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南瓜栽培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ra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重点阐述了南瓜生产中常见的南瓜疫病、南瓜炭疽病、南瓜白粉病、南瓜枯萎病等4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原因,并制定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仅供生产实践参考。
  关键词 南瓜病害;发病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黑龙江青冈
  中图分类号 S43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101-01
  南瓜种植是青冈县种植业调整的六大产业之一,2016年的播种面积已达到246.67 hm2,科学种植、科学防病是南瓜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笔者就几年的生产实践,对南瓜栽培中常发生的几种病害的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1 南瓜疫病
  南瓜疫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现象,特别是茬口连作、高温多雨等不利的气候条件,易发生疫病,致使产量下降,该病是一种毁灭性大的病害。
  1.1 发病症状
  疫病症状主要表现在病菌开始侵染瓜根的根茎部、叶片、蔓和果实,然后通过感病引起死株,最后出现烂瓜现象。茎蔓发病较重,叶片和果实较轻,茎蔓染病,呈水浸状暗绿色凹陷,变细变软,叶片受害产生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边缘不明显,叶片下垂,叶脆易破裂,呈青枯状,果实染病时,在果实上伴有白色霉层。
  1.2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卵孢子在植株病残体、土壤及未腐熟的有机肥中越冬,到第2年病菌开始侵染南瓜苗,并产生孢子囊放出游动孢子,在风雨的作用下传播蔓延,重复侵染,病害加重。有时生产措施不当也易造成感病,比如栽植过密、施用的有机肥带菌或农事作业时伤根等。
  1.3 防治措施
  南瓜疫病主要应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1.3.1 农业防治。一是合理轮作。前茬作物以玉米、谷糜茬等禾本科作物为佳,最好与瓜类、辣椒等感病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二是合理选地。应选择土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高岗地或坡地种植,尽量选用黑钙土土质,避免低洼地块种植。三是合理密植。栽植密度适度,过大会导致通风不好,造成土壤过分潮湿,病菌易发生传播。四是及时拔除病株深埋。对已发生的病株要及时挖出,带到田外深埋,同时用生石灰消灭病源[1-2]。
  1.3.2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每隔7 d喷药1次,共喷2~3次,最好用不同药剂交替使用[3]。
  2 南瓜炭疽病
  南瓜炭疽病在南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其主要还是危害南瓜的果实,有时茎叶也可受害。该病在相对湿度在90%以上,温度在20~24 ℃时易发生流行。
  2.1 发病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染病时,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圆形斑,四周伴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颜色较浅,严重时叶片干枯。果实受害时,发病部位呈水渍状,然后逐步扩大成褐色凹陷斑,当土壤湿度过大时,会长出琥珀色胶粒,果肉褐色腐烂,初染病时一般从果实顶部开始。
  2.2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由瓜类炭疽病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从南瓜的植株或果实的伤口、排气口等侵入,引起南瓜发病,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大量繁殖后,通过风雨或灌溉水等途径进行再侵染。
  2.3 防治措施
  2.3.1 农业防治。一是种子处理。播前用农用链霉素150倍液浸种15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二是加强田间管理。首先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地块尽量增施有机肥,追肥尽量追施三元素配方肥,多雨天气及时排水,田间杂草要及时除掉。
  2.3.2 药剂防治。防治南瓜炭疽病在发病初期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250 g/L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喷雾,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2~3次[4]。为达到防治效果,可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达到减少用药的目的。
  3 南瓜白粉病
  南瓜白粉病又叫白毛病、粉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使叶片枯萎死亡,会影响南瓜的开花、结果,造成种子不成熟,影响其商品性。南瓜栽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等都易发病。
  3.1 发病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在开始在叶片或茎上出现白色霉点,后逐步扩大,叶片上的病斑呈不规则粉状,逐渐连片后,整个叶片呈白粉状,最后在粉层中出现小黑点,这就是病菌的闭囊壳。
  3.2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由瓜类白粉病菌侵染所致。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散出的孢子在风雨作用下侵染南瓜植株叶片,并会产生大量孢子,在田间传播。
  3.3 综合防治
  除采用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农业防治外,在发病初期采用药剂防治,可选用53.8%可杀得2000型1 000倍液,或选用10%苯醚甲环唑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5]。
  4 南瓜枯萎病
  4.1 发病症状
  枯萎病主要是危害南瓜的根和根茎部,幼苗染病时呈褐色、叶片下垂,茎基部腐烂、纵裂、干缩至萎蔫死亡。
  4.2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是由真菌尖镰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借农事操作传播。
  4.3 综合防治
  除正常的农业防治外,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制成药土,在播种或移栽时施入。
  5 参考文献
  [1] 曾腊春,李腊生.南瓜常见病害的田间诊断与防治关键[J].植物医生,2010(5):12-13.
  [2] 宋荣浩,杨红娟,马坤,等.西洋南瓜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瓜菜,2007(4):33-35.
  [3] 张轩.南瓜常见病害的识别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北京农业,2002(5):7-8.
  [4] 陈军,苑晓平,李淑琴.南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2(4):8-9.
  [5] 魏照信,李波,荆爱霞.南瓜白粉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12(7):28-2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依据杂种优势利用原理,探讨天麻不同类型间杂交组合,旨在寻求并利用其优势性。[方法]以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作供试亲本,开展类型间正反交试验,分析不同组合间的产量差异。[结果]天麻不同类型组合中,以绿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F1代有性种产量最高达2.84 kg/0.35 m2优势明显;以乌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组合F1代个体平均单重及商品天麻产量分别达5.07 g和5.11
摘要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站在山洪气象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秦皇岛市开发了新的区域站数据查询显示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控各雨量点雨量信息并根据雨量达到的量级进行声音报警;能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将结果导出为Word文档、Web文档或普通文本文件;还能根据已有雨量点信息通过插值和填色生成秦皇岛市降水分布图,便于以更直观的方式为地方政府服务。  关键词 区域气象站;数据查询;显示;系统设计;实现;河北秦皇岛  
摘要 以3种含油量分别为38%、42%、46%的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于2014年10月1日在湖南农业大学油菜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3个材料油菜籽含油量以及对应的光谱,并将含油量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量与光谱反射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3个不同含油量油菜品种建立的预测模型均以多项式模型最高,3个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摘要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整株覆盖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整株覆盖适宜用量为6~12 t/hm2,最佳用量为12 t/hm2,其株高、单株结薯个数、单株商品薯个数、最大单个薯块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均优于露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  关键词 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覆盖;用量;陕西城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
摘要 该文针对辽河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植物种类选择不明确、植物搭配单一、群落演替差等问题,综述了灌草植物的生态作用和灌草选择依据,并列举了一些适应辽河流域气候环境的护坡灌草,以期为辽河流域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辽河流域;灌草植物;治理;恢复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61-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
摘要 从蕨麻块根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阐述了蕨麻栽培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方法,以为蕨麻人工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蕨麻;人工栽培;西藏  中图分类号 S66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0-0113-02  蕨麻学名鹅绒萎陵菜(Potentilla anseriue L.),属蔷薇科(Rosacrae)委陵菜属(Potentilla)多
摘要 概述了贵州省毕节市农业板块经济建设的发展背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农业板块经济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板块经济的思路,为毕节市推动农业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板块经济;发展;内容;做法;问题;建议;贵州毕节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74
摘要 菜椒连作复种时间长,病虫害发生严重。详细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经农业技术部门研究,推广“菜椒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菜椒复种难题,促进了菜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菜椒;病虫害;原因;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18-02  菜椒在广东粤西地区主要为冬季种植,其是“南菜北运”的主打菜,产量、效益可观,但
摘要 云南紫薇为我国特有的乔木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应用价值,但目前园林应用甚少。随着城市园林绿化观念的转变,一些乡土特色植物材料将受到重视和应用。鉴于此,该文在资源调查和引种研究试验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云南紫薇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繁殖特性,为今后开展云南紫薇的育种、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云南紫薇;资源调查;引种;繁殖;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要 对中熟玉米新品种吉单441,开展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70 005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2 607.5 kg/hm2。试验明确了玉米吉单441的种植最佳密度为70 005株/hm2,使玉米吉单441能够获得最高生产能力,为该区域种植玉米吉单441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吉单441;种植密度;生物学性状;产量;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