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护理风险、差错、纠纷应对方略探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小儿科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差错、纠纷等的应对方略。 方法:从临床护理风险、治疗风险、医疗设备风险等针对小儿科临床风险进行探索解析,并施以相应方法对策。 评价: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差错、纠纷并存,须医护人员齐心协力谨慎对待。 结果: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较大,宜依管理职责妥加护理,院方须有完备风险预案与应对方略,管理与护理双管齐下可使小儿科护理风险、差错、纠纷降至最低。 结论: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差错、纠纷宜以风险管理机制与预案加以应对,提高应对意识可使临床护理风险、差错、纠纷最少,从而使得临床护理质量得以长足进步,医院的医疗水平有较大提升。
  【关键词】 小儿科 护理 风险 差错 纠纷 应对
  引言
  小儿科更不可以小儿科等闲视之,小儿科的护理风险存在于整个护理环节过程当中,稍有不慎极易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小儿科医疗事故的出现不仅会给病患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亦会给医院以及医护人员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针对小儿科的护理工作全方位地加强护理工作,全面避免风险、差错、纠纷出现的可能,将护理缺陷率与护理事故率降至最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医学意义。
  1 小儿科护理风险
  1.1 药品与医疗设备等潜在风险因素:药品管理是小儿科风险、差理防范的重点,剧毒类药品、限制类药品以及麻醉类药品在保管与使用的过程中均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恪尽职守的前提下,严格遵循医疗药品管理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医疗政策与法规,严格控制与监管药品,在取药时必须严格遵循“三查八对”规范,在用药时必须密切关注患儿的各种不良反应,在患儿出现异常时,必须第一时间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医生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医疗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对于需要接通电源的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首先先确保状况良好方能应用于患儿,长期不使用的医疗设备也必须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检查以免在使用时耽搁正常的救治时间。
  1.2 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护理规范进行操作,无论患儿状况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各项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医生交待的医嘱护理人员必须当面复述,医生首肯后再执行相应操作。如出现护理人员可以发现的明显错误的医嘱,护理人员必须坚决予以拒绝执行。小儿科用药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在临床治疗中任何用药都必须严格针对患儿体重、年龄以及病情轻重予以斟酌考量,并进行反复核对,针对患儿的给药速度宜缓不宜急,必须密切关注患儿脸色变化,一旦出现突发性过敏等反应必须及时停药并报告医生。静脉滴注时须严格避免紫外线,并定时进行巡视,既要关注液体滴空情况,更要关注患儿体征等表现。
  1.3 临床护理记录中的潜在风险因素:临床护理记录是患儿治疗过程的最真实且客观的记录,同时亦是一旦出现风险、差错、纠纷时判断医疗行为有效、及时、正确与否的不可或缺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患儿的体温情况、医嘱、医疗记录必须保存完整,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将会被追究并承担法律责任。
  1.4 临床护理中知情宣讲方面的风险因素:针对患儿所进行的任何治疗都必须事先告知家长,必须保障家长的知情权,进行针对患儿的任何操作都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方可进行。
  1.5 临床护理中的感染源方面的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规定,全面杜绝肝炎、艾滋病等通过针刺感染患儿。
  2 应对方略
  2.1 树立职责意识:包括护士长在内的护理人员均需树立职责意识,针对患儿可能出现的护理差错与风险进行事前有针对性的防范预演。
  2.2 制定风险预案:制定完备的风险预案,对各种可能风险进行正确辨识,并组织护理人员对风险与差错加以分析研究,制定出妥善的应对方略。
  2.3 努力提高医护水平: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医护水平,以各高超的技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儿科疾病,同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更新知识与技能,保持医护水平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以便给予患儿更佳的贴心服务与更大的安全保障。
  2.4 尊重患儿及其家属的权益:医护人员在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的过程中必须加倍耐心,应向家属详细告知病况,并对施治进程、预后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对家属进行反复宣讲,与此同时,倾听患儿与家属的反馈,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出现任何失误均应第一时间与患儿家属沟通,以求得谅解。强化责任心、强化护理服务品质、强化医患关系是避免纠纷的最佳方式方法。
  2.5 医疗记录规范化:针对患儿的每一项护理、治疗、操作都必须详加记录,并确保医护过程与记录过程的同步性,以更加认真的态度,仔细、及时、真时记录患儿整个病程,并对记录定期进行核对,既要谨遵医嘱又要发挥质疑控制作用,出现疑问及时报告医生。
  2.6 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与干预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与干预机制,新设备、新技术、新疗法必须进行及时有效扎实的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的熟练程度。同时,针对医疗环境、设备状况、人员配备强化管理,防患于未然。
  3 总结
  随着医疗模式全面转变为以病患为中心、以优质医疗服务为中心,病患成为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病患至上的前提下,临床医疗护理成为与病患接触最多、最有可能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针对患儿一类特殊群体的小儿科科室,患儿的健康状况时刻牵动着焦虑的家长的敏感的神经,家长对患儿的康复寄托着莫大的希望,作为小儿科的护理人员更应竭尽全力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在院期间的绝对安全。小儿科作为特殊对象治疗科室,不仅较易因为疏忽大意而铸成大错,存在着较高的临床护理风险,而且极易陷入小则投诉,大则纠纷等方面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小儿科的护理人员宜谨遵护理规范,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同时,必须具备风险意识以及必备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意识。同时,院方亦应强化健全医疗机制,以更加安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各项医护工作,使得医院真正成为患儿的最佳康复所、庇护所。
  参考文献
  [1]孙晓平,王艳艳,张华,任长虹.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 吉林医学. 2010(29)
  [2]张玲,吴月凤.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提高急诊护理质量[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05)
  [3]徐慧蓉,潘平.儿科病房实施有效护患沟通利于避免护理纠纷[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08)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计划生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虽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是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仍然面临着众多的考验。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将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入的进行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深刻的进行探讨,才可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近年来计划生育实况,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探讨。  【
<正> 自一九八三年以来,我国的市管县体制有了巨大的发展:一九八二年底,全国仅有管县的地级市五十五个,辖县一百四十七个;一九八五年底,管县的地级市增加到一百四十三个,辖县六百四十二个。目前,我国已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县受地级市管辖。市管县体制迅速发展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它的发展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将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为探讨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在不同载畜率下的变化,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4个不同载畜率,即不放牧对照(CK)、低载畜率(LG)、中载畜率(MG)、高载畜率(HG)
【摘 要】 目的: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护理一直是重点,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研究实施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整理了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76例次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这76例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我们实施常规的护
对松嫩平原不同盐碱化草地的羊草种群叶片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脂六项检测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90例肝胆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六项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TC、TG、LDL-C、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a)感染性免疫性疾病;(b)内分泌系统疾病;(
<正>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这种重要作用,要求市政府以其经济行政活动,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城市社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进而促使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