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在谈养生。
养生这个词,是中国最吃香的词,也是中国最狼狈的词,但不管褒也好贬也好,它都是中国人最关注的词。如今中国,养生早已不是大爷大妈的专利,随便从人群中拎出一个年轻白领、大学生什么的,跟你扯起养生来,一定也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知道中国什么明星的粉丝团人数最多、最忠诚吗?不是打入NBA的姚明,不是完美教主乔布斯,不是微博女王姚晨,而是养生明星。从胡万林、刘太医、张悟本、马悦凌、林光常……前仆后继、层出不穷,虽然名字不同,但标签上都赫然贴着“养生大师”。
都说中国人不爱读书,那是孤陋寡闻。从柯云路的《发现黄帝内经》,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林光常的《无毒一身轻》……哪一本不是洛阳纸贵,卖到断货,连退休后十来年都不看书的老爸,都要托女儿帮忙买一本。光看不行,还要知行合一。这大师说“绿豆治百病”,绿豆就敢涨到10块钱一斤;那大师说“生吞活泥鳅有奇效”,满菜市场都是找活泥鳅的病人;再来一个大师信誓旦旦“一天一个红薯,保证不得癌症”,于是,家家户户都把红薯当宝端上桌。说到底,是狂热的大众捧红了养生大师,而不仅仅是养生大师欺骗了大众。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谈养生?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嘲弄我们“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样的怕死”,尽管刻薄,确是事实。的确,全世界比中国富裕的国家多了去,却没有谁像中国人一样把养生当成了一项“全民运动”。中国人喜欢养生,远里看,是养生文化渊源流长深植民心,从秦皇汉武至今,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讲养生。近里看,“全民养生”里有一幅当代中国的“浮世绘”——老人害怕老无所依,年轻人则担心身无所养,有钱人惜命,没钱人病不起,有病的人死不起。自然,养生就成了各个阶层的最佳谈资与社交手段。
其实,养生在中国是个伪命题,人人都在“被养生”。
因为病不起死不起,养生自然就从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中国人的生存必需,“养生保命”也成了当下社会最实用的生存哲学。于是,有人天天吃着有毒胶囊的补药,却不肯好好吃顿饭;有人双目无神地下班挤地铁赶去上瑜伽课;有人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地沟油的公司饭盒,星期六却兴致勃勃到有机农场种菜;有人热衷参加禅修养生班,却在回家后熬夜上网;有人一边买《时尚健康》,一边在脸上涂抹200种化学物质——不得不说,有时我们贴着生活方式标签、印在广告牌上的养生,不过是“被养生”而已。
即使你真的决心不再“被养生”,却依然找不到放松身心的假期、找不到打羽毛球的小公园、找不到安全的餐桌、找不到清新的空气、找不到一起宁静致远的朋友、找不到德高望重的大师、找不到有人情味的医生、找不到让你好好养生的钱——今时今日,假不是随便请的,医生是要讲潜规则的,食物不是有质量认证就没毒的,养生大师不一定是靠谱的,养生节目讲的也不一定是对的,最后一条更重要,钱一定不是让你边养生边挣的。所以,即便你明白了,也是枉然,你依然还是在“被养生”。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养生之道?
传统养生分为三个层次: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而养生的最高境界则是养心。现代西方医学也证明,很多重大疾病都跟心情有关。可现如今,十几亿中国人实践最多的养生方法,却是吃——虽然我们从来都不知道,那些摆在餐桌上的所谓健康食品,明天是否就会“毒”字开头登上报纸头版,甚至我们津津乐道的各种补药,可能就是用有毒材料炼成的。其实,吃什么怎么吃,只是养生的皮毛。就像一夜之间流行起来的瑜伽养生,绝大多数练习的人,只是把它当成健身操,并不明白瑜伽养生的精髓在于:以身修心,上达于灵。
养身是术,养心才是道,明道方能践行。食疗养生、五行养生、经络养生、季节养生、茶道养生、运动养生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养生方法,都只是“养身”而已。养生的核心是养心,养宽心,养良心,养信心,养正心,养清静心,这正是我们现今社会最稀缺、最宝贵的东西。
有钱没健康,你依然是一个穷人;修身不修心,你仍是一个病人。
呵呵,你懂的……
养生的最高境界
(罗萌,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人的寿命有多长?毛泽东早期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诗情的酵胀与热血的澎湃,不足为凭。《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说法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度百岁乃去”。这里的“度百岁乃去”比较靠谱,似为可信。但前提是要“知道”——知晓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取法纷繁。道家、佛家、儒家、医家各有主张,高下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均不外饮食调理、气功吐纳、经穴按摩、拳脚锻炼、节欲养血等等,多在物理作用方面求索,属养气、养形范畴,忽略了养性之重要。
明朝的胡翰在其《胡仲子集·医前论》中认为:“太上养性,其次养气,其次养形。三者得其养,百疾不作;苟失其养,六沴①干之。”笔者以为,胡翰这一见解高人一筹——养气养形固然重要,但光做物质文章忽略精神修养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境界太低了,效果也必然会打折扣。
明朝人李乐主张:人的心性应该象天空一样明澈,象大地一样包容,象流水一样畅达(摘其《见闻杂记》大意)。这要求有点太理想化,常人恐怕不易做到。《黄帝内经·灵柩·通天》对人的性格做“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区分,在指出“太阴之人,贪而不仁”、“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太阳之人,好言大事”、“少阳之人,禔谛好自贵”后,赞扬“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阴阳和平之人,生活安静自处,不无端畏惧怕事,也不无端沾沾自喜。顺从事物规律,不与人争;顺应时令变化,不与天争;地位高时别忘谦虚,以理服人,不用权势整治人——这些要求符合道义,合乎情理,凡真心养生而不是叶公好龙者,还是应该能够做到的。
所以,笔者以为,饮食调理、气功吐纳、经穴按摩、拳脚锻炼、节欲养血等等养气、养形努力之外,想取得更理想的养生成果,最好别忘了养性——只有把自己的心性修炼到阴阳和平之境界,才能算真正知晓了养生之道。
当然,口头养生派对拙文可不必当真。大家忽悠,跟着忽悠就是。
注①:六沴:沴音丽,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和之气。六沴即风、寒、暑、湿、燥、火。
卫生与养生
熊景冬(作家,资深媒体人)
国人说养生,似乎人人一套嗑。吃什么,补什么,拿什么,治什么。可真要实施,亲身验证,怕是没几个当真。怪只怪我们早年积累起来的那点儿可怜的卫生知识难以满足身体日益增长的养生需求。
卫生不同于养生,两回事。
什么是卫生?就是洗手刷牙,拿各种疫苗将身体裹起来,以抵御外来细菌的侵犯。身体有不适,化验、透视,查他个底朝天,然后拿抗生素将病毒杀死。我们的卫生知识都是这么来的。事实上,过去这几十年,西方医学的这几招很好使,很管用,以至于防病治病这些外来的法子成了理所当然。几十年过去了,慢慢地我们发现有些不对劲儿。抗生素是杀死了病毒,可是我们的免疫力、抵抗力反倒是越来越弱。而那些不断注射的疫苗,虽然也防住了特定的病症,但新的病毒依然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这时候,我们开始重又想起了养生。
养生是中国独有的功夫。它的重点不在防御,而在自强。卫生是要杀死病菌,养生则是以和为贵。气血通畅,运化无阻,病毒再多,其奈我何。
养生,你就得养。怎么养?首先得向天地学习。春天气机发生,你得去外面多走走。冬天大地闭合,你得多在屋里猫着。白天工作,晚上老天都已歇了,你还在折腾,那养不好。这还有个说法,叫“天人合一”。另外,与你生命最近的最亲的,是你的五脏六腑。你得了解他们,体谅他们,对他们好一些。比如酒喝多了,那得由肝脏来解毒,可是天天让他解,它也不干,拉着其它的兄弟一起受累,那你的身体也就垮了。
细想起来,卫生和养生,西医和中医都属于人类最高智慧。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他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过去,战争和瘟疫是人类的两大杀手。尤其在近代,全球战火不断,此时,西医精湛的外科手术和疫苗的发明对人类来说,是极大的护佑,这也是为什么有几千年传承的中医在中国却流于配角。
如今战争和瘟疫已经远去,该是中医和养生开始护佑人类的时候了。
养身,还是养生?
(王致兵,大学教师,佛禅学博士后)
曾经迷惑过:养生该如何写?到底是养身?还是养生?
年轻时,不知道身体的重要性,不懂得养生,随意“折腾”身体。总以为生命是个很长的概念,长到似乎无限;也以为身体是钢筋铁骨,可以任意折腾,不会旧,更不会坏。
大多数人,从年轻一路走来,或多或少,有些“折腾”身体的经历。童年和少年时,时间慢得一天像一年,而中年以后,日子跑得飞快,一年像一天似地过去。这样不知不觉,抬头一望,来日无多,而身体早已破旧不堪。
人到中年甚至老年,身体大不如前,开始注重养生,尽管有些晚,但毕竟是觉悟的第一步。
所谓养生,就是注意健康饮食,比如吃得清淡些,比如营养搭配更科学更合理。所谓养生,还要选择一种锻炼方式,日日加以习练。如今在各个城市的公园、广场,那些人山人海的潮流,大多属于此类群体。生命不仅在于运动,生命也在于养护。懂得保养,善于养生,是美好生活的第一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工作、事业做不好,生活也过不好。有人把身体比喻为1,事业功名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没有了身体这个1,后面即使有很多个0,终究只是0,没有实际意义。一般人的认识,也就到此打住了:身体是基础,是前提,而养生,可以让生命更加长久。
后来,我觉悟到“养身”的重要性。古语说:“身安道隆”。只有身体安康,你的道业才能兴隆。又说:“身为道器”。人的身体原来是个千金万金之体,异常珍贵。为什么?因为人身,是修道的工具。我们都把这个身体给浪费了,或者“折腾”它,或者把一个金贵的身体,换吃换喝换享受,没有用在“道”的追求上。其实,追求精神生活,试图参禅悟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道”就无从下手,无由把握和体悟。
再后来,我又醒悟到:养身与养生,原来是一体的,是一不是二。无限的生命在哪里?在身体的当下。
当下的身体如何才能无限?必须放置在生命的永恒意义中。通过“身体”,体悟“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身体”的感受历程中。
身与心,应该是合一的。
绝对正确的养生之道是不存在的
(丁邦晗,著名中医专家、教授)
中国有着悠久的养生学历史,从孔夫子到《黄帝内经》,从嵇康到孙思邈,数千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积累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养生保健经验,并由古至今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造福人类。中医养生方法有很多,归结起来要点不外乎是四个:第一,在精神层面要顺其自然,形体和精神共同关注,要动和静相结合。古语说:“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么,是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规律,让我们的人生和社会、自然和谐到一起,尤其是人能完全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变化,这是养生中最高的境界,也就是知天命,顺天命。第二,形和神要兼养。在中国几千年的养生学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养心,而养心的关键,在中医学上在于调和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第三,动和静相结合。中医讲“动则生阳,静生阴”,阴阳协调才是健康,要在动中取静,在静中有动,做任何事都不要过分。第四,审因施养,没有一种养生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比如,海南的天气湿热比较多,和东北高寒地区的养生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正在做的一个课题,采访了全国60多位老中医及他们的养生经验。他们认为养生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修性、养神、平和、自然、宽容、随和。所有的仁者寿,“仁”是指宽容的人,宽容的人才能长寿健康。在饮食方面,他们强调三餐搭配均衡,时间有规律,避免生冷,建议选用天然食材,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但是他们强调并不提倡素食。起居方面,他们倡导起居有规律,要顺时调节,要有规律的睡眠。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他们强调一定要保证午休,不提倡想睡的时候睡这种做法。
养生这个词,是中国最吃香的词,也是中国最狼狈的词,但不管褒也好贬也好,它都是中国人最关注的词。如今中国,养生早已不是大爷大妈的专利,随便从人群中拎出一个年轻白领、大学生什么的,跟你扯起养生来,一定也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知道中国什么明星的粉丝团人数最多、最忠诚吗?不是打入NBA的姚明,不是完美教主乔布斯,不是微博女王姚晨,而是养生明星。从胡万林、刘太医、张悟本、马悦凌、林光常……前仆后继、层出不穷,虽然名字不同,但标签上都赫然贴着“养生大师”。
都说中国人不爱读书,那是孤陋寡闻。从柯云路的《发现黄帝内经》,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林光常的《无毒一身轻》……哪一本不是洛阳纸贵,卖到断货,连退休后十来年都不看书的老爸,都要托女儿帮忙买一本。光看不行,还要知行合一。这大师说“绿豆治百病”,绿豆就敢涨到10块钱一斤;那大师说“生吞活泥鳅有奇效”,满菜市场都是找活泥鳅的病人;再来一个大师信誓旦旦“一天一个红薯,保证不得癌症”,于是,家家户户都把红薯当宝端上桌。说到底,是狂热的大众捧红了养生大师,而不仅仅是养生大师欺骗了大众。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谈养生?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嘲弄我们“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样的怕死”,尽管刻薄,确是事实。的确,全世界比中国富裕的国家多了去,却没有谁像中国人一样把养生当成了一项“全民运动”。中国人喜欢养生,远里看,是养生文化渊源流长深植民心,从秦皇汉武至今,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讲养生。近里看,“全民养生”里有一幅当代中国的“浮世绘”——老人害怕老无所依,年轻人则担心身无所养,有钱人惜命,没钱人病不起,有病的人死不起。自然,养生就成了各个阶层的最佳谈资与社交手段。
其实,养生在中国是个伪命题,人人都在“被养生”。
因为病不起死不起,养生自然就从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中国人的生存必需,“养生保命”也成了当下社会最实用的生存哲学。于是,有人天天吃着有毒胶囊的补药,却不肯好好吃顿饭;有人双目无神地下班挤地铁赶去上瑜伽课;有人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地沟油的公司饭盒,星期六却兴致勃勃到有机农场种菜;有人热衷参加禅修养生班,却在回家后熬夜上网;有人一边买《时尚健康》,一边在脸上涂抹200种化学物质——不得不说,有时我们贴着生活方式标签、印在广告牌上的养生,不过是“被养生”而已。
即使你真的决心不再“被养生”,却依然找不到放松身心的假期、找不到打羽毛球的小公园、找不到安全的餐桌、找不到清新的空气、找不到一起宁静致远的朋友、找不到德高望重的大师、找不到有人情味的医生、找不到让你好好养生的钱——今时今日,假不是随便请的,医生是要讲潜规则的,食物不是有质量认证就没毒的,养生大师不一定是靠谱的,养生节目讲的也不一定是对的,最后一条更重要,钱一定不是让你边养生边挣的。所以,即便你明白了,也是枉然,你依然还是在“被养生”。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养生之道?
传统养生分为三个层次: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而养生的最高境界则是养心。现代西方医学也证明,很多重大疾病都跟心情有关。可现如今,十几亿中国人实践最多的养生方法,却是吃——虽然我们从来都不知道,那些摆在餐桌上的所谓健康食品,明天是否就会“毒”字开头登上报纸头版,甚至我们津津乐道的各种补药,可能就是用有毒材料炼成的。其实,吃什么怎么吃,只是养生的皮毛。就像一夜之间流行起来的瑜伽养生,绝大多数练习的人,只是把它当成健身操,并不明白瑜伽养生的精髓在于:以身修心,上达于灵。
养身是术,养心才是道,明道方能践行。食疗养生、五行养生、经络养生、季节养生、茶道养生、运动养生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养生方法,都只是“养身”而已。养生的核心是养心,养宽心,养良心,养信心,养正心,养清静心,这正是我们现今社会最稀缺、最宝贵的东西。
有钱没健康,你依然是一个穷人;修身不修心,你仍是一个病人。
呵呵,你懂的……
养生的最高境界
(罗萌,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人的寿命有多长?毛泽东早期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诗情的酵胀与热血的澎湃,不足为凭。《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说法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度百岁乃去”。这里的“度百岁乃去”比较靠谱,似为可信。但前提是要“知道”——知晓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取法纷繁。道家、佛家、儒家、医家各有主张,高下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均不外饮食调理、气功吐纳、经穴按摩、拳脚锻炼、节欲养血等等,多在物理作用方面求索,属养气、养形范畴,忽略了养性之重要。
明朝的胡翰在其《胡仲子集·医前论》中认为:“太上养性,其次养气,其次养形。三者得其养,百疾不作;苟失其养,六沴①干之。”笔者以为,胡翰这一见解高人一筹——养气养形固然重要,但光做物质文章忽略精神修养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境界太低了,效果也必然会打折扣。
明朝人李乐主张:人的心性应该象天空一样明澈,象大地一样包容,象流水一样畅达(摘其《见闻杂记》大意)。这要求有点太理想化,常人恐怕不易做到。《黄帝内经·灵柩·通天》对人的性格做“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区分,在指出“太阴之人,贪而不仁”、“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太阳之人,好言大事”、“少阳之人,禔谛好自贵”后,赞扬“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阴阳和平之人,生活安静自处,不无端畏惧怕事,也不无端沾沾自喜。顺从事物规律,不与人争;顺应时令变化,不与天争;地位高时别忘谦虚,以理服人,不用权势整治人——这些要求符合道义,合乎情理,凡真心养生而不是叶公好龙者,还是应该能够做到的。
所以,笔者以为,饮食调理、气功吐纳、经穴按摩、拳脚锻炼、节欲养血等等养气、养形努力之外,想取得更理想的养生成果,最好别忘了养性——只有把自己的心性修炼到阴阳和平之境界,才能算真正知晓了养生之道。
当然,口头养生派对拙文可不必当真。大家忽悠,跟着忽悠就是。
注①:六沴:沴音丽,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和之气。六沴即风、寒、暑、湿、燥、火。
卫生与养生
熊景冬(作家,资深媒体人)
国人说养生,似乎人人一套嗑。吃什么,补什么,拿什么,治什么。可真要实施,亲身验证,怕是没几个当真。怪只怪我们早年积累起来的那点儿可怜的卫生知识难以满足身体日益增长的养生需求。
卫生不同于养生,两回事。
什么是卫生?就是洗手刷牙,拿各种疫苗将身体裹起来,以抵御外来细菌的侵犯。身体有不适,化验、透视,查他个底朝天,然后拿抗生素将病毒杀死。我们的卫生知识都是这么来的。事实上,过去这几十年,西方医学的这几招很好使,很管用,以至于防病治病这些外来的法子成了理所当然。几十年过去了,慢慢地我们发现有些不对劲儿。抗生素是杀死了病毒,可是我们的免疫力、抵抗力反倒是越来越弱。而那些不断注射的疫苗,虽然也防住了特定的病症,但新的病毒依然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这时候,我们开始重又想起了养生。
养生是中国独有的功夫。它的重点不在防御,而在自强。卫生是要杀死病菌,养生则是以和为贵。气血通畅,运化无阻,病毒再多,其奈我何。
养生,你就得养。怎么养?首先得向天地学习。春天气机发生,你得去外面多走走。冬天大地闭合,你得多在屋里猫着。白天工作,晚上老天都已歇了,你还在折腾,那养不好。这还有个说法,叫“天人合一”。另外,与你生命最近的最亲的,是你的五脏六腑。你得了解他们,体谅他们,对他们好一些。比如酒喝多了,那得由肝脏来解毒,可是天天让他解,它也不干,拉着其它的兄弟一起受累,那你的身体也就垮了。
细想起来,卫生和养生,西医和中医都属于人类最高智慧。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他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过去,战争和瘟疫是人类的两大杀手。尤其在近代,全球战火不断,此时,西医精湛的外科手术和疫苗的发明对人类来说,是极大的护佑,这也是为什么有几千年传承的中医在中国却流于配角。
如今战争和瘟疫已经远去,该是中医和养生开始护佑人类的时候了。
养身,还是养生?
(王致兵,大学教师,佛禅学博士后)
曾经迷惑过:养生该如何写?到底是养身?还是养生?
年轻时,不知道身体的重要性,不懂得养生,随意“折腾”身体。总以为生命是个很长的概念,长到似乎无限;也以为身体是钢筋铁骨,可以任意折腾,不会旧,更不会坏。
大多数人,从年轻一路走来,或多或少,有些“折腾”身体的经历。童年和少年时,时间慢得一天像一年,而中年以后,日子跑得飞快,一年像一天似地过去。这样不知不觉,抬头一望,来日无多,而身体早已破旧不堪。
人到中年甚至老年,身体大不如前,开始注重养生,尽管有些晚,但毕竟是觉悟的第一步。
所谓养生,就是注意健康饮食,比如吃得清淡些,比如营养搭配更科学更合理。所谓养生,还要选择一种锻炼方式,日日加以习练。如今在各个城市的公园、广场,那些人山人海的潮流,大多属于此类群体。生命不仅在于运动,生命也在于养护。懂得保养,善于养生,是美好生活的第一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工作、事业做不好,生活也过不好。有人把身体比喻为1,事业功名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没有了身体这个1,后面即使有很多个0,终究只是0,没有实际意义。一般人的认识,也就到此打住了:身体是基础,是前提,而养生,可以让生命更加长久。
后来,我觉悟到“养身”的重要性。古语说:“身安道隆”。只有身体安康,你的道业才能兴隆。又说:“身为道器”。人的身体原来是个千金万金之体,异常珍贵。为什么?因为人身,是修道的工具。我们都把这个身体给浪费了,或者“折腾”它,或者把一个金贵的身体,换吃换喝换享受,没有用在“道”的追求上。其实,追求精神生活,试图参禅悟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道”就无从下手,无由把握和体悟。
再后来,我又醒悟到:养身与养生,原来是一体的,是一不是二。无限的生命在哪里?在身体的当下。
当下的身体如何才能无限?必须放置在生命的永恒意义中。通过“身体”,体悟“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身体”的感受历程中。
身与心,应该是合一的。
绝对正确的养生之道是不存在的
(丁邦晗,著名中医专家、教授)
中国有着悠久的养生学历史,从孔夫子到《黄帝内经》,从嵇康到孙思邈,数千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积累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养生保健经验,并由古至今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造福人类。中医养生方法有很多,归结起来要点不外乎是四个:第一,在精神层面要顺其自然,形体和精神共同关注,要动和静相结合。古语说:“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么,是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规律,让我们的人生和社会、自然和谐到一起,尤其是人能完全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变化,这是养生中最高的境界,也就是知天命,顺天命。第二,形和神要兼养。在中国几千年的养生学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养心,而养心的关键,在中医学上在于调和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第三,动和静相结合。中医讲“动则生阳,静生阴”,阴阳协调才是健康,要在动中取静,在静中有动,做任何事都不要过分。第四,审因施养,没有一种养生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比如,海南的天气湿热比较多,和东北高寒地区的养生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正在做的一个课题,采访了全国60多位老中医及他们的养生经验。他们认为养生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修性、养神、平和、自然、宽容、随和。所有的仁者寿,“仁”是指宽容的人,宽容的人才能长寿健康。在饮食方面,他们强调三餐搭配均衡,时间有规律,避免生冷,建议选用天然食材,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但是他们强调并不提倡素食。起居方面,他们倡导起居有规律,要顺时调节,要有规律的睡眠。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他们强调一定要保证午休,不提倡想睡的时候睡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