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相资料等方法,对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网球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不同的得分手段。因此,对平时的网球训练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 ATP总决赛 单打 技战术
在2011年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决赛中,ATP世界排名第三的瑞士天王费德勒对阵法国名将特松加,卫冕冠军、瑞士球王费德勒虽然一度在第二盘浪费赛末点,但还是以6-3/6-7(6)/6-3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第六次赢得总决赛冠军,独居史上第一。为何费德勒能在决赛上有着如此强势的表现,通过本研究分析我们从中找到些答案。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1年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单打决赛技战术比较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网球专业的相关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录像观察法。对费德勒和特松加的三盘比赛进行录像观察统计,并做出相应的技术统计。
3.比较分析法。对费德勒和特松加的三盘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并对技战术指标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费德勒和特松加基本数据对比分析
由表1可看出,费德勒在年龄和身体素质上较特松加稍微处于劣势,但是费德勒在很年轻时就已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当然最主要的是差异在于两位选手的反手持拍类型和击球风格不同,这就使球的旋转及落点各具其特点,而两位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技战术来制约对方。
(二)费德勒和特松加在比赛中的技战术数据对比分析
1.发球技术的统计对比分析
发球是网球比赛的开始,是比赛进攻的有力手段,是比赛取胜的关键技术,也是唯一不受对手干扰的技术,发球技术好可以直接得分,或者是给自己下一板球创造机会。通过对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的得分率、Aces球、双误几项指标进行对比。从表2中可以看出,费德勒在对特松加的决赛中,一发成功率为55%,高于对手特松加的50%;一发得分率为80%,高于对手的73%,二法的分率也以59%高于对方的53%。这说明费德勒在发球成功率和得分率明显高于对手。两位运动员的Aces球数均为11,双误数量为2:5;说明双方的发球质量非常高,稳定性相差不大。制胜分方面,费德勒为30,低于特松加的37,但非受迫性失误分别为26和41;可以看出费德勒在这场比赛中发挥以稳定为主,降低了击球的攻击性,这就给特松留下了大量的进攻机会,因此特松加的制胜分明显高过费德勒;但是特松加的非受迫性失误远远高于费德勒,说明特松加的稳定性不高,没能把握住机会。从统计的结果分析,费德勒在这场决赛中发球占到很大优势,击球的稳定性也非常高,但在制胜分方面处于劣势,并因此浪费赛点,说明费德勒在以后的训练中除了保持稳定性还应该加强击球的攻击性。
2.接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一场比赛中大约有一半的得分是从接发球开始的,接发球包括:进攻型接发球和防守型接发球。进攻型接发球的主要目的是给发球一方施加压力,常使用于对付力量小的一发或对付二发;防守型接发球的主要目的是接好发来的球。通常用来对付威力极大的一发或大角度的二发。
在网球比赛中,除了发球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之外,接发球技术也是很关键的,如果接发球不好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也是很困难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费德勒在这次决赛中的回发赢球率为37%,高于特松加的30%。破发破发率双方均为33%。费德勒的破发机会为9次,而特松加的破发机会只有3次,这是费德勒在对方的发球局采用压迫性打法获得的结果,也为费德勒赢得比赛奠定基础。
3.上网技术的对比分析
网前拦截技术是贯彻以攻为主,以快制胜的战术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从表4可见,费德勒上网的次数比特松加少1个,成功百分率却比特松加高出11个百分点。通过比赛可以看到,费德勒大部分的上网机会都是在底线对抽后寻找机会,在对方的击球质量下降之后,才在中场抽击随球上网,因此成功率很高,还有在比赛中费德勒经常通过提高发球质量,然后随球上网,很好的控制了比赛的节奏,给特松加带来极大的压迫性。
4.相持能力与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通过表5的技术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前三板的赢球率费德勒为54%高于特松加46%,而在相持中,费德勒的赢球率为48%,低于特松加的52%,从录像分析看,两名运动员在技术、能力相差不大,第一盘费德勒在第八局抓住机会破发后轻松拿下;第二盘最后阶段,由于费德勒一发成功率下降,特松加加强了接发球的压迫性,使费德勒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失误,费德勒丢掉第二盘;第三盘费德勒加强前三板的攻击性,终于顺利拿下比赛。丢掉第二盘后费德勒及时调整状态,多变的打法逐渐占据主动,这也是费德勒成功赢下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结论
(一)费德勒一发成功率、得分率较高,发球质量高,球速、落点、旋转结合较好;通过高质量发球直接得分或者创造良好的得分机会,从而在前三板中占据主动。
(二)费德勒是全面性选手,底线相持能力较强。通过底线相持,在对方击球质量下降、落点浅时,采用随球上网的打法,在网前通过高压球或截击球的方式得分。在网前把握机会球的能力较强,得分率较高。
(三)费德勒与特松加相比,费德勒在相持中成功率稍稍差些,这与费德勒的年龄增加导致跑动不到位以及特松加采用了压迫性打法有关。
(四)费德勒在非受迫性失误和制胜分方面均比特松加少,说明费德勒采用了相对稳定的打法,但是容易给对手留下很好的进攻的机会,从而在比赛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四、建议
(一)费德勒应保持一发发球技术的优势,提高二发发球的质量,注意二发分散落点,增强技术的稳定性,以落点和线路的变化来体现战术思想,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二)费德勒应该在保持前三板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相持球的能力,提高击球的攻击性,从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地位。
(三)在接发球得分率上,费德勒优势不明显,因此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费德勒应该加强在对手发球局中的压迫性,在破发球方面,费德勒的破发机会远大于对手,但破发机会的把握不够稳定,因此费德勒应该加强破发机会的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博,王利平.2008年澳网男单半决赛、决赛德约科维奇技战术统计分析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6.
[2] 董声.2009年美网男单决赛技术比较分析[J].内江科技.2010.2.
[3] 罗书杰.对2006年温网1/4决赛李娜对克里斯特尔斯一战双方技战术比较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23):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相资料等方法,对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网球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不同的得分手段。因此,对平时的网球训练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 ATP总决赛 单打 技战术
在2011年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决赛中,ATP世界排名第三的瑞士天王费德勒对阵法国名将特松加,卫冕冠军、瑞士球王费德勒虽然一度在第二盘浪费赛末点,但还是以6-3/6-7(6)/6-3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第六次赢得总决赛冠军,独居史上第一。为何费德勒能在决赛上有着如此强势的表现,通过本研究分析我们从中找到些答案。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1年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单打决赛技战术比较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网球专业的相关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录像观察法。对费德勒和特松加的三盘比赛进行录像观察统计,并做出相应的技术统计。
3.比较分析法。对费德勒和特松加的三盘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并对技战术指标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费德勒和特松加基本数据对比分析
由表1可看出,费德勒在年龄和身体素质上较特松加稍微处于劣势,但是费德勒在很年轻时就已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当然最主要的是差异在于两位选手的反手持拍类型和击球风格不同,这就使球的旋转及落点各具其特点,而两位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技战术来制约对方。
(二)费德勒和特松加在比赛中的技战术数据对比分析
1.发球技术的统计对比分析
发球是网球比赛的开始,是比赛进攻的有力手段,是比赛取胜的关键技术,也是唯一不受对手干扰的技术,发球技术好可以直接得分,或者是给自己下一板球创造机会。通过对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的得分率、Aces球、双误几项指标进行对比。从表2中可以看出,费德勒在对特松加的决赛中,一发成功率为55%,高于对手特松加的50%;一发得分率为80%,高于对手的73%,二法的分率也以59%高于对方的53%。这说明费德勒在发球成功率和得分率明显高于对手。两位运动员的Aces球数均为11,双误数量为2:5;说明双方的发球质量非常高,稳定性相差不大。制胜分方面,费德勒为30,低于特松加的37,但非受迫性失误分别为26和41;可以看出费德勒在这场比赛中发挥以稳定为主,降低了击球的攻击性,这就给特松留下了大量的进攻机会,因此特松加的制胜分明显高过费德勒;但是特松加的非受迫性失误远远高于费德勒,说明特松加的稳定性不高,没能把握住机会。从统计的结果分析,费德勒在这场决赛中发球占到很大优势,击球的稳定性也非常高,但在制胜分方面处于劣势,并因此浪费赛点,说明费德勒在以后的训练中除了保持稳定性还应该加强击球的攻击性。
2.接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一场比赛中大约有一半的得分是从接发球开始的,接发球包括:进攻型接发球和防守型接发球。进攻型接发球的主要目的是给发球一方施加压力,常使用于对付力量小的一发或对付二发;防守型接发球的主要目的是接好发来的球。通常用来对付威力极大的一发或大角度的二发。
在网球比赛中,除了发球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之外,接发球技术也是很关键的,如果接发球不好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也是很困难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费德勒在这次决赛中的回发赢球率为37%,高于特松加的30%。破发破发率双方均为33%。费德勒的破发机会为9次,而特松加的破发机会只有3次,这是费德勒在对方的发球局采用压迫性打法获得的结果,也为费德勒赢得比赛奠定基础。
3.上网技术的对比分析
网前拦截技术是贯彻以攻为主,以快制胜的战术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从表4可见,费德勒上网的次数比特松加少1个,成功百分率却比特松加高出11个百分点。通过比赛可以看到,费德勒大部分的上网机会都是在底线对抽后寻找机会,在对方的击球质量下降之后,才在中场抽击随球上网,因此成功率很高,还有在比赛中费德勒经常通过提高发球质量,然后随球上网,很好的控制了比赛的节奏,给特松加带来极大的压迫性。
4.相持能力与技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通过表5的技术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前三板的赢球率费德勒为54%高于特松加46%,而在相持中,费德勒的赢球率为48%,低于特松加的52%,从录像分析看,两名运动员在技术、能力相差不大,第一盘费德勒在第八局抓住机会破发后轻松拿下;第二盘最后阶段,由于费德勒一发成功率下降,特松加加强了接发球的压迫性,使费德勒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失误,费德勒丢掉第二盘;第三盘费德勒加强前三板的攻击性,终于顺利拿下比赛。丢掉第二盘后费德勒及时调整状态,多变的打法逐渐占据主动,这也是费德勒成功赢下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结论
(一)费德勒一发成功率、得分率较高,发球质量高,球速、落点、旋转结合较好;通过高质量发球直接得分或者创造良好的得分机会,从而在前三板中占据主动。
(二)费德勒是全面性选手,底线相持能力较强。通过底线相持,在对方击球质量下降、落点浅时,采用随球上网的打法,在网前通过高压球或截击球的方式得分。在网前把握机会球的能力较强,得分率较高。
(三)费德勒与特松加相比,费德勒在相持中成功率稍稍差些,这与费德勒的年龄增加导致跑动不到位以及特松加采用了压迫性打法有关。
(四)费德勒在非受迫性失误和制胜分方面均比特松加少,说明费德勒采用了相对稳定的打法,但是容易给对手留下很好的进攻的机会,从而在比赛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四、建议
(一)费德勒应保持一发发球技术的优势,提高二发发球的质量,注意二发分散落点,增强技术的稳定性,以落点和线路的变化来体现战术思想,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二)费德勒应该在保持前三板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相持球的能力,提高击球的攻击性,从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地位。
(三)在接发球得分率上,费德勒优势不明显,因此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费德勒应该加强在对手发球局中的压迫性,在破发球方面,费德勒的破发机会远大于对手,但破发机会的把握不够稳定,因此费德勒应该加强破发机会的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博,王利平.2008年澳网男单半决赛、决赛德约科维奇技战术统计分析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6.
[2] 董声.2009年美网男单决赛技术比较分析[J].内江科技.2010.2.
[3] 罗书杰.对2006年温网1/4决赛李娜对克里斯特尔斯一战双方技战术比较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