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应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再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要正确确定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内容、注重重点、注重难点。
【关键词】语文 教学目标 确定
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引领着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肩负着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任。此外,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以教育规律为依据,深入实现教学目标的“三维化。在此,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实践经验,对语文教学目标,做如下论述。
一、目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们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首先,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高估或者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低年级已经理解并掌握,到了高年级还是不断训练要求,学生勉强学习,教学效率低,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
其次,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忽视语文本体性。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凸显不出重点,加上补充大量资料,内容过多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么目标确立过低,课堂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学生掌握不到实际知识。教学过程中只是热闹的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语文本性。
二、如何合理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讨:
1、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内容
“注重内容”是指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一句话,就是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中心。语文阅读教学,其本质就是理解内容,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只有正确理解和领悟了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首先确定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并用一堂课加以浅析理解。上课时,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讨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尽管人物形象逼真,内涵丰富,但学生起初的回答却很简单、直接,大都以“好人”、“坏人”加以评价,经过提示和反复引导,一个倍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既懒惰又自负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眼前。实践告诉我们,那种不注重课文内容,而把留意力放在知识教学上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2、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重点
讲读每篇课文之前,总有两三条练习重点。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教材的突破口。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师一味面面俱到,惟恐遗漏了其中之一,好象只有讲全了才放心。笔者以为这大可不必,教学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材的标准。
如《小橘灯》一文,有三个练习重点:①“小橘灯”对体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②清新、蕴藉的语言;③复述故事情节。假如我们均匀用力,每条都详讲,那么给学生的印象就不会深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笔者就捉住第二条响鼓重锤敲。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围绕蕴藉的定义,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融会进具体的描述中,让读者去回味。找到了突破口,浅析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因此重点部分要不遗余力,而其他几条,学生也会豁然开朗的。
3、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难点
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到底哪些才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我们经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更要备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如在教《故乡》一文时,练习重点有两条:①理解运用比较突出主题思想的策略;②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其中的第二条就是难点,由于本学期最重要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议论这种表达策略,而本文则要求学生理解议论的作用,很多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这就要求教师在浅析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讲得透彻。而文章的末尾三段正是实施这一目标的关键之处,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一定要帮助学生弄明白。
语文教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才能确定出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目标,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 教学目标 确定
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引领着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肩负着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任。此外,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以教育规律为依据,深入实现教学目标的“三维化。在此,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实践经验,对语文教学目标,做如下论述。
一、目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们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首先,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高估或者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低年级已经理解并掌握,到了高年级还是不断训练要求,学生勉强学习,教学效率低,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
其次,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忽视语文本体性。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凸显不出重点,加上补充大量资料,内容过多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么目标确立过低,课堂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学生掌握不到实际知识。教学过程中只是热闹的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语文本性。
二、如何合理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讨:
1、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内容
“注重内容”是指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一句话,就是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中心。语文阅读教学,其本质就是理解内容,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只有正确理解和领悟了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首先确定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并用一堂课加以浅析理解。上课时,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讨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尽管人物形象逼真,内涵丰富,但学生起初的回答却很简单、直接,大都以“好人”、“坏人”加以评价,经过提示和反复引导,一个倍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既懒惰又自负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眼前。实践告诉我们,那种不注重课文内容,而把留意力放在知识教学上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2、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重点
讲读每篇课文之前,总有两三条练习重点。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教材的突破口。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师一味面面俱到,惟恐遗漏了其中之一,好象只有讲全了才放心。笔者以为这大可不必,教学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材的标准。
如《小橘灯》一文,有三个练习重点:①“小橘灯”对体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②清新、蕴藉的语言;③复述故事情节。假如我们均匀用力,每条都详讲,那么给学生的印象就不会深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笔者就捉住第二条响鼓重锤敲。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围绕蕴藉的定义,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融会进具体的描述中,让读者去回味。找到了突破口,浅析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因此重点部分要不遗余力,而其他几条,学生也会豁然开朗的。
3、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难点
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到底哪些才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我们经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更要备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如在教《故乡》一文时,练习重点有两条:①理解运用比较突出主题思想的策略;②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其中的第二条就是难点,由于本学期最重要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议论这种表达策略,而本文则要求学生理解议论的作用,很多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这就要求教师在浅析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讲得透彻。而文章的末尾三段正是实施这一目标的关键之处,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一定要帮助学生弄明白。
语文教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才能确定出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目标,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