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突发脑出血,导致偏瘫,失语,昏迷,甚至死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感情的创伤。而且脑出血患者的年龄由于家族史,酗酒等原因也越来越年轻化。由于他们认识不到高血压的危害,所以他们不服药,不按时服药,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直到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或者加重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必将对控制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采取利用一切机会,面向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宣教;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58-03
1 按照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5mm Hg者为是。 收缩压超过160mmHg都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和死亡率。160mmHg的收缩压 是个危险的标志,因此,将160mmHg作为确诊高血压的界点是有道理的。
1 理想的降压目标
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138/83毫米汞柱更为理想。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或达到理想水平。
我国高血压病的特点: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城市高于农村,高盐饮食高与低盐饮食,有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使者,有烟酒嗜好高于无烟酒嗜好者,身体超重者高于正常体重者。
2 长期高血压对人体心,肾,眼,脑的损害
2.1、害心
高血压主要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发生冠心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而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出现,可出现左心衰症状,患者稍一活动就会出现心悸、气喘、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2.2、害肾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开始惟一能反映肾脏自身调节紊乱的症状就是夜尿增多。当出现肾功能代偿不全时,由于肾脏的浓缩能力减低,患者会出现多尿、口渴、多饮、尿比重较低等表现。当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时,肾脏一旦出现功能不全或发展成尿毒症,损害将是不可逆转的。
2.3、害眼
临床实践表明,高血压病早期,眼底检查大都是正常的。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视网膜动脉可出现痉挛性收缩,动脉管径狭窄,中心反射变窄;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此以往,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蜡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2.4、害脑
引起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其次才是动脉硬化。临床上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3应用药物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3.1 在服药的过程中应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去单位医务室或到医院取药时量一下,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台血压计带回家,随时测量,特别是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早晨起床未活动时的血压,得到自己的基础血压值,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就诊时告诉医生,相信会对控制病情有好处。此外,有些药物如神经节阻滞剂或血管扩张剂等,服用后平卧时血压降得不多,但站立时血压就明显下降,出现低血压,脑供血不足,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摔倒,医学上称之为体位性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临床上以哌唑嗪最为常见。这就要求医生尽量做到用药合理;老年患者应对所用药物的某些副作用有所了解,并且多加小心。
3.2 用药原则上一般先用单一药物,这种药物要求降压效果好,且不增加心脑血管的并发症。通常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用药开始时在观察降压效果的同时,观察药物用量是否合适,且不可因服用几天后,降压效果不佳而盲目加用另一种降压药。一般来说,口服降压药不是几天就能降到满意水平,通常在2周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将血压控制住。以上情况适用于良性高血压病,对于严重的、急进性高血压另当别论。
3.3 应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用药降压效果的情况逐步增加剂量或增加服药次数,直到达到满意疗效为止或者病人不能耐受为止。因此,老年人不可盲目地加大用药剂量,因剂量过大会明显增加副作用。
3.4长期患严重高血压的病人,不宜要求把血压完全降到正常水平。因为在长期高血压的情况下肾、脑、心的血管阻力已经较大,靠着比较高的血压尚可维持血液流通,一旦血压突然降低则反而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病人会发生头晕(脑供血不足)、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就要求缓慢降压,使机体逐渐适应,使血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且病人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常称为血压理想水平)。因此,血压要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不能以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为治疗的终点指标。 3.5 血压得到满意的控制后,稳定一个阶段,才能逐步减少药物品种、减少剂量,然后长期服药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而有的老年人却是血压升高了就服降压药,几天后血压降下来了,就又停止服药了,这样断断续续,不按时服药,使的血压升升降降,一点不稳,殊不知,这种情况最容易引起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
3.6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医嘱坚持服药。据临床观察,第一、二??期高血压病人,若能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恢复正常,又能循合理的生活方式,病人的寿命将和健康人无差别。
4正确的饮食方法 避免进食“三高”饮食
4.1“三高”饮食,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高血压患者,总热量的摄入不能太高,肥胖者应限制进食,要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高血压患者饮食应尽量少食动物油,如猪油、黄油、熏肉、动物内脏等;应食用植物油、豆制品、鱼类等,以防胆固醇增高;高血压患者,如无高脂血症的,允许每天吃鸡蛋一个。
4.2节制饮食控制体重
高血压患者应节制饮食,减少甜食,避免进食过饱,并尽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俗话说,“饮食常留三分饥”,这对高血压患者,尤其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特别重要。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本人工作和生活情况,按标准计算出的摄入总热量,还应再减少15%~20%。
4.3多用植物油
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米糠油等,对防治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硬化和破裂均有好处,故高血压患者饮食应该多用植物油,尽量少用动物油。
4.4主食宜粗不宜细
高血压患者,主食宜多用粗粮、杂粮,如糙米、王米、高梁、小米等,少吃精制的米和面粉。烹饪中,宜多用红糖、蜜糖,少用或不用绵白糖、白砂糖等。这样,可以不断地补充机体缺乏的铬、锌,并改善和提高锌/镉比值,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镉的积聚,有益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4.5多食水果和蔬菜
高血压患者饮食水果、蔬菜不仅维生素C等含量丰富,还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对高血压病防治有利。
4.6忌烟限酒
吸烟可使血管长期痉挛,血压升高,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不仅可使血压降低,还可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酒,即使少量饮用,也应控制在每日50毫升以内,绝对禁止酗酒。平时宜饮用淡茶,不宜饮用浓茶、浓咖啡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7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钠盐在高血压病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钠盐摄入过多,对老年人心血管和血液黏滞度极为不利,对高血压病更是一个致病的危险因子。所以,一般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钠盐量应限制在5克以内,对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限制在4克以内;对于一些严重的高血压患者,每天钠盐摄入量还应再低些,应限制在3克以下为宜。
讨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及家人的健康宣教,使人们更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危害,和平时饮食及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正确认识,既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也不能被高血压病的危害所吓住。只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正确服药,规律起居,勿急勿躁,定时测量血压,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就能把血压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大大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把自我保健的理念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武阳丰,赵连成,等.中国中年代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控制率的演变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407.
[2] 刘力生,龚兰中,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94.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宣教;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58-03
1 按照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5mm Hg者为是。 收缩压超过160mmHg都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和死亡率。160mmHg的收缩压 是个危险的标志,因此,将160mmHg作为确诊高血压的界点是有道理的。
1 理想的降压目标
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138/83毫米汞柱更为理想。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或达到理想水平。
我国高血压病的特点: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城市高于农村,高盐饮食高与低盐饮食,有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使者,有烟酒嗜好高于无烟酒嗜好者,身体超重者高于正常体重者。
2 长期高血压对人体心,肾,眼,脑的损害
2.1、害心
高血压主要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发生冠心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而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出现,可出现左心衰症状,患者稍一活动就会出现心悸、气喘、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2.2、害肾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开始惟一能反映肾脏自身调节紊乱的症状就是夜尿增多。当出现肾功能代偿不全时,由于肾脏的浓缩能力减低,患者会出现多尿、口渴、多饮、尿比重较低等表现。当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时,肾脏一旦出现功能不全或发展成尿毒症,损害将是不可逆转的。
2.3、害眼
临床实践表明,高血压病早期,眼底检查大都是正常的。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视网膜动脉可出现痉挛性收缩,动脉管径狭窄,中心反射变窄;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此以往,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蜡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2.4、害脑
引起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其次才是动脉硬化。临床上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3应用药物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3.1 在服药的过程中应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去单位医务室或到医院取药时量一下,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台血压计带回家,随时测量,特别是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早晨起床未活动时的血压,得到自己的基础血压值,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就诊时告诉医生,相信会对控制病情有好处。此外,有些药物如神经节阻滞剂或血管扩张剂等,服用后平卧时血压降得不多,但站立时血压就明显下降,出现低血压,脑供血不足,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摔倒,医学上称之为体位性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临床上以哌唑嗪最为常见。这就要求医生尽量做到用药合理;老年患者应对所用药物的某些副作用有所了解,并且多加小心。
3.2 用药原则上一般先用单一药物,这种药物要求降压效果好,且不增加心脑血管的并发症。通常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用药开始时在观察降压效果的同时,观察药物用量是否合适,且不可因服用几天后,降压效果不佳而盲目加用另一种降压药。一般来说,口服降压药不是几天就能降到满意水平,通常在2周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将血压控制住。以上情况适用于良性高血压病,对于严重的、急进性高血压另当别论。
3.3 应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用药降压效果的情况逐步增加剂量或增加服药次数,直到达到满意疗效为止或者病人不能耐受为止。因此,老年人不可盲目地加大用药剂量,因剂量过大会明显增加副作用。
3.4长期患严重高血压的病人,不宜要求把血压完全降到正常水平。因为在长期高血压的情况下肾、脑、心的血管阻力已经较大,靠着比较高的血压尚可维持血液流通,一旦血压突然降低则反而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病人会发生头晕(脑供血不足)、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就要求缓慢降压,使机体逐渐适应,使血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且病人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常称为血压理想水平)。因此,血压要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不能以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为治疗的终点指标。 3.5 血压得到满意的控制后,稳定一个阶段,才能逐步减少药物品种、减少剂量,然后长期服药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而有的老年人却是血压升高了就服降压药,几天后血压降下来了,就又停止服药了,这样断断续续,不按时服药,使的血压升升降降,一点不稳,殊不知,这种情况最容易引起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
3.6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医嘱坚持服药。据临床观察,第一、二??期高血压病人,若能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恢复正常,又能循合理的生活方式,病人的寿命将和健康人无差别。
4正确的饮食方法 避免进食“三高”饮食
4.1“三高”饮食,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高血压患者,总热量的摄入不能太高,肥胖者应限制进食,要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高血压患者饮食应尽量少食动物油,如猪油、黄油、熏肉、动物内脏等;应食用植物油、豆制品、鱼类等,以防胆固醇增高;高血压患者,如无高脂血症的,允许每天吃鸡蛋一个。
4.2节制饮食控制体重
高血压患者应节制饮食,减少甜食,避免进食过饱,并尽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俗话说,“饮食常留三分饥”,这对高血压患者,尤其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特别重要。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本人工作和生活情况,按标准计算出的摄入总热量,还应再减少15%~20%。
4.3多用植物油
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米糠油等,对防治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硬化和破裂均有好处,故高血压患者饮食应该多用植物油,尽量少用动物油。
4.4主食宜粗不宜细
高血压患者,主食宜多用粗粮、杂粮,如糙米、王米、高梁、小米等,少吃精制的米和面粉。烹饪中,宜多用红糖、蜜糖,少用或不用绵白糖、白砂糖等。这样,可以不断地补充机体缺乏的铬、锌,并改善和提高锌/镉比值,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镉的积聚,有益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4.5多食水果和蔬菜
高血压患者饮食水果、蔬菜不仅维生素C等含量丰富,还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对高血压病防治有利。
4.6忌烟限酒
吸烟可使血管长期痉挛,血压升高,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不仅可使血压降低,还可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酒,即使少量饮用,也应控制在每日50毫升以内,绝对禁止酗酒。平时宜饮用淡茶,不宜饮用浓茶、浓咖啡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7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钠盐在高血压病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钠盐摄入过多,对老年人心血管和血液黏滞度极为不利,对高血压病更是一个致病的危险因子。所以,一般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钠盐量应限制在5克以内,对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限制在4克以内;对于一些严重的高血压患者,每天钠盐摄入量还应再低些,应限制在3克以下为宜。
讨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及家人的健康宣教,使人们更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危害,和平时饮食及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正确认识,既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也不能被高血压病的危害所吓住。只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正确服药,规律起居,勿急勿躁,定时测量血压,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就能把血压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大大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把自我保健的理念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武阳丰,赵连成,等.中国中年代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控制率的演变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407.
[2] 刘力生,龚兰中,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