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22-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需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效果,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优于全麻,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麻;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出血量大、刺激性大以及创伤较大等特点[1],为详细了解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8例需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8例需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52例,女36例;患者年龄为61-88岁,平均年龄为70.52±8.2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选用全麻,术毕予同样的静脉镇痛方法,配方为曲马多500-700mg+舒芬太尼50-100ug+托婉司琼5mg+0.9%氯化钠100ml,2ml/h静脉持续泵入2-3天。
1.2.1 麻醉医生给以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0.4μg/kg,维库溴铵1mg/kg,丙泊酚1mg/kg,咪达唑仑0.04mg/kg诱导插管顺利。术中通过泵注的方式,每小时给以患者丙泊酚2-5mg/kg,吸入七氟烷2-4%维持麻醉,且间断性推注维库溴铵1mg、舒芬太尼5μg。
1.2.2 治疗组患者呈左侧卧位在L3、L4或L2、L3行针套针腰-硬联合麻醉,给予0.5%的布比卡因8-10mg与脑脊液分次稀释后向脚端缓慢注药,时间约20-30秒,注射完成后退出腰麻针,硬膜外向上单次注射生理盐水5ml,保留硬膜外导管并用胶布固定,改平卧位后调节床位控制平面在T8-S5,并持续吸氧,安置尿管,保持液体通畅,术中辅以小剂量镇静,镇痛药物如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50-100ug。手术结束前10-15分钟予0.5%的罗哌卡因5-7ml硬膜外注入,术毕拔管,予以同样的镇痛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3.討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极易出现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具有出血量大、刺激性大以及创伤较大等特点,随年龄的增长患者常伴有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减退,导致手术及麻醉的承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因此,正确的麻醉方式选择和处理是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有显著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镇痛效果均显著优于全麻患者。患者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的麻醉方式主要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均具有显著效果,而气管插管全麻和输血是围术期出现肺栓塞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
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结合了腰麻及全麻的特点,安全、镇痛完善、有良好的肌肉松弛、有效的抗牵拉反应、用药剂量较小、起效快、术后肺部感染机会减少,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值得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飞雪,何亮,徐维娟.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探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5(05):1541--1542.
[2] 岳怀孝.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比较[J]. 亚太传统医药, 2013,12(02):136--13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需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效果,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优于全麻,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麻;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出血量大、刺激性大以及创伤较大等特点[1],为详细了解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8例需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8例需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52例,女36例;患者年龄为61-88岁,平均年龄为70.52±8.2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选用全麻,术毕予同样的静脉镇痛方法,配方为曲马多500-700mg+舒芬太尼50-100ug+托婉司琼5mg+0.9%氯化钠100ml,2ml/h静脉持续泵入2-3天。
1.2.1 麻醉医生给以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0.4μg/kg,维库溴铵1mg/kg,丙泊酚1mg/kg,咪达唑仑0.04mg/kg诱导插管顺利。术中通过泵注的方式,每小时给以患者丙泊酚2-5mg/kg,吸入七氟烷2-4%维持麻醉,且间断性推注维库溴铵1mg、舒芬太尼5μg。
1.2.2 治疗组患者呈左侧卧位在L3、L4或L2、L3行针套针腰-硬联合麻醉,给予0.5%的布比卡因8-10mg与脑脊液分次稀释后向脚端缓慢注药,时间约20-30秒,注射完成后退出腰麻针,硬膜外向上单次注射生理盐水5ml,保留硬膜外导管并用胶布固定,改平卧位后调节床位控制平面在T8-S5,并持续吸氧,安置尿管,保持液体通畅,术中辅以小剂量镇静,镇痛药物如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50-100ug。手术结束前10-15分钟予0.5%的罗哌卡因5-7ml硬膜外注入,术毕拔管,予以同样的镇痛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3.討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极易出现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具有出血量大、刺激性大以及创伤较大等特点,随年龄的增长患者常伴有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减退,导致手术及麻醉的承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因此,正确的麻醉方式选择和处理是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有显著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镇痛效果均显著优于全麻患者。患者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的麻醉方式主要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均具有显著效果,而气管插管全麻和输血是围术期出现肺栓塞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
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结合了腰麻及全麻的特点,安全、镇痛完善、有良好的肌肉松弛、有效的抗牵拉反应、用药剂量较小、起效快、术后肺部感染机会减少,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值得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飞雪,何亮,徐维娟.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探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5(05):1541--1542.
[2] 岳怀孝.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比较[J]. 亚太传统医药, 2013,12(0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