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舍弃了对否的讨论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r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未来》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那样一个特定岁月里的支撑起一代人心中执著信念的诗。今天当我们带着新时代成长着的高一新生走进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被诗中跳动着的顽强探索、火热激情、不折信念激荡得热血沸腾。
  在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对于其中一处名句的朗读,同学们之间出现了分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了一场讨论。下面是有关这场讨论的整理材料,供大家参考。
  讨论缘于一位学生的朗读。由于课前曾布置同学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等,用心感受作品中流动的思想情感,努力正确朗读这首诗。所以上课后,就请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同学们把诗歌范读一遍。也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该同学在读“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二句时,一时拿捏不定,竟读成了“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中间的两处语音拉长,使得这两句朗读中该如何断句的问题突现了出来。
  师刚才这位同学朗读时对“手指”、“手掌”两处好像难以把握其节奏停顿,谁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1我觉得这两句似乎应该这样读:“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读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师既然你有不同意见,那肯定会有自己的理由,不妨说给大家听听。
  生2我认为这两句与后面的诗句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里的“手指”和“手掌”,正是下面一句中动词“摇曳着”的主语。
  (生2的话赢得了不少同学的点头、附和,这时生1坐不住了,他立即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生1从上下文的关系看,诗人在这里反复强调的是“我要用手”这个意思,而不是要突出“手指”和“手掌”,只是为了诗歌语言的简洁,诗人在下一句“摇曳着”之前省略了“我要用手”几个字,大家只要把这几个字加上去读一下,就会搞清楚。
  (不少同学顺着生1的思维去做,也发出了附和之声。)
  师看来对于这两句的读法,同学们不仅看法不一样,而且还各有其理由。不过刚才两位同学陈述的理由都还停留在诗句的表层上,只是注意了诗歌语言形式结构方面的外部联结,还未能深入到诗歌的内部。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火花,我们能不能结合全诗内容,从更深的层面上把握这两句诗的内涵,进而得出正确的朗读方法呢?请大家认真研读诗歌,展开讨论交流。
  (经过讨论,同学们发言更加活跃了,观点也有了一定的深度。)
  生3我认为这两句还是在两个“手”字后面停顿比较合理。从前两节看,诗人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即使身陷贫困无奈、失落痛苦的境地,也要固守自己的心灵,“相信未来”!在两个“手”字后面停顿,就通过对“我要用手”的反复强调,突出了一种把握命运、保持自我的顽强执着。
  生4我同意在“手指”、“手掌”后停顿。食指在诗中非常注意运用特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比如前文的蛛网查封的炉台、余烟叹息的灰烬、化为露水的紫葡萄、凄凉的大地等,都是选取的带有一层黯淡色调的事物,以显现在那个特殊年代的令人忧伤的痛苦处境。本节是在前两节着重描述客观处境的基础上,转而强化主观的信念,用“涌向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等意象来比喻“手指”、“手掌”,既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概,也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着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
  (接下来还有不少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或持这一端,或执那一端,都是对两方面说法作一些补充说明的。)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都是具有一定的依据的,要想推翻哪一方,还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其实诗歌作为一种思想情感的结晶,本来就容许有不同的理解存在。从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来看,诗人不仅强调了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而且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解剖了这一信念赖以支撑的力量源泉。诗中那种飘荡的情绪流,具有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执著顽强,散发着强烈的感染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若在两个“手”字后面停顿,则显示出一种把握时空(诗中曙光、大海的意象内涵)、操持自我的主动精神;若在“手指”、“手掌”后面停顿,则显示出一种与时空同在的穿透力,从而让信念具有了永恒性。可见,两种朗读方法,都没有曲解诗人的意图,都能充分地表达诗人流注于诗句中的炽热的思想情感,所以都能成立。
  这次讨论最终并没有作出非此即彼的评判,不过这是完全符合文学鉴赏规则的,文学鉴赏的主观再创性决定了鉴赏结论的多样性。消解权威,保护个性,应该成为我们教学中需要突出的重要环节。
  [作者通联:江苏兴化中学]
其他文献
文言文因与学生所处时代相距较远,文言文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较低,学生对其比较陌生,甚至畏怯。如何在“言”与“文”有机融合的前提下,走进文本,明确文言文的文体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论界,散文一般分为三大常规类型: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某些生活场景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教师把写作知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给学生大量讲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写作课成了写作知识讲解课;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习惯于展示名家名篇,通过大量的阅读片段示例来教授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写作课成了经典示范课。不可否认,这两种安排的初衷是好的,教师期望用写作知识和方法的引领,写作经典片段的示范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但事实上教学效果却
先有语文,然后才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源于语文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相反。因此,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究竟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就必须认清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  语文不是来去无踪的天外之物,而是芸芸众生习见常闻的现实存在;语文不是像“上帝”、“神仙”、“魔鬼”那样的虚概念,而是像“自然”、“社会”、“心理”这样的实概念。因此,语文不可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可知物。可是,迄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关雎》曾多次编入中学教材,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也选人了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其中有闺塾先生陈最良吟诵并讲解《关睢》前四句的情节。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在教材中,有的注为“hào”,有的没加注。各类练习册和教学辅导用书有的说念“hǎo”。有的说念“hào”,让人莫衷一是。时下的电视剧也经常引用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可以紧扣7——9年级古诗词教学要求,抓住古诗词阅读“群文链”,实现小初高古诗词阅读的有效衔接,达成“诵读——意读”到“悟读——品读”,再到“鉴赏——评价”的阶梯式攀升结构。我以统编教材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系列为例,进行了有效衔接,实现了教学的高效。   一、古诗词教学相关要求   近年来,《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推广,促进了学生古诗词学习,古诗词教学也越来越受关注
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容易对课文做架空的分析,把一些抽象的词语,贴标签似的贴在课文上。比如,我们用“结构合理,中心突出”来评析文章结构,用“字里行间,融入作者情感,全文情景交融”来品析作者写法,用“生动、形象”来品味文章语言,可学生听后,如坠五里雾中,根本就没有感觉,教师的讲解,只能是鸭背泼水,在学生的心里不留痕迹。语文课上得低效,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我们没有给学生可比照的“参照物”,就像坐在高速运
上古中国哲人造就理想人格的标准,仅从孔孟到汉儒这一学源来说,虽有损益,但核心的价值标准除了更见丰富和完善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孔子有三达德:智、仁、勇;孟子有四端:仁、义、礼、智;汉儒又有五常:仁、义、礼、智、信。”①烛之武退秦师事发公元前630年,孔子生活于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两者相距一个世纪,用后者的理想人格标准来评说前者的人格形象是否可行呢?我以为是没有问题的。理由之一是,在上古时代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咏秋之作遍及各代,不计其数。其中虽然诗歌、散文数量众多,异彩纷呈,而赋体作品亦为数不少,且多为佳作。在这些咏秋佳赋中,有两篇名家同题之作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在文学的星空中交相辉映,光彩夺目,为绚丽多姿的文学园地增添了色彩。它们就是《秋声赋》,作者分别为中唐的刘禹锡和北宋的欧阳修。  有趣的是,虽然这两篇佳赋同出名家之手,且取材命题也完全相同,但在主旨、寄托和风格上却迥然不同,可谓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①也就是说,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个体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钱梦龙认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态度是教学关键的关键。学生个体的这种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的态度表现为学生的认知欲、动机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新的课程体系的呈现方式。它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来组建。它对语文教学或语文学习的要求是,强调学习者中心,学习中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成原则是“核心素养 语文实践”。   基于此,专题学习与学习任务群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交融。每一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