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盘活企业闲置资产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资产长期闲置、不能发挥效益,重要根源是思想观念的僵化保守。要盘活企业闲置资产,转变观念很重要。一是要破除“一怕肉腐烂,只要骨头在”的陈旧观念。有的企业宁可让闲置资产锈蚀破损,也不愿意租赁拍卖,怕影响政绩,怕背上“败家子”名声,殊不知让资产长期荒抛流失,才是真正的败家子。二是要正确处理“死与活”的关系。企业亏损严重或垮了,但不能让闲置的资产跟着也死了。有无数例子说明,闲置资产如果盘活得好,不仅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由此还可获得新生。三是要划清“流动”与“流失”的界限。通过租赁、拍卖、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办法,使企业闲置资产重新组合、扩张、增值,是资产的“流动”,这种流动是遏制资产流失的最好办法。四是要牢固地树立资本经营的观念。企业不仅经营产品,而且经营资产,把死资产变活资产,把小资产变大资产,这是企业最根本的东西。作为企业经营者不能盯着眼前利益,对企业闲置资产漠不关心,向国家摆困难、要政策。企业经营者要明白:资产的闲置其实也是一种效益的流失,必须千方百计盘活闲置资产,发挥闲置资产的作用,使企业从困境中走向发展,这才是硬道理。
  长期以来,特别是国有企业,企业资产产权关系不顺,致使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不能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这是造成企业资产闲置的根本原因。因此,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必须从改革产权制度人手,努力探索新型的产权关系。一是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对资产规模不大,但包袱沉重的企业。可将企业资债相抵后的净资产,折价出售给内部职工,进行持股经营。二是实行租赁经营。采取外地资金与本·地闲置资产相结合的租赁经营,借助外力变死资产为活资产,并促进企业迅速扩大规模。三是兼并。用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使资产在流动中实现优化组合,使优势企业以少量的自有资本带动更大资本规模运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兼并重组,调整优化,使低效企业的生产要素向高效企业流转。四是对闲置资产大的企业采取脱壳经营、分块搞活的办法。债务由原厂承担,将原有企业化分为几个独立的法人实体,用搞活的部分逐渐偿还债务。五是对部分闲置资产进行合理调剂聚集,使局部潜能结成整体优势,使整体优势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或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以上对闲置资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并非一“租”则灵,一“股”则活。与其相适应的还有:一是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必须与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通过调整实现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否则,重复过去一些没市场竞争力的老项目,即使闲置资产盘活了也会很快死去;二是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必须与强化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作者单位:陕西监狱管理局)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效益的核心,是关系组织生死存亡的战略性手段。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以达到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双向发展这一目标,既是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开始成为组织管理层最为关注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概念关系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
业务外包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战略。全球性业务外包能够带来短期和长期效益,但它同时要求建立一个成功的联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这样,企业在外包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企业在外包中将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其中有些属于管理上的,有些属于策略上的。尤其是在与承包商的合作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对企业来说,包与不包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外包成功无疑将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赚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批具有很强策划能力的设计者和社会制度的保证、文化制度的影响以及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走出误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走出误区,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误区之一: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坚持以人为本,因而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
客户满意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瑞典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的“服务与管理”观点。他们认为,企业利润的增长首先取决于服务的质量。而后,客户满意开始流行,并被扩展到产品实体层次。美国学者R·A·斯普林格(R·A。SPrens)、S·B·麦肯齐(Scon B.Mackenzie)和R.W·奥尔沙夫斯基(Rich9dW.Olshavsky)研究成果表明,客户的全面满意来源于属性与信息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三位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方式正从工业社会的生产管理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也就是说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本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几年来的治理整顿,国民经济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作为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人力资源已成为全球竟相争夺的焦点。然而,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流动现象异常严重,西部地区人才流失愈演愈烈o2002年2月26日,新华社电讯:“陕西招聘会情景令人忧——东部摊位人声鼎沸,西部摊位车少人稀。”当前,在我国已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
进入21世纪,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环境巨变莫过于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占有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它要求企业改变传统观念,建立知识型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载体和中流砥柱,而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如何激励知识型企业的员工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特点    在知识型企业中,通常都具有知识型的员工。他们能够
特许经营(franchise)指的是作为特许人的经营单位将其商标、品牌、专利、经营模式等无形资产以签订特许合同的方式转让给被特许方,允许其在交纳一定费用并遵守统一管理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