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058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脏过滤后形成的液体,而血液与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人体的机体代谢情况和各系统的功能均可以通过尿的成分和性状反映出来,尿常规检查中尿标本的取材过程简单、方便,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損伤,价格低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因素会对尿常规检查形成影响,减弱了尿标本的稳定性。本文对影响尿常规检查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1 什么是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在医学检验中是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可用于多种肾脏病变的早期诊断,通过对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和蛋白尿的分析达到疾病诊断的目的,尿常规检查不仅用于肾脏病变的诊断,还可以对其他全身性病变形成一定的参考作用,包括肝胆疾病、血液病、糖尿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诊断,均可参考尿常规检查的结果。除此之外,尿常规检查还可以将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反映出来。具体的尿常规检查方法是在检验科取一个干净的尿杯后,到厕所进行取尿,以中段尿为最佳,也就是先尿出一些后再使用尿杯接尿,然后将尿液送到检验科进行化验以及后续的疾病诊断。尿常规检查会根据尿液颜色、尿透明度、尿酸碱度、尿比重等结果和提示的不同,进行疾病的诊断,还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等方式辅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的检验。以尿液颜色为例,红色血尿提示患者存在急性膀胱炎、肿瘤、泌尿道结石、血丝虫病、泌尿道化脓性感染等疾病的可能,深黄色或红茶样尿液提示患者患有黄疸疾病;尿液的透明度呈混浊状态,提示有大量的血液、结晶、溶液或乳糜尿;尿酸碱度则可以用于诊断某些肾脏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尿比重增减会根据肾脏的浓缩功能情况发生变化,若是尿比重低,可考虑患者是否为慢性肾炎或尿崩症。
2 哪些因素影响尿常规检查
2.1取尿时间
尿常规检查的结果会受到取尿时间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尿常规检查最好是取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因为在晨尿中各种成分较为稳定,包括细胞、结晶等成分完整度良好。另外,尿中蛋白质形成的管状结构也更完整。即使不能进行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取尿,也应尽量选择新鲜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查,在两个小时之内进行检验。因为长时间地放置尿液,会导致尿液发生成分分解或受到细菌污染而出现尿常规检查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问题。
2.2尿液清洁度
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液应保证清洁,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尿常规检查结果,不要取最初排出的尿和末尾排出的尿,以中间段的尿液为最佳,并且要避免尿液受到粪便的污染。值得注意的是,若非紧急情况,女性在月经期间不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2.3药物影响
目前在我国的临床尿常规检查应用中,经常使用的是尿分析仪和尿试纸条,在试纸条上划分出了多个区域,包括白细胞、红细胞、pH、葡萄糖比重、酮体、胆红素、尿胆素、蛋白质、亚硝酸盐、维生素C等。尿分析仪则是通过试纸条和尿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对不同区域内显示的颜色进行判断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例如,若是在蛋白质区通过人工涂改的方式将蛋白质区涂成绿色,尿分析仪的比色过程中就会认为这份尿中蛋白质呈阳性,若是采取人工方式,将葡萄糖区涂改成咖啡色,尿分析仪也会经过对比,认为尿糖呈阳性。因此,尿分析仪会受到用药的影响,准确性降低,包括如黄连素、核黄素等药物,均会经尿路排出,使人体尿液发生颜色变化。站在化学反应原理的视角来看,用药情况对于尿比重结果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尿比重对肾脏的浓缩功能进行评估,蛋白质结果会受到青霉素、喹啉等药物的影响发生变化。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问题,会通过亚硝酸盐的结果反映出来,但是细菌部分作用会受到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亚硝酸盐的结果呈阴性,给医生的判断和分析造成阻碍,降低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2.4白细胞因素
检查白细胞时利用试纸条针对的是其中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淋巴细胞也是其中的一种,若是在尿液中的白细胞,大多是淋巴细胞,则会显现出阴性结果,这对于反映人体的真实健康状况并不准确,降低了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目前在我国的临床检验中,尿常规检查通常会采取尿分析仪法配合人工显微镜检查方式,以便改善试纸条法应用下存在的缺陷问题,加强对有形成分的准确识别,包括细胞、结晶、管型等。
3 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之前是否可以喝水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有些人担心喝水会对尿常规检测结果形成影响,其实体检当天的清晨起床后喝200毫升的水是不会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为人体血液的含量占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血量为4200-4800毫升,体检当天早晨喝了200毫升的水再前往医院接受尿常规检查,所喝的水早已被吸收,渗入组织参与代谢,生成20-40毫升的尿液,通过呼吸、出汗等排出一部分,因此血容量增加不会超过40毫升,比例不足1%,因此对血液指标不会形成影响。到常规检查时要留取好标准的尿液标本,保证不少于10毫升,但不必要过度,取中段尿为最佳,因为中断尿是最不容易受到污染的尿液。避免自己在家留尿,若必须在家留尿,则需要选择清洁干燥的容器并第一时间送检,时间过长会导致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破坏管型,出现细胞溶解等问题,降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 总结
综上所述,尿常规作为一项医学检查,能够将多种信息检测出来,在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影响尿常规检查的各项因素,人们要树立起科学的医疗观念,配合医生积极接受相应的检查,提高疾病的诊治效率。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脏过滤后形成的液体,而血液与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人体的机体代谢情况和各系统的功能均可以通过尿的成分和性状反映出来,尿常规检查中尿标本的取材过程简单、方便,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損伤,价格低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因素会对尿常规检查形成影响,减弱了尿标本的稳定性。本文对影响尿常规检查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1 什么是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在医学检验中是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可用于多种肾脏病变的早期诊断,通过对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和蛋白尿的分析达到疾病诊断的目的,尿常规检查不仅用于肾脏病变的诊断,还可以对其他全身性病变形成一定的参考作用,包括肝胆疾病、血液病、糖尿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诊断,均可参考尿常规检查的结果。除此之外,尿常规检查还可以将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反映出来。具体的尿常规检查方法是在检验科取一个干净的尿杯后,到厕所进行取尿,以中段尿为最佳,也就是先尿出一些后再使用尿杯接尿,然后将尿液送到检验科进行化验以及后续的疾病诊断。尿常规检查会根据尿液颜色、尿透明度、尿酸碱度、尿比重等结果和提示的不同,进行疾病的诊断,还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等方式辅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的检验。以尿液颜色为例,红色血尿提示患者存在急性膀胱炎、肿瘤、泌尿道结石、血丝虫病、泌尿道化脓性感染等疾病的可能,深黄色或红茶样尿液提示患者患有黄疸疾病;尿液的透明度呈混浊状态,提示有大量的血液、结晶、溶液或乳糜尿;尿酸碱度则可以用于诊断某些肾脏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尿比重增减会根据肾脏的浓缩功能情况发生变化,若是尿比重低,可考虑患者是否为慢性肾炎或尿崩症。
2 哪些因素影响尿常规检查
2.1取尿时间
尿常规检查的结果会受到取尿时间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尿常规检查最好是取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因为在晨尿中各种成分较为稳定,包括细胞、结晶等成分完整度良好。另外,尿中蛋白质形成的管状结构也更完整。即使不能进行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取尿,也应尽量选择新鲜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查,在两个小时之内进行检验。因为长时间地放置尿液,会导致尿液发生成分分解或受到细菌污染而出现尿常规检查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问题。
2.2尿液清洁度
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液应保证清洁,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尿常规检查结果,不要取最初排出的尿和末尾排出的尿,以中间段的尿液为最佳,并且要避免尿液受到粪便的污染。值得注意的是,若非紧急情况,女性在月经期间不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2.3药物影响
目前在我国的临床尿常规检查应用中,经常使用的是尿分析仪和尿试纸条,在试纸条上划分出了多个区域,包括白细胞、红细胞、pH、葡萄糖比重、酮体、胆红素、尿胆素、蛋白质、亚硝酸盐、维生素C等。尿分析仪则是通过试纸条和尿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对不同区域内显示的颜色进行判断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例如,若是在蛋白质区通过人工涂改的方式将蛋白质区涂成绿色,尿分析仪的比色过程中就会认为这份尿中蛋白质呈阳性,若是采取人工方式,将葡萄糖区涂改成咖啡色,尿分析仪也会经过对比,认为尿糖呈阳性。因此,尿分析仪会受到用药的影响,准确性降低,包括如黄连素、核黄素等药物,均会经尿路排出,使人体尿液发生颜色变化。站在化学反应原理的视角来看,用药情况对于尿比重结果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尿比重对肾脏的浓缩功能进行评估,蛋白质结果会受到青霉素、喹啉等药物的影响发生变化。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问题,会通过亚硝酸盐的结果反映出来,但是细菌部分作用会受到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亚硝酸盐的结果呈阴性,给医生的判断和分析造成阻碍,降低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2.4白细胞因素
检查白细胞时利用试纸条针对的是其中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淋巴细胞也是其中的一种,若是在尿液中的白细胞,大多是淋巴细胞,则会显现出阴性结果,这对于反映人体的真实健康状况并不准确,降低了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目前在我国的临床检验中,尿常规检查通常会采取尿分析仪法配合人工显微镜检查方式,以便改善试纸条法应用下存在的缺陷问题,加强对有形成分的准确识别,包括细胞、结晶、管型等。
3 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之前是否可以喝水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有些人担心喝水会对尿常规检测结果形成影响,其实体检当天的清晨起床后喝200毫升的水是不会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为人体血液的含量占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血量为4200-4800毫升,体检当天早晨喝了200毫升的水再前往医院接受尿常规检查,所喝的水早已被吸收,渗入组织参与代谢,生成20-40毫升的尿液,通过呼吸、出汗等排出一部分,因此血容量增加不会超过40毫升,比例不足1%,因此对血液指标不会形成影响。到常规检查时要留取好标准的尿液标本,保证不少于10毫升,但不必要过度,取中段尿为最佳,因为中断尿是最不容易受到污染的尿液。避免自己在家留尿,若必须在家留尿,则需要选择清洁干燥的容器并第一时间送检,时间过长会导致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破坏管型,出现细胞溶解等问题,降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 总结
综上所述,尿常规作为一项医学检查,能够将多种信息检测出来,在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影响尿常规检查的各项因素,人们要树立起科学的医疗观念,配合医生积极接受相应的检查,提高疾病的诊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