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短文大都编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自然地引出要学习的古诗,并根据古诗的内容和儿童学习的需要,简明生动地介绍与这首古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课文还配有优美的插图,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进行形象的场景再现,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也相机做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
《黄鹤楼送别》就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它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景中寓情,情中有景,诗歌的意境更悠远,为学生提供的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那么,“文包诗”该怎么教呢?
第一,整体感知,把握好“文”与“诗”的关系。在一次校级研讨活动中,我执教的是《黄鹤楼送别》,后申报市学科带头人,其中有个课堂教学展示的环节,抽签抽中的也是这篇课文。但两次执教,有一点令我很费解,觉得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对课堂的把控还不错,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主动积极。但在熟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之广陵》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文中找出四行两句的意思时,只有部分学生画出了课文的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交流的内容几乎涉及了课文的每一个小节,课堂陷入了猜谜式的胶着状态。为什么学生不易找准课文与诗句间互通的“桥梁”呢?后来有位教育专家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他说,“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提炼和概括。教学时,因由诗到文,最后回到诗,诗歌是全文的落脚点,也是全文的主线。
这段话让我茅塞顿开。在教学“文包诗”这类课文时,诗作是重点,是核心部分。首先应呈现的便是古诗。读通读顺古诗是前提,接下来便是借助“文包诗”中“文”的部分来理解古诗,尤其是对古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线索。没有古诗,何来“文”呢?即使是放在眼前的“文”,在学生的眼里,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重新调整了教学预设。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了解“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这类课文第一是要学习古诗,第二是通过读课文学好这首古诗。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发现“文”“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借助“文”进一步理解古诗。这样处理,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也极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精读文本,品“文”悟“诗”, 体会诗歌意境。简单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能够读出诗歌的韵味,也不能够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因此要想把古诗读好,还需要走进诗歌背后的文字,借助“文”走进诗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抓住短文与古诗联系紧密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与古诗诗句对应比较,找到内容意境上的联系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体会到“文”“诗”之间的联系,进而突破学习难点。“文包诗”中的短文,不是对古诗背景资料的罗列和对诗句意义的译注,而是作者根据诗歌的背景写出来的一篇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散文。它们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个抓手,而且本身就是一篇篇美文。所以,我们更应借助短文学习和欣赏诗句,深入品味诗句,读文吟诗,诗文共赏。
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最后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借助对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远行的友人孟浩然深深的不舍之情,这种真情如滚滚的长江水奔涌不息,显得大气而又深沉。作者在第四小节,很好地诠释了诗句的意思:“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段描写,不仅仅是对诗句字面上的理解,还有对当时情景的想象和再现。如果仅仅把它作为理解古诗的“拐棍”,用一下就轻易丢掉是很可惜的。如果把它作为一篇美文,与古诗一块进行反复赏读、吟诵、玩味,不但能拓宽、深化对古诗意境的领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而且可以从短文中学习语言,增强语感,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这就收到了读文学诗的双重功效。
第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文包诗”这种独特的文体,同样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进行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
只有用活课文这个“例子”,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教材才有价值。
所以,学习了“文包诗”这类课文,我们应该从“例子”引发开去,引导学生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我国的古诗璨若星河,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就有136篇。古诗精湛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学生陶冶情操、积累语言,发展想象力、审美力的佳作。改写古诗,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用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怎样借助古诗改写,培养学生丰富合理的想象力、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文包诗”这样的课文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文包诗”先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再引入古诗,我们不妨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这样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某首古诗改写成美文。学生要写好练笔,必须要认真地阅读诗词,透彻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必须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和表达的情感。这既扩大了他们的阅读,又锻炼了他们对资料的筛选与提炼、表达的能力。改写时需在诗歌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想象和创新,对跳跃部分适当地进行补充,变概括为具体;对含蓄的情感,适当地使之明朗化,这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学习实践中,这正是语文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小语文教师。
《黄鹤楼送别》就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它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景中寓情,情中有景,诗歌的意境更悠远,为学生提供的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那么,“文包诗”该怎么教呢?
第一,整体感知,把握好“文”与“诗”的关系。在一次校级研讨活动中,我执教的是《黄鹤楼送别》,后申报市学科带头人,其中有个课堂教学展示的环节,抽签抽中的也是这篇课文。但两次执教,有一点令我很费解,觉得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对课堂的把控还不错,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主动积极。但在熟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之广陵》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文中找出四行两句的意思时,只有部分学生画出了课文的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交流的内容几乎涉及了课文的每一个小节,课堂陷入了猜谜式的胶着状态。为什么学生不易找准课文与诗句间互通的“桥梁”呢?后来有位教育专家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他说,“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提炼和概括。教学时,因由诗到文,最后回到诗,诗歌是全文的落脚点,也是全文的主线。
这段话让我茅塞顿开。在教学“文包诗”这类课文时,诗作是重点,是核心部分。首先应呈现的便是古诗。读通读顺古诗是前提,接下来便是借助“文包诗”中“文”的部分来理解古诗,尤其是对古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线索。没有古诗,何来“文”呢?即使是放在眼前的“文”,在学生的眼里,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重新调整了教学预设。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了解“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这类课文第一是要学习古诗,第二是通过读课文学好这首古诗。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发现“文”“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借助“文”进一步理解古诗。这样处理,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也极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精读文本,品“文”悟“诗”, 体会诗歌意境。简单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能够读出诗歌的韵味,也不能够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因此要想把古诗读好,还需要走进诗歌背后的文字,借助“文”走进诗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抓住短文与古诗联系紧密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与古诗诗句对应比较,找到内容意境上的联系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体会到“文”“诗”之间的联系,进而突破学习难点。“文包诗”中的短文,不是对古诗背景资料的罗列和对诗句意义的译注,而是作者根据诗歌的背景写出来的一篇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散文。它们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个抓手,而且本身就是一篇篇美文。所以,我们更应借助短文学习和欣赏诗句,深入品味诗句,读文吟诗,诗文共赏。
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最后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借助对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远行的友人孟浩然深深的不舍之情,这种真情如滚滚的长江水奔涌不息,显得大气而又深沉。作者在第四小节,很好地诠释了诗句的意思:“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段描写,不仅仅是对诗句字面上的理解,还有对当时情景的想象和再现。如果仅仅把它作为理解古诗的“拐棍”,用一下就轻易丢掉是很可惜的。如果把它作为一篇美文,与古诗一块进行反复赏读、吟诵、玩味,不但能拓宽、深化对古诗意境的领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而且可以从短文中学习语言,增强语感,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这就收到了读文学诗的双重功效。
第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文包诗”这种独特的文体,同样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进行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
只有用活课文这个“例子”,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教材才有价值。
所以,学习了“文包诗”这类课文,我们应该从“例子”引发开去,引导学生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我国的古诗璨若星河,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就有136篇。古诗精湛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学生陶冶情操、积累语言,发展想象力、审美力的佳作。改写古诗,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用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怎样借助古诗改写,培养学生丰富合理的想象力、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文包诗”这样的课文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文包诗”先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再引入古诗,我们不妨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这样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某首古诗改写成美文。学生要写好练笔,必须要认真地阅读诗词,透彻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必须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和表达的情感。这既扩大了他们的阅读,又锻炼了他们对资料的筛选与提炼、表达的能力。改写时需在诗歌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想象和创新,对跳跃部分适当地进行补充,变概括为具体;对含蓄的情感,适当地使之明朗化,这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学习实践中,这正是语文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小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