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军陆战队新“战马”AAV7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引进AAV7的计划代号是“飞马计划”,共采购48辆两栖突击车、4辆指挥车,以及2辆工程修护车,耗资约新台币61亿元。台湾海军陆战队将在南高雄、北林口部署2个装备有AAV7的加强步兵营,专门执行紧急应变和台北重要商、军港的防卫任务。根据台湾军方计划,一旦发生意外,陆战旅可沿中山高速公路机动,在10-20分钟内支援松山、桃园机场,防止来自机场的渗透袭击。其中部署在林口的加强登陆步兵营最受关注,企图加强“戍守政经中枢”,担负“反斩首”和“战略预备队”任务,战时并可直接横渡淡水河迅速进入台北市区。
  
  AAV7概述
  
  AAV7被包括美国在内的8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亚洲的韩国和泰国都使用多年,其中韩国还获得授权在当地组装,韩国的三星航天1993~2000年与美国联合防卫(United Defense)公司合作生产57辆AAV7A1系列,是迄今该车系最后一批量产的车辆,根据制造商联合防卫公司的统计,截至目前此车系的总生产量为1547辆,其中的149辆为早期的LVTP7系列,1398辆为AAV7A1系列。
  


  美国海军陆战队将AAV7A1装配在两栖突击营里,每个营拥有187辆AAV7A1、15辆AAVC7A1指挥车和5辆AAVR7A1修护车,提供强大的两栖攻坚能力。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AAV7A1系列曾经实际参与收复科威特的战斗任务,是当时美军陆战队的主要参战装甲车辆之一。
  台湾新采购的AAV7两栖突击车,是美国根据LVTP7原型,于1983年改进为AAV7系列后,在1999年再次改进为第三代AAV7A1 RAM/RS车型,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意大利及台湾使用。
  AAV7A1型两栖突击车,曾在两次伊拉克战争中大出风头,以超强的机动能力协助美军迅速攻占巴格达,除此还参与过美军陆战队在格林纳达、科索沃及索马里的行动。台湾军方称,几乎胜任所有地形作战的AAV7A1 RAM/RS两栖突击车,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优异的两栖战斗车辆。
  台湾向美采购的54辆AAV7两栖登陆车,经过美军来台训练多月后,正式完成战斗力验收。为使台湾陆战官兵熟练操作与战术使用,美军特别指派曾参与美伊战争的军官来台担任技术与战术指导。
  
  结构特点
  
  AAV7A1的车体使用5083号铝合金装甲板焊接制造,可防御轻型武器、炮弹破片的攻击,不过不具备核生化防护能力。车头和车体前段采用流线结构,在海中水面航行时能克服3米浪头的冲击,即使整辆车没入浪中10~15秒后,仍能保证操作安全。
  


  在整体结构设计方面,AAV7A1的动力室位于车头中央,驾驶舱位于动力室的左侧,驾驶舱后方为车长席,驾驶员和车长的舱盖基座都拥有7个潜望镜,可观察车外的状况。
  副驾驶兼机枪手的席位在发动机旁的车体右侧,备有一座小型全封闭炮塔装置,炮塔四周总共设有9个潜望镜、瞄准镜和直接周视瞄准镜,炮塔可360°旋转;炮塔配备的武器是M85型12.7毫米机枪,具有每分钟1000发和400发两种射速,能够在-15°到+60°之间调整射击俯仰角度。
  LVTP7配备的发动机是底特律柴油机公司的8V-53T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而AAV7A1改用康明斯公司的VT400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两款柴油发动机的最大功率都是400匹马力。AAV7A1搭配的是HS-400系列变速箱,主要装置包括变速器、电动液压离合器、液压转向系统等,具备变速、转向和制动等功能,具备四段前进档和二段倒档。
  AAV7A1不需任何准备,就可实施水面航行,水面航行时是由车体后部两侧的喷水推进器推动,每个喷水口的后侧,装有一个电动液压控制的导流器,驾驶员可利用方向盘来控制导流器,其原理是利用调转喷水方向,来操控车辆的水面航行,在水中能够作倒行、转向、原地回旋等动作。
  


  此外,AAV7A1在水面航行时还能同时用履带划水驱动,不过速度较慢。AAV7A1的战斗重量为24吨左右,车辆的推重比为16.67马力加/吨,最高道路时速73千米、水面航行时速13千米,道路续行里程约480千米,或是进行连续7个小时的两栖水面航行操作。
  AAV7A1的车体后段是载员舱,舱内座椅总共可搭载2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除了装载人员之外,载员舱内可以改载4530千克的各式物资。在结构设计上,AAV7A1的车尾装有1具供士兵进出载员舱的电动斜板式舱门,舱门设有紧急逃生门和潜望镜,另外在载员舱的顶部还装有3个可供组员出入的舱盖。
  在底盘的承载系统部分,AAV7A1采用扭杆悬挂系统,底盘两侧各装有6个负重轮,其中的第1和第6组负重轮加装有液压式减震器,以提高越野机动性与稳定性。
  
  型号演变和性能改良
  
  从LVTP7到AAV7A1,整个车系已有30余年的服役历史,不过此车的改进型不多,AAV7A1系列的衍生型只有下列三款:
  AAVC7A1指挥车,与标准型相比,拆除了右侧的小型机枪炮塔,车内加装通信装备和导航系统。车内共有车长、驾驶员、副驾驶兼机枪手、5名通信人员和4名参谋人员,总计有12名乘员。
  AAVR57A1修护车,车顶改装一台液压起重机,能够吊挂2722千克;车上还装有抢救绞盘,钢缆直径19毫米、全长84米、拉断强度22044千克,绞盘低速的最大拉力为13605千克,高速的最大拉力为1878千克。车上还备有空气压缩机、发电机、蓄电池充电机、焊接装置、工具箱等装备。
  加装火箭扫雷系统的AAV7A1扫雷车,这款车的货舱内可装置一套改良型M125火箭扫雷系统,配备有3枚Mk22火箭。火箭发射后会拖曳全长550米的直列药包穿越雷区,药包爆炸后可以引爆药包两侧7米宽范围里80%的地雷。
  美海军陆战队基于21世纪的作战任务需要,除了研发全新一代的AAAV先进两栖突击车,自80年代末期还积极改进现役的AAV7A1以延长其服役时间。
  AAV7A1的主要改进项目包括:
  换装新型单人式炮塔。这种炮塔的全重为1090千克,炮塔装有Mk19Ⅲ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M2型12.7毫米机枪,炮塔的两侧还各装有4具烟幕发射器。制造商还为AAV7A1研制通用武器支架,不需调整就可以安装“陶”式反坦克导弹、机枪、榴弹发射器等武器。
  加装外挂式装甲。最初计划采用P900型外挂式装甲,可装置在车首斜板和车体两侧,后来决定使用以色列制造的加强型外挂式装甲,可提高车辆的战场存活能力。加强型外挂式装甲的挂载部位包括AAV7A1的车体两侧、斜板、车顶、舱盖等比较脆弱的部位,据说对炮弹破片和俄制14.5/12.7毫米机枪穿甲弹,都有不错的 防护效果。
  车头加装伸缩型装甲板。该装甲板是由驾驶员来操控,可提高车辆的水面航行速度和驾驶员的观察视野,并可减少水面航行时的浪花和作为载员舱搭载货品时的平衡配重。
  采用新型“哈隆”自动灭火系统,具备自动化火源侦测与抑制功能。
  换装改良型铝合金履带,其重量较原用的履带少了23%。此外,该型车还改进了通信系统、定位与回报装置、变速箱、车外两侧增设置物架等。
  


  1997年,AAV7A1又有新发展,美海军陆战队对现役AAV7A1实施可靠性、可用性、维护性和重建(RAM/RS)计划。这项计划的重点,是换装最大功率增至525匹马力的康明斯柴油发动机和新型消防灭火系统,这两项装备都是从美国陆军现役的“布莱德利”步兵战斗车装备所沿用或改进而采。改进后的AAV7A1推重比明显提高,可改善AAV7A1因为装备日益增加,而导致的机动性下降,而部分的AAV7A1后来还更新变速箱,提高了此车的机动性能。
  AAV7A1的水面航行和陆地行驶的机动性都明显较佳。相比之下,台湾海军陆战队装备的LVTP5A1两栖输送车的最高水面航行时速约11千米,最高公路时速约48千米。AAV7A1还有操作和维护成本较低的优点,履带使用寿命由200小时增加到600小时。
  不过,AAV7A1也有缺点,一是载员舱容量较小,仅能装载25名全副武装士兵,而LVTP5A1能够装载34名全副武装士兵,若以立姿搭载则载员量能增至45名之多。二是衍生型少,而LVTP5A1车型齐全,衍生型较多,包括人员运输车、105榴弹炮登陆车、登陆多管火箭发射车、登陆工兵车、登陆修护车、指挥车等。但AAV7A1最大的不足是同平均车龄达40年的LVTP5A1一样形体庞大,装甲防护力薄弱。尽管台军装备的AAV7A1 RAM/RS型两栖突击车车体可以加装多层结构的P900型外挂式装甲或加强型外挂式装甲,还安装了“凯夫拉”材料衬层以防止破片对乘员的伤害,但这些防护措施在伊拉克战争中还是没有完全经受住反美武装RPG火箭筒的考验。只要在近距离遭遇反美武装,AAV7A1常常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群死群伤的始作俑者。
  
  


  结语
  
  从现今台湾海军陆战队两栖战车装备情况分析,无论是老爷车LVTP5,还是更先进的二手AAV7A1,在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火力、防护性能都已落伍。而且这类装备均是传统登陆作战方式的产物,综合作战能力无法满足未来作战的需求。与美军新型两栖突击车相比,它们无法成为结合海面高速航行、地面优异机动、火力和存活性能强化、整合指挥管理功能的两栖作战平台,无法消除两栖作战战场机动的间隙,无法实现登陆部队两栖舰船的海上机动与近距离向岸机动的紧密连接,使用这些车辆执行登陆作战时,无疑会使作战行动陷入背水攻坚的窘境。而在陆战队复杂的野外及城市作战中,体型庞大、装甲薄弱、行动笨重的AAV7A1两栖突击车的生存能力更会大打折扣,毫无优势可言,简直成了各种武器的明显靶标。对于火箭筒等轻型反装甲武器来说,它们就是一大块蠕动的黄油!台湾军方妄图以AAV7A1两栖突击车担负“反斩首”行动的“救主”重任,真可谓是打错了算盘。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实现“以武拒统”的目标,台军除了大力外购和研发先进战斗机、中远程导弹等攻击性武器外,开始注重发展烟幕等低成本被动防御性武器装备,以提高其综合防护能力,避免遭到精确打击。目前,烟幕装备已经成为台军装备发展的新宠之一,台军还因此成立了专业的烟幕部队,引进了M56涡轮发烟机等高技术发烟装备,研发了“烟幕作业电子参谋”软件,以此提高烟幕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    烟幕创造过辉煌的战绩    烟幕
期刊
老虎峰(Tiger Hill)是印巴军事对峙的锡亚琴冰川地区的重要咽喉要地。1999年的卡吉尔之战中,印巴双方曾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殊死的厮杀。  1999年7月8日上午8点,传来印军第18掷弹兵团攻克老虎峰的消息。老虎峰血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居高临下的巴基斯坦军队占据了绝对的地利,轻而易举地予以印军无情的杀伤。以勇敢和忠诚闻名的印军第18掷弹兵团付出了惨重代价,许多年轻官兵的生命之花在这里凋谢,
期刊
坦克在二战中以其辉煌的战绩奠定了“陆战之王”的地位,曾因成为各国陆军争相选购的对象而红极一时。但是战后,坦克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出风头,尤其是在武装直升机出现并大量用于陆战场后,坦克日渐受到冷落,甚至出现了“坦克无用论”的说法。许多军事专家都认为直升机将取代坦克成为新的“陆战之王”。  那么,坦克这只“陆地虎”是否真的像战列舰被航母取代那样被直升机取代呢?直升机真的能主宰未来的陆战场吗?本文将对坦克
期刊
南国的初夏烈日如焚,远远望去,地表到处冒着热腾腾的蒸汽。  某日上午10时,南海之滨某滩涂训练场上,陆战队员秘密潜伏在待机地域,此时地表温度已超过35℃,队员们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湿。“砰砰砰”,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划破天际,素有“东方海豹”美称的海军陆战队某旅“魔鬼式”训练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进行的是水上划舟推舟科目训练。只见队员们4人一组,从模拟的潜艇鱼雷管里爬出后,迅速跳上各自的橡皮舟,齐
期刊
直升机的真正发展可以追溯到1904年,当时俄国科学家朱可夫斯基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旋翼的载重能力》的论文,在俄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随即直升机的研制开始在俄国盛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科斯基和尤尔耶夫。在德国,首开制造直升机先河的是鲍姆加托,他于1913年开始制造共轴直升机,但该型直升机并不能长时间留空。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德国直升机的研制发展。      早期发展    1927年,德国
期刊
7月20日,台湾年度“汉光”演习(今年为“汉光-22号”)的实兵操演部分正式开始,台军各军兵种随之进入演习高潮期。外界注意到,“汉光-22号”演习在用词上从过去的“大陆武力攻台”改为“武力占台”,从军事上来说,占比攻的强度更大,对作战部队的要求也更高。台军在模拟中把“攻台”改为“占台”,实际上一方面刻意宣扬大陆的军事威胁,为军购案造势,另一方面也表示台军战备在不断深入。  据台军方声称,今年的“汉
期刊
日寇大炮成为侵略铁证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京杭大运河源头的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有件珍贵藏品——“二战最后激战地”的见证——口径达300毫米的日制七年式要塞炮,它来自于东宁要塞,一座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亚洲大陆修筑的最大军事要塞。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妄图以此为基地,南侵中国关内腹地,北图苏联远东地区,推行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大陆政策”。在我国与苏联
期刊
世界上很少有别的地方,能像“51号地区”——美军格鲁姆湖试验基地这样,轻易便勾起人们的奇异想象。在过去的51年里,美国政府一直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公开“51号地区”的用途,也不在官方地图上标注,来自世界各方的忖度从未司断过。好莱坞制作的一些惊恐大片更使“51号地区”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人们通过《独立日》以及《x档案》等影片得出结论,该地区一定储存着美国政府秘密研制的一些绝密技术。  “51号地区”是
期刊
众所周知,二战中美国的军用吉普几乎无所不在,五星上将马歇尔把吉普车誉为“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贡献”。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把吉普车列为“赢得战争的三大武器”之首。然而吉普车只能算是“陆上豪杰”,无法真正做到“跋山涉水”;有趣的是,美军中倒是真有一些水陆兼修的“骡子”,这便是独特的军用水陆两栖车。    美军很早就认识到了军用水陆两栖车的重要性:早在1941年3月开始生产军用吉普车时,他们就根据国
期刊
正所谓“卡斯特罗一生病,美国也要抽抽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岛国古巴有点风吹草动都能触及美国的敏感神经,近至领导人的因病住院,远至44年前的导弹危机。尤其是后者,几乎引发末日浩劫般的第三次世界大战,2001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危机十三天》(Thiteen Days)就再现了这场冷战期间美苏双方最严重的直接对峙。由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这部影片主要着墨于美国高层处理危机的紧张过程,同时也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