担心,甚至产生“再努力也白搭”的消极泄气情绪,这也可能让青年教师的一腔热情付诸东流。然而骨干名教师和教学能手则一优到底,有可能麻痹了青年教师的进取心。种种情况都有可能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或多或少地在心理上抵制评价的进行,甚至在内部产生强烈的矛盾,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注重考核,轻视指导。评价者根据教师过去的表现对青年教师进行评价与考核,从而对其进行奖惩、晋升职称、奖金发放及是否聘任。评价者只注重教师的最终教学结果,忽视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不重视评价后对评价对象的信息反馈、意见建议。
  3.现行的评价采用的是单一标准和详细的量化评价的方法。无论是新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无论其背景、教育程度、教学资格都用一把尺子,从同一个角度,采用单一的模式来衡量和评价。这种忽视教师之间差异的评价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过分强调量化,追求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误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现行的评价机制采用的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教师被动参与,很少有机会对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思考,更不可能参与信息的收集,它将教师完全视为被管理对象,整个评价的实施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指令性和强制性的。
  
  二、青年教师教育评价方略的探索
  
  (一)确立“人性化”的教师评价目标。当前教师的评价改革应改变以管理人员为核心,以传统的管理理念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核心”,以“人性化”的态度对待教师,尊重教师的需要、选择、人格等,和教师沟通、对话,相互理解和协商,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过程作为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和机会,使评价不只是作为奖惩、评级、分类的工具,而是成为促进教师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工具。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被视为改革成功的关键。人们相信只有教师批判性地对待、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行为以适应改革方案的需要之后,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二)实施“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标准与方法。根据教师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发展阶段和背景的教师,其评价内容和标准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依据不同的活动、程序和时间安排评价和指导。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提高评价标准的灵活性。
  学校对青年教师可以采用一年一评,而对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采取二年或三年一评,而且新老教师在评价内容和评判指标上的要求也可以根据从教的年限有所不同。
  教师的评价主体和内容应实现信息来源真正的多元化,多方面收集信息,鼓励教师的自我评定与反思。管理者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不全面的。因此,评价中应该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教师、同行、管理者、学生、家长等)和途径(如学生的考试成绩、实践能力、日常活动、平时表现)收集信息,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起始能力、社会因素、家庭、个性等因素的前提下,才能对教师做出科学的评价。
  (三)形成“网络化”的教师培训体系。教师培训是学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既要注重教师的考核,更要注重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并形成一套“天网、电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网络化的培训体系。
  “天网恢恢”即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编织一张“专家带骨干、骨干带全员”的“滚雪球式”的天网,让所有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培训,真正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电网闪闪”即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技术,长期为青年教师提供互动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如专题讲座、经验介绍、实验动态、心理辅导等形式,让闪闪发光的电网发挥他们的威力。
  “人网浓浓”即充分利用学校先进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展蓝青结对、同组帮衬、异科串门、专家经验交流、常态课观摩等活动 ,让青年教师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在自我觉醒中深深感受到“人网”的浓浓情谊。
  (四)构建“系统化”的教师评价机制。学校要使教育评价工作尽快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全校上上下下都应从学校和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师评价机制。
  (1)、评价管理机制。各年级可成立教师评价管理领导小组,充实一些青年教师;各小组要把教育评价作为主要工作,列为议事日程,以利形成常抓不懈的格局;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与监控,增加听课的频率,及时改善评价小组成员的结构体系,提高成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及时提供适当的反馈意见;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个人自评和集体评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的教师群体,由于其教学内容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管理机制应该独立于其他处(室),这样可使教育评价更加权威化、正规化、公正化。
  (2)、评价导向机制。学校应根据青年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师评价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方案制定等方面进行指导与调控,坚持倡导“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核心”,以“人性化”的态度对待教师,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使之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和发展方向。
  (3)、评价保障机制。学校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对青年教师评价的投入,培养一批有热情、懂业务的教师评价专业队伍,分类别建立一整套的教育评价制度,确保教师评价能够顺利、合理的完成。
  
  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2006年5月18日上午,西安市新城区首届校长论坛在新城社区召开,黄河小学姜开金校长做了“以人为尊、以人为重、 以人为先——践行‘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体会”的发言,新颖独特的办学理念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肯定,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身为西安市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小学校长,能将200余名教职员工、近4000名学生纳入人本管理,是教育界的奇迹还是夸大事实的宣传?带着疑问和思考,笔者走进了黄河小学,走
期刊
教育内容狭隘、晦涩、乏味      人所应该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艺术素质、生活素质、专业素质等八大内容及每一素质所关乎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建设在现代教育中多为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只是突出一点:文化素质,而文化素质也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至于文化能力与文化情感的培养则少有涉及。从知识到知识,从理论到理论,从符号到符号。知识大多难、繁、偏、旧,内容和深度太专业化,不符合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闪光,使其生命的激情燃烧,展现精彩的人生。这集中体现的便是语文的人文性特色,我觉得,语文素养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目标。  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其遵纪守法,明辨是非,明理诚信。语文教材中的范文,都是久经考验的经典篇章,是深刻思想性和独特艺术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目的体现在颂扬人性的真善美
期刊
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创建于1927年,现有学生四千六百多名;教职工145名,其中大学专科占95%以上,本科学历接近60%,教师中有省级教学能手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  北塘实验小学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协调、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以校本教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新教材、教研课题为载体;以建构学习型学校,建设反思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为方向,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培育合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课程理念的创新,即课程目标的生成化、课程内容的自主化、课程实施的开放化和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必然要求校长专业职能发生深刻转型,必然要求校长转变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    一、校长要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而成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  长期以来多数校长尚未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的角色,只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
期刊
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老师针对“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这一问题,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观点,这给困惑、迷茫中的一线教师指点了迷津。可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观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一、目标设定要简单明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目标
期刊
心理素质    指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它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结合物。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事业有进取心、自信心;意志顽强、坚毅;性格勇敢、果断;为人处事豁达、开朗、热情大方;情绪乐观、高昂;感情丰富、细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综合素质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一个人的社会素质、生理素质的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期刊
人教版NSEFC教材各单元中“Integratingskills”提供了以读和写为主的综合性语言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表达提供了示范,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多数老师对“Integratingskills”部分的教学存在认识模糊和教法欠妥的问题。笔者在教学新版教材的“Integratingskills”的部分时,开展了以下处理方法:    一、删减与修改    NSEFC教材的每篇“Inte
期刊
教师的素质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一个真正能适应新课改的合格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教学专业能力。为此,我们应采取措施,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以推进课程改革。    一、关注教师成长中的困惑与忧虑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方面,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确实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不适应,老办法不敢用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对中国基础教育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上进行深刻反思后做出的选择。从实践的角度讲,它是革除弊端,发扬优势的“扬弃”过程;从理想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不断追求教育观念的超越和创新。  但是,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农村学校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这困难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观念、课程资源、信息来源、学校资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突现出来,所以建立农村新的教育格局已迫在眉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