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无论在要求还是操作上,都适合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和锻炼。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浅谈利用想象把握诗文主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想象; 主题把握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的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与理解知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我们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除了实用性、适用性更强之外,还有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语文学科答题的主观性较强,允许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语文学习中也非常适宜发挥合理想象力。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强调了“应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等各方面能力的同时,重视高中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因此,“想象”成为了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文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我爱这土地》和《狱中上母书》两篇课文为例,浅谈一下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对学生想象力的调动培养。
一、根据题目,猜测内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相似地,题目也是感知诗文内涵的窗户,很多诗文在题目中就已经交代出了核心内容、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意的一把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首先从题目入手,利用问题,让学生合理想象,适当推测,将题目隐含的内容逐渐展开。
在读课文《狱中上母书》之前,我先让学生借题目思考:“文章的写作背景可能是什么?”“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入狱的?他入狱前后可能各有怎样的处境?”“他因为什么原因入狱?”“他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封信?”“这封在狱中写给母亲的书信里很可能写有什么内容?”“写信时他的表情和动作可能是什么样的?”“写完信后的表情或心情呢?”
用这样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路打开,然后再切入课本对作者和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划出关键词,很轻松地就加深了他们对于背景知识的印象。有了对写作背景的整体理解,之后学生读课文的感情也更饱满,再进行课文的内容分析、情感与主题阐释也就事半功倍了。
二、补充画面,调动感官
诗歌这种独特的体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艺术性,更将文字的讲练、感情的融会与画面的协调相与为一,非常适合在学习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使诗歌画面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充沛。
在归纳《我爱这土地》中“鸟”的形象时,我让学生根据诗歌的背景去想象:“诗中的鸟是什么颜色的?”“这只鸟在什么地方歌唱?”“詩中的鸟所在环境是什么样的?什么色调?”“除了声嘶力竭或是嘶哑,它的歌声还给人怎样的感觉?”“如果将鸟拟人化,它的歌会是什么内容的?”引导学生将画面丰富起来,更鼓励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内容画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在几个问题的引导下得以被调动,也就更容易理解诗意了。
三、结合背景,合理想象
语文课本的注释中虽然会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但往往提纲挈领,比较简单,缺少趣味性,学生在阅读时经常忽略这些内容。但背景往往是对主题阐释的关键,忽略背景很同意导致对诗文的误读误解,因此,不妨在授课中围绕“背景”加以想象。
仍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在本诗背景的介绍中,明确交代了诗歌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的第二年”,我就让学生抓住这一点,猜测诗歌可能描写的内容,罗列在黑板上,学生你一眼我一语,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在学生读过全诗后,我们再将诗歌的实际内涵与学生说出的内容进行比对,不仅能检验其对主旨的把握,更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保持。
四、设身处地,融己于境
很多学生都抱怨诗文作品难以理解,尤其是古代诗歌散文,因为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往往难以引起共鸣。因此我们需要想办法调动其对诗文情境的感受,创设问题情境,使之融入到诗文的感情氛围中。
在讲《狱中上母书》的时候,我假设每名学生都是一位导演或者演员,让他们去拍摄或演绎夏完淳,想象狱中的夏完淳是什么样子:“他正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衣服的细节是什么样的?”“他的头发是扎着还是披散着?头发是什么颜色?”“他被关押的囚室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烛火?”“他的脸可能不甚清晰,那么他的眼神是什么样的?”“他在什么地方写下这封‘上母书’,又是用什么东西在什么上写的?”“他写信的过程中会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会不会笑,会不会哭?因何而笑又因何而哭?”
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通过想象,还原出夏完淳在狱中写下给母亲的绝笔信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进入到夏完淳的世界,设身处地的感受他的悲哀与矛盾,感受他的大义凛然,感受他的视死如归。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很投入,反应也很热烈,几乎每个人都在认真构想独属于他们的夏完淳,都在体会夏完淳的喜怒哀乐,因此课堂上充满了悲壮的气氛,学生们对课文主旨的分析也就轻而易举了。
语文课本的内容精彩纷呈,语文教学更应该调动多种因素,使学生更想要学习、更好地学习、更容易学会。新课标教学的路上,如果让学习与思考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会更好的飞翔!
总之,我尽量在课程进度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文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并且让他们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象,使得语文课堂能保持有活跃融洽、人人参与的氛围,学生的实际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第一中学 022150 )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想象; 主题把握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的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与理解知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我们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除了实用性、适用性更强之外,还有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语文学科答题的主观性较强,允许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语文学习中也非常适宜发挥合理想象力。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强调了“应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等各方面能力的同时,重视高中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因此,“想象”成为了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文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我爱这土地》和《狱中上母书》两篇课文为例,浅谈一下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对学生想象力的调动培养。
一、根据题目,猜测内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相似地,题目也是感知诗文内涵的窗户,很多诗文在题目中就已经交代出了核心内容、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意的一把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首先从题目入手,利用问题,让学生合理想象,适当推测,将题目隐含的内容逐渐展开。
在读课文《狱中上母书》之前,我先让学生借题目思考:“文章的写作背景可能是什么?”“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入狱的?他入狱前后可能各有怎样的处境?”“他因为什么原因入狱?”“他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封信?”“这封在狱中写给母亲的书信里很可能写有什么内容?”“写信时他的表情和动作可能是什么样的?”“写完信后的表情或心情呢?”
用这样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路打开,然后再切入课本对作者和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划出关键词,很轻松地就加深了他们对于背景知识的印象。有了对写作背景的整体理解,之后学生读课文的感情也更饱满,再进行课文的内容分析、情感与主题阐释也就事半功倍了。
二、补充画面,调动感官
诗歌这种独特的体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艺术性,更将文字的讲练、感情的融会与画面的协调相与为一,非常适合在学习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使诗歌画面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充沛。
在归纳《我爱这土地》中“鸟”的形象时,我让学生根据诗歌的背景去想象:“诗中的鸟是什么颜色的?”“这只鸟在什么地方歌唱?”“詩中的鸟所在环境是什么样的?什么色调?”“除了声嘶力竭或是嘶哑,它的歌声还给人怎样的感觉?”“如果将鸟拟人化,它的歌会是什么内容的?”引导学生将画面丰富起来,更鼓励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内容画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在几个问题的引导下得以被调动,也就更容易理解诗意了。
三、结合背景,合理想象
语文课本的注释中虽然会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但往往提纲挈领,比较简单,缺少趣味性,学生在阅读时经常忽略这些内容。但背景往往是对主题阐释的关键,忽略背景很同意导致对诗文的误读误解,因此,不妨在授课中围绕“背景”加以想象。
仍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在本诗背景的介绍中,明确交代了诗歌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的第二年”,我就让学生抓住这一点,猜测诗歌可能描写的内容,罗列在黑板上,学生你一眼我一语,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在学生读过全诗后,我们再将诗歌的实际内涵与学生说出的内容进行比对,不仅能检验其对主旨的把握,更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保持。
四、设身处地,融己于境
很多学生都抱怨诗文作品难以理解,尤其是古代诗歌散文,因为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往往难以引起共鸣。因此我们需要想办法调动其对诗文情境的感受,创设问题情境,使之融入到诗文的感情氛围中。
在讲《狱中上母书》的时候,我假设每名学生都是一位导演或者演员,让他们去拍摄或演绎夏完淳,想象狱中的夏完淳是什么样子:“他正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衣服的细节是什么样的?”“他的头发是扎着还是披散着?头发是什么颜色?”“他被关押的囚室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烛火?”“他的脸可能不甚清晰,那么他的眼神是什么样的?”“他在什么地方写下这封‘上母书’,又是用什么东西在什么上写的?”“他写信的过程中会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会不会笑,会不会哭?因何而笑又因何而哭?”
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通过想象,还原出夏完淳在狱中写下给母亲的绝笔信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进入到夏完淳的世界,设身处地的感受他的悲哀与矛盾,感受他的大义凛然,感受他的视死如归。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很投入,反应也很热烈,几乎每个人都在认真构想独属于他们的夏完淳,都在体会夏完淳的喜怒哀乐,因此课堂上充满了悲壮的气氛,学生们对课文主旨的分析也就轻而易举了。
语文课本的内容精彩纷呈,语文教学更应该调动多种因素,使学生更想要学习、更好地学习、更容易学会。新课标教学的路上,如果让学习与思考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会更好的飞翔!
总之,我尽量在课程进度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文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并且让他们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象,使得语文课堂能保持有活跃融洽、人人参与的氛围,学生的实际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第一中学 022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