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活动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提出应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对闽南本土文化教育活动资源的开发、设计、积累,对“教师教”与“幼儿学”的过程的辅助,使科技成为幼儿游戏的助手,成为幼儿经验分享的助手,成为幼儿吸收民族养分的助手,成为幼儿体验闽南本土文化的学习工具,为弘扬闽南本土文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闽南本土文化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电子产品、信息技术不仅深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变革着园本课程的实施,更深深地影响着幼儿吸纳信息的模式。在开展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的课程研究中,教师们喜欢选取一些网络资源、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闽南文化虽说源远流长,但是有些东西处于断与不断、丢与不丢的边缘,有些素材、民俗的采集、再现不容易,而电教设备、电教技术、电教资源正好能够补上这个空档。
  信息技术进入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是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本土课程的采集、分析、呈现、实施和评价,是以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价值观为依托,以闽南本土文化为纽带,融汇科学的教育组织策略,使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真正成为一个生活化的、趣味化的、能打动幼儿的过程。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闽南本土文化教育无疑是一次现代与传统的携手。
  一、站在学校层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建”中打造多维的课程环境
  1.课程碎片化
  本土文化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蕴藏在最自然、最不起眼的周边生活环境中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采用闽南本土文化课程碎片化的举措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幼儿园文化“大环境”的建设、各年龄班班级文化“小环境”的建设、各功能室的创建等方面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环境,也在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创造闽南乡土氛围浓郁的隐形环境,通过在环境上、时间上、活动上碎片化的耳濡目染,引导幼儿从认识走向认知,再走向认同,从而打破本土文化传承中常见的因陌生感而产生的隔阂,逐步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热爱闽南民间文化的种子。
  2.资源立体化
  作家冯骥才说过: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开展闽南本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必不可少。闽南民间文化中适合幼儿的内容非常丰富,如语言類的有闽南童谣、答嘴鼓、讲古、谚语等;工艺类的有泥塑、剪纸、石雕、建筑等;曲艺类的有闽南歌曲、民间舞蹈、高甲戏、歌仔戏、木偶戏等;民俗类的有节庆习俗、服饰、饮食等;游艺类的有民间游戏、民间玩具等。这些资源的载体多种多样,有的适合实物收集,有的适合电子信息化收集。让两种收集方式齐头并进,课程的资源库就会日渐丰满。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开展闽南本土文化课程研究,就要创建能够同时容纳线上、线下两种资源的课程资源库。线下资源库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保管室、民间博物馆、百宝箱;线上资源库以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为依托,鼓励全体教师都参与建设,动态更新,大家把自己收集到的民间活动视频、闽南童谣音频、闽南风情图片、传说故事文字材料等放到校园局域网资源库的专用文件夹里,把自己制作的课件、录制的幼儿活动影音资料也放进来。线上资源库由专人负责再加工,整理,推荐,全体教师都有权限进行调阅,下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动态更新,重复利用。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存货”的过程,是一个“提取”的过程,更是一个“研发”的过程,把外来的闽南民间文化资源和本园生成教育活动资源、幼儿活动实录汇聚起来,犹如滚雪球般地激活静态的信息资源库,使其真正成为师幼资源共享的桥梁纽带和锦囊。
  (二)“用”中克服若干窘境
  1.防止有机器没技术
  幼儿园光有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会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服务教学,服务幼儿。
  首先,要提高教师对信息教育的接纳度。以点带面,让骨干教师上研讨课,让大家对信息技术与闽南本土化活动的整合方式有感性认识,能合理、适时、适度地使用电教,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发展。其次,培训要多元化,尽量根据不同教师的能力、需求来制定培训方案,从简单到深入。如:使用播放器,下载闽南本土素材,录制幼儿活动素材,课件制作,资源库管理,利用同频技术组织集中教育活动,网站及手机平台的运用等。
  2.防止活动被机器、课件绑架
  采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所有活动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却未必科学,筛选最有效的资源的尺度还需教师用心拿捏。课件的设计、演示要以幼儿为本,所选资源的内容、数量、出现的顺序及频率要有利于幼儿生成新的经验,防止过度刺激,喧宾夺主。课件作为闽南本土活动中的教具、学具出现,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使用方法,把握科技为教育服务的原则。
  3.拓宽运用的领域
  在讲求大数据的今天,为了幼儿发展,为了闽南本土文化传承所产生的诸多成果,教育资源不可局限在幼儿园内部流通。譬如:闽南本土文化线上资源库、幼儿本土化活动视频音频、教育活动案例、教育叙事等诸多材料皆可转化受众,扩大影响面。幼儿园课程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上传服务器,生成二维码,形成互联网课程,从而成为普及教育观念,家园沟通,幼儿园品牌推广以及同行教研的一个利器。
  二、站在教师层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教”中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可以突破幼儿参与本土文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点。
  1.调动全感官参与学习
  人类有三种不同的学习形态:视觉学习、听觉学习、动觉学习。幼儿喜欢鲜活的内容,喜欢能动手动脑的活动方式。因此,闽南民间文化要走进幼儿园的课程中,就必须是生动的,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幼儿在选择玩提线木偶、布袋偶参与“闽南偶戏”的表演中,起初常常出现语言发展好的幼儿光说不会操作,动作发展灵敏的幼儿把木偶舞得上下翻飞却没什么言语,有的幼儿压根没见过木偶演出的现象。教师及时地放映名家的演出视频,带领语言发展好的幼儿录制木偶剧录音,带领操作灵活的幼儿录制互动小视频,以此作为游戏表演的辅助素材,在增强幼儿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借助同伴资源,鼓励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迎接不同的挑战。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NAIWR-I8自由度步行机器人关节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得要介绍关节伺服回路的设计,然后着重介绍脉宽调制型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
拐枣是秦巴山区传统的地方特色优良果品,具有良好的药用及产品开发价值。本文结合拐枣产业现阶段发展状况归纳总结出秦巴山区拐枣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为拐枣产业科学
【摘 要】文章分别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德育课的教学。  【关键词】德育课 传统文化 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  资中筠教授曾说过:教育的目的第一是品德,其次才是知识。但当前中职德育课学生普遍不听,不信,大部分学生都是上课睡觉,玩手机;而教师则将主要精力放在管学生和维持课堂纪律上。如此恶性循环,师生双方都很痛苦。好教师要像一位优秀导演,要努力在现有条件下拍出一部好电影;要像一位高级
天津地铁的陆续投入运营缓和了路面交通压力,促进了津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地铁公司巨大的初期投资和高昂的运营费用,使地铁公司很难盈利。地铁资源的开发为解决这一难题
目前我国科学工业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也就使得我国拥有了工业产品制造的能力,但是生产的工业产品还存在一定的质 量问题,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智能制造技术
在地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降低地铁行车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强化行车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分析了地铁行车安全的 事故的成因,重点提出了一些预防与控制措施,希望提升地铁行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应当紧紧的传授文字的运用,而是应当更多地在语文所涉及的领域去 拓宽我们的语文应用,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科之间的互助作用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指外力通过骨质或眼球的移动传递给视神经造成的间接损伤,损伤后可以没有外部或最初眼底镜下眼球或视神经损伤的表现,而
小学英语人教版 PEP 教材在教材篇幅上虽然适应了小学生学习特点,但其本质上存在局限性,例如语料不足,语用丰富不到位 等等,所以其教学过程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懈怠感,失去学习兴趣。
数学作业具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功用,也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布置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