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精彩的古诗词阅读教学课堂的方法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不仅有着大量的古典诗歌文学,而且有着悠久的诗歌教学源流,对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古诗词教学应加强诵读教育,努力熟悉古诗词,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时的语感。同时,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學的实效性,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了解古诗词的真谛,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古诗词学习向高效性、自主性、兴趣性不断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 引言
  中国是诗歌的高峰,在初中课本中,陶渊明的诗歌在其中占据着较大的篇幅。早在20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就说过:“无言不学诗。”所以,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在教导学生时运用多种手段,通过不同的兴趣教学手法来激发学生朗诵、欣赏古典诗词,或在古典诗词的“留白”中重新创造“空白”,引导学生感知古典诗词中的风景美、情感美、意象美,那么学生必然就能顺利地进入古典诗词的文本中,并用细腻的笔触来描绘优美的风景,塑造出完美的形体,在古诗词意境美的体会中为我们构建和谐、优美、美妙的古典诗词阅读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浅吟低唱,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以节奏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增加诗歌音乐的节奏美。在古典诗歌教学课程伊始,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充分感受古典诗歌节奏之美,在阅读具有节奏变化规律的古典诗歌时,感知其丰富的内涵。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两句作为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我们帮助学生寻找到音节划分之后,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寻找到诗歌中的韵脚,从“喧”“偏”“山”“还”“言”中,我们可以看出《饮酒》(其五)主要押“an”韵,然后,引导学生接触诗歌韵脚的不同位置,认识到古典格律诗的韵律规律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古典诗词的第一句话可以不押韵,而第二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第四句和其他偶数句必须押韵。当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节奏、韵脚等审美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引导学生在古典音乐的背景声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古典诗词的朗诵中,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古诗词的音律美,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向学生展示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古典诗歌音乐,通过欣赏大家的艺术,进而熏陶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古典诗歌的节奏美。
  三、 多向思维,感受诗词情境之美
  在《饮酒》(其五)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课程伊始,笔者便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导入了方明深情朗诵演绎的《饮酒》(其五)诗朗诵片段,让学生们先从这首诗的朗读情绪中初步猜想到诗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笔者让孩子们将他们自己幻想的诗文故事通过自己的文字编写出来,并且通过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孩子们将小组中认为推理最正确内容向全班同学分享,从而扩展学生们的创造思维,也为课堂增加活力。(讨论,交流时间5分钟,小组展示时间每组1分钟)
  另外,笔者紧随其后向学生们介绍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故事(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让学生感受陶渊明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为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诗词恬然幽静的氛围及诗人的“悠然”形象作一个良好的铺垫。仔细阅读这首诗,我们会发现《饮酒》(其五)中的“有”和“无”两组反义词有着丰富的含义。陶渊明的一生以他超然高尚的品格结束,他的心境平静而豁达。在他的灵魂里,有伟大的“存在”和“虚无”,所以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来揭示诗的主题,表达诗人淡然自在的思想感情,进而抒发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鉴于此,我们可以围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诗来进行全文的中心理解工作,通过思考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向老师和同学大胆提出问题,并且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自身能力的升华。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设置问题举例,问题如下:
  1. 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 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心远”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为什么要远离它?
  3. 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4. 陶渊明选择如此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回避还是其伟岸高洁的品格使然?
  当然,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四、 奇思幻想,感受诗词创写之美
  能工巧匠在精心创作书画、诗词、歌咏、赋等艺术作品时,往往采用“留空”的路径,给读者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再现读者强烈的欲望,唤醒读者对于其内容的独特理解,从而与作者产生一场跨时空的对话。这样不仅给了读者一个愉快的审美体验,也给了读者一个机会第二次创作,使文本的内涵和意义在想象的空间里体会到作者的所感、所想、所思。在我国古诗词“留白”领域,陶渊明先生无疑是其中的大家之一,其诗歌创作往往是一部内容丰富、艺术性很强的艺术巨作,尤其是陶渊明的名篇《饮酒》(其五),其中的众多诗句颇具留白艺术之美。例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开头便说了自己虽然居住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但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但是,如果我们对陶渊明这个人物有理解的话,就会发现,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即使陶渊明的门第没落,他也不应该遇到鸟雀散尽的尴尬局面,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其实在这里面许多老师都会讲到以上这个内容,但是他们仅仅也是讲到了这个问题为止。其实在这句话中还留着陶渊明对于玄学的留白,“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所以诸如此类“留白”,均为读者留有大量的想象与联想空间,均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随堂写作训练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歌,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审美意蕴,然后引导学生選择其中一种进行留白填充。如此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创作热情,更是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诗中的含义,通过对于《饮酒》(其五)的个人理解来衍生出相应的创作作品,在理解中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五、 加强合作,感受诗词外延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能有一种探索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感觉。”新课程强调在课堂上学生应以个人学习经验作为出发点,学生之间要有合作和对话,通过小组互动将不同人格、不同视角的不同见解补充其个人经验的局限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多种方面下协调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所以在古诗词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笔者同时也引入了相当多的小组互动活动。那么什么内容的引用、放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又不妨碍教师的正常课堂进展呢?如诗人的诗歌风格、体裁、诗歌语言风格等的课堂内容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合作的帮助下自主研究和学习,教师仅仅需要从数据收集、选择和研究方向、态度、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保障课堂进度的实效性。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推荐著名作家,欣赏名篇名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诗歌朗诵鉴赏和诗歌表演,使诗歌从古到今进入现实生活和灵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诗人、作品和读者的精神交汇。只有将诗歌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充满诗意、诗情、诗香,那么,古诗词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陶渊明来举个例子,在学习《饮酒》(其五)之前,我们会先让学生按照课程进度安排学习《五柳先生传》,所以学生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对陶渊明有了初步的了解,笔者认为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们对陶渊明进行介绍,将自己隐在幕后,不用像从前一样为学生们讲授全部的内容,只需调控学习进度、维持课堂纪律便可。
  六、 结束语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要不断探索、相互合作、相互倾诉、相互影响、相互讨论、相互鼓励、相互理解,进而激发学生与古诗文对话的兴趣和愿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中,进而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智慧、品格、诚信和人生态度内化为学生生命信仰的永恒资源”。笔者相信,只有在正确、科学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收获,向语文综合人才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全新一代拥有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春霞.古诗朗读教学“三重奏”例谈——以陶渊明《饮酒》(其五)为例[J].教育观察,2017,6(3):27,36.
  [2]郭绮雯.从文化角度鉴赏初中古典诗词——以陶渊明《饮酒(其五)》为例[J].语文天地,2018(23).
  [3]顾晔.读懂题读通文读出情: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谈初中古典诗歌鉴赏方法[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8(7):13-14.
  [4]蔡丹丹.诗歌教学如何教出“诗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文本解读与教学反思[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2):74-77.
  [5]王艳.浅谈语文教材中的山林文化:以《饮酒》(其五)为例[J].参花,2019(11):143.
  作者简介:林彦,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艺术意在言外,含蓄深沉,耐人咀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留白处,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主题留白、情节留白、情感留白的言外之意,激发丰富的思维活动,充分感受留白之妙。  关键词:留白艺术;感悟;文本;挖掘  国画中善用“留白”,能让“无画处皆成妙境”,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它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留下视觉延伸的空间,丰富画面的意
我们必须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深入反省和思考存在的问题。  中国科研环境的“硬”件已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软环境却令人堪忧。    “科学春天”的记忆    1978年春,科学大会的春风从祖国的心脏吹到四面每一个地方,也吹到我的家乡边塞小镇。我还记得当年从广播中听到科学大会消息的情景以及老师向我们讲起科学大会的兴奋神情。少年的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科学大会前后的两件事:一是之后中国科大少年班的招生。我清楚地记
摘 要:在2020年的夏天,各大电视节目仿佛成了女性的专场,比如:《婆婆妈妈》《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还有最近频频上热搜的选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邀请了30位年龄在30岁以上的已经出道的女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出现在“成团”的名单里,站上C位。看到她们,也让我们看到对于30多岁的女性,青春从来不缺位,也不让位,而是自信归位。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也应当成为一名乘风破浪的“
那是一组为芸芸众生已经长期仰视的思想偶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种姿势保持的太久,终究很累,何况还是仰视!终于一本轻松的格言集,给了我们一个平视偶像的姿势,这种平视其实更人性,也更贴近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心灵世界。  这就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马克思恩格斯人生格言》(陈力丹编,以下简称《格言》)一书试图呈现给我们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的丰富人生,而不仅仅是革命。    从神性的单调到人性的丰富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不关心又时刻关心的问题。说不关心,乃在于我们往往存有这样的偏见,认为这个过于玄乎的问题更适合留给所谓哲学家去做那些空洞的讨论;说时刻关心,乃在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即便在最为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或明或暗、或假或真、或多或少地考虑着我们的幸福(或许是一顿饭、或许是一场电影、或许是一份奖金),只不过我们不曾说出来,至少不曾说的这么明白——本文对于空洞的讨论并不感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从一个封建大帝国逐渐地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得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发生急剧的分解,国家主权开始被破坏,晚清政府全部腐朽性反动性在人民眼前暴露出来。从建筑的角度看,“从近代开始,在对外开埠的城市,在传统建筑文化整体弱势的形势下,具有了与西方交流的特征。这个分化分离的过程,强势外来建筑文化必然对这些地区和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产生冲击和破坏,从而使它们
一    我们不会忘记过去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我们今天走过的  每一段历程 都是  前人脚步的延伸  我们今天创造的  每一个奇迹 都浸染着  先辈的血汗  今天 当我们的孩子  在麦当劳餐厅  品尝着西方的快餐文化  当我们的双手  在因特网上 频频点击着  世界风云的变幻  我们没有忘记  共和国的拓荒者  在我们的血管里  注入的力量  我们没有忘记  共和国的科学家们  高举科学的旗
摘 要:学生的深度“学”是建立在教师的深度“教”,那么我们首先要对“圆柱的体积”这一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的学习目标,理清整个知识脉络,不仅横向联系知识,也得纵向打通知识点,从备“课时”到备“大单元”进行转变。聚焦关键问题,在深度学习平台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驱动探究任务,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发展。  關键词:教材解读;圆柱的体积;问题设计;知识结构  要使学生深度学
原来道德话语和法律话语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别。道德话语一定要在有我之境时,才能收喻人之效,法律话语一定要在无我之境时,方能公平。    如何评价唐太宗的难题    去年初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连续剧《贞观长歌》,断断续续看了十几集,感觉那里面的唐太宗李世民,很像上世纪70年代电影里的正面典型人物。翻开唐代史官吴兢编撰的史书《贞观政要》,李世民还真的很“高大全”,百分之百的圣王气象,
“争自由唯一的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争自由的唯一理由,换句话说,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凡不承认异己者的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就不配谈自由。”  批评过后,胡适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慨,《新青年》没有了,新文化运动过去了,眼前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容忍的空气充满国中”。    张耀杰的《北大教授与〈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