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写了什么”到“为何这样写”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现在语文课文教学多停留在分析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层面,提出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达到对文本的产生奥秘、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方法技巧的领悟与总结,进一步指导作文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文本;为何这样写;表达;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指向作文教学的文本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长期以课本为主,而课本学习又以教授课文为主。大致包括:对课文中心思想的认识,对课文艺术表达方面的小结,如各种写作技法的运用、语言特色分析等。这种传统的文本教学方法并没有错,但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的层面上,对于学生对文本为何这样构建(写作技巧和写作意图)的整体把握还是不够的,尤其单纯拘泥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对学生以后自己恰当地表情达意、构筑文本的帮助也不大。古人说:“临海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课标也提出语文教学应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接受美学也认为可以由榜样作用而产生新的审美成果。
  因此,教给学生最好的写作方法,就是以经典的篇目为蓝本,让学生分析名作的结构方法和表达方法以及为何这样表达,从而借鉴其构思,真正对文学写作有更多理性的分析。我们知道,读文本是一种感性的悟读,而站在为了一定的写作目的,怎样去构筑自己的写作理想,从而达到构筑完美艺术品的目标的任务就交给分析“为什么这样写”的层面了。
  我们都有感悟,好的文学作品仿佛一幅构图完美的画,用笔有尽,却表意无穷。而好的文章又似一座造型艺术的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向世人宣称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如《春江花月夜》除了对月夜美景的描摹外,更有在此基础上的升华:对人生哲理的点燃,“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叩问、思索、诗意的反问;由景生情,哲思融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果照着“写什么”的思路讲,可能会问学生:“此诗描摹了哪些景物?是照着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等。而将思路拘泥于诗歌本身,不联系学生平时的作文,对学生自我的写作借鉴意义必将单一固化。反之,如果,将思路导向“为何这样写”,必将进一步揣测作者的文风、心境、感情迸发、思维特征、表达习惯以及效果等。从而对这一篇千古绝唱产生更为深入的解读和更具理性的分析,从而产生寻更深的文学表达奥秘的探测。这一篇诗为何能产生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为何能美誉传千古?说穿了,就是对作者个人经验、时代影响投注在作者身上产生的布局谋篇、语言运用、情感投射方式的研究性解读;对语言运用和表达、结构方式对文本最终效果之间连结的一种探讨,从而产生对著作更有意义、更直接的借鉴。举例来说:文学理论有一种“结构主义”,代表人物①索绪尔认为:“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提到对文本表达顺序、结构方式或某些内容的删减等的重要性的探讨。这是小说非常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让学生接触到这些涉及到文学本体的理论,必将会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学,运用文字。
  二、指向作文教学的文本教学中文本分析的具体例子
  正如前所述,举《春江花月夜》的例子:诗歌开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结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以写月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这就是“怎么写”的分析;但为何要这样写呢?进一步分析,我们才明白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收到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使学生明白:如果写景,面对繁杂的景物,可以抓住最能体现自己心境、寄托自我情思(对人生波澜壮阔,却也萦绕思亲思故思情,自然永久而人生昙花一现,世事沧桑的人生喟叹和哲理思索)的意象(这首诗是由浩荡春江、皎洁明月等为代表的),按照一定顺序铺陈描写,突出重点,挖掘意蕴深厚的景,再由景及人,由人及理,可以收到脉络清晰、景情典型、过渡合理的效果。“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索是追寻蕴藏在艺术家生花妙笔里那根细细的晶莹的巧思,触摸它的轨迹,才能明晓完美光洁的陶瓷内部结构的奥秘……
  上面谈及的是诗歌名篇的举例,再分析一个经典小说的情形。大卫米切尔的《云图》,则是用六个看似独立却被作者巧妙套叠的故事来构建整部小说,而这六个独立的故事,被整齐划一地对切成一半,每个故事在第一部分都戛然而止,直到第二部分才又按照相反的顺序被呈现,作者在一一讲述完这六个故事后,这六个故事之间除了存在相互套叠的关系外,还头尾相连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为何不一一完整地叙述每个子故事呢?原因有二:一是这样罗列就毫无激趣和悬念;二是这些故事其实有一个内在的统一的主题:播善意得善果;三是有个别线索在其中流转相传。之所以这样写,是以一种高技巧创设了高层次的逻辑表达方式,引人入胜而且在最终揭开所有谜团时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是无以伦比的。这种结构方式,正如多位演奏者以六种乐器独奏与混奏结合,衔接得当、浑然一体;独特的风采与集体的共鸣交相辉映,和谐而壮观。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自己写人记事的作文中略学一二,相信会有不凡效果。
  由“写什么、怎样写”转为“为何这样写”的文本教学,是一种由拘泥文本转向启迪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是一种由单一分析课文到指向文学写作的教学,是一种更完善、更接近文学本体的教学,可以大加提倡。
  注释:
  刘福华.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曹明海,史洁.语文教师成长丛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3]张康桥.怎样上出好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周有光.语文闲谈[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
  [5]宋运来.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学习语文、写好作文、让孩子心灵深刻的必然途径。怎样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真正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并且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感受:营造书香氛围;推荐好书,提高阅读品味;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注重阅读展示;家校联手促进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习惯;阅读方法;家校联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阅读障碍几乎可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高交际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社会,它对人们的说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训练说话,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但是,初中学生在说话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或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或言不达意;或缺乏逻辑,没条理;或知识面窄,言之无物等。因此,说话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了“五步序列训练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直接影响学生智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实施审美化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自由、创造的教学之中。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
细读唐书杰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9期上的文章《〈童趣〉与〈幼时记趣〉编写体例比较》,重新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等相关资料,觉得该文有些观点失之偏颇。    一、 单元提示的再比较    唐老师认为,人教版教科书的单元提示“思想性很强”,“童趣就是童趣,如果非要将其与‘人生的大问题’关联起来,有故意拔高主题之嫌”。我觉得此说欠妥。  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是个经常性的话题,在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要顺向思维,而且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习惯,要在质疑中提高阅读能力,并能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研究性阅读。  【关键词】阅读;联想;质疑;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要求学生要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理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内容。阅读教学不是
【摘要】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离不开平时的日积月累。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素材,多练习写作。当他有内容可写的时候,就不会把作文当成自己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阅读;观察;想象;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并非每个人都有206块骨头  一些教科书上指出,人类骨骼共包括206块骨头。但婴儿出生时,体内骨头的数量多达300多块。这些骨头最开始都是软骨,在出生头几年间逐渐变得堅硬。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骨头会融合。  有些人生来骨头就比别人多,有些人甚至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长出“额外”的骨头。  唯一不相连的骨头  人体内的骨头大多不会孤立存在,如髋骨就与大腿骨相连,但并非所有骨头都是如此,比如舌骨。  舌骨呈
【摘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悲痛与看法,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就生死的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也未能全面看待老庄的生死观和通达生死的真相。  【关键词】王羲之;生死观;真相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人生在世,生死事大。每一个人,不管如何生活,终究要面临死亡的问题。面对死亡,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回避,有的人无奈,有的人潇洒,有的人坦然,有的人达观。死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尽早地进入阅读状态,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精神发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始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开启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之门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认识书籍,激发欲望;推荐读物,明确方向;读法指导,体验阅读;重视评价,巩固效果。  【关键词】认识书籍;推荐读物;读法指导;重视评价  
【摘要】经典小说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当下重读经典小说,我们除了要考虑小说创作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倾向、小说的基本三要素之外,更要考虑现在重读经典小说的现实意义。《品质》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格斯拉的把握来完成解读。  【关键词】《品质》;现实意义;社会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一、走近人物——年轻人眼中的“格斯拉”  小说最后,通过新店铺里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