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一定是有效高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础学科,相比于其它科目,它更注重“文道统一”。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与学问皆起源于质疑。在语文课堂上,高效率的提问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学生将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是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故此,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源源不断的吸收知识。
   一、课堂提问要灵活掌握尺度
   在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中,课堂提问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若问题过难,使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想出答案,就会让课堂陷入“冷场”,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此中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智力发挥,同时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因而,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将一些困难问题进行分解,使其成为一些简单问题的组合。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加大,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蔓延。
   例如在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文章的主旨进行分层,逐一剖析。教师可以按顺序提出下列问题: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时,她的精神状态如何?当祥林嫂的第二次来到鲁家,祝福时它的谨慎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在祥林嫂捐门槛后,它的精神状态又如何?祥林嫂最后惨死时又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就已经对《祝福》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些猜测。对在“祝福”这一线索也有所把握,理出一条祥林嫂心理变化的流程线,并体会其中蕴含的寓意。
   二、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
   教师应提出科学的问题,要求语言和句子具有逻辑严谨、思维正确的特点。科学和谬误是两个极端,本质上是相反的。然而,有时老师故意犯错,刻意误解。可以促进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接受科学和谬误相生相克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学生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回答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否定它并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展成为学生思维的惯性,不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时候,犯错误是明智的。在错误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将延伸和挤压许多荒谬的结论,启发学生在“证明”和“反证”中思考,在每一次受挫中感知,锻炼思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钱梦龙先生就极为推崇这一方法,在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作讲解时,有这样两个案例:“愚公年且九十”,对文中的“且”字,他并未给学生直接解释,而是向学生提出了“愚公就是几岁”的问题,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恍然想到愚公还没有九十歲,那这个“且”就应该是“将近”的意思。另有一说,在讲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和“遗”二字时,他也未直接讲明其意,而是提问道:“邻居小孩去帮愚公挖山,他爸爸是什么态度?”学生只要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孀”和“遗”的含义。这种巧妙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质疑与辩证的思考中,体会到思考的强大作用。
   三、课堂提问可以顺逆相符、正逆相交
   “顺”就是指顺问,教师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思考,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问题如果设计的足够巧妙,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强的指导作用。
   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就《将相和》这一部分中的“和”展开提问:所谓“和”是指什么?“将相和”又是指什么?“将”和“相”分别是谁?他们为何不和又为何相合?是什么促成了二者之间的变化?这些问题层层递进,能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按照课本主线完成一次有效的阅读,自然而然对课文进行了理解。
   “逆”就是指逆问,教师要从与文章相反的视角进行观察思考,与文章内容观点相对立,使学生在矛盾撞击的过程中,迸发灵感的火花,深入思考其中的问题,以反推正。
   例如《祝福》一文中,祥林嫂改嫁之后,丈夫儿子相继死去,当她再次回到鲁镇时,镇上的人依旧称呼她祥林嫂。教师这时就可以给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家不叫她贺嫂或者六嫂?”学生经过对原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后,就会得出这是封建社会对改嫁后女性的一种蔑视导致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教师要能够掌握准确的切入点,不可牵强附会、无中生有。
   在语文课堂上,想要求得良好的提问效果,就要教师拥有足够的智慧,将各种容易忽略的细节抓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展开,要善于与学生“唱反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如此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
   贾红梅,北京市外事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学弈》选自部编教材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第一则,这个小故事阐明了为学有道: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单从这个小故事看,似乎是在谈论学习之道。但孟
针对三维地籍对二维数据兼容不良问题,本文基于PNAT模型,利用ArcEngine开发出城镇三维地籍系统。通过对三维地籍要素进行描述与表达,推演出地上地下三维宗地体,并在ArcGIS中构造出三维宗地体模型。实验证明,运用ArcEngine开发的三维地籍系统,可完美兼容已有二维地籍数据,极大地减少了开发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系统兼具ArcGIS提供的分析功能,稍加改进即可实现自定义查询,实现三维地籍图
摘要总结了六安市金安区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社会化服务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就进一步加快综合防治社会化服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做法;成效;建议;安徽六安;金安区  中图分类号F30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133-01    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缺劳力、缺技术,千家万户治虫防病除草难的问题,不断提高抗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主张“让精神上的欢乐来支配孩子”。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也提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沸腾的精神生活”。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只要我们用心教给学生去细细品味,慢慢体会,文章中蕴含的美,全都是能够让学生“沸腾起来”的源泉。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美是怎么品出来的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粗略谈一谈我浅陋的体会和认识。  
林语堂先生曾经在《论读书》中指出,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阅读经典名著大有裨益,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读书重在思考沉淀,读后感的写
“片段教学”以虚拟场景、较短的时间、截取课堂教学的“断面”来展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近年来已成为教师技能大赛的主要项目。这一项目较之评课议课、学
分析了青阳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速农业新技术推广,促进农民增收进行探讨,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欧阳修支持庆历新政,对北宁冗兵冗官、积贫积弱的政治形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是一位主张改革、施行宽简之政的进步政治家。他为官清廉正直,难进易退。一生虽屡遭诬陷与排斥,但仍志气自若,后期任枢密使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卒谥“文忠”。王安
很多学生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 主要是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旧的教学方法自然不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是新闻“活动探究”单元。该单元内容编排别具匠心,“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每一个版块都洋溢着浓郁的“活动味”。该单元的教学导向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