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彝族地区学生汉语言能力之谈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高彝族聚居区学生汉语言能力,是一项特殊的教学任务。由于学生的母语不是汉语,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阻力更大、问题更多,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关键词】 彝族学生 汉语言能力 读 说 自主学习
   就彝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新课程把快速大量识字作为彝族语文教学的重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提早阅读。作为民族地区,由于学生的母语不是汉语,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阻力更大、问题更多。我们经过长期的不断摸索,有了一些体会,那就是以读与说为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强,记忆力强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了学生诵读课文、识记生字上。
   一节课读的模式基本是:初读课文,认读正确——熟读课文,通读流利——朗读课文,丰富感情——背诵课文,整体储存——认读生字,联想识记——精心书写,养成习惯。整堂课贯穿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思、读中记,学生在输入课文的同时也整体输入了生字,对字的音、形、义有了充分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再来识记生字,有利于定位联想,快速记忆一批生字。
   对于一篇生字密度大的课文,要让学生既能背文又能识字,特别是汉语言能力较差的彝族学生,那更是难上加难,必须经过反复地诵读、认读。一节课内,读的时间要占大半,朗读、背诵课文要達到30-50遍,认读生字词要达到20-30遍。要求读正确,人人会读。
   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初读课文时可用认读法、练读法;理解课文时可用默读法、诵读法、悟读法、美读法;背诵课文可用读图法、记读法;读得不熟时可以用指认读,较熟时可用眼认读;学习时可用轻声读、大声读、慢读、快读;师生或学生间互读时可用范读、领读、接读、赛读;视学生的参与面可用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烘托气氛时可用拍手读、配乐读、表演读、游戏读等等。而且在一节课里,每个学生都要尝试参与每一种方法的练读过程,做到人人有机会。
   在课堂上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确保了学生的大量识字,而且让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语文规范化有了蓝本,促进汉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在识记字的教学中,由于一二年级识字量大,字形也复杂,就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1 儿歌识字法
   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2 字谜识字法
   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参与游戏的喜悦。
  3 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折成"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影子(彡)。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4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
   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说用"同"字去掉一笔"〡
   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说用"词"字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
   无论采用哪种识字方式,都以读为主,以说为主。在读中识字,在识字中发展语言,把识字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大面积地提升了学生的汉语言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提高彝族地区学生汉语言能力,是一项特殊的教学任务,给我们这些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思考空间与实践空间。我们和学生一样,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进步。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面对这一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大多正努力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情境,希望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常常看到有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来有“开门七件事”之称。油,是其中之一。是每户人家一天生活中必需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油,统指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
期刊
“情人节”当日意大利威尼斯餐厅准备了罗曼蒂克的西式晚餐套餐.情人们将在烛光、轻柔的音乐及美食的陪伴下在这里度过一个非常值得回忆的情人节之夜.
●“不速之客”非“盗贼”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前天深夜,邻居王大爷家遭不速之客偷窃,物品被翻得七零八落,存折首饰全没了踪影。  此题要求我们判断例句中“不速之客”的使用是否恰当。显然,这里是将其理解为“盗贼”之意。果真这样吗?  “不速之客”语出《周易》:“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对于其中的“速”,孔颖达疏云:“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据《周易》所载,“不速之客”与舜教
期刊
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别具魅力。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反比喻  比喻靠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喻体为生动、浅显、具体、简洁之物,以达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之效。但古典诗歌中常用抽象的事物作喻体,来描摹具体形象。例如秦观的《浣溪沙》中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以无形无态的“梦”来比喻零落自在的“飞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步骤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也是最能集中、直接地体现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关键。  一、领会教材内涵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  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因为实验教材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体现了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
齐己的“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  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的不同寻常。这“一枝”扣紧了《早梅》的“早”字,突出了梅花报早春的英姿。诗句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开,
期刊
【摘要】 依据素质教育的思想,让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著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求知欲。实施分层教学既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成绩.  【关键词】 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教
夏果虾球rn主料大虾肉200克.rn配料黄瓜、胡萝卜少许,夏果50克.rn制法将大虾肉用蛋液、淀粉浆煨好,用油炸熟.黄瓜切丁,胡萝卜切圆片少许.夏果用温油炸成金黄色,炒勺上火放入
201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广播影视战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