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围绕这个主题,选入课文的有《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
《长城》有四个自然段,分别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长城联想”和“赞美长城”四个方面展开描写。其中,“远看长城”突出表现了长城之长,“近看长城”则表现了长城之高大坚固,接着文章又由长城之长和高大坚固自然引发了“长城联想”。在简要介绍了长城的主要特点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之后,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赞美长城”就非常符合文本本身体现出来的情感逻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小组合作交流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 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仿写比喻句和联想;。
4、 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仿写比喻句和联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读写结合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由《世界遗產名录》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是受益终生的事情。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呢?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特别的书《世界遗产名录》,说它特别是因为这是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课外阅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了解更多的世界遗产。
2、出示长城图片,1987年,中国的万里长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毛泽东主席也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师生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提示:
1、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之后我们来分享初读收获。
2、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作者的观察点和长城的特点。
出示课件:
初读《长城》,我发现了作者对长城的观察顺序是从( )( )到( )( ),我觉得作者笔下的长城的特点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 )( )( )( )( )( )。
三、 读中感悟,读写结合,理解文本。
1、 1.品读精句,感悟长城长的特点。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呢?
(课件出示)图片以及师生承接读:
师:远看长城,
生: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师: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生:有一万三千多里。
读完我发现,作者写长城的长,不仅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而且还用具体的( )( ),让我们对长城的长度有更准确的了解。
2、 2.练习仿写比喻句。
课件出示:河流的图片
远看黄河,像( )。
课件出示:满山的红叶的图片
远看家乡的中条山,满山红叶像( )。
3.3、品读精句,感悟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了长城的脚下。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近长城,来感受它的高大坚固和气魄雄伟。
(课件出示)男女生对读。:
男: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女: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男: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女: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男: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了长城的结构。出示图片,了解垛子、瞭望口和射口
交流分享:
A、 我从( )词句中感受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B、 我了解了长城的作用是( )。
4.4、读中领悟作者的感受。
面对这样高大坚固而又气魄雄伟的长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的感受:
男女生对读:
男: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女: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齐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交流与分享
A、、從这段话中我读懂了作者深情地赞美了( )
B、我还发现女生和齐读的部分是作者站在长城上产生的( )。
5、5.联想就是因为某人或某种事物而引起其它相关的人或事物
。联想片段练习一:
站在黄河大桥上,扶着结实的护栏,听着滚滚的涛声,( )。
6、 6.思考领悟长城的伟大。
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带着真诚的赞美,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思考: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面对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无数的赞誉: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和了解了长城的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以及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的赞美,我们一起朗诵《长城》这首诗歌吧!深情朗诵诗歌。
(激发民族自豪感)
长城啊长城!
你向人们描绘着中华山河的锦绣,
你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悠久,
你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我终于登上了长城!
我站在崇山峻岭的高峰之巅,
我站在气魄雄伟的城楼之上,
向着群山,向大海,纵情高呼:
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五、作业小超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完成。)
1、1.让我们一起来保护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因为它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长城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所以我们应该爱护长城。但是在八达岭长城,我们看到,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请同学们就保护长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学生乃至全民保护长城决心。)
2、 2.我来当导游
长城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中国的象征,每年都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也致使导游公司急缺导游,大家想当小导游吗?请结合课文中所了解的知识,再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或小故事,写一篇导游词,把你心中气魄雄伟的长城,这个伟大的奇迹介绍给国内外的游客。
3、 3.拓展延伸,引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同学们,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课后自己查阅资料,简介其中一处景观和同学们分享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围绕这个主题,选入课文的有《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
《长城》有四个自然段,分别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长城联想”和“赞美长城”四个方面展开描写。其中,“远看长城”突出表现了长城之长,“近看长城”则表现了长城之高大坚固,接着文章又由长城之长和高大坚固自然引发了“长城联想”。在简要介绍了长城的主要特点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之后,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赞美长城”就非常符合文本本身体现出来的情感逻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小组合作交流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 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仿写比喻句和联想;。
4、 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仿写比喻句和联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读写结合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由《世界遗產名录》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是受益终生的事情。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呢?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特别的书《世界遗产名录》,说它特别是因为这是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课外阅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了解更多的世界遗产。
2、出示长城图片,1987年,中国的万里长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毛泽东主席也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师生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提示:
1、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之后我们来分享初读收获。
2、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作者的观察点和长城的特点。
出示课件:
初读《长城》,我发现了作者对长城的观察顺序是从( )( )到( )( ),我觉得作者笔下的长城的特点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 )( )( )( )( )( )。
三、 读中感悟,读写结合,理解文本。
1、 1.品读精句,感悟长城长的特点。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呢?
(课件出示)图片以及师生承接读:
师:远看长城,
生: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师: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生:有一万三千多里。
读完我发现,作者写长城的长,不仅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而且还用具体的( )( ),让我们对长城的长度有更准确的了解。
2、 2.练习仿写比喻句。
课件出示:河流的图片
远看黄河,像( )。
课件出示:满山的红叶的图片
远看家乡的中条山,满山红叶像( )。
3.3、品读精句,感悟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了长城的脚下。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近长城,来感受它的高大坚固和气魄雄伟。
(课件出示)男女生对读。:
男: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女: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男: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女: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男: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了长城的结构。出示图片,了解垛子、瞭望口和射口
交流分享:
A、 我从( )词句中感受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B、 我了解了长城的作用是( )。
4.4、读中领悟作者的感受。
面对这样高大坚固而又气魄雄伟的长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的感受:
男女生对读:
男: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女: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齐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交流与分享
A、、從这段话中我读懂了作者深情地赞美了( )
B、我还发现女生和齐读的部分是作者站在长城上产生的( )。
5、5.联想就是因为某人或某种事物而引起其它相关的人或事物
。联想片段练习一:
站在黄河大桥上,扶着结实的护栏,听着滚滚的涛声,( )。
6、 6.思考领悟长城的伟大。
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带着真诚的赞美,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思考: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面对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无数的赞誉: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和了解了长城的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以及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的赞美,我们一起朗诵《长城》这首诗歌吧!深情朗诵诗歌。
(激发民族自豪感)
长城啊长城!
你向人们描绘着中华山河的锦绣,
你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悠久,
你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我终于登上了长城!
我站在崇山峻岭的高峰之巅,
我站在气魄雄伟的城楼之上,
向着群山,向大海,纵情高呼:
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五、作业小超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完成。)
1、1.让我们一起来保护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因为它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长城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所以我们应该爱护长城。但是在八达岭长城,我们看到,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请同学们就保护长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学生乃至全民保护长城决心。)
2、 2.我来当导游
长城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中国的象征,每年都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也致使导游公司急缺导游,大家想当小导游吗?请结合课文中所了解的知识,再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或小故事,写一篇导游词,把你心中气魄雄伟的长城,这个伟大的奇迹介绍给国内外的游客。
3、 3.拓展延伸,引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同学们,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课后自己查阅资料,简介其中一处景观和同学们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