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本是一个极为常用却又十分容易读错的一个字,说常用是因为这个字常用在人名中如莎士比亚;说其容易读错是因为在词牌名《踏莎行》中“莎”音往往被读错或被人忽视,就是常年研究古代诗词的专家学者中也不乏其人。好在《误读词牌名读音辨正》一文中词牌名《踏莎行》中“莎”音进行了辨正,认为“通过追本溯源及查询‘莎’的字义,我们不难确定《踏莎行》中的‘莎’应读‘suō’而非‘shā’”。笔者赞成文中“莎”音在词牌名《踏莎行》中的读法。但该文并未对词牌《踏莎行》中的“莎”音作出源流上的梳理。
因为“我国自古‘文语’便是分道扬镳,词典字书更是重文轻语。”故不少字词的读音为传统笺注所疏忽,加之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而引起的词义有变化发展,不少词有“一词可兼数义”的现象,且其代表的诸多意义间缺乏明确联系,而词义的变化发展也导致了该字词读音的变化。故本文就词牌名《踏莎行》中“莎”音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训诂学的相关理论做一补正,几经梳爬,拼凑小文,以示方家。
一、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音乐以供歌唱的,其所配之乐既有大量的民间市井俗乐;也有宫廷皇室雅乐,当然也不乏有文人燕集之乐。《踏莎行》便属“文人燕集之乐”,因据传《踏莎行》做为词牌名,其创制者为北宋名臣寇准,《湘山野录》载:“莱公(寇准)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说寇准在早春季节为宴请客人,自撰乐府词,且让乐工演唱。据《词律》记载《踏莎行》是寇准的自度曲,没有其它人写过这个词牌名,即《江南春》词注:“或曰:此莱公自度曲,他无作者。”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故《艺林伐山》载:“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名《踏莎行》,本此。”
值得指出的是:时下有学者认为“踏莎行草过春溪”这句诗不是出自韩翃,而是出自《全唐诗》卷348第36首陈羽的《过栎阳山溪》:“众草穿沙芳色齐,蹋莎行草过春溪。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至于“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是出自韩翃还是陈羽,本文只能存疑,留给其它研究者去探讨。
二、清代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讲到:“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又因为“文献语言中是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声音是形式,意义是内容。语词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特定语言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所以笔者试查阅现行各大辞书,通过梳理出“莎”的源流而“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1.《说文解字》
在《说文·艹部解字》[卷一]:“艹部,莎,镐侯也。从艹沙声。苏禾切”其字原形如右图:
2.《康熙字典》
在《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苏禾切[正韵]桑何切,音唆。草名。[说文]镐侯也。一名侯莎。[尔雅翼]茎叶似三棱,根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一名雀头香。[博雅]地毛,莎也。又木名。[广韵]似桄榔,其树出面。又[前汉·冯奉世传]莎车王万年。[注]莎车,国名。又亭名。[水经注]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又[集韵]师加切,音沙。虫名。[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又宣佳切,音绥。挼莎,以手切摩也。[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疏]泽谓挼莎。又摩莎洓之,出其香汁。又[韵补]莎草之莎,叶音绥。[马融·广成颂]镇以瑶台,纯以金堤,树以蒲柳,被以绿莎。”
3.《汉语大字典》 (P3224)
(1)suō《广韵》苏和切,平戈心。歌部。
①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植物的通称。宋愿在《尔雅翼·释草》:“莎,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②木名。《广韵·戈韵》:“莎,亦树,似桄榔,其树出面。”③同“蓑”。《广雅·释草》“其蒿,青蓑也。”清王念孙疏证:“蓑与莎同音,青蓑,即青莎也。”④蓑谢。唐陆龟蒙《杞菊赋》:“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2)shā《集韵》师加切,平麻生。歌部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宋罗愿《尔雅翼·释虫》:“莎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盖其鸣时又当络丝之侯。……今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
再如《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唐李白《独不见》:“春惠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3)suī《集韵》“宣传切,平脂心。”捼莎:两手搓磨。《集韵·脂韵》:“莎,捼莎,以手切磨也。”如《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清郑玄注:“为汗手(生)不絜,泽谓捼莎也。”
另外在《辞源》([4]P2656);《新编古汉语词典》(P511);《王力古汉语字典》 (P1059);《中文大字典》 (P1864—1865);《大辞典》 (P4031—4032);《汉语大词典》([9]P423);均记载到:“莎”,当其念作“suō”时,做①草名;②树名;③通“蓑”字;④地名。当其念作“shā”时,为虫名,即莎鸡,俗称“纺织娘”。蔡邕月令章句曰:“蟋蟀虫名,斯螽莎鸡之类,世谓之蜻蛚。”李贺《房中思》诗:“谁能事贞素。卧听沙鸡泣。”
三、因为《说文解字》是用一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说文》有“莎,从艹沙声”那就有必要考究“沙”的读音。在《说文·水部》(卷十一)“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楚东有沙水。所加切。另沙,谭长说:沙或从尐。所加切。尐,子结切。”
“沙”在《康熙字典》中“[唐韵]所加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加切,音纱。又如[广韵][集韵][韵会]所稼切,音嗄。声嘶也”。即“沙”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ˋ”。
当弄清“沙”读音后,依照《说文》中“莎,从艹沙声”,那么“莎”就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ˋ”,但“莎”又怎么念做“suō”?笔者认为“莎”本音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ˋ”,却因为“语言之变化有二:第一,由语根生出之分化语;第二,因时间或空间之变动而发生之转语。分化语者,音不变而义有变。……转(注)则义同而语为二。”“声转之变,由于方言;韵转之变,本乎方音。”)所以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尤其是在口授中难免不受各地的方言方音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以致原本用反切法拼读出“苏禾切”的音来表示“莎”音,在后世已难以拼读出,但“莎”的“suō”音与“苏禾切”通过反切拼出音最相近,想必 “莎” 也因此成了多音词。
故在汉时这个“从草沙声”的“莎”应该是一种植物,名为莎草。以“莎”字为词根而组成的词也很多,如有“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等等。
“莎草”作为文学意象在一些文學作品中有也提及,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薜莎青薠。”其中《汉书音义》曰:“薜,赖蒿也,莎,镐侯也,青薠,似而大也,音烦。潘岳《射雉赋》中的“青秋莎靡。”《淮南子·览冥》的“田无立禾,路无莎薠。”唐人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首次用“踏莎”来抒发“践踏寻芳”之情。所以《艺林伐山》载: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词名《踏莎行》,本此。”
四、在《苏轼诗集》卷三中有诗《次韵杨褒早春》,对“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有了提示,即
次韵杨褒早春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唱《踏莎》。
破恨径须烦麹糵,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从诗中不难看出,全诗押“uo”韵,同时也说明了“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是念“suō”。
这同样在曹冠《赋夏初临一阕,以纪时日》对“莎”的音韵也有取用,即:
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
瀑泉飞下层坡。
间新篁、夹迳踏莎。
良辰佳景,登临隽游,清兴何多。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升沉变化,任它造物如何。
蹑磴攀萝。
上冲霄、满饮高歌。
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
在《钦定词谱》中该词有所说明:“惟后段第九句不押韵异。按,《燕喜词》别首,“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与此同。
以上数例,《踏莎行》的“莎”确是念 suō ,但需要说明的:《踏莎行》是一种词牌,字面“踏莎”指的就是践踏莎草之意,但“行”不是行走的意思,是指韵文的一种体裁。“莎”的另一个读音 shā ,则一般用于拼写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人名如莎士比亚,但是表草名“莎草”的“莎”仍然读 suō 不读 shā。
参考文献:
[1]王光华. 误读词牌名读音辨正[J].教研论坛,2007(7)
[2]郗政民,古书未释词语荟释[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万树.词律[R].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4]嗟余听鼓.“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出自韩翃还是陈羽[EB/OL].http://bbs.uc.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32&subid=0&fid=59143&p=goto0, 2008-10-16 12:48:03.
[5]孙雍长.训诂原理[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
[6]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因为“我国自古‘文语’便是分道扬镳,词典字书更是重文轻语。”故不少字词的读音为传统笺注所疏忽,加之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而引起的词义有变化发展,不少词有“一词可兼数义”的现象,且其代表的诸多意义间缺乏明确联系,而词义的变化发展也导致了该字词读音的变化。故本文就词牌名《踏莎行》中“莎”音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训诂学的相关理论做一补正,几经梳爬,拼凑小文,以示方家。
一、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音乐以供歌唱的,其所配之乐既有大量的民间市井俗乐;也有宫廷皇室雅乐,当然也不乏有文人燕集之乐。《踏莎行》便属“文人燕集之乐”,因据传《踏莎行》做为词牌名,其创制者为北宋名臣寇准,《湘山野录》载:“莱公(寇准)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说寇准在早春季节为宴请客人,自撰乐府词,且让乐工演唱。据《词律》记载《踏莎行》是寇准的自度曲,没有其它人写过这个词牌名,即《江南春》词注:“或曰:此莱公自度曲,他无作者。”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故《艺林伐山》载:“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名《踏莎行》,本此。”
值得指出的是:时下有学者认为“踏莎行草过春溪”这句诗不是出自韩翃,而是出自《全唐诗》卷348第36首陈羽的《过栎阳山溪》:“众草穿沙芳色齐,蹋莎行草过春溪。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至于“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是出自韩翃还是陈羽,本文只能存疑,留给其它研究者去探讨。
二、清代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讲到:“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又因为“文献语言中是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声音是形式,意义是内容。语词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特定语言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所以笔者试查阅现行各大辞书,通过梳理出“莎”的源流而“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1.《说文解字》
在《说文·艹部解字》[卷一]:“艹部,莎,镐侯也。从艹沙声。苏禾切”其字原形如右图:
2.《康熙字典》
在《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苏禾切[正韵]桑何切,音唆。草名。[说文]镐侯也。一名侯莎。[尔雅翼]茎叶似三棱,根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一名雀头香。[博雅]地毛,莎也。又木名。[广韵]似桄榔,其树出面。又[前汉·冯奉世传]莎车王万年。[注]莎车,国名。又亭名。[水经注]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又[集韵]师加切,音沙。虫名。[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又宣佳切,音绥。挼莎,以手切摩也。[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疏]泽谓挼莎。又摩莎洓之,出其香汁。又[韵补]莎草之莎,叶音绥。[马融·广成颂]镇以瑶台,纯以金堤,树以蒲柳,被以绿莎。”
3.《汉语大字典》 (P3224)
(1)suō《广韵》苏和切,平戈心。歌部。
①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植物的通称。宋愿在《尔雅翼·释草》:“莎,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②木名。《广韵·戈韵》:“莎,亦树,似桄榔,其树出面。”③同“蓑”。《广雅·释草》“其蒿,青蓑也。”清王念孙疏证:“蓑与莎同音,青蓑,即青莎也。”④蓑谢。唐陆龟蒙《杞菊赋》:“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2)shā《集韵》师加切,平麻生。歌部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宋罗愿《尔雅翼·释虫》:“莎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盖其鸣时又当络丝之侯。……今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
再如《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唐李白《独不见》:“春惠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3)suī《集韵》“宣传切,平脂心。”捼莎:两手搓磨。《集韵·脂韵》:“莎,捼莎,以手切磨也。”如《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清郑玄注:“为汗手(生)不絜,泽谓捼莎也。”
另外在《辞源》([4]P2656);《新编古汉语词典》(P511);《王力古汉语字典》 (P1059);《中文大字典》 (P1864—1865);《大辞典》 (P4031—4032);《汉语大词典》([9]P423);均记载到:“莎”,当其念作“suō”时,做①草名;②树名;③通“蓑”字;④地名。当其念作“shā”时,为虫名,即莎鸡,俗称“纺织娘”。蔡邕月令章句曰:“蟋蟀虫名,斯螽莎鸡之类,世谓之蜻蛚。”李贺《房中思》诗:“谁能事贞素。卧听沙鸡泣。”
三、因为《说文解字》是用一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说文》有“莎,从艹沙声”那就有必要考究“沙”的读音。在《说文·水部》(卷十一)“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楚东有沙水。所加切。另沙,谭长说:沙或从尐。所加切。尐,子结切。”
“沙”在《康熙字典》中“[唐韵]所加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加切,音纱。又如[广韵][集韵][韵会]所稼切,音嗄。声嘶也”。即“沙”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ˋ”。
当弄清“沙”读音后,依照《说文》中“莎,从艹沙声”,那么“莎”就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ˋ”,但“莎”又怎么念做“suō”?笔者认为“莎”本音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ˋ”,却因为“语言之变化有二:第一,由语根生出之分化语;第二,因时间或空间之变动而发生之转语。分化语者,音不变而义有变。……转(注)则义同而语为二。”“声转之变,由于方言;韵转之变,本乎方音。”)所以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尤其是在口授中难免不受各地的方言方音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以致原本用反切法拼读出“苏禾切”的音来表示“莎”音,在后世已难以拼读出,但“莎”的“suō”音与“苏禾切”通过反切拼出音最相近,想必 “莎” 也因此成了多音词。
故在汉时这个“从草沙声”的“莎”应该是一种植物,名为莎草。以“莎”字为词根而组成的词也很多,如有“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等等。
“莎草”作为文学意象在一些文學作品中有也提及,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薜莎青薠。”其中《汉书音义》曰:“薜,赖蒿也,莎,镐侯也,青薠,似而大也,音烦。潘岳《射雉赋》中的“青秋莎靡。”《淮南子·览冥》的“田无立禾,路无莎薠。”唐人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首次用“踏莎”来抒发“践踏寻芳”之情。所以《艺林伐山》载: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词名《踏莎行》,本此。”
四、在《苏轼诗集》卷三中有诗《次韵杨褒早春》,对“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有了提示,即
次韵杨褒早春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唱《踏莎》。
破恨径须烦麹糵,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从诗中不难看出,全诗押“uo”韵,同时也说明了“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是念“suō”。
这同样在曹冠《赋夏初临一阕,以纪时日》对“莎”的音韵也有取用,即:
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
瀑泉飞下层坡。
间新篁、夹迳踏莎。
良辰佳景,登临隽游,清兴何多。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升沉变化,任它造物如何。
蹑磴攀萝。
上冲霄、满饮高歌。
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
在《钦定词谱》中该词有所说明:“惟后段第九句不押韵异。按,《燕喜词》别首,“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与此同。
以上数例,《踏莎行》的“莎”确是念 suō ,但需要说明的:《踏莎行》是一种词牌,字面“踏莎”指的就是践踏莎草之意,但“行”不是行走的意思,是指韵文的一种体裁。“莎”的另一个读音 shā ,则一般用于拼写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人名如莎士比亚,但是表草名“莎草”的“莎”仍然读 suō 不读 shā。
参考文献:
[1]王光华. 误读词牌名读音辨正[J].教研论坛,2007(7)
[2]郗政民,古书未释词语荟释[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万树.词律[R].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4]嗟余听鼓.“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出自韩翃还是陈羽[EB/OL].http://bbs.uc.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32&subid=0&fid=59143&p=goto0, 2008-10-16 12:48:03.
[5]孙雍长.训诂原理[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
[6]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